在台灣有半數的經濟弱勢的孩子沒有具備英文數學的基本能力這些來自貧困家庭的孩子容易因為競爭力差而落入貧窮循環我是李家桐懇求你支持博友集集會教育脫貧的計劃
捐款资讯搜寻博佑基金会 049-291-5055 哈喽,我是阅读前哨站的站长瓦基欢迎收听下一本《读什么》如果你常常在会议上面提出想法却没有人在乎或者你报告做得再好也得不到重视对方总是听不懂你在说什么的话也许不是你的内容有问题而是你还没有掌握为谁而说还有怎么说的表达技巧
我最近读到了一本好书它的名字叫做越忙越要会表达它让我可以学会一套可以有效的说服而且充分的被理解的表达方式对我个人是非常有帮助
当时我看到这本书的作者他是英国的 BBC 主播叫做罗斯·阿特金斯那我就立刻产生了兴趣因为这个主播的名字我很早就听过了尤其是他是在这个 YouTube 上面的系列影片他短短的几分钟就可以把一些复杂的国际议题讲得很清楚又有说服力让人可以一听就懂
一听就记得那这种很浓缩又有力的解说方式正好就是我一直在追求的表达能力所以呢我当他发现这个出了这本书之后他就是专门在谈他多年以来的解说技巧还有架构思维的时候我毫不犹豫的就找这本书来读了
那这本书的内容呢我认为非常适合三种人第一种就是像我一样在创作像是说书或讲解影片制作简报内容的创作者或是讲者那书本里面对于怎么说得清楚又有说服力还有吸引力它的拆解方式是非常实用的
那第二种就是在职场上面需要沟通简报写信说服同事或主管的人尤其是在这个资讯爆炸的环境里面你要怎么样说得让人愿意听能够快速地抓到你的重点这个就是你的竞争力那第三种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你想要提升社交表达能力的人如果你想要在家庭社交团体中说话更有逻辑更有分量更容易被别人理解的话就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误会还有摩擦
那我自己就从书里面学到了很多技巧可以马上应用出来所以接下来我就跟你分享这本书里面最重要的观念可以清楚表达的七个步骤那这七个步骤呢就很像是一张地图可以帮你把一个想法很有逻辑的包装打磨最后可以说出来让对方可以听得进去而且还记得住
那接下来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清楚表达的七个步骤特别是当我们身处在这个资讯爆炸注意力是分秒必争的年代一个人能不能够把话说清楚他不只是一个加分项目而是你能不能够被别人听见的一个基本门票所以我们来看一下这七个步骤分别是什么
第一个步骤叫做策划就是要明确的定义你的主题还有受众也就是说你要怎么样可以用一句话就说出了你想要表达的目的并且你要思考对方到底是谁所以清楚表达的第一步不是说你想要先说什么而已哦而是你要先问自己这一次我的沟通目的到底是什么那么对方到底是谁对方在意的是什么东西
这个步骤的关键就是要先对焦我们要先厘清表达的目的才能够避免缺乏重点的表达那么再来第二个步骤叫做收集你要从对方的角度出发来去收集必要的资讯也就是说你要尽可能的去解答对方可能会有的所有问题
不要急着把自己知道的全部都讲出来而已而是你要先去预测一下对方可能会有什么疑问他们需要先有什么背景知识他们想要先解决什么问题这个步骤会要求我们是站在听众的立场而不是站在自己的立场
那么第三个步骤就要来做筛选了就要留下最关键的资讯也就是说重点并不是你的资讯多么的有趣而是多么的跟对方相关作者就提醒我们并不是你觉得重要的东西就很重要而是对方觉得很重要很有帮助的东西才是重要的所以你的每一句话要经过筛选只留下对方必须知道的部分
再来第四个步骤叫做架构就是要安排一个清楚的内容顺序一开始呢就要让对方知道说这场表达的整个脉络还有主线会是什么
就是说你的资讯虽然很重要可是你表达的顺序也决定了它是不是容易被理解所以这本书里面它提供的这个七个故事的展开方式也可以让我们去依照不同的情境挑选适合的故事去建立一个很明确的逻辑线让别人可以愿意从头听到尾
再来第五个步骤叫做串联就是你要建立你内容的连贯跟节奏也就是说你的每一段话都要有一个钩子让人可以跟得上你说话的内容
好的表达就很像是一个有节奏的舞蹈每一段话都有前后的连接你可以用像是类比像是举例或是你重复重点或者是提问等技巧帮对方保持他的注意力这个也是让人家看了不会想要跳出你的谈话或是跳出你的影片转头做其他事的关键那么再来第六个重点就是你要懂得精简移除那些不必要的干扰
也就是说这个冗词啊就是一些罪词啊冗词是这个理解的绊脚石很容易让人家分心所以你的资讯再好讲的太多也会让别人走神所以作者他的原则就是你宁可少讲一点点但是你要让别人听懂用最精简的这个语言去保留最原始的意思就可以提升别人的讯息的吸收率
再来第七个步骤就是传达了你要用一个很自然很可信而且你要对他有信念的方式去把他说出来不是只靠技巧去讨好对方而是让你的内容要自己可以发光什么意思呢你在讲话声音的这个语调语速还有你的停顿甚至是你的眼神都会影响到对方对你说话的吸收效果
这一步呢就是将你所有准备好的内容用一种让人家很舒服的方式去送达到对方的心里面
那我刚刚分享这七个步骤看起来或听起来很简单但它们并不是暂表超客而已它们是你每一次表达之前你都可以用来去思考跟套用进去的工具你不一定每一次都要全部都用而是你要知道它背后的底层逻辑不要遗漏掉了刚刚说的一些重要的元素那现在呢我在自己在写这个读书心得害改写成这个竹子稿的时候我都会用这个架构来去检查自己的内容我不会不会讲太多了还是讲太少了
我讲的内容对听众有没有价值我表达的顺序是顺畅的吗一次又一次的练习之后我会发现自己的讯息会比较容易被理解也容易被人家分享出去所以就像是书里面所说的与其抢索对方的注意力不如让你的讯息本身就有吸引力讲的白话一点就是与其你刻意去吸引目光不如你让讯息是自然发光那我从书里面也学到了有三件事情也跟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个呢就是说你要去除冗余就是让你的讯息变得更有力量的第一步因为很多人就会觉得说好像你讲的东西越多就越清楚但其实呢你如果真的讲了太多了只会模糊重点而稀释了你的影响力
作者在书里面举了两个让我印象很深刻的例子第一个是贾伯斯他把这个 iPad 丢进鱼缸为什么呢他就说看到这个浮出来的气泡他就跟他的工程师说这里面还有空间你这个 iPad 的体积应该要再缩小一点点那另外一个呢是纽约时报的记者所说的最棒的编辑是你把你的文章删掉了一千个字而你居然毫无察觉这两个例子就提醒我
表达就很像是在清扫这个资讯的杂质只有我们把那些气泡清掉的时候观众才可以看到真正的内容所以像我现在要写文章录 podcast 之前我都要去自问自己说这一段话有必要吗这个背景知识对听众有帮助吗每一次精简之后表达的效果才会更好
这让我去重新思考我的内容就是好的内容不只是收集的更多而是留下最精华的那些部分所以对读者来说或听众来说如果你可以培养这样子的扫雷意识的话不只是写作讲话会更有利甚至连你在回 email 在传讯息的时候都可以被别人更快地读完等到更多的回应
那么第二个重点是量身设计就是为了赢得对方注意力的一个最有效的方法尤其是在这个资讯爆炸的时代你不是被别人拒绝而是被别人忽略所以作者说你要赢得注意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让你的受众去知道你的内容是专门为他量身打造量身准备的这句话我真的是百听不腻看到的时候就深有同感
像是他自己在写 email 的时候他都会阻止前面去加上对方的名字例如说他就说 Hi DianaHi 杰克之类的这样子的开心率会明显的提升虽然这听起来是一个小改变可是会让别人觉得说你这封信就是为我而说的
那现在我在写我的部落格内容的时候啊我也会尽量的把这个原则套用上去就像是在这次说书的开头我就刻意写说如果你提出的想法没有人在乎或者是我在其他地方我就会写一些情境进去如果你最近在职场上刚升迁了或者给最近思绪有点混乱的你
这种表达方式就是把你当成是主角的设计让读者或听众更愿意停下来看停下来听对我们来说只要在每一次表达之前多想一句话对方会需要什么这句话可以为他解决什么如此一来我们传递的每个想法就不再只是广播而已而是可以一对一的沟通
那么第三个重点呢是正视复杂性是这个提升理解跟信任的关键书里面有强调一个观念放弃复杂性来追求浅显易懂是一个很常见的诱惑但是真正优秀的解说并不是逃避复杂而是懂得接受它处理它再优雅地呈现它
不只是谈观念而已而是你要去拆解成具体的示范怎么样将复杂的资讯拆解成更容易被理解的讯息他在书里面就提到他在 BBC 的这个编辑们开始在意识到说观众们其实早就已经知道那些新闻发生了他们打开电视想要看新闻是为了要了解为什么会发生未来会怎么演变还有哪些不同的角度可以看这个新闻
这种需求就是对于复杂内容的渴望如果你只是简化而已的话你就会错失了这些观众真正想要的东西所以作者他后来在制作他的 BBC 节目的时候他会问自己三个问题有哪些细节不能被省略有哪些背景知识需要补充有哪一些脉络能够让观众理解得更深
例如说他在说明一些能源危机的时候他不会只讲说什么天然气的价格上涨而是他会从这个欧洲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或者全球供应链的这个影响再去回到英国家庭的电费账单去层层的引导让观众知道说这件事不是遥远的新闻而是会出现在你月底的账单里面
这也让我反思到在我在做课程啊或是说书的过程当中如果我只是去讲结论给答案的话看起来好像快很准可是很容易让人家产生一个距离感
反而是愿意花时间去搭起这个理解的桥梁用简单的话语去说出复杂的逻辑才会让人家更愿意相信甚至是会记得你所说的话就像是作者所说的理解就是优质表达的先决条件而最出色的解说就是对复杂性的优雅呈现
这也让我学到一件事情真正的清楚不只是简单而已而是让复杂的东西变得更清晰这是我们的一种责任也是一种能力所以这段话也成为我创作每一次内容的时候要不断提醒自己的一个原则
再来最后呢做一个简单的总结我认为这本书它不只是讲观念而已这本书它非常的实用因为书里面它有很大量的很具体的这个范例句型它也有教你怎么样调整你话语的这个技巧甚至连一些字词的选用也都给出很多很多的选择给你参考中文的翻译我觉得也很到位读起来是很自然流畅的你直接把里面的一些范例句型套用在中文的情境也非常适合
书里面有一个很有趣的譬喻就是清楚的表达就很像是要擦亮窗户即使你从来没有特别留意生活仍然会继续下去但是当我们开始关注的时候就会发现更多的可能性很多时候我们都以为只要讲出去就好了但其实只要你可以多擦一擦这个窗户多把它变得更清洁更清晰你的表达就可以变得更清楚更纯粹更有力量
所以我觉得这是一本可以你学了就用你用了就很有效的这个好书我想要推荐给每一位你想要把话说得更清楚想要让你的想法真正被理解的人因为清楚的表达它不只是说得好听而已而是让你的观点可以被理解被采纳甚至被记住越忙碌的人你越不能够忽略这件事情
接下来分享一下 Apple Podcast 的听众留言还有提问第一个留言是这个 werbzna 这位听众朋友留言他说优质好节目谢谢瓦基持续产出这么棒的节目内容不仅推广阅读还能够用听的方式去打开眼界每一次和来宾的对谈也可以感受到你的用心准备
作为我们听众和来宾这个最完美的沟通桥梁那每一次有一点沮丧或是想要偷懒的时候点开你的频道总是可以让我振奋精神或是能够静下心来真心的感谢
OK 谢谢这位听众朋友的留言然后也有提到就是准备这个来宾访纲的部分我觉得这个访纲也是蛮有趣的一件事情就是之前可能没有跟特别跟大家提到可是像我做了应该也访谈超过了我不晓得有没有超过 100 位的来宾可能已经接近了
我也觉得好像准备访纲这件事情其实它也有一点点的学问在后面就是我后来才发现从一开始我写访纲的方式到我后来写访纲的方式就渐渐的有一些改变那我发现中间我也有看一些其他的书或听一些其他就是有认识一些记者朋友然后也问他们说比较资深会采访那种记者朋友就问他们说可以怎么样提问或者说深度对谈的时候要问哪些问题
之类的反正我就觉得好像也蛮有趣的就是透过跟这个作者的访谈之中我也学到了很多关于该怎么样提问怎么样去整理我可以去问他们的问题怎么样去挖掘出更多他们背后的故事
好所以说这个我也最近还在消化吸收就是我可能也会找一些时间来去把怎么样去整理反刚刚怎么样去提问的一些可能背后的技巧或者想法稍微把它整理出来然后渐渐的有了一个比较收敛的一个脉络我也觉得可能到一个时间蛮适合跟大家分享
如果你有在做可能想要采访别人可能想要去提问跟前辈请教的话可能这些技巧也可以帮助到你那其实我也更希望的是有点像抛砖引玉吧就是毕竟我知道的还是有限或者说我知道的经验也大概是仅止于此而已我也蛮想要知道说大家有没有推荐一些
包含是好书啊或是一些好的文章有没有关于可以让我的提问可以变得更好可以让我们更会问问题可以跟来宾对谈的更有互动性更高可以挖出更多的好料有没有这方面的资源或这方面的教学我也蛮期待的如果大家有这方面的资讯也可以在留言区分享或者说也可以透过私讯告诉我那我也是蛮期待可以再继续学习继续再知道更多更多很棒的提问技巧的
毕竟除了单口的说书之外我其实也蛮想要或者说我也就是现在也蛮享受的就是可以去跟这些很厉害的来宾跟前辈可以去请教那我也想要当然是当一个更好的提问者当一个更好的主持人所以这个部分也是我觉得必须要持续精进的部分所以说大家如果有好的资源好的一些线索的话也欢迎都提供给我
那再来的话是下一位听众叫做桃园小茉莉她说关于第 441 集的长期买进那么近期美股好像有崩盘的可能那也听到了瓦基推荐长期买进要逢低可以买进更多觉得有点胆战心惊的觉得可能还是保守一点点比较好特别是对于比较保守的老年人来说
OK 谢谢这位听众朋友提的问题提到的是就是长期买进那一集我们聊的是比较像股票投资的部分那我觉得这个问题其实蛮有意思的我这样子解读好了
基本上来说我觉得对于投资我们先谈股票这件事情来说好了单纯就股票来说它的波动性是比较高的就是相对于可能像不动产或债券之类其他的资产股票的波动性是蛮高的所以呢如果你是觉得现在已经到了人生阶段比较像老年我举例来说像是可能在 50 岁或 60 岁甚至是退休的朋友们
就是在这个阶段我们可能定义为比较老年的阶段那这个阶段股票对你来说它的确是一个波动性比较高的一个资产配置那么
如果说你要以股票为主力的话那当然你会觉得比较不安稳因为股票它是有可能下杀可能打对折甚至有时候可能下跌到一个很夸张的程度的的确是会这样子所以如果你单纯要以纯股票来做你的资产配置的话那是一个不太理想的选择
所以我自己采用的会是比较像大家也可以搜寻一下例如说生命周期投资法生命周期投资法它会告诉你的是说你在人生的不同阶段的一个资产配置的比例要有怎么样的不同举例来说好了
如果是以长期买进的这个策略来讲如果你是要大部分持有股票举例来说像我现在还不到 40 岁我现在大概 38 岁我持有的资产比例大概有 80%都是股票但是我有 20%我是把它放在像是债券或是像在不动产这种波动比较低的这样的资产类别所以像我现在是在人生的可能比较早期或中早期的阶段我会以这样的配置这个就是生命周期的一个配置法
但是随着生命这个年龄提高可能到 50 60 甚至 70 之类的更晚的阶段的话你的股票这种高波动的资产的比例就要降低那你就要越多的去持有例如说像是债券或不动产之类的比较波动低的这样的资产举例来说随便举个例子好了就是像我现在是可能是八成股票两成的稳定的这个比较稳定的类别嘛
那如果像我到了 40 岁之后我可能 40 到 50 岁这个之间我就会渐渐的把我的这个资产里面像是债券啊或是这种比较稳定的部位我会提高到可能 25%或 30%甚至更高那如果说超过了 50 岁到了 60 岁这个比较接近可能要退休的阶段那我就会继续的把我的债券的这种比例就持续的提高可能超过三成超过四成
所以说如果你现在的生命阶段可能在 60 岁的话那你可能至少都要保有一半以上的资产是在这种债券啊或是就是像不动产之类的这种资产类别所以随着生命阶段越来越晚然后越来越后面的话那你就要越多的稳定的资产
那你就要减少这种股票投资的这个比例可是呢我觉得最重要的一个观念是说不能完全没有股票啦就是说其实要以长期的投资来说的话股票是一个成长的火车头吧就是它的带来的潜力还是很高的
那所以说我还是会持续的持有一定比例的股票只是稍微的去降低它而已所以我觉得这个观念就可以这样理解就是说你要有比较可以带领你的报酬可以成长的部位你也要可以让你有稳定波动比较低的部位那随着你的生命周期的演变你就要持续的去动态的调整这个部位
慢慢的朝稳定的这个部分持续的去增加把这个波动高的部分持续的去降低只是这样子而已好所以说我们就不需要去预测说什么美股到底会不会崩盘到底市场会不会怎么样我们都无法预测好所以说说的谦虚一点保守一点或者说事实上没有人可以预测未来也没有人可以预测下一步会怎么样未来都是充满了一大堆的不确定性的
那既然没有人可以预测未来既然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我们就是以比较好的一个资产比例或者说以符合我们这个生命周期的方式去安排我们的资产配置就可以了所以有点像是敌不动我不动就是说你面对这个不确定性的方式就是做好一个比较理想的这个比例去配置那你就可以应对未来的这个不确定性
好所以说这个部分其实要聊的还有非常的多啦如果说还要聊包含什么生命周期啊包含什么投资比例随年纪调整的之类的这个如果要聊细节是可以有非常非常多的那市面上其实还是有很多的书在聊这个部分所以说如果说大家对于这个部分有兴趣的话我觉得还有一本书可以提供给大家参考大家可以去看那个投资金率好
那个金是黄金的金绿是法律的绿投资金绿里面也都有提到说在生命阶段不同的人应该怎么配置会比较适合好那他说的原理就跟我刚刚说的差不多只是里面有更详细的这个举例详细的数字跟一些标的给你去参考
如果说有需要的话就可以去参考投资金率或者是其他其实还有提到很多包含说退休组怎么样理财或者是怎么样去做生命周期的理财的书都有所以说大家可以去多多的理解你就会发现这件事情其实没有这么可怕或者是说什么崩盘不崩盘经济萧条经济怎么样那些事情其实不要去把它看得太怎么样就是
好像太容易受到新闻的影响或者说自己的判断好像会受到很大的波动之类的所以我觉得并不需要这么担心只是需要你要知道说这个市场一定是接下来一定是这样子的在我们的人生周期当中我们会遇到一大堆的大跌一大堆的大涨这是一定会发生的这也会发生的
而且会发生很多次如果说你接下来还有好几十年的人生寿命的话还会发生很多次而且每一次都会让你觉得哇很意外很可怕然后很惊恐都会的这一定会的像我过去我投资经验大概八年嘛所以过去八年也看到了很多大大小小的鬼故事但是呢到现在我还是发现嗯 OK 啊就是以
投资这个资产配置的方式适当的比例配合我的年龄这样子是让我能够很稳定的每一天都睡好觉然后可以熬过那些风风雨雨然后我也不会去卖我的资产我也不需要去特别的去变动特别是在这种可能大家觉得很恐惧的时刻在过去的八年经验里面我发现一个现象啦
在市场觉得很悲观全世界都叫你退出爸妈都跟你说不要碰股票的时候在那个时候稍微加码一下其实在事后看来都是一个很好的报酬率就是最甜美的报酬都是在那个时候那相反的反而是市场上大家觉得哇很稳定一片繁荣未来一片前景看好哇接下来大家都要赚大钱了特别是这种时候如果你把钱丢进去通常啦这个报酬率都没有这么好看通常都是比较差的报酬率就是
很明显的事实就是这样子所以过去几年的经验跟未来几年可能都是一样的情形会持续复制出去就对了反正很有趣大家可以去真的有在投资市场里面或者说继续在这个市场里面打滚的朋友们都可以去理解看看或者说你还没有碰但是你可以先透过书籍建立一些很基础的理解很健康的观念然后让你知道怎么样去配置这个资产稍微配一点进去不要说完全不碰你就稍微配一点进
去体会一下那个三温暖的感觉就是上冲下洗你去体会一下然后就会了解一下书里面原来这样讲的哪些是对的哪一些适合你之类的你会发现很多的道理原来是这么简单但是呢好像
没有那么容易执行但是其实道理很简单就这样所以我常常说投资就是大道至简就是其实它是很简单的一件事情只是如果你都只看新闻媒体的话你会把它觉得很复杂很恐怖很多的情绪之类的但是它没有这么大的困难就是所以第 441 集吧反正任何一集反正大家可以看一下我之前分享过很多投资理财的书你会发现有些观点它是可以收敛起来成为你自己的这个投资心法的
好那也祝福大家在投资的路上跟资产配置的路上可以持续顺利的前行然后获得我们应该得到的报酬然后可以透过这个财富好好的配置方式可以不要这么就是可以活出一个财务自由的人生吧这是对大家最终的祝福那也当然希望大家可以心态自由然后财富也自由这样 OK 那就今天聊到这边分享到这边
那今天的节目到这边就进到了尾声如果你喜欢今天的内容欢迎订阅下一本读什么你也可以订阅我的免费电子报每周收到最新的读书心得还有好书经据我们就下次见咯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