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EP.471 《99%的人輸在不會表達》讀後心得:你該讀還是不該讀?

EP.471 《99%的人輸在不會表達》讀後心得:你該讀還是不該讀?

2025/6/12
logo of podcast 下一本讀什麼?

下一本讀什麼?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瓦基
Topics
瓦基:我发现《99%的人输在不会表达》这本书长期占据畅销榜,出于好奇我亲自阅读了它。我认为这本书的成功并非偶然,它触及了台湾职场中普遍存在的上下沟通压力问题。书名巧妙地利用了人们对表达失败的焦虑,带有一定的恐惧营销色彩。这本书填补了针对华人职场文化的沟通方法的空白,因为很多西方的沟通理论并不完全适用于华人社会。书中作者李静认为,一个人的成功15%取决于专业知识,85%取决于人际沟通,虽然这个比例有待商榷,但确实反映了沟通表达的重要性。这本书通过情境式教学,对比好与不好的表达方式,便于理解,但有时也过度简化了复杂的人际沟通。总的来说,这本书内容广泛但深度不足,像短视频合集,读后易空虚,难以记住内容。尽管我对这本书的整体评价比较保留,但它确实提供了一些值得学习的技巧,例如声音语调的力量、表达不同意见的艺术以及如何将想法植入他人脑中。我会推荐这本书给职场新人或刚当主管的人,以及想要立即改善沟通的实用主义者。但对于喜欢深度理论学习或需要处理复杂人际关系的人来说,这本书可能不太适合。总而言之,这本书可以作为初阶入门的沟通技巧工具书,但真正的沟通能力来自实践。无论是否阅读本书,重要的是开始关注和练习沟通技巧,尤其是在AI时代。

Deep Dive

Chapters
本集節目探討暢銷書籍《99%的人輸在不會表達》的魅力。作者李靜提出成功85%來自人際溝通的觀點,並用情境式教學,比較好的說法與不好的說法,涵蓋職場、家庭等多種溝通場景。本書優點是提供許多實用技巧,但缺點是深度不足,像是一系列精彩短片組合,讀完後容易遺忘。
  • 成功 15% 取決於專業知識,85% 取決於人際溝通
  • 情境式教學,以正反例對比,易於理解
  • 涵蓋職場、家庭等多種溝通場景
  • 深度不足,像是一系列精彩短片組合

Shownotes Transcript

哈喽,我是阅读前哨站的站长瓦基欢迎收听下一本《读什么》我有一个习惯我就是每次在大卖场的电影院看完电影之后我都很喜欢到楼下的成品书店去逛逛那过去三年来我几乎每一次都会在畅销书的排行榜上面我看到这本书 99%的人书在不会表达

那老实说啊一开始我对这本书其实没什么兴趣因为书名就有点太耸动了但是啊因为我就逛陈炳很多次嘛然后真的看到这本书太多次了我就开始很好奇这本书到底有什么魅力为什么它可以长期霸占排行榜那最后我就还是把它买回来我亲自的来读一下这本书《读书》

本集节目由好好好学校赞助播出如果没有这堂课的话就没有瓦基现在的声音我还记得我刚开始在录 Podcast 的时候说真的真的不太行不仅是语速会飘咬字不清楚更重要的是句子没有情绪但是 Podcast 的听众都对于声音和咬字的要求是比较高的所以我就陷入了深深的困扰

那么那个时候呢我在哈号平台上面就买了我人生第一堂的线上课程叫做《生入人心》周振宇的人生必修课

这堂课呢它不只是教我怎么样发声更教我怎么样用声音去表达情绪去建立连结像是练习呼吸与共鸣还有咬字跟节奏声调跟语气甚至到进阶的气音还有残韵全部都会按部就班地教我们怎么样掌握每个单元真的都超实用从声音技巧到内在观察帮助我一步步地从素人升级成为能够抓住听众注意力的创作者

如果你是需要大量说话的工作者像是 Podcaster、老师、讲师、业务如果你想要提高你的口语表达能力的话那我真心推荐这堂课现在好好好学校推出了 618 年终大回馈 6 月 5 号到 6 月 26 号全站课程直接打 85 折最划算的时段就是在 6 月 15 号到 6 月 18 号这几天

不只是课程折扣哦购物金再加码最高是 1388 元指定日还可以用 LINE Pay 去拿到最高的 16%的回馈

有兴趣的朋友欢迎前往节目资讯栏参考看看

所以呢今天再跟大家分享的就是说我读完之后其实啊这本书还是有给我一些收获那我也有一些想法那今天呢我就跟大家分享一下书本里面有一些值得学习的技巧同时我也会谈谈我对这本书的评价如何还有我会给你推荐一些值得延伸阅读的好书那首先我们先来谈谈看这本书为什么那么畅销

那我在想说这本书的成功它绝对不是偶然因为在台湾的职场文化当中这种比较阶级式的上对下的这个沟通压力真的是让很多的上班族都不敢跟老板表达真实的想法而这个跨世代的这个职场冲突更会让沟通问题是雪上加霜所以很自然的这种沟通技巧的书就会被我们视为是职场生存的一个关键工具

那书名的这个 99%我觉得啊它就是很巧妙的去触动我们的那个焦虑的情绪因为没有人会想要书再表达嘛所以你想要赢别人的话那就读这本书吧所以这本书名就有一点点恐惧行销的味道你可能不太喜欢但是它就是很有效

那更重要的是我觉得这本书它填补了一个很重要的空白就是针对华人的职场文化的沟通的一个方法因为很多的西方的欧美的沟通理论虽然就真的很多了但是对我们华人社会还有一些像是面子问题像是人脉关系像是一些更本土化的一些沟通方式反而会更符合我们的需求

所以我先跟你分享一下这本书的一些特色还有优点这本书的作者他叫做李静他提出了一个很引人注目的观察就是说一个人的成功其实有 15%是取决于专业知识那 85%是来自人际沟通那这个比例到底是怎么样是有待商量啦但是他确实就反映了现代职场的一个很现实的状况就是沟通表达真的太重要了那这个比例到底是怎么样

那这本书的作者他是用一个情境式的教学方法他大量的去使用什么叫做好的说法什么叫做不好的说法来做对照让我们可以立即的看到差异那这个比较的方式也让我们可以很容易去理解但有时候他有缺点他可能过度简化了一些复杂的人际沟通状况

那这本书它里面总共有 91 个沟通的技巧分成 12 个章节从办公室政治到家庭沟通从商务的谈判到恋爱的技巧你会发现它涵盖了很多可能会遇到的沟通场景

但也是因为这样包山包海的风格会让这本书在深度上面显得比较不足你可以这样想想看这本书它就很像是一本短影片的组合每一个短影片都很精彩你可以顺顺地读下去甚至你要跳着读这个章节也可以但是你读完之后就很像是滑手机一样如果你没有去复习重新看的话那你就会很空虚你会忘记自己到底读过了什么东西

那接下来呢我跟大家来分享一下这本书里面我摘录出来的三个表达技巧虽然我对它的整体评价是比较保留一点啦但真的不可否认的里面真的有一些技巧是值得去学习跟应用的第一个技巧是声音语调的隐藏力量书里面就提到很多人对自己的外貌跟服装都非常的注重可是却常常忽略了自己对声音的训练

根据美国的心理学家麦拉斌他有一个经典的研究就是当你在表达的时候别人对你的观感有 55%来自你的外在形象跟肢体语言那有 38%来自你的声音语调你讲的内容本身只占了 7%所以你想象一下当你接到一通客服电话的时候即使你看不见对方的脸你也可以从他的声音里面去判断这个人到底是不是够专业够可靠

同样的在职场里面如果你用比较低沉的语调来说话像是你说我认为这个提案需要再讨论你这样说的时候会比起你用很急促高亢的语音去说话会让人家感觉你更有自信还有一个权威感

所以声音的训练它不是一个一朝一夕的事情可以从一些基本的练习开始像是你可以每天早上对着镜子练习说话你注意自己的音量语速还有你的语调变化当你要表达重要观点的时候你就刻意的放慢语速去降低音调这样会让你的说话更有说服力

那如果你想要学会声音的运用我真的很推荐大家一堂线上课程就是声音教练周振宇老师的深入人心这堂课啊真的是帮助我调整了很多我自己声音的细节我现在说话可以这么样的清楚有很大的一部分的功劳都要属于这堂课所以我会很高兴

所以我们的外貌是可以靠着打扮去改变的但是我们的声音是需要花时间去锻炼这个是别人没有办法轻易模仿的个人竞争力再来第二个这个技巧就叫做表达不同意见的艺术

在职场跟生活当中表达不同意见真的是常常发生的事情但是你要在不伤害关系的前提之下去提出不同的意见这个就是一门学问了书本里面有提到一个关键就是你要先尊重再表达与其你直接告诉对方说你的想法不对我不同意你倒不如把它改成说我有另外一个想法想要跟你商量看看

这种商量式的语气可以立刻改变对话的氛围从彼此的对抗变成一起合作你可以想象一下你在团队会议里面当同事提出了一个你认为有问题的计划的时候你可以告诉他这个方向很有创意但是我有想到另外一个角度不晓得大家觉得怎么样你不要直接告诉他说哇你这个计划行不通我不喜欢这个东西哇这样子冲突就来了

所以作者就提醒我们你要先肯定对方的想法再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才不会让气氛变得更难堪所以这样子的表达方式会让对方感受到他被尊重了他也会更愿意去听你接下来想要讲什么想法所以当你先给别人面子的时候别人也会给你机会再来第三个小技巧就是你要让这个想法去植入对方的脑中

所谓的最高明的说服技巧不是去强迫别人接受你的观点而是让对方觉得那个想法就是他们自己想出来的所以作者认为如果你可以把观点装到别人的脑袋里面那你就可以把机会装到自己的口袋里面这个技巧的核心原则就是你要懂得引导而不是直接的告知

与其告诉对方说你应该这样做应该怎么做你倒不如去提供一些选项让对方选择

在职场上面这个技巧真的是很实用当你想要推动某一个专案的时候你可以在会议里面去提出好几个不同的方案但是你就巧妙地将你偏好的那个方案设计得比较有吸引力透过引导式的提问你就像是说大家觉得哪一个方案比较符合我们的目标呢你来让团队成员去自己得出你希望得到的结论

这样的做法不只能够达成目标还能够让所有的人都有参与感你去减少一些这个执行时候的阻力那再来我来分享一下我觉得这本书它适合跟不适合哪样类型的读者那先谈一下我认为这本书它适合的读者类型好了

如果你是在这个职场里面刚进入这个职场的新鲜人或者说你一进入职场就当主管就开始要带人的话那你在想说如何要跟同事啊跟上司对话觉得蛮困扰的话这本书提供的很多具体的这个说话的方式跟句子的范例都可以让你快速上手那里面的很多的沟通章节你就可以把它当成是一本你的职场生存手册想要的时候就拿去用一下

所以呢如果你是很想要立即改善自己的就是实用主义者的话好了你面临一些具体的沟通问题像是你可能不知道怎么拒绝你不知道怎么样在会议中表达意见那这本书的实用技巧都可以马上拍上用场

或者你如果是一个对沟通比较缺乏自信的人书本里面也有一些很基础的技巧像是眼神的接触音量的控制这些做好调整的话都可以帮助缺乏自信的人建立起最开始的这个沟通的勇气

相反的我觉得有一些类型的读者可能会对这本书感到有点失望如果你是比较喜欢追求比较深度理论的学习者可能你想要学的是心理学的深层理论或者你想要建立一些比较系统性的沟通理论框架的话这本书的理论基础就相对的薄弱一些

那或者你是一个需要处理一些复杂人际关系的人的话那你面临的是比较深层的这种人际冲突或者是很复杂的可能是组织啊或政治的问题那书里面的简单技巧可能就没办法帮上你

或者你是一个已经有丰富沟通经验的专业人士那对于这个很资深的管理者来说或是沟通专家来说这本书的内容可能就会太过粗浅了一些可能就缺少一些你想要看到的进阶的一些技巧

那接下来的话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的一些延伸阅读的建议如果你读完这本书或者说如果你接下来听其他的书觉得有兴趣的话也可以直接参考就是你如果想要学习的是一些沟通的学理基础可能有一些文献一些科学实证佐证的那我会很建议你从一些很经典的沟通书籍开始

第一个我推荐的就是这个卡内基他写的《人性的弱点》这本书这本书它深入了剖析人性的心理你会很明白说为什么有些沟通方式有效有些沟通方式没有效它透过大量的心理学的原理和真实的案例帮你建立起你的沟通的底层逻辑

那在你奠定这个基础的理论之后你可以根据你的需要去选择另外的方向如果你想要提升说服力的话我会推荐影响力这本书它里面有六个心理学的原则每一个都有严谨的科学实证去支撑帮助你去有效的提升说服力而不只是凭感觉说话而已

如果你想要改善你的亲密关系那我会建议你我想跟你好好说话这本书他运用的这个方法叫做非暴力沟通法教你怎么样温柔但是坚定的跟别人对话很适合去处理很深层的这种情感连结跟人际关系那你如果想要提升你的公开表达能力我会推荐越忙越要会表达他会提供

它会让你知道如何用简单的方式去讲解复杂的事情这个很适合你需要对外公开表达的专业人士

那最后来做个简单的总结我认为这本书你可以把它当成是一个比较初阶入门的这个沟通技巧的工具书它并不是沟通学习的全部但是它可以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就像是你学任何技能一样它里面就提供了很广泛的一个应用的范围但是呢实际上来说你还是要自己去练习的

如果你对于沟通技巧的这个学习有长期规划的话你可以把这本书先当成一个基础的入门再根据你后来的需求跟兴趣去逐步的钻研更多比较专业的领域那你要记得一件事情真正的这个沟通能力是来自于实践来自于练习的而不是阅读而已

无论你是否选择阅读这本书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你要开始去关注跟练习沟通的技巧特别是在现在这个 AI 爆发的这个科技的时代人际互动其实是变得更加的重要在沟通能力上面我们持续投资自己永远是一个很正确的选择

接下来分享一下 Apple Podcast 上面的听众留言那首先第一位听众叫做爱你的故事他的留言是好听你好然后就挥挥手这样子 OK 非常感谢这个留言非常的简短可是简单扼要了就给了五星评论那也非常感谢你的支持那再来是下一位听众叫做只是多留意了路上的花草

他说重要是明天做的那一本书他说听到理性脑跟感性脑的部分觉得很有感那原本我使用的方法确实是有用的原来我使用的方法是有用的他说减肥的时候我会跟自己说我只是还不饿不是不吃戒烟的时候我会告诉自己我只是现在不想抽我不是在戒烟

然后运动的时候告诉自己我只是想要把广播听完而不是不想运动然后就默默的成功完成了很多事情这个烟也戒掉了人也变瘦了身体也变好了

OK 非常感谢这个留言我觉得非常的实际耶就是的确是这样子的就是我们有时候理性脑跟感性脑那个冲突的时候你就真的要去欺骗一下你的脑袋就是像我最近就是在写很多新的文章新的系列这样子

然后以前就是会觉得哇开始写一篇文章真的好困难哦因为我不想要写那种很短的我都想要写那种可能两千字三千字的比较长的论述因为我觉得这个论述完整一些比较好然后就喜欢可能要旁征博引啊之类的反正就是会写多一点

然后每次想到要重新写一篇就觉得有点辛苦我要找一下我之前写的一些卡片笔记然后找不同的这个主题稍微去思考这样子就会觉得是一个苦差事吧那就从上一次就是跟大家分享过重要是明天做就是去欺骗你的脑袋那种做法就是我现在也会学会了反正我就

要写的时候我就告诉自己的脑袋说不要担心我接下来就只是写一张卡片而已然后我就会真的我就真的是写一张卡片然后就只是把一张有相关的卡片拿起来写或者是写完一则读书笔记就小小则的大概两三百字而已就写这样子而已然后就放着就真的不做了有点像是安慰我的脑袋吧然后这样做几次之后我就开始发现就是开始有进展了

一个笔记两个笔记三个笔记就开始写下去然后就一篇文章就开始成型了

所以就有点像反正如果你有任何事情觉得太过艰难太过巨大包含怎么减肥啊戒烟啊养成好习惯之类的真的都是要从很简单的一件小事情就完全没有借口就这么简单就对了你要跑步的话就穿上鞋子就好了你不一定要出门就把跑鞋穿上去就好了结果你会发现你跑鞋穿上去之后就想说诶对耶啊我都穿了走出去走一走跑一跑好像也不错啊然后你可能就会出门了可能就跑个几分钟再回来

所以就真的是这样子就是反正脑袋就是很有趣的一个东西啊所以我也很喜欢看就是像脑神经科学啊然后或者是心理学的一些相关的研究就会觉得真的是平常如果都只靠直觉在做事情的话

好像就会被脑袋牵着走但如果我们知道怎么样跟脑袋对话甚至你知道怎么样去设计一些情境的话它可以引导你朝向就是更理性的真正是你想要实现的那个方向去前进所以就重要是明天做这本书推荐给大家那也很感谢这位听众朋友就是留言的这样子的一个范例给大家参考看看或许大家也会发现真的是蛮有用的或者你可以用在其他的领域

好那再来的话是下一则留言这个留言是一星留言那我也特别分享一下那他的名字叫做 QWER 好几个 O 他说这个可以不要再一直投那种不知道想表达什么的广告吗那么十万多名的听众还需要一直投广告吗真的是烦死了

OK 感谢这位听众的留言那我在猜啦因为描述的没有很完整我在猜他讲的应该是那种节目在一开头的时候就是还没有大家还没听到我声音的时候就已经会跑出来的那种广告

我猜应该是这一个因为如果是我自己讲的广告它是那种我可能在节目开头 30 秒到 40 秒的时候才会有一段 90 秒的这个业配置入那那个的话是由我自己亲自撰写然后文稿是由我们自己顺过的这样子所以是会比较有个人瓦基个人的带入感然后瓦基个人的角度的一个业配文案

那我猜这位听众他在批评的这个广告应该是就是一开头大家一点开播放键然后就直接收听到一个 30 秒我记得应该是 30 秒的广告然后那个广告有可能是不同的业主来投放的就他不会是瓦基念的他会是其他的配音员念的广告那就是其他各种不同商家的广告我猜是这一个啦

那这个的话我也跟大家说明一下顺便当做科普一下好了认识一下这个产业好了这种 30 秒的开头的广告它的专业名词叫做动态插入广告英文叫做 DAI 就是 Dynamic Advertisement Insertion

那动态插入的广告那这种广告它的特性就是说大家可以去思考一下就是比较同样类型的就像是 YouTube 大家如果有在看 YouTube 的话如果你是使用免费的 YouTube 的账号的话那你就会看到你在播放影片一按下去的时候它就会跳一个广告出来然后告诉你说可能 5 秒后或者是 30 秒后你才能够跳过广告

或者你就把它看完这样子那那个就是叫做 YouTube 的 DAI 所以如果你是免费使用者的话你看 YouTube 你就会看到很多很多的 YouTube 的 DAI 的动态广告那如果你是 YouTube 的 Premium 就是你是付费账户的话那你就不会看到它的付费广告所以说以这种平台的特性来说好了它

平台需要有平台的经营成本嘛平台要有运作营运的成本所以呢他就是靠这样子的 DAI 的广告来去收取他的这个收入那同样的我们就对比到 Podcast 的平台那 Podcast 他也是一样会有一个平台的供应商来提供我们伺服器那让我们这些 Podcaster 把我们的声音档案上传到他的伺服器上去

那我自己使用的 Podcast 的平台叫做 First Story 那这个平台是台湾创办的台湾人创办的就是一间台湾公司那这个平台就算是台湾最大的这个 Podcast 的一个平台吧就是它的节目数是最多的那我们就是把节目上传上去它就会透过它的伺服器去帮我们播放档案给大家听所以当你按下节目的播放键的时候它就会从

你的这个 Podcast 的软体就会从这一家 First Story 的平台去把档案下载回来给你听所以说大家要听 YouTube 听 Podcast 的话你就是一直用这个平台的服务就对了平台的伺服器上面有这些档案然后你下载回去去听好那就会思考到一件事情是

Full Story 这种平台就是说一样它会有它的这个营运成本它也要租伺服器也要有营运成本嘛然后也要有储存空间所以说它基本上也是会需要这种额外的广告收入的好那如果说没有广告收入的话这个平台就会饿死那大家就没有这个 Podcast 可以听了所以基本上在全世界各地除了台湾之外其他全世界各地的 Podcast 平台其实都有这样子 DAI 的服务就是动态广告插入的服务

所以都是这样子的那我自己的节目在平台上面算是流量蛮前面的频道所以算是算是大频道吧就是你看那个统计数据那大频道的话平台就会跟我说不好意思可不可以来让我们来置入这个广告

如果你都不让他置入的话其实也是可以啦我之前也有去思考过这件事情就说好那大家不要听广告嘛就好那都不要听都不要听都不要置入好了可是平台上其实有点为难你知道吗就是他让他支援我给我这么多的流量给我这么多的下载的这个评估

然后如果我一则广告都不让他放的话好大家可以思考我如果一则广告都不让他放的话那他等于说他完全没有办法从我这个频道赚到任何一毛的钱那又很奇妙的就是说这个频道又是他平台上面的大频道然后又不让他赚钱那这样子的话不是有点难为情吗所以基本上我们在思考都是这样子就是我自己做公司我也知道

对于在商业上面来说你还是要有互相的一个商业利益才会让这个事业是运作得长长久久嘛你要有一个好的平台你也要有好的节目那如果互相的都能让对方得到相对应的利益那不是很好的事情吗所以我的原则大概就是这样子啦

如果是我自己自己接的就像我自己如果是接 90 秒的业配就是完整的由瓦基自己讲的业配这种内容的话它就是属于瓦基全额拿就是等于说这个金钱是全部是进到瓦基的身上它完全不会进到 Firstory 的身上所以如果是那种 90 秒的在节目中间的这种业配的话那 Firstory 是一毛钱都拿不到

但如果相反的如果是这种 DAI 的这种广告置入在开头的时候就直接置入的这种广告 30 秒这种广告的话那么这个平台方就可以得到它的收入这个量的钱是可以得到就是进到平台方的这个口袋的那有一部分就是一小部分会进到瓦基的口袋所以说 DAI 的部分其实比较多的比例是进到平台方的这个口袋所以对我来说我的原则就是这样子

如果我那一集节目我已经有接了 90 秒的业配的话那我就不会在那一集放 DAI 但是如果那一集节目是没有接业配的话就是那一集节目就是纯粹说书完全没有任何业配的话那那一集节目我就会把 DAI 的按钮打开让其他的业主可以去投放 30 秒的广告好那

好这个机制讲完之后大家应该会了解一下就是你在收听过往的节目你应该也会发现这样的一个规律的一个情形我就是用这样的一个规则在运作的好那这样已经是一个我觉得可以一个取舍的一个地方了啦

因为如果你想想看我如果说啊我很无情的把全部的集数全部都打开 DAI 的话那对大家来说也是很困扰啊因为你如果开头听完了 30 秒 DAI 结果听节目听一听然后你又听一个 90 秒的瓦基的这个口播那你不就烦死对不对我就不希望大家都听到这么多的广告所以我的原则大概就是仅限一个就是我一档节目这样播下来那大家就只会听到一个广告这样子

所以这个是我觉得对我对节目的最低对最低限度的要求吧就是最多最多就这样子了你不能再干扰我可能哇两则三则广告把大家都烦死所以大概就是这样子所以就说明一下那再回过头来再来说一下这位听众一心留言这个听众他所说的这个问题哦

我猜是这样子因为呢 30 秒的这个业配广告对不对就是开头的 DAI 这种业配广告它是来自于不同的业主的你可能现在会听到可能是电脑厂商投的广告可能是育儿产品投的广告可能是其他课程投的广告你会听到各种不同业主 30 秒的广告

可是呢这些广告的品质就参差不齐有些广告主他可能 30 秒写的这个内容就很好你听了觉得 OK 听懂他在干嘛可是有些广告主可能这 30 秒就写的没有这么好所以你可能听完了 30 秒还是不知道他到底想要业配什么东西想要广告什么东西这也是有可能的所以在这种情形的话

DAI 大家收听的这个感受啦或者你的体验可能就会不太一样有时候你可能就会觉得说这 30 秒怎么听起来都听不太懂就有点烦这种感觉所以我在猜啦这位听众很可能是在指开头的这个部分那这个部分也必须跟大家说这个是瓦基没办法控制到的地方因为瓦基我自己可以掌控的就是由我自己录制的节目中段的 90 秒的这种业配内容那这种的话就是我自己会顺过稿

是由我自己撰写的那里面都是带入我自己的东西所以这个东西的话当然这 90 秒就会听起来是比较完整的脉络比较清楚那你也知道说到底在讲什么东西的所以说会有这样的一个区别啦就是会有节目中断的 90 秒跟开头的 DAI 好那所以说我自己判断是这样子啦如果说这位听众指的是这样的原因的话那以上就是我对这样子的一个

现象的一个说明那也让你了解一下好那最后再提醒一下如果听到这个业配内容或者说你听到开头 DAI 想要跳过的话反正你用的这个 Podcast App 其实都可以快转 30 秒啦或者是快转我不知道大家快转是多久我自己的是快转 30 秒所以你按一下快转 30 秒那整段就不见了你就直接进到节目了

所以就这样子这个是很简单的一件事情所以让还不知道的朋友们可以就了解一下你的 Podcast 的 Player 你的 Podcast 的 App 是可以按快转键的点一下就可以跳过广告了

好大概就是这样子好所以说希望这样的回答有解决到大家的疑惑那也可以去解答一些大家可能有一些对于这种广告内容这种 Podcast 的生态它的整个机制也稍微跟大家说明一下让大家一起了解好那也很开心可以继续来制作节目那也是因为有这样子的就是你看我们在这个平台上面包含我们

节目经营上面有不同的业主的支持那会有这样子的一些收入那让我们可以去支持我们的这个营运成本包含平台的成本包含瓦基自己的成本这些成本都让我们可以继续的来制作节目制作更多更好的内容给大家收听所以我自己就是很乐见这样子的一个情形那也很开心可以透过这样的方式就持续的来跟大家沟通持续跟大家来分享这么多的好处好那就大概是这样子咯说到这边告一段落

OK 那节目到这边就进入了尾声如果你喜欢今天的内容欢迎订阅下一本读什么你也可以订阅我的免费电子报每周收到最新的读书心得还有好书经剧我们就下次见咯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