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EP.473 《心理界限》專訪作者:尊重自己的意願、終結情緒勒索

EP.473 《心理界限》專訪作者:尊重自己的意願、終結情緒勒索

2025/6/19
logo of podcast 下一本讀什麼?

下一本讀什麼?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嘉玲
瓦基
Topics
嘉玲: 我认为心理界限并非绝对的划分,而是一种弹性的思维模式。它的前提是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需求。在人际互动中,要尝试与他人协商,温和而坚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我发现很多人难以表达自己的不适感,这与他们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环境有关。在过去,人们可能更不好意思表达自己的需求,但现在社会更加鼓励个人表达。因此,我认为有必要让大家了解心理界限的概念,并将其应用到生活中。 在家庭关系中,心理界限尤为重要,但也最难划清。家庭成员关系紧密,容易将期待强加于彼此。例如,父母婚姻出现问题时,母亲可能会向孩子倾诉,无形中让孩子承担了情绪配偶的角色。情绪配偶指的是孩子在情绪上取代了配偶的位置,承担了安抚母亲的角色。这种错位的关系对孩子的成长不利。因此,我们需要警惕情绪勒索,守护自己的心理界限。 在建立心理界限时,重要的是要认识到自己的痛苦感受,不要急于消除它。痛苦往往是了解自己需求的入口。很多人难以设立界限,是因为他们不清楚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他们可能既渴望被爱,又害怕被指责。因此,在设立界限时,要允许自己有不同的需求,并接受可能出现的冲突和代价。关系是重要的,不应为了做自己而抛弃关系。要学会在独立和连接之间找到平衡,与他人协商,共同维护健康的关系。 嘉玲: 我发现,很多人在设立心理界限时会遇到困难,因为他们不清楚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他们可能既渴望独立,又害怕失去连接。因此,在设立界限时,要允许自己有不同的需求,并接受可能出现的冲突和代价。关系是重要的,不应为了做自己而抛弃关系。要学会在独立和连接之间找到平衡,与他人协商,共同维护健康的关系。 此外,我还观察到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在人际互动方面存在差异。东方文化强调集体主义,人与人之间更愿意互相关心和支持,但也容易出现界限模糊的问题。相比之下,西方文化更注重个人主义,但也可能导致孤独感。因此,我们需要在两种文化之间找到平衡,既要保持人情味,又要守护自己的心理界限。 总而言之,设立心理界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自我觉察和调整。我们要在关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为自己的需求负责,并接受可能出现的代价。这样才能建立健康、平衡的人际关系。

Deep Dive

Chapters
嘉玲老师,一位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和启点文化的共同创办人,分享了她在建立心理界限方面的经验和见解。她解释了心理界限的模糊性,以及如何通过实际练习在亲情、爱情、友情和职场中建立健康的人际界限。
  • 心理界限并非绝对的界限,而是一种弹性的思维方式。
  • 建立心理界限的前提是先了解自己的需求。
  • 在亲密关系中,界限的建立需要双方协商和讨论。

Shownotes Transcript

【本集訪談】 你是不是也常常這樣?總是習慣先照顧別人的感受,卻把自己的情緒擺在最後? 明明有人説話傷到你了,卻還安慰自己:「算了,不要太敏感了。」 你努力想當個好人,努力維持和諧,結果心裡卻越來越委屈、越來越累。 如果你有過這樣的感覺,那麼今天瓦基推薦給你的這本書,或許能幫你找到一點出口。 這本書叫《心理界限)》,教你如何設立「心理界限」。 最後,底下是作者嘉玲老師的社群平台與官方網站,有興趣可以前往瀏覽。 YouTube 頻道:啟點文化) Apple Podcasts: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 網站:啟點線上學苑) 📝部落格文字版: 《心理界限》讀後心得:尊重自己的意願、終結情緒勒索) 📚傳送門:訂閱電子報、追蹤社群平台、業配清單、與我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