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灣,有個神奇的都市傳說-古蹟或老房子常常會在深夜自己燒起來🔥
這個神奇的現象是如何發生的?我們有方法改善嗎?
臺灣自17世紀就有荷蘭人及西班牙人的統治,到後來又經歷清領時期、日治時期及國民政府時期,不同的民族帶著各自的特色進入臺灣,造就臺灣多元特色的建築和與城市文化,而「文化資產保存法」是臺灣規範這些具有特色的城市老空間非常重要的法律,文化資產該如何規劃、有什麼限制,都有相對應的規範!
不過這些規範,是不是大家都能接受?它對城市空間有什麼影響?文化資產的保存有沒有其他方法?
本集節目會為大家說明什麼是文化資產、為何這些老空間有保存的價值、該如何保存,並透過簡單的案例帶大家一起認識國內外的作法
邀請大家一起收聽這集 Podcast ,帶您探索城市中的老地方!
*文資法全名為「文化資產保存法」,錄音提及「文化資產法」即為「文化資產保存法」口誤
本集重點 ε٩(๑> ₃ <)۶з
(00:21)從閒聊認識文化資產
(06:12)臺灣在文化資產保存的作法
(09:58)古蹟存廢的抗爭:古蹟自燃與三峽老街案例
(13:48)現今保存模式的轉變
(16:26)國內案例:華山文創園區
(18:11)國外案例:英國倫敦國王十字車站周邊
主持人:黃子軒、吳柏臻
加入我們,與我們一起走入城市♡
歡迎追蹤FB「都媒工作室」粉絲專頁關注第一手城市議題內容
任何合作、問題,歡迎來信:[email protected]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