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區」是臺中的發祥地,卻曾經一度因為發展重心轉移而沒落,成為全臺「廢墟」比例最高的地方。這集我們邀請到了「中城再生文化協會」的理事長 蘇睿弼,來和我們聊聊他是如何走進中區,被它的魅力所吸引,甚至決定在此定居、投入「舊城再生」的故事。
「多樣、包容」是蘇理事長為中區下的第一個註解,各式文化的融合、創新,成為臺中文化的獨特之處。同時,因早期鄰近火車站而發展出「以人為本」的交通環境規劃,讓人能輕鬆的透過步行方式認識這座城市。
此外,透過「中城再生文化協會」提供平臺,媒合有資產、有空間或是對在地經營有想法的人,讓不同年齡層的夥伴們都能夠盡自己所能,使中區復甦、建立社會資本。「人」和「空間」開始互動的瞬間,便為「感動」拉開序幕。
下一集我們將和蘇理事長進一步討論,為了在「保存」與「發展」之間取得平衡,城市中的歷史空間又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呢?敬請期待!
本集重點
(0:52) 蘇理事長進入中區與成立協會的契機
(7:03) 鈴蘭通散步納涼會帶你走回日本時代
(13:11) 由多元文化、鐵路、廢墟構成的中區
(17:09) 中區吸引蘇理事長留下深耕的獨特魅力
(24:00) 媒合機制讓不同世代一起參與中城再生
主持人:黃柏智
加入我們,與我們一起走入城市
歡迎追蹤FB「都媒工作室」粉絲專頁關注第一手城市議題內容
任何合作、問題,歡迎來信:[email protected]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