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少数派办公室断电的那段日子,供电全部都靠它

少数派办公室断电的那段日子,供电全部都靠它

2025/1/6
logo of podcast 一派·Podcast 中国版 - 少数派 SSPAI 旗下播客节目

一派·Podcast 中国版 - 少数派 SSPAI 旗下播客节目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三牛
吴长
径辉辉
Topics
吴长: 我是唯电的创始人之一。我们注意到特斯拉等一些电动车不具备对外放电功能,这与中国消费者普遍认为电动车应该具备此功能的认知形成对比。因此,我们研发了唯电宝,它可以将电动车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实现对外放电。唯电宝的研发过程充满挑战,我们从自媒体转型到硬件产品研发,面临着许多技术难题和沟通障碍。与工厂的沟通尤其困难,因为思维方式和沟通方式的差异导致了诸多问题。在与理想汽车合作的过程中,我们经历了严格的测试和认证,最终获得了他们的认可。这对于我们整个行业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也增强了我们团队的信心。唯电宝经历了三代迭代,我们不断根据用户反馈进行调整和改进,力求打造出更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未来,我们将继续迭代产品,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跟随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 径辉辉: 我是唯电的联合创始人。少数派办公室断电期间,唯电宝帮助我们解决了用电难题,这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产品的价值。许多人误以为所有电动车都具备对外放电功能,但实际上并非如此。特斯拉等一些车型不具备此功能,因此需要唯电宝这样的产品。唯电宝的设计和生产过程充满挑战,我们克服了技术难题和沟通障碍,最终成功量产。理想汽车对唯电宝的认可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这证明了我们的产品是安全可靠的。我们也重视用户反馈,并积极解决用户遇到的问题。唯电宝的迭代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和调整的过程,我们不断根据用户需求改进产品。未来,我们希望唯电宝能够成为新能源汽车后市场领域的领先品牌。 三牛: 我是少数派播客的主持人。我们邀请唯电团队来分享他们的创业故事。通过这次访谈,我了解到唯电宝是一款能够将电动车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实现对外放电的产品。它解决了部分电动车不具备对外放电功能的问题,也帮助少数派办公室在断电期间维持正常工作。唯电宝的研发和生产过程充满挑战,唯电团队克服了技术难题和沟通障碍,最终获得了理想汽车的认可。唯电团队的创业经历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Deep Dive

Chapters
本期节目邀请到了唯电团队的两位创始人,分享了他们创业的故事以及他们开发的一款特别的产品——唯电宝。这款产品可以将特斯拉和蔚来等电动车的电能对外放电,解决了一些车型不支持外放电的问题。
  • 特斯拉和蔚来等部分电动车不支持外放电
  • 唯电宝可以将电动车的电能转化为可供日常电器使用的交流电
  • 中国品牌电动车大多支持外放电,而国外品牌则较少
  • 唯电宝的安全性得到了理想汽车的认证

Shownotes Transcript

各位少数派的听众大家好我是三牛我们今天特别邀请到维电团队的两位创始人来跟我们分享一下他们的创业故事以他们一款特别的产品那么先请两位介绍一下自己吧我是吴长我是最早发起维电的

那个人对哈我是静辉辉是跟着无常一起来搞微电的人我们当时接触到微电的产品是因为我们少数派遇到了一些小小的困难这个大家可能关注我们少数派会在老麦的微博上面看到我们少数派遇到一些园区里面遇到了断电然后呢老麦就用微电团队的一款产品从他的特斯拉还有未来的车上面

去把店取出来供我们上班一个非常复古的场景我相信其实有很多朋友包括小伙伴听众可能不是特别了解说原来还有这样的一款产品我一个行外人想请两位就是我们介绍一下我们的产品吧它是一个什么东西它用于什么场景它解决什么需求

我记得当时你跟我讲了很多次说要不是我们那个产品可能你们麦总的猫可能就吃不上吃不上饭了其实是不是如果没有我们那个产品的话咱这边可以少上几天班可以放个假什么的我让大家多上了几天班是的是的

我们这个产品主要是针对 Tesla 和蔚来的直流口放电枪把电动车的电给对外给放出来所以就在当时园区被断电停电的时候咱们也可以放出风时功率 6000 瓦的电就可以非常安安心心的上班这个其实我是不是可以理解就是我们是把特斯拉或者电车的电当做一个一块巨大的充电宝

对吧然后把它接出来接一个插线板然后我们就把它当正常的一个插座可以用了是的像特斯拉哪怕是最短续航的也有 60 度的电然后再加上我们按照三五千瓦的功率来用的话用个好几天都是没有问题的所以当初少数派团队出去国外团建那个猫用的那些设备都是区区几百瓦用个一两周都是没有问题的

那我其实还有一个特别好奇的一个点就是因为我作为一个没有车的人啊我们最近几年国内的电动车都特别的宣传的非常的公式非常旺盛嘛对吧然后有好多那种露营的场景所以我一度以为就是是不是所有电车都应该有这个功能直到就是说我们看到这样维电的一个放电枪这样一个产品我才知道原来特斯拉还有一些产品

一些车型它是不具备这样的功能的对吗是的其实很多对于新能源汽车有一点了解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又不是特别深的小伙伴都会有这一个疑问因为大家都觉得现在看到铺天盖地的广告不管是哪个平台的那些宣发都是说外放店露营就觉得电车先天就会有这个功能

而且电池也确实先天就很适合用于我们都要放电但是为什么我们还需要买微电的这个产品呢感觉就很莫名其妙但是事实就是像特斯拉蔚来还有一些品牌它真的没有这个功能需要用我们的产品把电给放出来中国的消费者被惯坏了

只有中国消费者认为你天生应该带这个功能你跑出中国之外的任何一个地方大家都对这个东西还是感觉很新奇的就大家不认为说我天生就应该有只有中国的消费者就是因为我们的

电动汽车的发展的环境特别的倔或者说我们的消费者应该是最幸福的功能最多价格最低我们现在其实可以很简单的看出来是什么车不带就很简单就是除了中国品牌的车大部分都不带都需要依赖于我们这样的产品

小小疑问就是刚才说除了可以用于特斯拉这个就是刚才说的就是国外的电车的代表嘛未来也是不具备这个对外放电的功能的这个其中有什么技术原因吗就是我刚才讲说中国品牌大部分都是带这个功特斯拉不带但是未来比这个所有的中国品牌都更走一步给先锋一些先锋它特别先锋特别的特立度性然后它把交流充电的这个功能给取消掉了

就是他没有交流充电所以他没有交流充电的时候他就没有交流放电对所以不是未来做不了

未来按理说也能做比如说乐道它就做了相对廉价一点定位低一点的产品反倒做了对然后未来品牌呢他们就是太超前了所以他们这个功能给拿掉了那就可以理解为类似于苹果当年取消耳机口我觉得可以这么类比就是他们有自己的产品理念是就是保持了技术的先进性但是体验上面就有一点众说非语了是吗我觉得可以这么说

这里再补充一下因为估计有些听众朋友还不太理解为什么涉及到交流口然后我们这个直流口放电枪又是怎么一回事就是电池驱动车辆用的电是直流电但是我们日常这些电器不管是猫砂的还是半供应的电脑都是插在交流的插座上面所以要想把车的直流电变成交流电那就肯定得有一个逆变的环节转换的一个设备

是的像刚才我们提到的理想这些车它是在车辆的交流口那里它就内置了一个逆变的装置它那个交流口可以给它进给它充电也可以给它出用来放电所以说就通过一个几百块钱的一个小小的转换头或者一个排插

就可以直接把电给放出来因为它车里面就已经转化成交流电了所以说通过一个很小的设备转出来也是交流电就直接可以插电器用了但是像特斯拉它虽然说有交流口但是它那个口子只能进不能出的那就只能通过我们的设备从直流口先把电给引出来然后再一大坨这也是为什么大家都觉得它有点重了就是我们需要把

逆变这个环节给外置然后同样也是一个原理把直流变成交流那像刚才吴长说到的 NIO 它是直接锁定 NTR.0 把交流口都给取消掉那就无关什么双向 OVC 还是单向 OVC 了它就没有 OVC 那也只能通过直流口再来取电

我相信我们手机派听众应该是能够听懂前面一段有稍微带一点的物理知识的论述其实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像未来特斯拉这样的一个大的一块电池它的电池只能供车内的一些直流的一些设备或者说电

比如说电机去驱动它不允许这个电池对外的放电去供给我们日常所用的这些电器但是其他一些国产车它做了这么一个转换的设备然后让用户可以了我其实这边又有一个小的一个问题了因为我们的车企比如说像特斯拉和蔚来他们没有做这样的一个设备

还有一些比如像理想他们可能做的这样一些功能但是他们也有自己家的这样一些产品那我是想问比如咱们作为一个第三方的厂商做了这样的一个放电枪的一个设备用户用起来是不是和官方的那些功能是一样安全可靠的

关于这个问题是我们造这个产品第一天就要思考的其实用户先不说车企层面先说买家他们考虑的最重要就是安不安全所以从安全纯粹的呃

我们做出这件事情来看它是基于国标协议来做的难听点确实是叫做诱骗在逆变但是说好经典我们也没有改装任何的车辆是直接基于报文协议主动发送握手信号让车把电吐出来然后我们在逆变来给

但是不管怎么说啊它毕竟跟车辆的高压电直连所以用户多多少少会还是有些疑虑尤其是车这个东西是很贵是一个大件大家会很担心车企怎么来看待这件事情那刚刚咱们有提到未来和理想啊就

Tesla 先放一边了蔚来的话他们是有官方推出过一个产品是他们自己研发自己生产制造的是充放电一体机这又回到刚才吴长提到的 QOBC 化了他们推出这个产品一方面确实是可以解决放电的问题蔚来在三年前就有研发自己定义自己生产制造的充放电一体机

所以它的功能跟我们这个直流口放电枪还不完全一样它还多了一个充电功能这就是刚才吴长提到的 NT2.0 的车型它是去 OVC 化了所以车主他确实肯定有放电的需求但是也有一部分用户有充电的需求

所以未来官方就推出这样的一个一体机让用户既可以充也可以放再说第二个车企是理想理想其实后面的 L 系列和 Mega 都是自带外放电的因为它主打的就是家的概念所以外放电很重要但问题是它最早的

2020 款理想 1 它是没有双生 OVC 的而 21 款又有了那老用户就有很强烈的呼声也希望自己能够拥有外放店的体验所以大概就是在 2022 年的 10 月 11 月左右理想官方就是发布了一些文章推文还有

售后客服那边的一些话术吧就是微电宝是经过了理想汽车严格测试相当于是得到一个车企的推荐和认可能够让到用户们放心大胆的来选择我们家的产品

所以这两个例子就是从车企的角度要么是自己研发制造要么是认证第三方的产品那其实他们都还是接受直流口风链枪这种形式的并不会觉得有什么危险那些真正危险的还是具体的产品具体的品牌它的安全保护那些而不是这种形式其实经过前面的我们几个的问题其实也

已经有一些厂商是认证了我们微电的放电枪用户可以很放心的把它当做一个官方配件当做一个很安全的东西去使用了

我其实又会想到说这个产品他在刚才有讲到他有的一些厂商会已经想到了有些厂商也没有做这个需求点你们两位是怎么发现的我们做这个产品的思路就来自于因为我们俩最早是做自媒体的我们入行还特别早从 2015 年就入行了那时候市面上只有比亚迪是一个一家独大的然后特斯拉还没有进来

所以我们就被比亚迪教育了比亚迪说所有的车都应该当时比亚迪那时候就占了很大的份额而且他一直在教育所有的用户说我的车全部都有外放电而且一直在

努力的营造各种外放电的场景比如说比亚迪唐的车主会在那个山头上置一个电动麻将桌什么之类非常神奇的那些场景然后但是就是越离奇的场景给用户留下来的印象越深对而且别说唐了就很便宜的 10 万左右的车都是标配的这个功能的

我们跟您一样就是我们认为所有的车都应该有这个功能你那么一块大电池为什么可以不外放电呢上天害理吗对不对然后后来到了 20 年特斯拉在中国量产之后

一下子那个销量爆发的特别的特别的多然后那个一下子就起来然后我们发现特斯拉怎么没有还可以没有那你没有我给你来补啊所以我们就开始从 20 年我们开始尝试着去研发这个这也是我们从整个创业风格上一个非常非常大的转变我们从自媒体然后转转到实体而且这个实体是我们真的是一步一步把这个

研发销售供应链甚至包括生产制造我们全部都搞起来了因为你们刚才讲到你们是从自媒体开始转算是跨行吧尝试转过来跟我们小伙伴现在很像你们遇到的第一个困难是什么

我不回答这个问题了但是我要在这里猜一手就是刚刚收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脑袋里面一团浆糊因为我感觉全都是问题满天都是问题所以我没法回答这个问题但是我就是要插出来吐槽一句全都是问题对比如我们产品研发上面讲法很好嘛对吧然后其实也很明确要做一个方向枪但是在研发上面是不是就会遇到一些挑战

挑战太多了我现在想说如果我们能汇总总结出来一个非常巨大的问题的话来自于我们自己本身就是我们对于硬件产品的认知的不足所以最近三年基本上是我们在学习硬件产品的过程然后去体会硬件产品

制作思维的过程因为我们原来一直是是媒体的思维做内容做内容的思维这两个看着好像

它有很强的连接但底层的逻辑是非常非常巨大的然后我们去蹲工厂去看它任何一个细小的瑕疵然后你这个瑕疵你要找三个人去 battle 然后他们跟你讲的话互相听不懂什么之类的就是这个苦是我们一定要吃的当然我们吃了太多这样的苦反过来就是我觉得是我们在重新学习怎么去做产品

对这个地方我觉得你刚才讲的一个观点特别好就是说其实做内容和做产品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哪怕你之前做内容做测评博主那哎

我没有攻击任何测评不足的意思但是我认为说好像是对车各个地方从内饰到外观从动力到造型全部头头是道但是可能去做产品做印象的时候会发现好像自己哪里都懂哪里都不对哪里做不好有没有这样一些小的一些细节或者案例让你也有这样的一个感受首先我特别认同您刚才说的这一点就是我们去消费一个产品或者评价一个产品是很简单的

然后这导致我们有很多人包括我自己有时候也会觉得这个东西这么简单对但是任何一个简单东西你只要是去做

都非常非常非常难是对别说评价一款产品一款车的连人家世界五把墙 CEO 都能够随便的被点评对对有没有一个就是我们的产品上面一个特你觉得特别应该简单的问题但是当时可能会花了我们很多时间去解决其实我觉得很多我们觉得很辛苦很累的事情太多太多但是都是能够解决的真正

在初期就比较感觉生理上有点不适的是沟通因为从可能过去几十年的生活环境和与人的交际方面咱们之前做的这个行业和现在做的行业

这些人内部之间它都是不同的思维方式导致我们可能同样说一件事情同样想解决一个问题同样想发现一个问题它有点鸡同鸭讲是两套不同的语言的感觉所以这一块我是觉得有点心累的我们可能习惯于坐在这样的环境里面去沟通然后大家说一就是一我们习惯于写各种文档

然后写各种文字还是用飞书然后还有协作对还有协作还有各种对齐对吧我们的所有的任务都是要协作也要对齐的然后你会发现你到了工厂没有任何信息的系统大家是靠嘴的对而且

我们最早的时候找的工厂代工厂那个水平也不太行然后我们一定要去定到每一个工位比如说它是做表面处理的它这个缝开的大了小了或者那一个字体印的歪了然后字体印的不实看起来是虚的所有的这些东西就是你看到一个产品放在这然后真正的去做的时候它可能后面有 1000 个工序然后每个工序里面都有自己的工艺标准然后每个

公益标准里面对应的是一千个人这一千个人给你的这个思维方式都有很大的区别然后人家还说不定人家不屌你是谁啊非常不认可你像我们最早最老的产品还是私印的一些 logo 和一些小注释

他们会我们是甲方我们是给钱我们是让他来帮忙来印这个字但是我们 AI 文档有 PSD 有 PNG 有 JPG 也有就所有格式都给到了最后他们要有一种自己的想法会觉得你这样不好看了我帮你重新画一个这个字体太小了我要给你放大一点放大也就算了还是非等比例放大

这个只是一个很小的缩影并且是大家都听得懂的就是印刷环节就是肉眼可以看的但是还有千千万万个类似的这种例子太多太多了都是一些很莫名其妙因为在我们之前这个行业的话就像刚才吴长说的那

不管你觉得我做的丑也好好看也罢你就按照我的来执行就对了或者说真的有什么小需求提一下我们再共同探讨一下但是在实体制造行业环节实在太多有很多不可控的地方哪怕是做的次一点那也没关系就怕还有自己的一些想法想把他自己的发挥出来强加到甲方针上这个是很离奇的事情

其实我刚才有一个就很有感触就是说跟工厂的沟通方面我们这一代人或者我们这个互联网培养下面的这一群人吧特别喜欢习惯就是用一些比较高效的打引号的高效的沟通方式对吧不管是文档也好聊天工具也好确实跟工厂沟通的时候会发现这个最复古的开会可能是最有效的一次性能够把问题解决的方式对吧只有日复一日的这个跟他们开会

在开会的会上把他们全部的相关人员叫过来才能解决问题我的反思就是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傲慢我们已经某种程度上脱离了物质世界我们从小生活或者习惯于信息社会给我们带来的那种辩解也好我们的那种思维方式或者是互相协作的方式但是你每一个对应的实体的物质放到工厂里面它都是极其复杂的而且它有自己的

话语环境就是你在这想的跟人家实际操作的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以某种上位者的姿态去说你按照我的方式去做就好了其实对他来说可能有很多很多种变量很麻烦很复杂我们自己去站在那个岗位上也不见得比人家做的好或者大概率是不如人家做的好的所以我们不得不

静下心来去尊重每一个岗位或者每一个环节然后大概这就是这几年我们被重新塑造了一遍没有摆正心态的话你的产品根本做不出来要不然就是你觉得他不行要不然人家让你滚蛋是就一定是两边谈不成的对那我觉得聊完困难的我们得聊点开心的事情就是你们从这个研发开始对吧然后跟工作人员有没有哪个时间节点或者说有哪一个比如说是原型做出来什么时候让你们团队说哎呀这个事儿

可能可以成了有希望了开始从那沼泽中开始拔出来这种感觉还是有好几个点的我们分享一下开心的时刻现在我们记录一下刚才我们说到困难时刻是讲了好长时间比起刚才讲技术还要久那现在我们讲开心的时间会比讲困难更长还是更短一定是更短那都是转瞬即逝的

我想分享我们整个在开发这个产品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时间点就是我们 2022 年的 10 月份通过的第一个车企的认可就是理想那就是一个很大的车企对而且理想当时也是

不能说如日中天理想当时其实是在遇到一点困难的他正好是在强行把之前的理想旺系列切换到 L 系列的过程当中那个风口上当时他们也是一脑门子窝然后对于我们来讲

因为不光是我们伪电这个公司或者这个产品而是我们整个做这个行业的人第一次拿到彻底的认可就是意味着我们终于可以抬起头来做人了因为之前这个品类被用户认为是偷电或者你叫做骗电他觉得你是一个搞下三滥的东西的这个就特别不安全像

我突然开发了一个东西说你能把你的手机里面的电弄出来我想大多数人第一时间的怀疑就是你会不会把我的手机搞坏我的电池本来就容易坏搞不到两年就坏掉了其实大家对于车的电池也是这么想的大家对每买一台车的尤其是早期对于电动汽车最核心关心的部件就是动力电池我怕它衰减然后你还把它放电出来所以理想认证对于我们来说甚至是无我

大言不惭的说对于我们整个这个行业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节点我插一嘴问一句这个理想认证它有一个什么标准的流程吗你们是怎么获得这个认证的我们花了大概半年多的时间然后我们跟理想之间开了三四十次的线上会议当时正好是疫情所以线下会议就很少基本上都是线上会议

然后我们需要去回答理想那边提出来的无数次的这个技术上的要求品质上的要求问题然后我们再去整改然后整改完了拿出整改方案我们再去做实验一项一项的改了我估计有十几版然后最终改出来他们要的产品形态和他们要的参数标准最终才是验场验场就是看最后的那个工厂的流程你的工厂的整个的制造

标准是不是符合他自己的那个评估要不然我们之前以为说我这产品造出来就可以了如果有收货的问题我来处理对然后车企的意思是说你如果过程控制不好你最后一定是有问题的所以你每一个过程都要符合我的标准所以对我们来说

这个压力还是很大的其实这些流程放在实体制造业先不说车企那一层面就是说最常规的最普通的制造业都是非常平平无奇最基础的东西对我们这个刚转过来的团队还是收获巨大虽然说提到工厂制造业有好多我们

思维上和表达上不同意见的地方但是像这一块你看人家都已经跑了多少年的这些标准但是我们才是刚刚进来的学习者所以我们必须得保持着敬畏之心对我觉得一定是对制造行业有一个敬畏之心除了对他们本身运行的一个逻辑和体制还有他们提出的一些标准那其实说到产品我就想到就是我们刚才也说过

比较开心的时候通过理想认证当我们的第一批产品开始交付到用户的手上的时候用户也会肯定会遇到一些问题给他一些反馈那个时刻你们当时是收到一些什么样的评价以及用户对你们的反馈给你们团队一个什么样的一个信心有没有

我觉得有一次是进回去拍视频然后就遇到一个是的当时在宁波然后在天飞湖那边我们想拍一期自己的视频来讲讲这一个故事然后当时就选择一个很火的露营地就路边然后拿出了微电宝一代产品然后开始放电然后这个时候呢旁边又开了一台

理想万然后我就使劲在那看是 20 款还是 21 款因为通过一个小屋子能看出来发现是 20 款我就正准备上去推销然后他就从后备箱拿出一个蝗蝗宝出来哇那种时候整个心里的感觉太骄傲虚荣心拉满有没有是的就是他在用我的东西对就是我们偶尔在

一些特定的场景就没有打招呼的场景如果能看到用户在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比如说我们在网上搜看到抖音里面的用户在用我们的产品的时候我们都特别特别的开心我们都不会说用户夸你只要用户你在用

我们就会很开心那遇到恶评呢会有压力吗你们平时会去看那些差评客诉你们会自己就是去看是什么情况吗其实反而没有什么来投诉微电宝这一个产品的差评更多还是在抖音上面还没有买的用户他对于直流口放电枪这一类产品的质疑和

不理解和担忧真正买的用户因为我们售后团队也特别给力虽然说我们是在肯定要催自己产品但是也实打实的所有产品一定会多多少少会有一些问题出现的那关键还是看那个时候咱们有没有服务好那个用户有没有妥善的解决那我认为我们的售后团队小伙伴还是非常给力的所以已购的用户

基本上没有什么不好的声音或者觉得我们服务态度产品质量不好的真的就算真的那一个产品有瑕疵但是应该都解决了真正最大的还是没有买的用户他们会很担心自己的车辆担心这一种风链方式其实还是这个我们产品的普及还没有普到那么的

大众上面去是的所以我们也很希望通过这一场节目也把更多关于我们这个产品的一些信息关于我们这个行业的信息分享出去对因为我们相信我们的产品跟少数派的用户应该还是匹配度很高的少数派的用户里面开电车的应该比例很高是尤其是开特斯拉的我相信也不少对那我们其实也刚才聊到我们的产品也算是交付到用户手上去了其实往往这个时候我们做产品都知道

当一个产品量产的时候不是放松的时候而是要开始投入到下一代产品的研发了一个是说我们这个产品开始量产投入到用户当中然后用户到底反馈怎么样因为我们做一款产品永远都是一个验证假设的过程就是在开发的过程当中我们做各种各样的假设我们基于自己的理解基于自己的经验大家互相一定会打架

然后互相说你是个傻逼然后到最后我们做出来这样的一个产品但是这个产品到底谁是傻逼那一定是用户来拿钱拿自己的人民币投票的所以其实那时候还是很紧张的我们比如说今年的这个产品我们做到第三代了

我们叫 Rmini 但是其实我们已经做到第三个产品形态的一个东西然后我们有了前面两代产品的经验我们也是这个领域里面有非常有经验的玩家但是这个产品刚开始上市的时候我们依然是心里没底的我们依然会担心它彻底的失败我们会担心完全没有人要就还是会有这样的担心所以像您说的我们当然会考虑明年要做什么但是

首先得看这一代产品它到底有没有验证我们当时的想法比如说我们一定追求它一定要小一定要轻用户到底为不为这个东西买单我们因为小因为轻我们把功率从二代机把它变小了那用户有没有因为这个损失而

不买单所以这都是我们每天都在看的还有一个很复杂的事就算我们阿米尼非常成功我们没有傻逼用户很认可我们靠着同样的认知同样的洞察力同样的脑容量就能够做出下一代产品让他不傻逼吗这个是谁都回复不了的我们现在放电枪这个设备已经是进化两次到第三代了

那其实相比于第一代我们后续两代有做了一些什么样的一些改进第一代产品非常简单它就是一个板金件拼出来的不能说很丑吧只能说一般的丑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四年前三年前的时候市面上都是

差不多的板金件或者是一些盒子强行又钉子钉起来的我们勉强算是做的在那一个时代里面比较好看了但是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当时肯定还是不如我们后面的所以我们当时所做的就是在当时的时间点做一个

比较好看看起来安全用起来更便捷的产品因为当年的很多同行同类产品都是

不能说小作坊吧都是一些老板自己觉得有需求自己捣鼓传出来的所以说从他们的理念和思路上可能会装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比如说电流电压反正就是不给你功率就是真正我们用户想看的功率不给你显示但是把电流电压还有一些很奇奇怪怪参数都给你标着因为从他们的一个专业行业来看这个就是最重要的但是从用户的角度它重要吗非常我的

所以这也是我们切近这个品类我们觉得有信心我们从自媒体转型到做产品但是依旧能够做好的原因因为我们觉得以我们的脑容量多多少少能够洞察到用户的一些实际需求来做出当时真正需要的产品不过也受制于成本还有我们自己信心的问题因为我们也不敢百分之百的保证这个产品真的能够

所以我们也是比较低成本的来投入就没有敢一来就造一个非常又大又漂亮的模具什么也是用的板金但是这第一代产品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就是我们转型的第一款产品另一个也就是这款产品让我们历经了理想别克领跑这些车企的认可

所以第一代产品真的非常的重要那有了第一代产品之后我们其实更多是有了信心我们敢投入更多的研发模具这些不管是从前期的还是军滩的这些地方都敢下血本了所以才出了我们后面的叫二代产品然后第二代产品我们就使劲使得有点大了做了整机防水你知道有一个

大功率的电器可以工作状态下放在雨里面直接淋这个事情还是有一点点需要一点技术的需要一点胆量的我们日常老百姓的经验和直觉里面这个是最应该把他们俩隔开的事情对所以不管从内部结构的设计上还有特别重要的工艺上就是你这个缝隙要做多宽这个提出了非常非常高的要求

这个是我们之前最不擅长的然后我们也是费了好大的力气然后那个模具改了好多次最后才做到整机防水这是我们第二代产品我觉得最值得拿他出手的就是说我们秀了一把肌肉我们觉得我们做出来这个市场上到现在为止依然是

技术最好的审美最好的东西然后到第三代产品之后我们发现第二代产品其实是一个又是一个市场的测试或者叫试探就是发现用户觉得挺好但是不买

就是叫好不叫错贵了吗很简单啊因为我就就就一点贵了对贵了就是说我对于防水真的很那么需要吗我觉得你这玩意挺好但是我不买就是这是我觉得我们在产品上经常犯的错误我们有时候会想啊我一定要把这个产品做的特别好特别好各种参数你能想到我都给你最好

但是它贵了所以用户就不买所以我们在所谓的 R mini 就也可以讲第三代产品上又回归了又重新的去看用户真的需要什么

好那就是再把它做轻做小我们把防水又拿掉了当然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你如果真的需要防水那就去买二代机嘛我们有那个东西在那它其实是不同的型号它也不是一代二代的问题所以名字是二代和二 mini 就不是二和三的区别对对对所以在整个过程当中我们还是在一直用我们自己的

行动来去市场或者叫试探用户或者叫碰撞或者叫去猜测用户真正需要什么我觉得我们一直是在逼近用户真正需要的那个点可能到再下一代产品的时候我们又做了一些增减

或者又把某些功能加回去或者又做了一些这个创新可能有可能是一个真正爆发性的东西但是基本上我觉得也得来个两到三次迭代虽然说现在我们卖的最热销的是 2 mini 但是二代确实也是必不可少的先说从生产的角度我们 2 mini 是集成了枪线就是没有线缆是直接把它集成在枪头

集成在机身上面但其实这后面还需要供应商的配合需要我们自己这边的生产流程能够 OK 那如果没有我们二代甚至一代之前的采购和当时在实体行业的摸爬滚打我觉得不见得能够一来就造出二代这个来可能我们跟枪头厂来谈这个采购这个成本都不见得能下来

另外是用户虽然现在愿意买我们的 2mini 它不防水但是有多少人是因为我们二代产品它防水证明了这个品牌它能做到这个安全性然后才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预算选择 2mini 呢这个我觉得应该如果我没有二代

突然间就蹦出一个奥米尼哪怕把它给生产制造出来了都不见得有这么多用户感嘛所以我觉得二代也是非常重要的对我其实听下来就是我们前半截嘛都在聊对工厂对制造业有一个重新的认识我们产生一个叫敬畏之心嘛其实后半段我听就是两位聊这个产品的进化的时候是不是也是我们重新学习和用户的

关系的一个过程就是我们逐渐去从以前我们做内容对吧用户他不要用户他叫观众他叫这个粉丝现在开始他是用户他是给我们花钱的人了我们也是在重新去学习怎么跟他们建立一个连接我们到底提供什么东西他们愿意花钱我们到底做什么东西他们真的喜欢对吧您说到这个我们都是做产品的我想请教您一个问题你比如说

我们做了一个产品做三代然后做到第四代的时候终于用市场认可了然后大家用户在非常多的买就比如说卖爆了那我们再回想起来我们有没有可能通过更大量的分析了解用户需求直接做出第四代产品而没有前三代产品您觉得有没有这个可能我以我现在认知或者经验看我认为是不太现实或者说我认为不太行

为什么我会这么决定就是首先就是做产品有一个很难的点就是要克服自己的

偏好喜好以及观察有的时候人嘛就是他是永远要否认那些跟自己认知不一样的事情的也就是说比如说你刚才说你可以去有一个很大量的比如说你现在是我们现在是个大厂的产品经理有很多用户数据告诉你但是呢你可能呢就会想说他跟你的认知不同他跟你的方法论认想法不同然后你就哪怕看了那个数据你都很难承认他是对的

我是认为这个过程是一个很难的一个过程那当然这是我我相信有一些很厉害的或者有基建的产品经纪他可能已经克服了这个事情他能够做到说进到一个新品的时候就靠一些数据的调研跟用户的访谈也许就能做到这个事情我只是说我可能做不到这样子

我经常想这个问题就是有没有可能一个特别牛逼的人通过用户洞察通过市场洞察就能直接描绘出来一个就定义出来一个很好的产品

我经常在想这个事反正至少从我们的经验来看是完全做不到的因为我们要担心有没有一个很大的厂家也觉得值得放那些产品的确实 OK 了然后他们突然间做出一个更牛逼全方位领先的产品把我们干死所以这个是我们的生存问题这是一方面其实另外一方面是从我们在整个过程当中去看

就是我发现通过调研和用户访谈类似于我们这种传统的了解用户我们认为是所有的了解用户需求的手段其实都不是真正的用户需求用户真正的用户需求就发生在他要不要花钱买你产品的那一刻是的对所以在前期所有的我们所谓的分析判断校正的这个过程当中我们都很难去真正的去

才准用户的需求可能极大程度上可能用户在那一刻他也不知道我的真正的用户需求是什么就比如说你问了一个用户说这个是不是你喜欢的他说是好你把这个都拿出来然后他不买所以

它一定是一个演进的过程一定是一个互相推拉拉扯然后试探的过程一定是要拿你拿出来一代产品然后有一部分用户给你一些反馈另外一部分产品所以最后从我们的经验来看的话就是用户到底认不认可一定是发生在他花钱要花钱买的那一刻而不是他跟你谈

那个需求其实他也不清楚你也不清楚对其实我觉得这里面很重要一个因素就是数据和真人的区别就是用户他提出一些需求他表达一些意见的时候那个东西我相信他是有真实性的特别是当量到一定程度我们说统计的意义就在于当他量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他就是对的你不用去辩驳什么他有特例有个例有离域值但是当一个用户他是一个理性的但是他同时也是一个感性的

那么他可能就在看到你产品的那一刻他就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对这个是一个我觉得一定要去尊重用户的一点就你不要觉得说他说了你要这个东西的呀我说了你为什么又不要他是有感情的东西你要尊重这一点存在是的

AI 模型训练里面有一个词叫过拟合就是说当你的 AI 模型调的太和你的训练级的数据太相似的时候它你跑出来的新的数据和你的训练级的数据是完全非常类似的以至于说没有任何的一个参考的意义了我们说如果完全依靠数据去做产品决策的话会不会也有过拟合的问题

就是他可能是从这个数据说你做出来的角色是完全符合这个数据的但是这个数据呢其实用在真实场景中并没有那么的具备完全的这个代表性或者说价值

我们实际上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困扰因为我们做量没有那么大出来的多一多大部分都是错的当然就像刚才金子说的我们比较有信心是在于我们不认为有一个非常非常牛逼的产品经理他能够通过调研或者通过访谈去洞察用户需求我们不相信有人能一次把这个当然有可能那样的人真的存在只是我们没有见过或者品类行业不同有的品类可能确实

有了足够的历史数据他能够说去通过一些对竞品的改良优化能够做出来这个也是有的对但是从我们的角度来看我们真的是需要一代一代的而且一定是要经过交易的这个环节才能够产生真正的用户反馈就是你一定要把一个产品做出来卖到市场上去你看多少人买了然后买来的人有多少人退货了他是怎么骂你的

然后有多少人觉得不错然后你再改进一代又得到一堆这个交易层面产生的数据这个才是真正重要的

我们相信到现在为止这个产品还不是最完美的形态我们还要再去根据用户的需求我们相信可能在做个一两代产品会有一个相对完美的形态做出来我这里打个赌再过一两年到时候你有新的想法因为产品你也是人它也会变的你那个时候肯定有了更多的认知和更多的想法我相信一个好的产品你它一定是在不断的追求嗯

他一定是追求完美但是他一定很难接近完美接近完美不是因为他能力不足而是因为他对这个产品有了更高的期待他开始觉得这个产品能够做更多的事情了如果一个产品经理觉得说 OK 我的产品完美了那我认为是很危险的一种想法

对对对那也希望我们过了几年之后我们还能够拥有这一种期待这只能这么一件事情就是直流放电这个行业成了我们才会对这个产品对未来产品有更多的优那我们其实刚才聊了很多关于产品相关的事情其实最后

一点时间我想把这个目光把话题再引回两位的本身的这个经历上面因为我们前面你们自己有聊到你们之前是从 15 年开始就在做自媒体的就是两位是 15 年就开始合作了吗是什么契机你们认识的

15 年还没有还没有认识差不多是 16 17 吧因为那个时候吴昌他是当时创立了微电这个自媒体然后我当时读大一因为我是现在就是用骂人的话来说就是学新闻学的

所以我当时就自己创了个号写了写一些汽车文章其实主要是新能源商用车的然后那个时候商用车出海除了宇通更多就是比亚迪当时出海很牛逼所以说就写了一些文章然后就跟无常认识了

然后后来呢就捣鼓到一块了所以到后来一直到做维利宝之前我更多是写文章还有讲车就是那几个八股文一样什么灵力的腰线俯冲的线条充满着运动哎呀那些背书念书的初音未来初音未来听着来了对

所以其实两位也是很早一六点就开始在一起做内容了后面这个问一个有点冒昧的话怎么就不做了呢是做产品太有吸引力了还是说怎么样就是因为做内容做不下去了挣不到钱就是快快倒闭了

我们现在因为做产品可以开始讲点当时的一些困难的场景了其实一个是我们自己的问题自己因为我们都不是真正意义上过去 20 年从那几个大团队大媒体平台出来的业内人吧所以我们肯定有一些自己的问题但是另一个也是最近在微博上大家都经常讨论的 KOL KOC 营收还有买车那些话题挺热的

可能咱们节目也可以邀请很多 KOC 来一起聊一聊可能他又可以再聊两个小时三个小时了所以这两个叠在一起以及我们当时做的一个项目是亏钱的最后就让我们直接干倒闭了干没了

所以从你刚才说我们最后做了一个项目把团队都干没了就是那个项目做完了我们所有的小伙伴都立志了对所以你们是去做硬件创业做放电枪这个产品是被动的还是说其实早就有这个想法了只是说正好到那个时间节点其实是有一点

缘分的或者有一点运气在里头就是我们正好那个项目干不下去的时候就是自媒体那块干不下去的时候这个产品其实我们是双线在研发的就这个产品其实很早就在研发了但是并没有投出非常非常多的精力是投了一点点精力在那边我就先去找了一个找了一条线说你看看你试试能不能把这个功能实现出来我们当时还不知道说特斯拉能把电放出来

然后一直到我们团队整体基本上要解散的时候正好那边拿出来这个一个原型机说好像可以我又来劲了我就觉得我行了机缘巧合是我们内容也是偏改装那一块了不管是改瓦罐还是改敞篷我们其实就是希望能够吸引一些对喜欢导顾车的那些感兴趣的粉丝然后我们做放电枪其实也是从线下改装从

车品这一个层面来选的一个小细分所以我们当时就有一点想希望通过改装的那些内容来引流那些只不过最后没有引成然后这两个也毫无关联了这个是后话但是确实我们是并不是完全靠运气是有一点点规划只不过这个连接连的有一点太细微了

如果说这个原型机拿给我再晚半年可能现在微电已经死透了可能凉了已经去别的地方工作去了我已经去打工还债了但是这里面确实有一点点运气然后总的算下来因为我们在整个这个过程当中死了大概就是就真的接近于人也没了钱也没了的状态可能有不止一次可能有两次

甚至两次半总的看起来还是有点运气的总是看起来还是有点玄学在里面的对对对还是每一次都觉得快死透了的时候突然又来了一口气那行那反正就是一个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嘛我们最后按照我们中国人的传统得在节目里展望一下未来对吧就是接下来其实两位有什么机会因为我们谈品刚才聊了很多嘛肯定要去继续迭代我其实想说了解一下你们两位

我们不说未来两到三年计划我其实更想了解一下你们五到十年你们有没有想过你们五到十年之后你们想做什么还是继续跟工厂跟工程师跟产品死磕还是说其实有更多的想法比如说做回你们的老本行开始把内容也做回来五到十年你们是怎么去规划自己团队的我觉得其实很清晰比如说这个安克

我们就希望做成一个这样的一个公司当然如果说有一点点不同的话就是我们可能会在这个营销传播上有些新的东西它更多的融合了自媒体或者新媒体的一些内容因为这本来是你们的长处对 本来是我们的长处对 大概就是这样子不会像以前或者再年轻的时候觉得

特别天马行空的我们现在很具象的我们就是要做一个这个领域的一个品牌所以你们是想做一个小而美的一个团队说实话小而美就有点骂人了这一次说了好多骂人的话对就是其实但是小而美的本质就是人效很高可能团队有十几个人但是大家能够迸发很大的能量做这种产品收益也挺好的对吧你们是想做这样的团队还是想说不行我得拿投资我得扩张我得干成这个上市公司

想过吗我觉得不见得是小而美也可以大而美就是首先它得美它得真的有很牛逼的产品持续不断的提供到市场上而且我们做汽车新能源汽车的后市场或者叫第三方

有一个天然的机会在这儿就是您知道现在中国是全球氢能源汽车的高地就是你新的技术新的产品都出现在中国这是我们之前都不敢想的之前我们觉得

汽车行业就是美国德国日本我们做媒体的经常去翻人家的网站看人家有什么新东西我们翻译过来到这边都有流量价值对吧那现在变成了说全世界都在看中国天天在拿出什么新东西看看华为在搞什么比亚迪在搞什么什么那个小米在搞什么理想在搞什么其实我们现在再去看特斯拉特斯拉

还搞车吗你看他的新闻可能人家在搞火箭就是整个美国也好德国也好日本也好我们没有什么可看的了他们太慢了太慢了所以给我们一个历史性的机遇就是我们是跟着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往外面走的所以我们有一个很好的机会就是我们去出海这个出海可能跟

我们其他比如说像电子行业的出海还有一点不一样我们可能环境更好一点因为国外的电子行业也发展了很多年了但是国外的新能器这行业跟那的是很还还很不行的所以这个小美的美还代表着就是挣美金挣美金所以我们是很天然的一定是要

跟着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往外走的我们是跟着车往外走的就是车在哪我们就去哪那我们其实什么拿不拿投资或者规模做多大这个它是附带的或者说它是自然而然产生的一个结果最关键的是说市场上有没有需求整个全世界的汽车行业都在往电动车的行业方向发展

然后那有电动车的地方理论上就有我们的一口饭吃或者有我们的机遇在我们一定要去做这个事那至于能发展到多大看造化或者看运气

对但是确实就像吴常说的我们接下来肯定会投入相当大的精力用于打海外市场因为海外的新能源汽车远没有国内那么发达像我们中国太丰富了比亚迪极客理想小鹏小米温界什么都有但是在海外像尤其是北美

基本上就是 Tesla 一家独大德国可能还多了一点他们传统的那一些就是阻碍砍伐森林的那几家车企都还能够苟活着但是那总的来说就算有大众奔驰在那它的比例远不像中国的国产品牌在中国那么高

特斯拉还是在整个全世界还是占有非常大的话语权和比重的所以这一些车型都是我们微电宝出海能够获得住的用户好

我们今天其实关于维健的产品以及两位的各位经历包括我们最后聊到说维健团队未来的一个愿景其实我们聊了挺多了相信很多的听众朋友如果听到现在的话也能跟我一样从完全不知道这是一个什么东西不知道他在干什么到了解他的产品到了解我们团队的创业历史了那也是非常感谢两位今天参加我们播客的录制那希望我们两年之后看看说到底有没有完美的产品品

我觉得两年后还可以再来一期回顾验证看看这个 flag 到底倒不倒是的好那就感谢各位朋友好两年后再见各位听众朋友再见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