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EP06 复盘《我妻之死》,亚裔女性如何应对肺癌诊疗盲区

EP06 复盘《我妻之死》,亚裔女性如何应对肺癌诊疗盲区

2024/9/1
logo of podcast 这瓜有毒

这瓜有毒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A
Angie
S
Shawn
Topics
Angie: 本期节目讨论了《我妻之死》一文,讲述了一位亚裔女性肺癌患者从确诊到离世的经历,反映了亚裔女性在肺癌诊疗中面临的困境。文章中,医院在诊断和治疗方面存在不足,例如未进行必要的基因检测就盲目用药,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此外,医疗系统中存在的对亚裔女性的刻板印象和偏见,导致医生护士忽视了患者的症状,错过了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机会。 在肺癌早筛方面,现行政策主要针对吸烟人群,导致亚裔非吸烟女性肺癌确诊率居高不下。FDA 数据库中关于肺癌的数据主要来自白人男性,缺乏亚裔女性的数据,导致研究不足,加剧了信息差。 针对这些问题,Angie 建议亚裔女性积极进行肺癌早筛,并积极配合治疗。同时,她呼吁更新肺癌早筛指南,纳入亚裔非吸烟女性群体,并增加对医护人员的科普教育,提高其对亚裔女性肺癌的认识。 Angie 还建议亚裔女性积极参与相关的医学研究,为收集更多亚裔女性肺癌数据贡献力量。 Shawn: 从新移民角度出发,Shawn 指出新移民由于文化差异和对医疗系统的误解,可能延误就诊时机。他们可能对常规体检的局限性缺乏了解,也可能因为对美国商业医疗保险系统的不熟悉而产生经济顾虑,从而延误就医。此外,新移民可能依赖网络信息进行自我诊断,导致误诊和延误治疗。 Shawn 还分析了加拿大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偏远地区医疗资源匮乏,新移民难以获得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他建议新移民积极利用现有资源,例如加拿大癌症协会提供的免费支持和资源,并呼吁政府关注新移民的医疗需求,改善医疗资源分配。 Shawn 还提到,加拿大医疗系统相对封闭,导致医疗资源浪费。他建议引入更多具有从业资格的移民医生,以解决临床医疗困境。同时,他强调新移民要学会与医生有效沟通,避免因偏见而错失最佳治疗方案。

Deep Dive

Chapters

Shownotes Transcript

在 FDA 的数据库里关于肺癌确诊以及治疗方案这一方面的数据 90%以上是来自于白人男性尤其是欧洲后裔白人男性所以它这个数据跟我们亚裔人群相关就有点远

作为联邦政府的角度它是希望更多的新移民是去到这些比较偏远的小城市的但是它却没有提供这方面的帮助其实可能也是因为我们新移民群体也是各扫门前雪比如说温哥华的华人他可能也想不到温尼伯的华人这种困境他也不会向他所选区的联邦议员提出这些建议所以这个就一直成为了一个盲区

大家好,欢迎来到今天新一期的这瓜有毒播客今天我们聊的是一篇几个月前的文章叫做我妻之死今天来了两位嘉宾第一位嘉宾是 AngieAngie 可以跟大家打招呼并且

介绍一下自己的简历吗大家好我叫 Angie 我现在就职于美国很大的一家医疗

医疗集团我本身的工作是在非医疗方面但是最近两三年左右是在做在美国尤其是针对我们的亚裔社区在做那个肺癌科普大家好我叫 Sean 我是一个数据科学家我有统计学和数学的背景我是大概七年前啊

登陆了加拿大之前也在英国留过学然后现在目前是一名加拿大的永久居民谢谢 Shawn 你看我们的节目又来一个学数学的好了那么因为这一篇文章我妻之死已经是几个月前的事情了所以它的大家讨论和争议的热点基本上就过了我们今天可以从科学和健康还有女性家庭的角度来分析一下

那么安吉可以请你来简单介绍一下这篇文章吗我这篇文章看了好几次然后它主要是从一个居住在加拿大的朋友

华人男性丈夫的角度去讲他的妻子从有肺癌症状然后诊断一直到离世的这样的一件事情在这篇文章里面他的妻子是叫做张敏丈夫是叫做乔家兰应该是他的笔名都不是本名然后他的妻子是在 2023 年

中旬到 11 月之后感觉身体不适,然后 11 月 9 日的时候去急诊,然后情况特别坏的时候到 11 月下旬就短短的,好像是一个月之内就去世了。那么 Angie,根据你在医院工作的经历来讲,这样子特别恶性,恶化特别快的肺癌情况常见吗?

其实很常见因为肺癌它是一个就是死亡率最高的一种癌症目前来说然后肺癌是其他的几种比如说我们常听的乳腺癌呀肠癌呀几种呃

在美国的话是这样子的几种癌症死亡总数加起来都没有肺癌多然后肺癌恶化是非常快的如果一位病人从他已经连续时间出现肺癌症状那基本上已经是比较中晚期了然后从肺癌从他的那个扩散一直到死亡如果没有呃

医生或者是医院没有做非常及时正确的诊断以及那个 intervention 的话他就会病人离世就会比较快那你觉得这篇文章里面他争议比较大的一个地方就是医院有没有做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那你觉得假如说我们相信这篇文章

丈夫乔嘉兰所说的一切都是完全真实可靠的话你觉得她当时受到的治疗是及时的吗就是从我短短的两年左右的时间跟我们医生一起做医疗科普的这些得到的知识和经验来讲这篇文章的

分享给我们的这些知识来看其实就是说医院在诊断以及这个病例处理的角度上是有很多可以提升的地方比如说他的医生想给这位病人马香药的时候但是并没有做相关的测试直接就随机算是开盲盒吧开了一个马香药然后就给

张铭上了但是最后发现这个药其实对他是无效的所以这段时间就是这几天比较好的这个处理的时间都被错过了然后最开始的时候在 10 月份 11 月份的时候

张敏其实已经有非常连续然后持续的这个肺癌症状了但是因为在美国和加拿大通常你看到一个亚洲女生通常都会觉得这个亚洲女生基本上大概率不会是西安人群然后在美国跟加拿大其实全球范围上都是一样对肺癌这个

这种病症和癌症来说它是有一种污名化的觉得就是说你得了肺癌通常你一定是吸烟者所以当时的护士和医生也没有把他的这些肺癌症状跟肺癌联系到一起所以错过了非常好的黄金的处理和诊断时期 Angie 你认为如果说这篇文章的

说起来内容是符实的话其实很大的一部分操作不当都是医院和医疗系统造成的事吗如果这篇文章描述的情况都是属实的话然后从这个丈夫的角度来讲因为我们其实第一手的资料和信息已经拿不到了因为张敏她作为亲

清理这件事情的人他已经离世了其中有很多地方医院和医生是可以进行改进的然后除了这个之外呢其实还有一种我们就在英语里面叫 model minority myth 就是在美国跟加拿大对亚裔人群的一种偏见

然后造成很多情况下在医疗系统里边亚裔人群处于的一个非常不利的位置就是说如果你是一个亚裔不管是中国人还是韩国人日本人长了一张亚洲脸不管是女性还是男性去看医生的时候通常医生有一个偏见他就觉得你是一个受教育非常良好的

人群然后你的收入也很好然后通常情况下受教育程度高的人是知道怎么样去让自己

保证就是保持健康比如说你通常都会做运动然后你你也不是吸烟人群所以有这种当医生跟护士有这种偏见的时候他看着你这个病人虽然你已经有某些症状了但是他就是说医生和护士他不会把你这个人的这个症状跟实际上这种病作为做一个连接所以

其实与其说是医生跟医院和护士很多的误诊误断比如说整个其实是一个大环境一种刻板印象和偏见现在在美国和全世界范围内除了台湾地区针对肺癌这种疾病跟癌症的早筛的政策都是只面向于西安人群所以这个造成的一个后果就是

其他族裔的肺癌确诊率其实都大规模的下降只有亚裔非吸烟女性的肺癌确诊率是在过去的 20 年里边一直在上升美国它的数据是大约每年有 2%的上升的百分比看了数据显示是中国的女性中

非吸烟并且得肺癌的比例也是很高的而且也是一个越来越高发的趋势那么我想问的就是科学家有没有搞清楚为什么亚裔女性中不吸烟的人患肺癌的比例这么大呢

空口你这个问题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也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因为这个事情包含了好几个层面在 FDA 的数据库里关于肺癌确诊以及治疗方案这一方面的数据 90%以上是来自于白人男性尤其是欧洲后裔白人男性所以他这个数据跟我们亚裔人群相关就有点远

然后另外一个是现在的肺癌政策以及对肺癌这种病的呃刻板印象就是跟吸烟连在一起的所以他针对他呃就是说各个呃

政府以及各种疗机构针对非吸烟人群的肺癌的治疗以及它的原因的这样的研究基金就很少尤其是在美国亚裔只有大约 5%到 6%的我们是一个非常小的一个样本之下的一个医学

人口群体所以想要拿到针对非西安亚裔女性这样的研究基金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在美国是这样子的然后最近我在读读了一些就是搜狐网还有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还有央广网的一些关于国内

肺癌女性确诊的一些数据然后里边也是引用一些已经发表的一些数据就是说在国内 80%以上的女性肺癌确诊的案例都是非西安人群所以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大的群体但是因为我

长居在美国所以我对国内的情况不是很了解不知道这方面的基金研究基金和支持是不是很好这样子我也是只是在网上看到了中国国家癌症中心 2019 年的报告就肺癌在中国女性中的

癌症比例是排第二井水乳腺癌所以它其实是一个女性中的癌症杀手而且中国的女性大部分都是不吸烟的而且包括中国台湾的还有生活在海外的东亚裔女性也都是不吸烟但是却会很多案例是确诊了肺癌之后很快地就过世了我们跟 Angie 刚刚是讲到在这个方面加拿大的

就当地在温尼泊他去的那个医院的医生和护士可能在治疗有不及时的方面那么我就想问问就是难道这篇文章的他的丈夫做到他能做的一切了吗是这样的我觉得我没有在医疗方面那么专业我只能大概从这个就医的流程上做出一些我个人的观察而且我也不太想

过分的去聚焦在这个这个丈夫他一个人的身上就他有没有什么过失我其实是希望能从他这个人身上看到很多到加拿大新移民他们在接受医疗治疗方面的困境首先呢我们可以看到就是他这个就诊是其实是很不及时的可能

很多来到加拿大的新移民都像这个文章的夫妻一样有一个加拿大或者是美国或者就是一个移民的梦想他们觉得我只要埋头咬牙坚持然后能想办法取得永居身份我的生活就会好起来我就会实现我的一个人生的一个翻转所以他们其实特别害怕得病他们特别畏惧得病或者是妻子在

感觉到身体有不适的时候他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说我一定要去医院看一下他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这可能是一个小病我们自己去吃点药我们自己去问一些我们身边的在国内的熟人我们想办法把这个问题解决等到你发现的时候其实可能你再去检查因为可能这个妻子她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案例她这个病情恶化的非常的迅速可能她就错过了最佳的诊断的时间

此外这个丈夫他也有还有另外一个误区就是他会觉得因为他在文章中提到了他在确诊癌症或者他的妻子在身体不适之前他们实际上是有过两次的医疗检查的

一次是比较泛泛的体检还有一次是他们要做一个好像比较微创的手术吧然后好像也给他们检查过呼吸道然后说他妻子是没有问题的这个其实也是一个误区因为在加拿大特别专业的诊断是需要特别专业的检查的

这个体检和其他就是你如果是想做其他事情它的检查它是不能把所有的问题都检查出来的就是可能会有概率它会帮你检测出来但是它的目的不是它的目的是确保你在进行另外一项医疗工作当中你是具备这个资格你是你是

没有危险的所以说他并不能保证可以把你身体所有的疾病都检测出来所以说他们也没有太重视这个事情我觉得这个都是新移民比较常见会耽误自己治疗时机的这样的错误

对然后上刚才提了几个比较好的点然后我再加几个一个是关于就是说新移民其实来美国跟加拿大之后对医疗和医疗费用上的一个偏见或者说一个错误的偏见我不知道在加拿大是不是这样因为加拿大是全民医疗嘛但是在美国是商业医疗保险为主

然后商业医疗保险里边呢如果你是新移民你有一份工作的话不管你是 H1B1 的签证公签的持有者或者说你是拥有居民啊或者是你是公民啊这样子你的公司都会从商业医疗保险方面给你上保

然后在美国的话医疗保险是这种的就是说如果你大部分的人是这样考虑的如果我是一个非常健康的人群他就会走一个叫 high deductible 就是说你最开始自己掏的如果有病症的话自己掏的那个钱就是说医疗方面要产生的那个费用自己要掏一部分钱去支付

去付这个费用然后同时要交一个我们叫 copay 就是每次去医院的时候要交那么一个窗口的钱如果你上的那个保险是费用比较高就是每月的那个费用比较高的那种我们叫 premium health insurance plan 然后那里边呢就是说你自己从

自己口袋里面掏的钱就比较少然后你每次付那个窗口的钱就好了比如说像我我公司给我的那个医疗保险就是比较好的保险然后我没有 out of pocket deductible 就是说我如果去医院里面产生那种费用是我自己完全不用交的

然后我只要去每次去医院的时候交那个 copay 窗口钱大概十块钱就 OK 了然后去那个急诊室一二的费用也非常低大概就二十块钱就可以了所以很多人就是说在国内的时候读那些关于美国医疗啊的

文章然后就是上面都是一些天价的那种账单然后就会觉得在美国医疗其实比较贵但其实你要就是作为新移民的话你要了解你自己拿到的那个商业保险公司给你上的那个保险你的那个保险是什么样的保险然后你自己要付的钱是要

out of pocket 是多少如果你是呃只是自己要付那个窗口钱那个 copay 呃其实最后产生的费用是很低的对所以很多人就是有那么一种呃

一种害怕的那种心理就是怕我去医院因为在美国你问医生你这次看病然后你要开的那个药要多少钱他不下在国内他直接就可以告诉你这药 25 块钱这药 2500

但是在美国的话医生是医生跟那个华价费用这些是完全分开的然后医生和护士通常都会告诉你我不知道这个事你到时候要联系你的保险公司他们才会发你的账单所以很多人就有一种畏惧的心理就是怕去看病然后什么好多人都喜欢就是说自己就是国内买点消炎药然后又到美国了

然后自己给自己乱投医或者是自己喜欢去问一个网络医生叫 Dr. Google 谷歌医生然后根据谷歌医生给你的一些引号的那种诊断然后按内也去买一些非处方的药或者是通过什么渠道买一些处方的药自己来诊断但实际上这个呢就会造成很多误诊以及就是说推迟最好的黄金治疗

呃两天前我刚组织了一个肺癌呃病人一个分享会吧因为 8 月 1 号是世界肺癌日然后其中有一位病人呢他就是一个非非西安的中国女中国女生呃人也很年轻然后他描述自己当时的这个心路历程呃去确诊然后做手术的这过程他就提到了最开始医生跟他说呃

可能是肺癌的时候他自己都无法相信因为他不是他觉得自己从没有吸过烟然后家里人也不吸烟怎么会得肺癌然后他就拿了自己的就是医生跟他说的一些诊断然后去谷歌上面搜然后也就是根据自己对自己的那个身体情况的了解出现了一些症状然后上谷歌上面搜然后谷歌说他是这个肠胃没有把他的这些症状跟肺癌联系到一起然后他也就

经过了一段就是胡乱买药的这样的一段时间然后发现完全没用然后就赶紧再回医院然后去做 CT 然后去做各种各样的那个检查然后跟积极配合医生然后看自己有什么样的

这样的治疗手段如果是说在北美这些比较发达国家的地方我们亚裔新移民在医疗过程中都会面临很多困境那就更往说是在这些国家新移民之中不是中产阶级不是像

乔家岚和张敏夫妻这样知识分子那如果是说一些我想问一下加拿大的情况还是以这对夫妻为例子虽然他们是中产但是他们的情况因为妻子好像她有她自己的兼职工作丈夫他应该还是以一个学生的身份暂时留在加拿大的其实这个情况在加拿大在近几年是愈演愈烈的情况因为我第一年

是在 17 年登陆加拿大之后就那个时候我作为学生我的医疗还是还是学校来负担我的但是到后面呢就是第二年的时候就有一个改变然后因为我是在布列颠哥伦比亚省我不太清楚这个是全国范围内的还是省级范围内的

就是如果你有一份兼职助教的工作的话这个他是会从你的工资里面扣除一部分然后帮你帮你交这个医疗医疗保险然后但是如果你没有这个工作的话其实你就是需要每个月负担一定的费用然后来强制你进行这个医疗保险然后在曼伊托巴省就是至少现在的情况也是

也是这个样子的就是可能他的妻子可能他的工资可以支撑他的一个医疗保险但是丈夫他就需要自己掏这个钱

所以说很多而且这个它是强制的可能很多如果你作为学生因为我在想一般你如果作为新移民还处于并不是很富裕的条件大概率你可能就是一个学生的身份来到这边可能你就只能通过申请助学贷款或者是这种方式然后来把其中的一部分交在你的医疗上但是这个钱

倒也不贵吧没有商业保险私人保险那么离谱大概一个月就是 100 到 200 块钱这个样子也就是说从这篇文章里面我们其实可以得到很多我们应该怎么样从自己如果是不幸的是个患者或者是患者家属的角度怎么样来为自己在医疗系统中争取大的利益的这个建议那么我还有一个

我当时看文章的一个感很大的一个感觉就是这个女性在她患病的时候特别是她特别难很难表达自己的时候她的意见其实好像并没有准确地传达出来并且并没有被医生所尊重那么

那么这个如果是我们遇到这种情况那该怎么办呢我觉得这种情况并不是说在北美会遇到我们基本上每次去看医生常常都会有一些态度特别坚决的医生那么我们作为患者或者是家属应该怎么做去扭转他们的这个

这个态度呢这事其实挺难的不管你身处在哪里尤其是你身处的国家如果不是你自己的母语国家的话这事尤其更难就是说当时张敏我在看这篇文章里面对因为我本身也是一个中国女生嘛然后就是我对她的这种体验就是感触蛮深的因为她在其实生命

后期然后有一段时间因为他自己有女儿然后还有很好的家庭然后他其实是想再为自己再战斗一下但是医生那个时候

医生跟护士对他的主要的提议就是说你已经到了你生命的晚期了你就放弃吧因为这事也对来说也就是说挺痛苦的然后其实从医疗医疗机构的角度来说就是说你病人已经到了一个晚期的这样的一个

一个一个情况状况下然后他也不想就是我猜测的因为我对加拿大的那个医疗情况也不是很了解但是有听在美国呢就有听说听闻很多关于全民医保加拿大这样的故事就是说它只是一个最基本的医疗保障的一种手段医生跟护士他其实不是会拼命的去抢救一个病人

一个病人的生命这样子尤其是在中晚期晚期癌症晚期这样的一个情况下考虑很多的其实是费用的问题就是说这些靶向药也不是很便宜然后给你做的这些测试 CT scan 然后 CT 检测在美国加拿大这也不是一件很便宜的这样的一种检测手段然后我你

这个到底已经值不值得我去花这么多钱去抢救你的这个生命这样的一个情况对吧所以就是说他有发出自己很微弱的声音但是这个声音被忽视了然后其实这个地方我对这位丈夫当时的一些就是在文章里面描述的一些做法也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就是说作为病人的家属当病人处于一个非常

非常微弱然后非常虚弱的这样的一个情况的下面然后作为病人家属从你的角度上你是怎么样可以为病人发声呢所以当时我在读第一次读这篇文章的时候其实我对这方面也有一些想法

但是后来我换个角度思考从张敏的丈夫的那个角度思考其实他当时也是就是说你的妻子已经被诊断为肺癌晚期然后医生明确地跟你说已经活不了几天了

然后他的一些情绪啊情感上也是处于一个非常混乱的一个情况然后他还有三个女儿吧还要照顾然后还有一些要跟自己的那个家里边的长辈去负责啊陈述

描述这方面的自己在加拿大这种经历是吧其实对他来说作为病人家属也不是一件特别难特别容易的事然后尤其是他自己本身虽然说受过良好的教育但是从文章里面应该是描述里面

读起来他对医疗这个领域也不是很了解然后也没有最好的最有效的跟医生去沟通的这样的一个方法所以导致了后来就是医生直接说我就是你们直接就上临终关怀吧然后他们两个人思考了一段时间然后最后就同意了其实这篇文章我有给我几个

在肺癌方面肺癌属于属于算是美国肺癌专家的这样的医生朋友有看然后有给他描述当时的这个张敏的这样的一个时间轴然后他们

就是从美国医生的这样的角度,然后都觉得这么快就上临终关怀,然后尤其是你当时做靶向药的判断也做错了,然后很多诊断应该进行的采用的一些检查方式也没有上,然后直接就这么快的时间就进了临终关怀,都是对美国医生来说是挺不可思议的一件事情,因为在美国就是说不落花啊,

在很多大型的那个商业医院机构里边是不论花费多少钱花费多少资源这个医生和护士最重要的

就是把这个人如果这个病人还有机会的话就是把这个病人给救回来但是这一点呢就是从我们美国医疗角度医疗行业从业人员来看加拿大的这个资源这就是一个有的时候这其实是一个问号就是说加拿大的这种最最

比较就是全民医保的这样的一个情况下医生跟护士他是不是可以采用这样比较就是各种各种手段然后来去救那个病人这是一个对我们美国这边来讲是一个

既然安吉提到了这个加拿大全民医疗的事那我也来发表一下我的看法其实我们首先可以关注一下这个事情发生的所在地它是温尼伯它是曼尼托巴省的省会其实曼尼托巴省在加拿大并不算一个特别富裕的省它是一个相对偏僻相对贫穷的省

那么在加拿大它的医疗的费用主要还是由省政府的财政来负担的大概能占到 70%左右而且联邦政府在逐年的削减自己在医疗方面的开支换言之这样的话相对比较贫穷的省它本身它所能得到的医疗资源也比较少其实我们也可以从这个文章看出来

如果我们相信这个丈夫说的话的话那么在诊断的初步医生可能确实缺乏一些所相应的技能来进行诊断但是后来当我们看到他其实医生说你这个可能确实有癌症的可能我们这边诊断不了他第二天他就把他转到了一个相对来说虽然可能有一些延迟吧这个也是加拿大的常态但是还是把他转到了一个具有诊断能力的医院

所以其实我觉得我们还是可以相信加拿大的尖端的医疗资源的但是也是像安吉所说的因为它是一个公共医疗的系统

即使加拿大现在公共医疗占到了 GDP 的 12%而且这个联邦政府还承诺他们每年还会多投入 5%跟往年相比但是其实大家可以想一下通货膨胀率大家可以想一下医疗资源所需的需求的增长的数量其实现实就是在医疗这方面社会的总资源它确实是在不断的减少的

也就是说现在在加拿大走的可能还是一个公立的医疗系统和私立医疗系统或者是

NGO 就是这种非盈利组织结合的这么一个策略就比如说癌症的临终关怀帮助建议方面可能你就需要因为加拿大有一个机构叫 Canadian Cancer Society 就是加拿大癌症协会这个样子它可以免费的为

各种各样的人提供提供这些生活方面的支持和情感方面的支持他们也都是免费的就是哪怕你是难民哪怕你是新移民可能现在虽然这个服务可能只有英语和法语但是至少他对这些人他可能至少在我妻之死的这个事件他可能会对这个家庭带来非常不一样的改变那至于这个资源就是现在呢他是有一个情况就是社会上有一些资源

但是很多习近平就是他的受众其实并不知道我有这个资源就是可能对于像我这样的稍微年龄低一点的人来说我自己上网上查一下这些资源我很容易就找到但是可能像这对夫妻这个年龄层段的人他们甚至都不会想到我去查或者说我怎么去查然后我打听身边的人他们其实也都是同样的情况嗯

包括不只是癌症比如说其实精神疾病也是一个比较常见的尤其是对于新移民来讲它是一个比较常见的困扰如果说一个我们身边有我们的华人新移民朋友他保持这种困扰

大家可以想想你身边你知道你们当地地区的华人的这种精神健康的服务热线是多少吗或者说哪怕你知道他会想到去来问你这个问题吗我觉得这个中间的桥梁是现在我们新移民需要自己去做到哪怕资源有限就是比起我们如何当然我们更要想办法去

争取更多的资源但是同时呢我们有没有把现有的所有资源利用到最大化呢我觉得也是一个我们可以思考的问题那在加拿大或者是美国北美的社区里面有没有这种针对华人社区和针对新移民或者是语言不好的人这方面的科普呢是有的但是

盲区很多就像上刚才描述的一样其实作为新移民然后你对医疗行业方面你要是想就是说去接触一些资源的话就像开盲盒一样然后大医院的话如果是在加州和东海岸

大医院的话基本上都有跟州和州政府和联邦政府的这样的合同的话就是说政府要求他一定要有相应的这样的语言支持跟翻译这样的服务但是是针对比较大的语种的比如说你在北加州的话他就要求你有粤语

普通话汉语普通话然后这个西班牙语这样的语言支持如果你是在南加州在 LA 地区的话就是中文普通话粤语

跟那个韩语还有西班牙语这一些大语种的支持但是就是说如果你是比如说是东南亚的一些小国家来的然后你讲的那种语种是很少有人讲的然后因为你的整体的人口数量在美国就不多你想要有这方面的语言支持跟翻译的话就很难

然后像我前面提到的就是说我们在做那个肺癌在美国针对亚裔群体在做那个肺癌科普的时候其实有一些案例是病人本身是医生他自己都不知道就是说非吸烟的从来没有烟死的这样的症状

呃亚洲女性会是肺癌的一个非常呃一个大群体的一个 candidate 这样子所以就是说呃信息差肯定呃是一个非常非常大的一个障碍然后另外一个就是说政府是在做一些推广医院医疗机构是在做一些推广但是这个推广到底有没有像他们说的那么有效然后他有没有呃就是说面对我们呃

中文社区或者是亚裔社区这样的资源然后这种推广有没有做到位这些都是有的时候很多时候其实都是一个问号如果你是身处于一个比较发达的一个地区的话可能情况会比较好

但是如果你是处于一个比较偏远的一个地方一个小村子小村庄这样子然后在美国或加拿大是属于比较弱的地方比较偏远的地方的话这个医疗资源和推广还有语言和那个翻译上面的支持就会比较有限对吧

对而且其实就是也可以看到它这里面有一个困境就是比如说像我所在的城市温哥华和安吉所在的这个加州都是华人聚集比较多的地方就像这种大城市然后华人多了就是发达城市它反而可以获得一些就是相应的就比较好的资源它就是在已经资源比较优渥的基础上

对然后他可能华人还能再得到进一步的支持而相反在温尼泊这样的华人移民比较少的城市他们最需要得到这种支持的城市反而因为你的华人移民比较少他反而更得不到他所需要的支持了而至少在目前的情况下我没有看到加拿大的联邦政府

有任何他所谓的宏观调控的这么一种倾向性实际上这个真的我觉得他就是没有完全的站在移民的角度上去考虑因为他反而作为联邦政府的角度他是希望更多的新移民是去到这些比较偏远的小城市的但是他却没有提供这方面的帮助其实可能也是因为我们新移民群体可能

就是我们也是各扫门前雪比如说这个温哥华的这个华人他可能也想不到温尼伯的华人这种困境他也不会向他所选区的联邦议员提出这些建议所以这个就一直成为了一个盲区对

所以我再插一句就是说作为我们生活在海外的华人和亚裔人口的话就是说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声音就是别人是不会为我们发出我们的声音的就是说我们要去选对我们亚裔社区和华人社区很好的这样的政治领袖真的为我们就是说不管是在医疗方面啊教育方面啊

然后各个方面去倾斜资源的这样的政治领袖然后也要选这样的社区领袖和政治领袖他们

经常为我们这个社区和群体发声的这样的人就是说因为我们自己不说话的话别人是不会为我们说话的然后商本身也是他自己在加拿大也经常在社区里面支持活动组织活动然后为华人群体发声对所以这件事情一定要一定要作为每个人每个新移民就是

必要做的事情之一对谢谢 Angie 和 Song 关于我们在我们的 activist 路线该怎么怎么进行下去方面的建议我觉得我们在生活在北美或者是海外甚至是比如说在国内大城市的一些年轻的受过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其实是可以多多给身边的人宣传一下分享一下这方面的

知识去打破这个信息差那其实我心里写了两个问题想问一下 Angie 因为我本身是医药研究方面的从业者然后一个问题是你刚刚说到它的关于这个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的靶向疗法因为在这篇文章里面它是刚开始是使用了一个靶向药叫做莫博塞蒂尼

是吧然后它是针对这个 EGFR 外弦子二是插入突变反正是一种特定的突变然后它后来这个突变是所以它如果它先进行这个降疗法你觉得是对的吗就是它这个它在开盲盒的情况下它盲猜说最大比率的

这个妻子会是这种突变并且使用这个靶向药你觉得这个做法是对的吗因为我本身不是医生啊然后我就是根据我在做那个肺癌科普的这件事情里面的学到的知识跟经验来跟你分享嗯

就是说把相要他一定就是前面最开始的时候你有问到比如说非吸烟的华人女性或者是亚裔女性她为什么会得肺癌对吧因为这方面的

这方面的研究的话在美国现在目前是有两个比较大的研究吧都是在加州然后还是在进行过程当中但是目前最大的猜测是因为基因基因突变一个是家族病史或者是基因突变这方面因为我们的一些生长细胞亚裔的一些生长细胞对肺癌它的反应特别快然后

然后第二个问题就是说你在问就是说这种盲盒拆靶向药这种做法是不是对的这肯定不对因为这东西就是说这事你医生应该是先去就是说先去做检测然后看哪一种靶向药

会对这个病人有效然后再去选对吧这个当时我给我的医生朋友讲这件事情的话对他们来说也挺不可以思议的一件事情就是无法了解

无法理解就是从美国医生的角度就是说怎么可能不去做测试和各种检测然后就直接开盲盒上把香药当时这篇文章里面有说是因为那个测试的时间太长是好像是要两周吧然后结果才会回来所以医生就根据他看到的情况然后就随机上了个药结果猜错了所以就是说

这事也挺难讲的但是这种做法对不对肯定是里边是有可以提升的空间就你身边的案例来说如果是晚期已经是被传统的意义上可以判死刑的亚裔的女性的话如果她最后在临终的时刻使用了把香药或者是她进行了一些比较新的

clinical trial 他在这么拼命一搏的情况下这样的胜算大不大呢就是跟你身边的情况来看

所以这也是一个数据上的一个事情上你是数学科学家你一会儿也可以评价一下就是说在前面我有提到过 FDA 关于肺癌诊断以及治疗手段这样的数据的大部分是关于白人男性的然后关于亚裔尤其是非吸烟亚裔人群这样的一个数据非常非常小

所以我们就是我们亚裔的这个群体在肺癌肺癌治疗手段方面其实跟白人的群体是有差的比如说白人他们得肺癌大部分是因为吸烟然后他们在中晚期的时候对手术外科手术这样的治疗手段的话反应是不一样

一般来讲是反应不太好所以通常如果是在三期四期肺癌的情况下在美国医生就是大部分情况下是不会推荐病人去做那个去利用外科手术手段然后作为一种治疗方式的因为就是说 FDA 的数据上显示这个

威胁性太大然后病人的这个存活率时间也比较短然后你要进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话他病人要就是经历的痛苦也比较大但是我们亚裔尤其是亚裔女性的这方面是截然不同的跟白人群体是截然不同的我们就是

通过我们医生跟我的分享因为他大部分的因为身处加州嘛然后他很多的病人都是亚裔群体然后他自己本身也是外科医生所以这方面的手术已经做了很多年了然后他跟我说就是说其实亚裔尤其是亚裔女性对中晚期的外科手术治疗方式的反应是非常好的

就是说幸存的那个百分比远远高于白人群体和其他族裔的群体但是这个问题就是说又是一个信息差就是说如果你身处的那个地区然后或者说你自己的主治医生没有接触过这样的特定的这样的人群亚裔人群或者说没有这方面信息的

接触的话他还是会采取比较保守的方式就会跟你说你存活的时间是比较短了因为肺癌的死亡率非常高存活率很低在美国也是这样子国内是这样子大概是 20%25%左右吧然后在美国稍微好一点 30%到 40%这样的区间但是

跟那个乳腺癌 90%以上的这样的存活率来讲是存活率比较低的一种癌症所以就然后病人又要经过很多痛苦然后医疗机构又要花很多的时间跟资源在这个病人身上所以

通常情况下都会就是说如果已经试过很多其他的方式病人的这个案例通常已经在中晚尤其是晚期情况下通常是大概率不会去推荐外科治疗方式的这样子那你觉得我们是否应该将肺癌的早筛扩大

扩展到亚裔的非 CNN 的女性的这个群体并且由医保系统来覆盖呢你觉得是应该的吗是的这个其实是非常应该做的一件事情因为在国内其实就是说国内的那个肺癌早筛的那个指南指导方针它其实

最开始的时候也是引用美国 FDA 的数据研究数据跟治疗数据所以也是大部分的数据其实也是来自于美国白人男性所以我觉得就是说国内如果有这方面的条件或者是资源的话其实可以做自己的研究然后去对这个指南进行一下改革我有在因为我一直在做

肺癌科普嘛在美国做肺癌科普然后也有关注一下就是说美国就是国内的就是中国国内的肺癌这方面的一些信息应该是在去年还是前几年人大的时候有人大代表提出了就是说建议去改

去更新这个非爱指南然后把那个非西安人群加进去但是因为政府的一些考量然后这个没有通过吧但是我们在美国呢然后现在做的一些 advocacy 方面的一些一些工作也是希望能跟亚裔社区的一些政治领袖然后聊一下我们就是说在亚裔

亚裔人群在美国医疗资源里边有遭遇到的一些不公平的待遇尤其是肺癌方面然后希望可以更新美国的这个早衰肺癌早筛的这个指南然后把起码是可以把非吸烟亚裔女性有过家族病史的这样的一个人群加进去对

也就是说美国这方面的进步其实是可以以一种方式去推进中国或者是全世界范围内关于这个肺癌研究和治疗进步的也是一个医疗无国界的一个

一个表现方式我不敢这么说但是我觉得其实国内应该肺癌方面科普的很多专家也很多他们应该从国内人群人口的角度然后数据临床数据的角度然后去推进国内的那个肺癌早筛的那个指南

然后在美国呢因为我们人口牙医的人口实在太小了然后我们一定要去选自己的那个社区政治领袖出来然后可以代表我们自己发声其实现在在国会美国国会是有一个那个 bill 是有一个提案但是因为就是关于肺癌这种癌症疾病的那个污名化

所以很多人很多肺癌的病人他不敢发声他被歧视就是觉得你得肺癌你就是个吸烟的人你活该会得这种病然后这是你自己的选择因为是你自己的生活方式这样子然后就

不想发声怕被歧视所以这个提案现在还在被压着对然后我们前两天跟一些在做这方面的推广啊然后一些这个劳病啊游说啊在国会游说的这样的一些社区人士然后有聊这个他们有跟我们分享大家一定要发

为自己发声然后为自己的社区发声因为现在肺癌这种病它不是只有吸烟的人才会得不吸烟的人也有很大的机率会得这事真的就是

生命中的盲盒事件这是很难讲的我是在这个澎湃的文章里面看到说许多学者认为中国女性或者是东亚女性肺癌发生率高于二手烟的吸入有关系还有户外污染室内空气污染也就是做饭炒菜这个做家务方面也是一个很大的诱因那你觉得就是从你知道的数据来看你觉得

这个是有关联性的吗最大的原因我们因为现在的这个研究还在持续还在进行中但是就是经常做这方面治疗跟诊断的医生有跟我提就是说最大的原因还是基因方面的

家族病史啊或者是基因突变一个是这个然后其他的 secondary 的一些原因一个是因为明火做饭油烟然后另外一个是空气污染然后

然后还有一个就是说亚裔男性吸烟的比例是很大的就是说女生如果有老公或儿子或者是家里面的亲戚经常在自己身边吸烟的话这也可能是一个诱因这一方面反映了我们女性的东亚女性的处境首先在家里面可能会受到二手烟的污染然后到了医疗系统里面就受到一种正向歧视

然后导致医生会忽略你的疾病然后即使是得到了治疗之后最后医疗系统还会忽视你最后的意愿也是多重的困境其实也是这么许多重的困境导致了火气之死里面的女主人公这个比较令人惋惜的结局我真的很希望她可以能早点知道这些消息没有信息差她可能会还会有多一点希望就现在觉得特别可惜

是的他这个生命走得太快了他八月份的时候出现症状然后十一月初确诊十一月末就直接上了临终关怀然后人就走了然后才 37 岁非常年轻然后说到年纪这也是另外一个亚裔得肺癌跟其他种族得肺癌之间的一个非常大的一个区别

就是说白人和其他族裔得肺癌的年龄段通常是 65 到 75 岁之间所以如果

如果一位病人是大概在 60 多 70 岁左右然后有 20 年以上的烟灵就会上一个 watch list 在医院里面就会上一个 watch list 然后医生就会推很多跟肺癌相关的一些信息然后一些这样的课程给这个病人看还有信息给这个病人看但是我们亚裔得肺癌

确诊是要比这个早上十年的所以这又是一个呃有的刻板印象就是说如果我们是处于我们自己的 primary age 然后是比较年轻的才四十多岁五十多岁然后经常咳嗽啊

然后又有胸痛背口痛或者说浑身无力这样的肺癌症状但是我们去看医生医生通常看人你就是哎呀你大概是个不吸烟的人虽然你有一些这样的症状大概是可能是因为其他的原因引起的吧呃所以就是呃

得到这方面的在美国得到研究的基金的支持然后以及对医生医护人员做这个信息推广也是非常重要的就是起码就是在医生和护士看到我们不心安的亚裔去看病的时候有这些症状的话他会把我们跟肺癌这件事情联系到一起

只要它会在脑子里面产生一个联系的话然后就会对我们有很多正面的帮助这些建议都特别有用那么我想问一下 Shawn 对 Shawn 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对因为其实我刚才听安吉分享之后我是深有同感的因为其实在我惜之死这个文章爆火之后其实在小红书上也能看到很多人发加拿大至少我作为加拿大本地小红书是可以看到很多人就发加拿大近几年的癌症发病率是

增长速度是非常快的具体的数据我不记得了对然后其中又是以肺癌这个速度增长这个居首对然后但实际上加拿大的这个加拿大的这个癌症的救治率它还是有一些上升的那么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要就要在想的这就是投入癌症研究这个这些资源有没有

有没有主要的用到对于肺癌的研究其实我去搜索了一些针对癌症上涨的一些学术文章然后大部分还是核心还是在讨论吸烟的问题比如说他们发现了东部比西部增长的速度快他们觉得因为东部的人他比西部的人吸烟率要高他们也缺乏相应的

这么多年来了很大的新移民群体少数族裔针对这些人他们的癌症发病率有没有具体的细节的研究这个可能我没有找到但是至少不是广为人知而且刚才其实安琪也提到了临床上医生的一些偏见我觉得这个也是因为

北美它的医疗系统相对的比较封闭比如说一个你在中国或者你在印度有一个十年临床经验的一个医生可能你到了加拿大你没有资格去在你在重新学一遍之前你没有资格去从医这个也是一个资源的极大的浪费

因为其实加拿大保守党党魁最近提出了一个政策是说他当选之后那可不可以说一些别的国家的具有从业资格的医生经过一些相应的测试他也没有提到这个测试是什么然后就可以在加拿大行医呢我觉得这个是有一定风险但是也有可能解决比如说临床上的病

就是临床上的医疗困境的这些问题就比如说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一个中国一个专专业呼吸道癌症的一个医生他如果去就他如果去诊断一个亚裔女性移民的这个呼吸道的问题他肯定就不会像白人医生那样就虽然我们知道很多

其实就是很多的华人家庭他们移民之后都让自己的孩子去学医去做医生但是他接受的医疗教育还是加拿大系统内的还是带着他本身就有的偏见的所以我觉得其实其实就是让让

就是引入一些有有同意资格的移民也可能是一个解决方法那如果这个政策真的实行的话其实我们华人移民更要注意怎么学会怎么和医生去沟通更要学会怎么去表达自己因为其实你从我习之词也可以看出来这个这个丈夫他对有色人种的医生是有很强的偏见的

这个所以我就在想就哪怕如果说我们以后有这个政策落地之后你面对一个有色人种的医生你到底会不会跟他表达还是说你因为对他的偏见而错过了你最佳的就诊的方案和和解决解决路线我觉得这些都是都是我们至少华人移民要从我们内心去去思考的一件事情刚才提到的就是说在加拿大那个 cancer 癌症率有呃

有处于一个上升的一个势头的话那我再跟你分享另外一个数据加拿大的数据我不清楚啊因为这是美国的数据美国亚裔人群的数据亚裔人群里边最高死亡率的原因是 cancer 是癌症这个跟其他族裔也有

很大的不同因为其他的族裔尤其是白人群体的话他最大的那个病因诱因是心虚管以及那个高血压这方面的这方面的原因所以就是说平常大家在

吸收网上的知识啊进行自我教育的时候然后要多去关注一些就是说跟自己群体跟自己群体的这些医疗研究数据相关的一些知识然后对自己进行一个科普那么我们节目也差不多到时间了我想听听最后 Angie 对大家有什么建议吗

一系列的建议第一个是如果你年纪是大概是五十岁左右然后身处于在美国加拿大的这样的地区的话然后尽量

尽量去找一些资源去做肺癌早筛如果有症状的话尽量去做肺癌早筛然后不要觉得自己是不吸烟人群然后就觉得自己不会得肺癌因为现在这方面是成一个上升的趋势然后如果在美国你发现跟医生沟通是很难的然后很难拿到一个 CT 诊

方面的检测的话你其实是可以回国体检现在我们有很多在美国的华人都是这样子或者是去台湾或者是日本韩国或者是回国的时候然后去做体检然后带着英文报告或者是甚至不用翻译带着你 CT scan 的结果然后回来美国然后跟医生说你有这方面的风险然后有就是片子上面有一些

有一些需要医生看的注意的点然后其实美国医生根据医生从业伦理的基本的要求的话他会在美国然后再给你 order 然后去做这方面的一个全面的测试然后看你

确实是不是有那个肺癌的这样的一个风险然后第二个是说如果你是一位有家族肺癌家族病史的这样的一位人士的话然后希望你能够积极在美国参加关于亚裔人群肺癌研究的医学研究因为我们这方面数据现在收集很难然后在 UCSF 加州大学

呃 San Francisco 医学院他有一个 study 他有一个研究叫 FAN studyF A N 然后你直接在谷歌上面搜他就会出来 UCSFFAN study 然后你可以报名去参加呃这方面的呃关于肺癌的这样的一个研究呃然后另外一个是说就是说呃如果你要是一位已经肺癌确诊的这样的人士一定要积极配合治疗呃

靶香药很有效对我们亚洲人来说靶香药很有效然后手术干预也很有效虽然说整体上来看肺癌的存活率不是太高但是你越早治疗你的存活率的百分比就会越高然后另外一点就是说不要怕不要觉得得肺癌是一件很可耻的事情得病这件事情不可耻

然后能积极配合治疗就去积极配合治疗不要觉得自己是自己家庭的负担尤其是亚裔女生华人女性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给家里花钱然后还不如等死我们前几天听病人的故事就有一位病人他就这么分享的当时他确诊之后想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我有买生命保险然后我保险的钱可以留给我的女儿

嗯,积极一点,积极去面对,因为这位病人现在已经成功,手术非常成功,然后已经三年的存活率了,所以很不错的,所以积极配合医生治疗,然后如果听众有在美国和加拿大有接触参议员,政客的这样的资源,希望你们能够为向他们提议去多多关注,呃,

无烟史的亚裔女性日渐增长的肺癌患者的百分比希望他们能够针对在美国和加拿大肺癌早筛指南进行一个改革然后多去给我们

进行那个这个研究资源还有拨款去针对这个不吸烟人群患肺癌的原因以及科普如果你是身处于国内的这样的一位听众希望你也能够积极去促进国内对肺癌早筛指南的这样的一个改革然后多去关注一下不吸烟女性人群

然后如果你是有这方面的症状了然后不确定怎么怎么样的话希望你能找一个就是对亚裔经常针对亚裔那个肺癌治疗这方面的一个专家然后有针对性的治疗谢谢 Angie 这些建议都非常好非常重要我觉得我都拿小本本记下来要做这些事情

那么想问一下,需要你有没有什么最后的建议给大家呢?我觉得安吉说的非常的全面,我就再补充一点吧,就是真的没有什么东西是比你的生命更加重要的,不管是你的移民,还是你的工作,还是什么样的东西,就不要给自己有额外的心理负担,有的时候可能我们移民到一个新的国家,我们就要融入这个社会,就是你可以放下你的工作去关注你的身体,

甚至你从某种程度上讲这样对你的移民对你的工作它的帮助其实是比你自己硬扛的时候更大的谢谢两位嘉宾的建议还有今天的分享我想说的就是随着不仅是说北美或者是中国随着世界范围内医疗质量和诊疗能力的提升尤其现在我们有了精准靶向治疗还有基因筛选或者是比较便宜的完成的 CT 筛选手段

那么我们在肺癌的治疗和诊断手段上有了越来越多的武器作为我们公众的话我们也是应该要认识到这些我们拥有了新的选择的方式并且积极地配合医生并且推进这方面的政策的改进好了

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了谢谢大家下期再见哦谢谢其实真正特别关心政治新闻的这些选民大部分都是已经有非常明显意识形态倾向和党派倾向的基本派选民所以说真正你要指望说他们能够对选举取到多么大的结果那肯定是有一定的迟疑和怀疑态度

当人在你再看到一个让你害怕的消息和让你在看到一个让你比如说动员你去干嘛的消息的时候反而是那个让你感到恐惧的这个事会让你真的从沙发上站起来然后走出家门去投票副总统真正就传统就说法就是什么呢就最搞笑的就是副总统高光时期就是他被宣布的时候过两周大家就忘了他们是谁了对所以说这个就是幻思当然就一直在制造负面新闻肯定是特朗普头疼的一点但是

但就也没有到这种所谓的就决定选中选举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