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古老的苏联实验——镓异常——持续困扰着物理学家们。 它并非简单的测量误差,而是可能指向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现:一种全新的基本粒子——惰性中微子。
Ben Jones,德克萨斯大学阿灵顿分校的中微子物理学家,直言不讳地表达了他对镓异常的兴趣:“目前还没有令人信服的解释,这使得它成为一个特别令人兴奋的异常现象。我非常想知道是什么导致了它。” 他认为,现有理论框架无法完全解释观测结果,这暗示着可能存在我们尚未理解的物理学原理。 进一步的实验,以及对潜在系统误差的排除,是解开谜团的关键。
Eric Norman,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核物理学家,及其团队已经排除了一个可能的解释:锗半衰期的计算错误。“锗的半衰期是正确的,因此必须有其他解释,”他坚定地指出。 他们对实验数据的严谨分析排除了已知的系统误差,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未来的研究方向将集中在探索其他解释,例如新型粒子的存在或对核物理学理解的不足。
位于高加索山脉地下实验室的实验,其结果始终显示出预期锗原子数量的显著短缺。 Vladislav Baranov,俄罗斯科学院核研究所的粒子物理学家,参与了这个实验。他坦言:“我们在实验程序和理论计算中无法找到任何确定的未来错误。这对未来的中微子实验来说是一个挑战。” 重复的实验结果强化了这种异常现象的存在,这无疑是一个“非常不寻常的结果”。 进一步的实验,可能需要新的技术和理论框架,才能揭示其根本原因。
这个实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冷战时期。Stephen Elliott,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核物理学家,参与了苏联—美国镓实验 (SAGE)。他回忆道,苏联拥有强大的理论科学家团队,但缺乏足够的资金和技术。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提供的先进计算和数字化资源,对实验的成功至关重要。 尽管面临地缘政治的挑战,合作仍在继续。
In-Wook Kim,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核物理学家,强调了实验的精确性:“科学家们精确地知道放射源的活性以及产生的中微子数量。” 然而,即使排除了已知的系统误差,观测结果仍然无法解释,这再次指向了未知的物理学原理。
Wick Haxton,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理论物理学家,承认:“大家希望这个异常现象能够消失,因为它并非必要。但我们理论物理学家仍然对第四代中微子(惰性中微子)的可能性感到好奇。” 目前,对镓异常缺乏清晰的理解。 虽然一些解释已被排除,但异常现象依然存在,这无疑是一个令人费解的难题。
Lindley Winslow,麻省理工学院的实验核与粒子物理学家,指出相信惰性中微子存在的物理学家群体正在缩小。 虽然惰性中微子仍然是一种可能性,但需要更多证据来证实其存在。
Kvork Abazajan,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天体物理学家,认为如果惰性中微子存在,它会对早期宇宙产生巨大影响。 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早期宇宙事件的替代模型可以容纳轻型惰性中微子。
目前,在缺乏其他解释的情况下,轻型惰性中微子仍然是一个无法排除的可能性。 Stephen Elliott 虽然一直对惰性中微子假设持谨慎态度,但他承认:“我无法解释为什么实验可能是错的。从来没有令人信服的解释。”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虽然增加了实验的复杂性,但美俄合作仍在继续。 Baxan 团队正在考虑使用新的中微子源(例如锌)以及建造第三个镓室来进一步测试结果。
目前,镓异常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其解决方案遥遥无期。 正如理论物理学家 Wick Haxton 所说:“这让我们所有人感到困惑。我认为没有任何简单的解释能够解释所观察到的现象。” 这个谜题的解开,或许将改写我们对宇宙和基本粒子的认知。
Physicists have ruled out a mundane explanation for the strange findings of an old Soviet experiment, leaving open the possibility that the results point to a new fundamental particle.
The post What Could Explain the Gallium Anomaly? first appeared on Quanta Magaz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