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脊椎動物——從陸上到天上 (上) / 講者: 文嘉棋教授(香港中文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助理教授)

脊椎動物——從陸上到天上 (上) / 講者: 文嘉棋教授(香港中文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助理教授)

2025/6/8
logo of podcast 大學堂

大學堂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文嘉琪
Topics
文嘉琪: 我认为1861年发现的始祖鸟化石是最早且最稳定的鸟类化石,它的骨骼与现代鸟类相似,这促使科学家思考鸟类如何演化到今天的形态。中国辽宁出土的带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对全球古生物学有重要贡献,特别是那些保存非常完整的化石,甚至包括软组织和脚印。我在中国研究化石对我来说很重要,因为那里的化石保存方式特殊,细节得以保存。我梦想是在香港找到化石,因为香港有适宜的石层,但寻找化石不容易。通过对比化石和现代鸟类,可以推测早期鸟类的飞行功能。近鸟龙是一种早期的鸟类近亲,具有长尾和带羽毛的脚,口中还有牙齿。我发明的激光扫描标本的方法,可以看到平时看不到的东西,我注重翅膀的形状和大小,因为要知道它的功能,所以用激光扫描来看它真正的形状。有些早期鸟类可能飞行能力很差,甚至不懂得飞行,很难区分。侏罗纪时期的早期鸟类飞行能力有限,更适合在地面生活。白垩纪时期鸟类更适应空中生活,例如孔子鸟属可以振翅飞翔。小盗龙最初被认为是一种懂得滑翔的动物,这是一个大消息,但研究发现小盗龙具有像普通鸟类一样的拍打翅膀的功能,这表明它具有比较先进的飞行能力。当时的动物在尝试不同的飞行方式。我们最初认为所有鸟类,包括最早的鸟类都懂得飞行,但研究发现最早的祖先可能并不懂得飞行。总之,鸟类飞行能力的演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Deep Dive

Chapters
本段落主要讲述了始祖鸟(Archaeopteryx)的发现及其意义,它是连接恐龙和鸟类的关键化石证据。通过对始祖鸟化石的研究,科学家们开始探索早期鸟类的演化历程,并逐渐认识到羽毛并非鸟类的专利。中国辽宁等地出土的大量保存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进一步支持了恐龙和鸟类之间存在密切的演化关系。
  • 始祖鸟化石的发现,为研究鸟类起源提供了重要证据
  • 羽毛并非鸟类的专利,许多恐龙也具有羽毛
  • 中国辽宁等地出土的恐龙化石,对研究鸟类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Shownotes Transcript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