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航协(IATA)发布了2025年全球行业展望报告。报告表示,2025年全球民用航空产业收入预计将超过1万亿美元,净利润将达366亿美元,乘客数量将创历史新高。在这些增长之外,报告还列举了2025年全球民用航空业的几大趋势和有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供应链问题依然严峻 IATA报告显示,眼下全球民航制造业所面临的严峻供应链问题将延续到2025年,并持续对航司业绩产生影响,不仅将继续推高成本,还将限制需求增长。目前,全球民用飞机机队的平均机龄已升至14.8年,为有记录以来的历史最高值。这些老化的机队需要更高的维护成本,燃料消耗也会更多,对航司来说要维持机队的正常运营必须花费更多资金。与此同时,全球新飞机交付量正大幅下降:2024年全年,全球的民用飞机交付量预计为1254架,比年初的预测少30%。2025年的交付量预计将增至1802架,但仍会低于早先预计的2293架。目前全球新飞机的待交付订单已达到创纪录的1.7万架。按照目前的交付速度,全球航空制造业需要14年才能完成订单。此外,截至目前,全球约有14%的飞机(即5000架飞机)处于“停航”状态,原因各种各样,但是依然离不开供应链和MRO人才缺口的限制。航司盈利能力面临压力 美国《Promet-交通运输》(Promet-Traffic & Transportation)杂志12月刊的一篇文章指出,2025年航空业将面临重要的“平衡问题”,航司需要应对经济发展、生产瓶颈和成本上升等因素综合构成的复杂格局。航空情报平台IBA Insight也预测,2025年全球民航运力将增长5%(具体指标为ASK,Available Seat Kilometers,可用座公里数),亚太地区的增长速度将会领衔全球,北美和欧洲的增长则更为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