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奇托“三巨头”各造什么飞机? 据堪萨斯州历史协会统计,二战期间,位于美国威奇托市的波音公司(子公司斯蒂尔曼飞机公司)、比奇飞机公司、赛斯纳飞机公司和卡尔弗飞机公司共制造了超过25800架军用飞机和5000架“备件机”。其中既有鼎鼎大名的B-29“超级堡垒”轰炸机,也有一系列相对关注度不高的教练机。这一统计还不包括这些企业为其他飞机制造商转包生产的零部件、为空降作战紧急生产的几千架滑翔机等。 因此,战时的“世界航空之都”威奇托已然成为美国中部一座尤为重要的“兵工厂”。 1941年6月,一座巨大的制造和装配综合体“波音-威奇托二号工厂”在威奇托破土动工。作为B-29主要生产地的波音威奇托工厂在二战期间总共生产了1769架B-29轰炸机,占该机总产量的44%。 也是在这里,超万架波音-斯蒂尔曼75型初级教练机“凯德特”(Kaydet)下线,成千上万名新手通过该机学会了如何飞行,并最终转化为美军在二战战场上的空中优势。 战时,在威奇托城另一边加班加点忙碌的赛斯纳飞机公司为美国军方生产的军机主要有两型。一型是基于该公司商用飞机T-50型(该机是赛斯纳公司的第一款双发飞机)家族化衍生而来的双发高级教练机AT-8和AT-17,主要用于飞行学员从单发教练机向大型多发战斗机过渡时的飞行教学任务。另一型是轻型运输型飞机C/UC-78,总产量达5400余架。 而在“大萧条”时期成立的比奇飞机公司,推出的第一款机型双翼机比奇17型,被美空军作为轻型联络机、运输机用。该公司备受青睐的机型比奇18型产量超9千架,其中三分之二在二战时期及战后供应给美军。该机连续生产了32年(创下了当时的世界纪录),是航空史上用途最为广泛的轻型飞机之一,衍生出32种子型号,其中尤为重要的型号便为AT-7领航员教练机和AT-11轰炸机机组教练机。 另外,战时比奇公司还推出了使用“非战略”材料、名为“威奇托”的比奇26型即AT-10教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