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法国媒体《观点报》刊发报道称,法国国防工业一直以来以较长的生产周期和对高性能的追求为其特色,但在俄乌冲突中,这种模式已经暴露了明显的局限性。
这篇报道总结了俄乌冲突中无人机参战的特点,并对法国国防部等部门的最新举措进行了报道。文章表示,法国应该、也正在调整其传统的工业流程和生产方式,法国国防部正在联合、激励工业界,持续提升无人机等装备的生产速度,扩大产能,以满足未来新的战场需求。
《观点报》表示,俄乌冲突中,双方均频繁使用了自杀式无人机,如俄罗斯使用了伊朗研发的“沙希德”-136(Shahed-136)、乌克兰使用了其研发的RAM-2巡飞弹等。这些成本低、效费比高的武器在战场上战果频频。相较之下,目前法国军队对无人机装备依然不够重视,更依赖传统的大型、高精度、高成本军事装备,这些装备缺乏灵活性和快速部署能力。
或许是考虑到了这些问题,《观点报》报道称,法国国防采办局(DGA)局长埃马努尔·奇瓦(Emmanuel Chiva)1月30日表示,DGA需要改革,将简化采购程序,并大规模增加无人机方面的订单。
奇瓦表示,法国国防部希望借助民用工业基础设施来进行装备生产,特别是在需要“快速且大规模”生产装备的情况下。法国政府相关部门已向汽车工业界寻求帮助,希望其能生产类似俄乌冲突中双方所用自杀式无人机一样的短程遥控弹药(MTO),这种无人机的飞行和作业距离将超过100千米。奇瓦称,DGA希望相关企业具备在数月内交付数千架MTO无人机的能力。不过截至目前,法国政府并未公布这一计划具体涉及了哪些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