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4年后首飞,美国空军加速推动大型翼身融合飞机研制
据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8月16日美国空军选定Jet Zero公司负责下一阶段翼身融合(BWB)验证机的研制,预计在4年后完成建造并实现首飞。
据报道,这款飞行器大小将与波音767相当,有望在21世纪20年代末接替KC-46成为美军新一代加油机,并计划在未来数十年,为取代C-5与C-17战略运输机提供“全新思路”。
分析人士指出,这一决策可能影响美军未来空中运输机动力量的构成。
数十年来,翼身融合飞机走向成熟**
根据《航空周刊》(Aviation Week)的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曾在1988年发起一项“航空运输革命性设计理念”的号召,当时麦道公司的设计师借此机会勾勒出了早期翼身融合(BWB)飞机的设计图样。
当时,麦道设计师称:“全新的设计有望将运输机升阻比从17提高到接近28”。在这一思路的影响下,NASA与波音研发出了X-48验证机,此后数十年间,波音在X-48基础上进行大量实验,推出多款升级型号。随后,洛马、空客、庞巴迪以及数量众多的初创公司纷纷入局翼身融合飞机的研发。
从技术角度分析,翼身融合(BWB)飞机相比传统管翼飞机,综合高展弦比机翼与宽翼型机身的双重优势,能够在机身全跨度上产生升力,同时最大限度减小阻力,使飞机获得更远的航程、更长的滞空时间、更有效的运输载荷。
也因此,理论上来说翼身融合飞机对比传统飞机更省油,起飞时需要的滑跑距离也将缩短。
然而,以上看似简单的概念表述要转化为实际的工程设计仍具有极大的挑战性,其种种理论上的优势最终能否实现仍是一个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