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12月1日美国“战区”网站的报道,11月30日,美国国防部宣布正在开展一项修复项目:通过将2架受损F-35的未受损部位“拼接”起来而获得1架“全新”战机。 这架拼接而来的战机被命名为“弗兰肯·伯德”(Franken Bird),美空军希望通过修复这架战机,检验全新的工艺和流程,为今后修复或重新利用受损的F-35积累经验。 据报道,“弗兰肯·伯德”正在美国犹他州希尔空军基地的奥格登航空后勤基地(OALC)进行组装。美国国防部F-35联合项目办公室(JPO)正与OALC下辖多个单位、常驻希尔基地的美空军第388战斗机联队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开展合作以求完成这一项目(第388战斗机联队是美国空军主要的F-35装备部队之一)。 从受损到再生的两架F-35 根据美空军的公开信息,2架受损的F-35生产编号分别为AF-27和AF-211,其空军序列号分别是10-5015和17-5269。 据“战区”报道,编号为AF-27的F-35战机在2014年于美国埃格林空军基地发生了发动机着火事故。大火导致该机后部三分之二受损。虽然飞行员安全逃生,但美国空军调查人员表示,这起事故损失达5000万美元。 虽然美军后续对这架战机部分零件进行了翻修,但飞机仍无法重新飞行,仅作为培训飞机战损维修员(ABDR)使用。 而编号为AF-211的F-35,于2020年6月在希尔空军基地完成一次例行训练后,降落时发生前起落架断裂事故。飞行员成功逃生。迄今为止,有关该事件具体情况的官方报告尚未公开。 虽然AF-211具体受损情况不明,但从正在修复中的“弗兰肯·伯德”来看,AF-211机头部位应该受损较严重。 现在的“弗兰肯·伯德”正是使用AF-27在火灾中保存尚好的机头与AF-211后三分之二的机身组装拼接,宛如一场“换头手术”。 洛马公司参与修复项目的首席机械工程师斯科特·泰勒表示:“从理论上讲,F-35战机的所有部分都可以拆卸并互相组装,但以前从未这样做过,‘兰肯·伯德’是迄今为止我们的首次尝试。” 泰勒还表示,早在2020年1月,也就是AF-211落架断裂事故之前,F-35联合项目办公室(JPO)就曾联系洛马公司,要求对重新组装受损的F-35进行可行性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