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苏-57未实现真正超声速巡航模式,凸显俄罗斯航发产业困境

苏-57未实现真正超声速巡航模式,凸显俄罗斯航发产业困境

2023/8/9
logo of podcast 看航空早读|竖耳朵!来听航空新鲜事儿

看航空早读|竖耳朵!来听航空新鲜事儿

Shownotes Transcript

苏-57未实现真正超声速巡航模式,凸显俄罗斯航发产业困境 6月,航空周刊网站报道称,俄罗斯留里卡设计局的首席执行官表示,装配了土星AL-41F-1发动机的苏-57,必须开启加力燃烧才能突破超声速、进行超声速巡航。 一些西方航空专家就此评论称,俄罗斯的战斗机发动机研发进展缓慢。 加力燃烧对超声速巡航的影响 俄罗斯中央空气流体动力研究院(下称俄罗斯流体院)在其撰写的《超声速飞机空气动力学和飞行力学》中,总结了俄罗斯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90年代的超声速飞机研究成果,并对高速类飞机的技术水平进行了分代。 在俄罗斯流体院的评价体系中,不依赖加力的超巡能力被赋予了极高的评价: 发展发动机和空气动力学,需要完成3次主要飞跃:转入超声速,马赫数为23;不用加力飞行状态,以马赫数1.73.0作超声速飞行;对于机动飞机,不用发动机加力推力,转入马赫数1.5~1.8的超声速巡航飞行状态。 用实际型号举例,米格-21和F-4战斗机是第一次飞跃的典型代表,米格-25/31也没有超出这一范畴。“黑鸟”SR-71、“协和”和图-144等飞机则是第二次飞跃的典型代表。F-22是第三次飞跃的典型代表。 显而易见,在俄罗斯流体院的评价体系中,3次飞跃实际上全部与“超声速飞行过程是否需要加力燃烧”直接相关。 这并不难理解:在航空发动机的工作原理上,加力燃烧模式的动力效率是非常低的;它是在技术水平有限的前提下,为了能在短时间内获得更高的极限推力,不得已而添加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