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防务要闻》等媒体报道,近日美国新一代先进教练机T-7A“红鹰”项目计划又进行了一次调整,其投入量产的时间节点再度推迟一年,从原本的2025年调整到了2026年。另一方面,T-7A形成初始作战能力的节点则相较于上一次延误后公布的时间(2028年第二季度)有所提前,重新恢复到早期规划的2027年。此次调整中有两点值得关注:首先,2025年波音将交付4架测试用飞机,将测试机队的规模从5架提升到9架。其次,除了未公布详情的“2018年合同范围外的紧急问题”外,T-7A的部分性能指标和设计也将被修改,并可能涉及航程拓展。美军表示将为这部分工作提供“额外的激励措施”,但目前不清楚具体的金额和财务机制。自2018年波音/萨博团队赢得这一合同后,T-7A教练机的发展一直不太顺利。在初始作战能力的时间节点规划方面,至少经历了4次延误——从签订合同初的2024年一直推迟到2028年。在量产机的采购规划上,美军原计划2024—2025年采购35架,2024年起又先后调整为2025年采购14架或7架,直至现在的0架。近些年来,波音在包括KC-46等多个军用飞机项目中,都采用了相当激进的价格竞争策略,核心思路是以项目前期不盈利甚至忍受一定程度的亏损为代价,通过显著低于对手的报价获得竞争优势,最终在大规模持续采购的中后期交付和支持服务中实现盈利。但事实证明,这种近乎恶性竞争的做法效果并不好,KC-46和T-7A项目都出现了严重的亏损。T-7A项目合同的初期总金额为92亿美元,包括351架T-7A飞机和46台模拟器等地面设备。而目前T-7A上的延误和设计修改,已使波音亏损超过13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