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中的乌克兰国防工业,正“敏捷开发”与展开国际合作
俄乌战争启示,国防工业的“敏捷开发”能力
9月初,西班牙《国家报》记者探访了位于乌克兰哈尔科夫州的一处秘密无人机开发和制造车间,在那里车间的负责人称:俄罗斯国防工业拥有更多的预算投入,但由于层级过多,改进和创新见效缓慢,反观乌克兰国防工业,相对于俄罗斯的主要优势是武器装备制造企业和前线作战单位有着更大自主权。这座车间正与多家乌民间企业灵活展开合作,持续改进六旋翼无人机、提升无人机挂载炸弹威力等。
虽然上述的一个评价是乌克兰方面的一个主观看法,但“反向”来解读,也在向外界提供了这样一个视角:战时的国防工业,除了全力保障供应、开足马力生产武器弹药外,也还要具备“敏捷开发”(这是近年来在美国国防工业中相对热门的“概念”,在此且借用之)的能力,及时地根据一线反馈来对装备进行改进优化,或者根据前线需求来快速开发出新装备,并大幅压缩后续的测试、定型等环节的周期,乃至是直接将战场一线作为新武器装备的试验场,边试验边生产边改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