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是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这是中国科技工作者的节日,是纪念日,也是信念的凝聚,是坚定不移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之路的铮铮誓言。
在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历程中,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彦仲用六十余载的执着坚守与卓越智慧,为中国战机装上“智慧之脑”与“敏锐之耳”,是引领我国航空系统工程腾飞的杰出领军人。
扎根基础研究,筑牢航空科研根基
1962年,张彦仲甫从西北大学物理系毕业,即投身我国航空工业的建设。从理论物理改行机械专业,张彦仲迅速适应祖国发展的需要,开始深耕机械振动、电子计算机等科研领域。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张彦仲怀有对航空尖端科技的一腔热血,带领团队研制出“气炮、落球及弹道冲击摆”三项加速度校准装置。这是我国第一套加速度校准系统,该系统攻克了飞机弹射救生的加速度校准难题,为国产歼击机弹射救生安全体系的发展构筑了坚实基础。
1974年,张彦仲又在国内率先开展飞机故障诊断研究,开发出“三维频谱匹配法”,并提出转速跟踪滤波法诊断谐波振动加速度,该理论成功支持了55架飞机的故障排除和解决方案。
这些开创性的成果让他收获了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也奠定了张彦仲在航空科研领域,尤其是基础理论研究领域的重要地位,为后续我国航空电子系统的蓬勃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