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各位听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听哇塞新观点与你一起发现新视野我是宇哲你是几岁开始学习数学的呢一般来讲应该都是开始讲话会学习之后吧可能是三四岁左右可是你知道吗人大概六个月以后其实就有素感在六个月小的婴儿他其实就可以分辨说比如说这张图他有三个奶嘴这张图呢有七个奶嘴他是可以分辨出来这两个不太一样的
这样说起来其实树感这件事情是我们天生与生俱来的能力大脑是内建者但是呢我们前一阵子在哇塞的粉专里面我们有发线动我们问大家说你以前最讨厌的科目是什么呢整个统计下来大概 40%的最讨厌的科目其实都是数学第二个问题呢我们就问大家你觉得在未来最重要的科目是什么呢
那数学呢也几乎是垫底的哦真的哦对它数学其实都是垫底的所以我们就觉得很奇怪这个这么重要的能力它是与生俱来的啊为什么那么讨厌它呢所以今天呢我们就想要邀请一个专家来跟我们聊聊这么重要的科目这么与生俱来的能力为什么大家这么排斥它
所以我們今天的來賓是數感實驗室的共同創辦人也是台灣師範大學電機系的副教授賴以為 以為宇宙好 各位觀眾大家好 我是以為剛剛談到我們講的那個數據你是不是因為有點心有戚戚我覺得聽了大家覺得數學是最討厭的科目這個沒有太意外但聽了大家覺得數學是最不重要的科目我就會有一點點意外
对其实我本来啊设计那一个调查我本来想要设计的是大家应该最讨厌他这也是我预期当中但是我觉得大家应该觉得他最重要对啊何至少第二名吧对啊那其实我们现在一直都会看到很多关于台湾学生数学的调查身为一个国小四年级学生的家长其实我也觉得我的孩子数学很重要但是啊也的确他会讨厌数学
那就你們這樣長期以來在耕耘這個數學教育啊你們所觀察到台灣學生的數學能力跟喜不喜歡數學這件事情他到底有什麼樣子的一個情況啊這其實也都會有一些數據調查像是 TIMS 就是國際科學與數學趨勢成就調查
他历年来每隔四年做一次每次台湾的孩子数学成绩都是全世界前几名最近一次 2023 年都大概已经到第二名了可是讨厌数学就不喜欢数学或对数学没有信心台湾孩子也都是第一名后面数学才第一名全世界最不喜欢数学全世界对数学最没有信心学好这一次 2023 年好像已经超过 40%有没有 45%我不确定但是 40%以上是一定有然后每年都在慢慢的增加这样子
就是你可以想像四年解消学四年解数学其实没有到很难嗯
但已经有超过四成的孩子就是不喜欢也没有信心学好这个如果从科目上来理解其实我自己会觉得好像有点奇怪因为通常我们擅长的科目我们会喜欢他比如说我女儿因为她有去上课班的关系她英文很好所以她会喜欢英文但照你这样子讲台湾学生数学很好应该要至少不能讨厌数学吗那她讨厌数学又数学很好我觉得这有一点矛盾耶
我觉得是可能分两个部分来看就是第一个好就是好或坏是相对所以台湾学生的好是相对于全世界我们是非常好的任何一个学生拿出去可能都是全世界很强的可是如果是台湾我们自己又蛮竞争的然后题目又蛮难的所以有时候特别到国中可能数学一考大成绩都蛮低的对
就平均分数就不太高然后所以数学这个学科就算你要考得好很多人也是花大量的时间去把他那个成绩给补上去所以这个学科就变成大家就是说好像得多费一些心力才能够拿到不错的成绩那自然就会比较对他也没有什么信心而且我觉得还关键就是说大家很多时候在学数学的时候是
比較會是記公式就是套公式怎麼做但是他不了解背後原理他就會套著套著就覺得說其實也只是會套公式但你真的問我原因我不太理解就那種有點虛的感覺所以導致他們雖然考得不錯但還是沒有什麼信心這樣說起來其實你自己也是在台灣這樣子的教育長大的
你為什麼會喜歡數學我覺得光是家學淵源這件事情應該不足以解釋這件事情吧那在你自己的學習過程當中你覺得你跟其他人就是你剛剛描述的那些現象它當中有什麼差別我覺得我在小學的時候有一段蠻好的數學學習的經驗就是那個時候我在我們國小的資優班資優班的數學課是這樣子就是他會把你放到一個我們的圖書館
那种读书的地方然后就很大三间教室那么大可是最后办了十个学生所以就是坐在一个很空旷的地方周围两三公尺都没有人这样子老师会给你一张卷子那张卷子就是那种爆难的数学题目就是那种什么两个人戴帽子不知道自己戴什么颜色的帽子然后讲一讲之后就忽然说我知道我戴什么颜色的帽子就那种很难的逻辑题目就算大人可能也是看到题目就翻答案可是我们老师是真的让我们解出来的
一整个下午三小时左右没解出来还他空白的还有很多我的插画下礼拜给你同样一张上面有你的插画的再做回去再想一三小时然后说好再画画画得更漂亮然后再还他再下礼拜再给你不急你就继续看这一题看到你什么时候可以解出来然后你就开始真的就被逼的说我要认真去想这个题目最后解得出来但是花了很久的时间了花了非常非常久可是那个那个
我觉得那经验是当你解出来的时候那个经验是美好的你会觉得说这么难的题目我都解得出来所以我应该是更难的题目我都有机会可以做出来这样你给我足够多的时间我就可以做而且我会开始习惯说反正再难的题目我就慢慢把它搞懂把它的逻辑一步一步一步的弄清楚数学刚好这个学科就是一个很细很细但是你每一步都是可以被拆解被理解的东西最早花时间去做就可以做好这个观念在我心里面还蛮从小就建立起来的
我覺得你講那個會讓孩子或是讓比較年輕的學生喜歡的原因是它更像是遊戲跟解謎耶你會覺得說這個問題真的是可以被解開的也就是說數學它其實是蘊含了很重要的邏輯的概念以及一些演算那如果你可以知道它背後的原理你可以去拆解出平常生活當中的非常多的議題
所以其实回想我自己的孩子啊像我小女儿其实现在也才中班她其实才五岁可是她很喜欢数学但是她的喜欢数学其实也只是比如说她喜欢比如说从一念到一百或是很喜欢叫我们考她说爸爸你现在开始考我就是几加几等于几她很喜欢我考个位数的加法所以从我们刚刚前面谈到了其实六个月就有数感嘛
那在这个可以交谈的情况下他们是对这种解谜或是答对这件事情很感兴趣我觉得是我觉得是对啊那到底他的崩坏台湾有没有过这种调查就是大概几年级对数学的这个爱好你刚刚说到的那个四年级那个四年级就有四成不喜欢
之前我們有做過另外一個調查我記得那時候好像是跟青年天下因為我們有一個線上課要出來然後就有做問卷好像就問他說大班的小孩子喜不喜歡數學然後回答大概超過九成的父母覺得孩子是對這個學科至少不排斥那你大概抓到說可能就是一成的小孩大班的時候討厭數學
然后我们用四年时间让他增加了大概三成左右对其实如果我回想我大女儿因为我大女儿刚好四年级嘛她自己在学习的历程当中等到三四年级的时候就数学开始变复杂她会有什么小数点啊带分数啊加减乘除啊就各种组合再加上她可能会有重量会有度量衡那各种度量衡还要换算所以她就会被搞得很混乱然后她就会非常的排斥
所以我觉得很多的数学是不是应该要从你刚刚讲的那种方法开始猜谜啊或者解谜啊从另外一个层面来看到数学这件事因为我一直觉得啊很多的知识如果套进去我们的教育制度里面
他就会坏掉了以前有一个笑话说如果你想要让孩子讨厌什么东西的话把它变成课程他就会讨厌那数学一直是我们教育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嘛科学之母啊所以我们从小我们就花很多的时间在做这件事再加上你刚刚谈到的我们太注重所谓的重复运算要一直练一直练一直练所以到最后其实孩子不是理解数学
而是变成是直觉反应在那种情况底下我觉得他们是越来越讨厌的对 我觉得的确就是就是说我觉得精熟计算有必要精熟啊然后会公式啊然后甚至到时候记忆一些数学的东西我觉得都是有必要的但是这东西是
比重的問題我們也不是說從此都不要去記都不要經手可是就像你說的我覺得在教學現場在整個學習的過程中應該可以納入一些活動是鼓勵孩子去想得很深的然後是一些應用的很有趣的一些題目的思考那這個為什麼總是變成考試或科目覺得變得無趣我覺得可能有點困難我們在考試的壓力下把它翻轉過來
但是我觉得都还是有空间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因为到国中阵就比较硬一点的可是小学阶段中年级低年级甚至有一部分的高年级我觉得都还是可以做一些有序的活动的对所以我觉得数学对他的感受因为我们大部分说讨厌数学其实不见得真的不懂
它而是直觉就讨厌它我觉得这个跟我们的整个教育制度的训练是有关系的但我们如果要跳脱这样子的一个因为教育制度而让我们不喜欢的话另外一个方式是我们从日常生活当中可以去理解数学它到底是什么如果我曾经听过一种说法说我们的宇宙万物大自然的整个的运作它其实当中是蕴含数学的
那个说法像是毕达格拉斯就是那种万物皆数整个宇宙就是数字构成的它有很多像是文中有讲说这个不是他讲的但是就是后人有发现说像是凤梨凤梨有很多果木嘛那果木去数一条一条一条它就一定是
8 13 21 这三个数字这就是费波纳系数列 1 1 2 3 5 8 13 2 1 3 4 每个数字是前两个数字加起来的结果每个数字是前两个数字加起来的结果对 所以 1 1 然后再就是 1 加 1 是 22 加 1 是 33 加 2 是 55 加 3 是 8 然后因为刚好凤梨的果木它的空间的关系所以它就会是其中 8 或 13 或 21 这三个数字只要是那种比较是规律生长的植物果物像是松果它也符合这个规律
為什麼符合這個規律有什麼用呢因為通常我們會認為說所謂的生物不管是植物還是動物的話
它会呈现某一种特定的情况应该是在演化上有它的用意吧就有它优势的一面那如果符合你刚刚讲的这个树叶的话它是真的可以对它的功能或生存下来比较有帮助吗我想想我觉得比较算是说它就是自然而然会变这样子我举个例子就是树干就是树干也是类似的但不一定有那么完美的树干可是
可是树干通常会是说 T 线有一根主干然后那根主干会分叉成两只但是分叉其实并不是说一分为二而是说主干会继续长但是主干会长出一只比较细的另外一只枝干然后主干会再分叉一次所以之后就是一二三了然后枝干再够长的时候它会再分出一只然后之后就是三加二之五哦
所以它其实是生长的过程中最后自然而然形成了 1 1 2 3 5 8 就是说其实大自然的一切只要是生长它就会符合某一种规律但这规律你很难单纯的用文字说明可是你把费氏数列拉进来它就很容易解释
所以我觉得数学我们说大自然里面宇宙里面有部分是数学比较像是说你如果用数学这个工具去描述这个宇宙的话会容易很多会有很多地方可以描述得很精准对这样听起来好像很有趣我还听过一个因为我们不是常常在讲就是蜂巢它六角形的结构对那六角形的结构在数学上是有特别的意义吗六角形本身有些性质像比方说
我記得我們之前好像拍過一支影片就講到說六角形第一個它的那個用到的蜂巢那個那種蜂蠟嗎蜂巢的那個牆壁是用蜂蠟組成的你用六邊形的形狀去做的話會比較省蜂蠟是比較節省對它會比較用比較少的蜂蠟就可以做出這樣的結果所以它會比八邊形或者是圓形都要少而且八邊形反而可能拼不出來它會有縫隙就是你可能都完整的拼出一個整面的大概是正三角形正方形
六边形五边形不行八边形不行圆形也不行那这里面可能又是六边形最省那个风浪而且六边形你现在如果今天正方形的话全部都正方形的格子你去推很容易就把中间一排风潮给推掉
但是六边形不好推怎么那么神奇所以蜜蜂怎么会知道六角形会追神我都觉得说这些其实都是不管是植物或动物他们其实并不知道这些东西可是因为他们想要做某件事情然后他们就自然而然可能经过演化或者是会做四边形的蜜蜂都被淘汰我不知道怎么乱说的总之他们最后因为想要做到某个目的然后他们的事情就会符合某一种规律那这个规律就会呈现一种特定的树叠或者是几何形状
我觉得像数学跟艺术一样耶是是是对啊我觉得好神奇哦说到艺术我会想到一个黄金比例啊黄金比例是怎么了因为不是有一些人会觉得说你的形状还是什么东西符合这个黄金比例看起来会最美这个概念是真的有的吗
这概念可以讲到一个很远的一个科学史的故事会计之父帕西欧里一个数学家他那个时候他觉得数学才是真正的科学真正有逻辑可以被重复检验的可以再现的这才叫科学但那个时代很早期所以那时候的宫廷科学家最强的那个地位最高的是一个医师然后他是用占星术去看病
水行逆行所以我随便讲大概类似水行逆行所以今天不能动手术之类的然后他就觉得很不开心你这个明明就是微科学所以他就跟他正论这件事情
然後他就自己講不贏他就拉另外一個認為藝術是科學的人一起來跟他去辯論藝術是科學達文西找達文西他們兩個就一起去辯論這件事情達文西就說藝術是科學啊因為如果我要畫畫我不是只是隨便怎麼畫我要去人的比例啊東西的遠近啊那些事情他是按照比例的他是一個科學所以他就把藝術跟科學跟數學做連結然後就講到黃金比例這件事情
那黃金比例在我們所謂的自然界裡面嗎什麼東西生長是黃金比例會長得最好有這種事嗎其實黃金比例它其實跟飛碰碰數率有關係就是我們剛剛講說那個 1 1 2 3 5 8 你把 2 跟 1 去除是 23 跟 2 去除是 1.55 跟 3 去除是 1.678 跟 5 去除是 1.6 你這樣一直除然後越後面的數字越除到後面會越接近黃金比例
所以黄金比例其实藏在大自然里面好神秘哦对所以有一种说法就是说我们会觉得黄金比例的东西比较美是因为大自然里面很多这样的比例所以你自然而然的会有这样的一个习惯因为人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嘛你可能觉得这个东西很藏就像小时候吃妈妈煮的菜然后就很习惯这个味道觉得这个味道是好吃的这是一种说法哦
原来黄金比例跟你刚刚谈到的数力是有关系的你讲到这边让我对数学肃然起敬起来我前一阵子读一本书他在讲敬畏就是人会有一种对某一些事物会产生一种敬畏的感觉那通常比如说我们在看那个很高的山或者是大自然或者是在极光那种现象也会哇
就是素安其境你就开始会觉得那种念天立志悠悠自己的渺小对真的那除了这个数学跟大自然的美是有关系的以外啊你可不可以举什么例子是实际上跟我们的生活是有关系的因为现在我们的科技其实越来越进展啊那很多人会觉得数学没有用的其中一个原因是我平常花多少钱我用计算机啊我干嘛要懂这些数学呢
我觉得基本上以前就是伽利略那个时代他说大自然是数学写成的一本书那个时候数学大概就是自然科学的一个语言但到这个时代像我自己电机系我们就觉得说其实在科技里面就有大量的数学比方说我的主修是做
无线通讯那无线通讯里面就有很多的数学我们要怎么样去让手机能够传信号到基地台这个电磁波随着距离的平方能量会衰减这就是一个数学然后电磁波空中折射跑来跑去的这种状况要怎么样用数学模型去把它描述几率统计线性代数里面
它其实到最后就是大量的数学当然有些东西是困难到连数学都无法无法建立起来那个模型可是你就要尽量去把它建出来你才能够让它变成一个科技另外一个很有名就是那个七桥问题七桥问题它是一个真实发生的一个数学问题
就当时在哥尼斯堡那个镇上面有七座桥然后那时候的人没有手机嘛很无聊所以他每天就散步傍晚就在散步走走走然后看到桥的风景很漂亮我可以走过一座两座三座我能不能够一口气走过七座桥都不重复当时大家就在做这个挑战
我覺得那故事很有趣就是說因為它真實發生所以我就去查說那故事發生年代然後我還知道說哥尼斯堡是一個地靈人傑的地方所以很多很優秀的科學家數學家在那邊誕生的所以那個問題出現的時候大概是康德十幾歲的時候然後康德就住那邊所以可能康德也曾經在那邊走來走去然後大家走完之後就沒有人有答案
可是沒有人有答案之後他們就想說到底是我自己走不出來還是真的走不出來就他們一定要把七座橋都經過但路線不能重疊你不能同一座橋走兩次
所以到最後他們就沒解然後沒解之後就是那個鎮的鎮長或市長他也很妙他就想說不然我去問數學家好了聽說數學家都很聰明可能解題就問他剛好我知道我們附近搬來一個數學家我就寫信給他剛好搬到他附近的時候 OLA 人類史上最強的數學家之一 OLA 一看到的時候說不回答
这问题没有加减乘除没有三角形正方形那不是数学问题啊那你拿不是数学问题的题目来问数学家又希望数学家能够回答这个没有逻辑所以我不回答可是同一时间欧拉要寄信给他的朋友说我最近遇到一个很奇怪的问题我觉得超有趣的我连洗澡都在想这个问题所以他最后就真的把它算出来然后他用一个叫做图论的数学知识把它给解决了
這個圖論知識怎麼來呢其實就是因為歐拉想要解決這個問題所以他後來發展了一套思考方式一個解題的流程一些工具那這些工具就奠定了圖論這個知識的基礎所以你看我覺得最有趣就是說歐拉一開始去回答那個市長的話是對的因為在當時的數學知識範疇裡面這個東西不存在所以他就說這不是數學問題可是他是數學家的直覺又強到他後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自己發展出一個新的數學領域
他那個朋友是誰他是一個義大利的數學家但我完全不認識我本來以為你說那個朋友解出來這個問題而且你剛剛講我本來以為歐拉一剛開始嘴硬明明他不知道嘴硬說這個不是數學問題後來回家偷偷算了
那這個在我們現在的生活當中可以用什麼因為聽起來就是個遊戲啊對對對可是陀論它其實跟線性代數跟矩陣也很關聯像這種你其實就研究很多點跟很多線之間的數學那以前歐拉斯研究橋跟陸地的關聯性但現在大概講你可以講成是城市跟道路的關聯性或者是很多家便利商店跟黑貓宅配的物流的關聯性
所以我要怎麼樣 握這麼多條這麼多個店家這麼多個要鋪貨的地方我這台運輸車該怎麼樣去送貨可以最有效率把它送完這個就是一個危險的問題
你这样说起来那我今天如果不管是用哪一个导航软体我设定目的地然后他帮我算出最快抵达的方法所以他也是用类似就他背后的这些数学的概念去算的对他会用到不止一种就图论是其中一种工具可能呈现的方式但是他基本上就是好几个数学领域一个数学知识结合起来的一个应用哇
哇 所以數學它其實不只是在我們剛剛談的它其實在大自然裡面而且在我們現在的科技社會裡面我們在生活當中應用其實都會用到沒錯 沒錯
听你在讲一种数学跟美感的结合叫做数学诗啊一刚开始我听到说数学是数学诗不就是中文吗那为什么数学跟诗会有关系因为诗对我的理解它会是中文或是语文当中一个比较跟艺术有关系的一个领域因为我们在读诗的时候就觉得哇这首诗真美可是我从来没有想过数学跟诗是有关系的你们是怎么把它连接起来的啊
这个数学师的活动其实最早可能有点久了七八年前有一次我在高中数学学科中心的研习听了北女的老师数学老师她说她跟国文老师两个老师一起去备课共备出一套数学师的课程应该是一整学期吧然后就教学生数学的知识然后国文新式创作以及怎么样把数学融合在新式创作里面
当时我就觉得哇太精彩了这个这么有趣的事情当然应该让更多人去参加所以你在那次演习之前你也没有想过数学可以跟诗可以结合其实没有因为我当然我也觉得说好像这两件事情拉到一定远但我后来其实因为这件事情之后我去看了一些资料发现还蛮多也不说很多就有一些诗人或有一些数学家都会提到这两件事情彼此是很接近的
那你可以跟我们举例一下就是什么样的诗算是有数学在里面呢我们之前有一个同学的作品好像是某一年的经典讲国中组的经典讲他就在描述一场棒球比赛他要把它跟数学做结合像他就讲到说这个投手投出的直球跟曲球他就感觉说是一次函数跟二次函数对
你知道直线跟二次函数就是曲线所以他就这样去描述打者奋力会想要突破扇形的框架因为就是球场嘛他想打全球一大次就突破他就让你说数学师我觉得最有趣就是会让你先想说他在讲什么但是你就发现说原来他想讲这件事情就有一种解谜的感觉
其实我觉得数学是一个最有趣的一个感觉就是你的意义会诗也常常把一些意义藏在后面那数学加入就可以把它藏在另外一个东西的数学的后面你给它算一下才能知道听你这样子讲搞不好有一些诗里面它也都会有数学或者是我们可以用数学的角度去看它比如说像我们小时候都会学到了白日一山进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因为千里目跟一层楼这有数学所以他是不是也有数学的观点在里面我们的确有学生去分析过就是说到底多上一层楼能看多远你站在几层楼高能够看多远这样的一个分析这是可以算的理论上没有空气污染的话空气非常干净的话你是可以用理想值去推出站在几公尺可以看多远
對耶 如果他真的要千里遠他要幾樓才有辦法千里遠對 像我們還有一次有個同學算說李白的早發白地辰朝辭白地財雲間千里將臨一日還然後我們的同學就說認真 真的是千里將臨可以一日還嗎
然后就算了那边到底 Google Map 去拉这两个点有多远风速啊水速啊长江那个地方的水速啊如果这样两个算进去的话那船夫需要划多快一路算下去最后发现说好像顺风顺水可以可是刚好那个时候是逆风所以认为说应该不太可能一天来回
我觉得那个学生用这样子的方式去计算我觉得会给这一首诗跟数学都会带来格外的一些乐趣你知道我想到有很多那种空想科学的书对对对其实也很像因为当我们把
数学或科学你把它放在生活上各个不同的层次的时候你觉得说这算起来真的会突破你的那种盲点的感觉然后你就会觉得这数学好有趣真的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看待它
我们刚刚讲到数学师啊,既然你在那么早以前,然后你就知道这件事情,后来你们开始在办这种数学师的活动,你觉得这个数学师的活动可以应用在哪一个年龄层的?因为刚刚你说的是北女的老师嘛,其实我大概可以理解,因为高中生他们对数学跟中文,他可能有都一定程度的了解嘛,那你们这个数学师的活动你是想要应用在哪个年龄层的?
其實前幾年我們之前辦了六屆這六屆我們都是對象是國高中生為主我覺得就像你剛剛說他其實有雙重門檻你要有一定的文學能力你要有數學能力他對數學有不一樣的感覺那其實真的蠻挑戰的所以大概就是國高中生可是今年我們重新推出的時候我們對象是一口氣降到國小
小学中年级跟高年级你是想要学的时候国小我们大概三年级以上学生跟家长可以一起来参加这个数学师的计算可是如果就我这样想象起来我觉得难度很高你要教我教我的孩子写数学师你叫我自己写我都不见得写得出来了那这样子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忙所以我们今年的叫做数感杯但前面加了两个这样的
AI 两个字我们是用 AI 去协作共创因为其实我记得大概是最后一届第六届办的时候那时候就有评审人来跟我们讨论说如果有学生是用 GBT 做的作品我们怎么办
那我就跟他說那我們就等著等著到時候看怎麼辦因為那時候完全不知道怎麼防這件事情然後後來我們還想很久到底怎麼防那隔了一年之後我們的方案就是其實你根本不能防甚至你反而應該說出現一個新工具你要鼓勵大家去好好的使用這工具可是要正確使用所以我們今年辦 AI 速感杯的時候我們就自己加在官網然後還做了一個 GPDS 幫助孩子說你就跟我們的 GPDS 它叫做速感師人 NUMNUM
你跟他一起去写作他会教你怎么写数学诗你把你的想法告诉他他是负责去制作去优化你的诗词作品的那个工具可是想法是要靠你去生成也就是说如果我的孩子他最近可能对
鬼滅之刃很感興趣那可能他會把某一些情境裡面會覺得說這是不是有數學的一些意涵在裡面他就可以跟你們建的那個 GPTS 然後就會直接跟他講鬼滅之刃裡面的某一些場景那他數學的意涵是什麼他就給他建議囉對我們就是希望說因為我們知道說這個門檻很高可是 AI 的或者工具的誕生其實就幫助我們把一些事情的門檻拉低
那我们就希望说那就是做这个 NUMNUM 为了正确的数学的资料啊教材啊等等的然后限制他说你不要有学生跟你说请帮我写手数学识就啪 帮他写出来那个就不理想
他就会问学生说那你对什么东西有兴趣然后你觉得这跟什么数学的关系然后再一步一步去引导学生还是希望把真正创作的部分留给学生去做你刚刚讲这个例子啊我想象如果在我自己的情境的话大女儿现在很喜欢鬼魅之刃嘛所以你只要用鬼魅之刃做任何的事她都非常感兴趣
前一阵子我才刚开启跟我的女儿玩一个鬼灭之刃的游戏我们开始会做各种各式各样的谜题然后我就会出一个谜题然后跟她说这是跟鬼灭之刃有关的请开始猜她就开始到处想然后到处希望我给提示所以就可以套进去刚刚我们谈了这个 AI 的概念当中用这个鬼灭之刃为背景你可能可以创作出一个不一样的内容出来那她就会觉得说那创作出来这个是什么意思
他可能会很主动的去想要理解说他讲的这个意思到底是什么因为他感兴趣但是我猜如果是比如说三四年级的孩子可能也是一定程度需要家长一起协作的好像不太可能就是孩子因为我家的女儿实际现在还不太用 AI 所以你们这样子的活动应该也是比较建议家长一起加入协作才对我们就希望有个大人
比方說我們現在其實有到蠻多的學校開始去辦活動可能是對老師講說你要怎麼樣帶全班的孩子去做這件事情或者是直接進班教孩子一起做這件事情那這是我們可以做的然後我也覺得學校老師可以幫一些忙但是我們其實更鼓勵就是家長可以陪著孩子一起去做因為我覺得老實說我們是想要去推動一個想法就是說現在很多時候 3C 產品包括我自己在那裡有時候我們都會覺得
就是讓孩子在玩的工具但是我們也都知道大人他還做很多學習他其實有學習的一面可是他怎麼讓小學生也能夠用 AI 或者用一些科技的工具去學習這件事情是我覺得我們現在還比較缺少的部分雖然說如果有這樣子一個活動那就有個目標然後過程中爸爸媽媽就一起來看孩子說原來我孩子這樣子用 AI 的
那我大概了解他的状况之后然后我自己有些想法那我们可能就可以现在是写诗那下一次可不可以变成说这个 AI 来教你一些数学知识啊教你一些国语知识啊等等的这些事情就可以让整个用科技辅助学习这件事情更落实到每个家庭里
我自己想起来他会有两个很棒的地方其实第一个就是家长的协作其实大部分的家长会习惯作业归作业就是写完之后我帮你定证或是我帮你有没有看错他不太会觉得作业是我跟孩子一起做的
当然像美老啊那一种那个可能另当别论所以用这种方式我觉得可以开启另外一种亲子互动或亲子共创因为在我的经验当中啊如果你有机会可能是十分钟或三十分钟你跟孩子针对一个主题
去一起参与的话其实我觉得亲子关系会明显的变得比较好而且你们也会有很多的时间去讨论那个共同话题像现在我女儿每个空闲的时间都要跟我聊鬼灭后我真的疯掉对但另外一个呢其实是 AI 因为其实我们到 AI 发展到现在其实我们已经可以理解他大概对未来我们往后的生活大概是没有办法脱离啦
在这种情况底下我们怎么先让孩子知道 AI 可以帮助我们的地方而不用等到说好那以后他要写功课他就拿来自营帮你写报告写读书心得对那至少我们可以让他知道正确的使用方法
他不是帮你写报告而是他可以提供给你一些建议帮你把你想要产出的这个内容或者是知识或者是图画把它做得更好所以与其让他懵懵懂懂的用一些不好的做法不如你一刚开始就建立他一个正确的方法
這樣子以後他慢慢再接觸到其他科技的時候他才會知道說這個正確用法是這樣我覺得一剛開始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真的因為現在大學老師已經開始擔心就是學生會你會不會擔心學生用 AI 敲報告給你我們系我是大學生超會用的然後我們是電機系就是非常會用但我們其實也都還蠻我覺得我知道我自己傳版開放我覺得你一定會用因為這工具你不用他放在那邊你為什麼不用
你其實應該要用它只是你就是要正確使用它我們還是看到很多學生是比較不正確的使用啊我如果那種生成一份報告然後最後我說這參考文獻根本沒有只有只是不存在參考文獻給你這是假的那你自己要負責任這就是一個錯誤的使用方法可是也像你說的其實到了那麼後面如果有些人他就是看到一個工具然後就貪圖他的偏移那其實工具對他說一點幫助都沒有另外
另外一方就只能开始禁止可是我们如果从小开始建立一个正确使用方式那会比较好一点对 这样子听起来我好像也可以跟我女儿参加数学时的活动欢迎欢迎那时间是从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我们其实现在就开始增建所以现在我们 GPDS 已经上线了透过官网来去操作它 Google AI 速感杯应该就看到我们的比赛官网
所以就可以连进去然后就可以看到更多的资讯那我们最后的针见应该是到 5 月初到 5 月初这样还有一段时间可以来继续尝试那我一定要报名才可以用你们那个 GBTS 吗其实不用其实我们的 GBTS 是你可以直接使用的所以我就算我还没报名我想说我自己先试看看好了看我懂不懂我就可以自己先偷偷用看看我发现我懂我就可以开始跟孩子一起说然后报名了你们有成人版的吗
GPDS 本来就是公开所以大人可以去做只是没有办法参赛只是你也可以坐来说哇原来我也是被耽误的诗人也可以有这样子的感叹就对了特别是像我这种在比较古老时代长大的我们有读过很多那种唐诗宋词等等的
那我们会理解说他们可以写出这种东西真的是天才可是现在有 AI 我也可以试看看对那这样蛮有趣的没错没错好那我们今天聊了很多其实从一刚开始我们在聊说数学在我们的科目在我们的教育当中我们大家虽然数学很好可是我们讨厌它可是我们一旦聊到说其实数学跟整个自然
跟整个美感它其实是有关系的跟我们整个生活是有关系的其实你就会觉得数学没有那么遥远再加上我们如果可以把数学这个概念把它跨出去就像我们刚刚在讲过桥的问题就凡是所有的东西只要不是它原本上课的形态
它都会变得很有趣过桥的问题是然后你刚刚讲写诗我觉得这个真的也都非常有趣听众朋友如果你听到这边你觉得说你好像也可以试试看成为一个数学诗人的话非常推荐大家你可以尝试看看至少他们这个 GPTS 它是公开的你可以偷偷先试看看
然后你觉得不错你有被埋没的那个写诗的天分又赶紧跟你的孩子一起参加或者是你可以把这个资讯可以跟你的亲朋好友讲推荐他们参加我真的觉得这是一个很有趣的尝试特别是我其实蛮想跟孩子一起试看看的因为真的很多学习如果你可以跟孩子一起参与在其中这会远比你叫他去参加一个竞赛还要好很多多
那如果我们可以跟孩子一起做孩子应该就会更喜欢这个活动真的所以这样子的尝试或许也会可以帮助我们以后的孩子不太讨厌数学至少可以让他看到不一样的一面我觉得就是说我们就希望有各式各样的活动比赛然后我们其实自己办的一些课程营队活动我们写的脸书拍的影片就希望很多事情加起来可以让孩子
真的就不要那么讨厌数学因为讨厌你还是得学还是得一路学到高中或大学而且真的你讨厌了以后我们就会有一个先天的课版印象就会觉得这不好所以与其让你的孩子讨厌数学不如你现在想办法让他觉得说这个很有趣没错没错
好那如果你觉得你对数学或你的孩子对数学有些距离感的话那么数感实验室所推出的这个 AI 数学师的创作活动会颠覆你的想象推荐大家可以透过亲子共创来参与这样子的活动那你自己也可以有所成长让 AI 来促进你们亲子之间的关系
好那今天呢跟大家聊了关于数学还有美感还有诗如果你有什么更进一步的想法或者是你想要更了解这个活动的话我们都会把资讯放在资讯栏里面也推荐你跟我一起来参加试试看这个数学师的活动哦那我们今天谢谢乙薇谢谢那我们今天就聊到这里谢谢大家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