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悔改還是再犯?深入解析犯罪者的重生挑戰|犯罪不思議ep31

悔改還是再犯?深入解析犯罪者的重生挑戰|犯罪不思議ep31

2024/12/7
logo of podcast 哇賽心理學

哇賽心理學

AI Deep Dive AI Insights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戴伸峰
蔡宇哲
Topics
戴伸峰:本书探讨了犯罪研究的意义、再犯率的影响因素以及更生人的困境。研究犯罪并非仅仅为了养家糊口,而是为了降低犯罪发生率和再犯率。台湾的再犯率约为50%,但不同罪种差异很大,有些高达90%以上,例如酒驾。毒瘾等问题需要从疾病角度治疗,而非仅仅是法律层面的矫正。严重犯罪(如杀人)的再犯率相对较低,因为犯罪动机和对象具有特殊性。不同类型犯罪的再犯率和矫正可能性差异巨大,有些更需要治疗而非单纯矫正。台湾司法系统逐渐引入治疗理念和认知改变技术,以降低再犯率。酒驾和毒瘾等犯罪行为,其危害性在于潜在的公共安全风险,而非仅仅是个人行为。影响犯罪行为的因素众多,降低再犯率需要多方面努力,包括治疗、社会支持等。社会对更生人的接纳和支持存在挑战,社工面临巨大的行政压力。与罪犯建立联系并非简单的“交朋友”,而是为了深入了解其行为背后的原因。长期收容会导致“监狱依附”,受刑人失去回归社会的意愿。“监狱型人格”是长期收容环境下形成的扭曲人格状态,是矫正工作的最大障碍。“监狱型人格”的存在使得判断受刑人是否真正悔改变得非常困难。长期收容会让人习惯监狱生活,难以适应社会。犯罪研究的有效性取决于对不同犯罪类型的分析,以及对更生人的个体化理解。 蔡宇哲:与戴伸峰共同探讨了新书中提出的问题,并补充说明了社会支持对更生人的重要性,以及对更生人的个体化理解。

Deep Dive

Key Insights

為什麼研究犯罪是有用的?

研究犯罪有兩個層次:一是減少犯罪發生,二是幫助已犯罪的人改過自新。這不僅有助於社會安全,也能為刑事司法系統提供實務上的建議。

台灣的再犯率大概是多少?

台灣的再犯率約為五成,不同罪種的再犯率差異很大,例如酒駕的再犯率高達九成多,而殺人犯的再犯率則相對較低。

為什麼酒駕的再犯率這麼高?

酒駕的再犯率高是因為現行法律對酒駕的處罰越來越嚴格,但酒駕者往往認為自己沒有撞到人就沒有傷害,因此容易再次犯案。

為什麼毒品犯罪的再犯率難以降低?

毒品犯罪的再犯率難以降低是因為毒品對大腦的傷害是長期的,且許多吸毒者在監獄中並未接受治療,出獄後也未尋求醫療協助,導致再犯。

為什麼殺人犯的再犯率相對較低?

殺人犯的再犯率較低是因為其犯罪對象通常是特定的人,如情殺、仇殺或財殺,當這些對象消失後,殺人犯的再犯動機也隨之減少。

為什麼性犯罪的再犯率難以預測?

性犯罪的再犯率難以預測是因為這類犯罪通常隱晦且成功多次後才被發現,且法律對性犯罪的定義和舉證責任不斷變化,導致許多案件難以成案。

為什麼社會接納犯罪者如此重要?

社會接納犯罪者能幫助他們順利回歸社會,減少再犯的可能性。然而,現實中社會對犯罪者的接納度有限,這也影響了他們的改過自新。

什麼是監獄型人格?

監獄型人格是指在監獄環境中,為了獲得更好的待遇或假釋機會,犯人會表現出乖巧、悔改和服從規範的行為,這種人格是因應環境而產生的。

為什麼假釋犯的再犯率較低?

假釋犯在假釋期間因為受到監督,再犯率較低,但一旦假釋期滿,其再犯率與一般服刑期滿的犯人幾乎一致,顯示出監督對行為的影響。

Chapters
探讨犯罪研究的实用性,从矫正可能性、再犯率等角度分析,并结合不同类型犯罪(如酒驾、毒品、性犯罪)的案例,指出研究犯罪的意义在于降低犯罪率和帮助罪犯改过自新。但同时也指出,有些犯罪的成因复杂,单纯的矫正可能不足以解决问题,需要更深入的治疗和社会支持。
  • 台湾再犯率约为五成,不同罪种差异较大
  • 毒瘾等问题需要治疗而非简单的矫正
  • 重大恶性犯罪的再犯率相对较低
  • 性犯罪的处理存在挑战,旧法与新法的冲突影响案件审理

Shownotes Transcript

想知道自己是金耳、還是木耳嗎?KKBOX x Sony Taiwan 挑戰你的耳力帶你找到命定耳機,聽進音樂最深處即日起~2025.01.05完成測驗有機會獲得旗艦款耳機 🎧立即參加 https://fstry.pse.is/6t93lp)

—— 以上為 KKBOX 與 Firstory Podcast 廣告 ——

本集金句 「有些犯罪需要的不是矯正,而是以治療的眼光看待」 「悔改不只需要個人的努力,也需要社會的支持與接納。」 「深入犯罪者的內心,才能參透他們在偽裝下的困難」 推薦閱讀:罪、罪犯與他們的產地 https://bit.ly/3y8F2t6) 本集重點 。《罪、罪犯與他們的產地》讀者問答特集 。研究犯罪到底有沒有用? 。從矯正可能性看再犯率? 。沒有害到人也變成罪犯? 。社會接得住回歸的犯罪者? 。犯罪者能真心悔改嗎? ❤️你的贊助可以讓哇賽更好:https://portaly.cc/onyourpsy/support)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7t2fz77qu7g0873ln5hz5cl/comments) 若你覺得我們節目不錯,請記得要訂閱哦。也歡迎來跟我們聊聊 https://portaly.cc/onyourpsy) -- 主談:蔡宇哲、戴伸峰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