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哇塞聊心室陪你聊心室我是心理师 Nana 前年的八月开始呢卫福部就开办了年轻族群的心理健康支持方案一年投入了一亿三千多万元就是希望可以鼓励 15 到 30 岁的年轻人能够勇于求助希望可以把高风险的个案筛检出来我们才有机会可以提供他支持
那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政策就是因为全世界的青少年都震陷入了所谓的忧郁跟焦虑的情绪风暴当中那我们大概这几年都蛮深刻的可以感觉得到科技带来社会很大的变动网络还有社群占据了我们大家好多的时间可是片片上面的资讯常常是过度美化的或是具有炫耀性质的而在现实当中跟虚拟当中的人际关系常常也是生态上面是不太一样的
当青少年还没有办法分辨或是还没有足够的应对能力的时候就会很难消化这样子的落差因此怎么样子协助青少年建立自我价值还有自我效能感就是一个很重要的议题今天我们就特别邀请到了李炯德临床心理师来跟我们聊聊青少年怎么样成为自己的主人我们先欢迎炯德
哈喽 Nana 哈喽哇塞的听众们大家好我是炯德心理师之前一直都在台大的心腹中心工作的确蛮长一段时间都在跟大学生们就是一起互动一起陪他们成长
不过现在我是在出色的心理治疗所跟我的伙伴也有一个粉专叫就是心理师的深夜学堂我们也是主要是面向学生们会去写一些跟他们有关的一些心理议题的烦恼的一些文章我自己也有追踪心理师的深夜学堂里面就是都会分享一些跟学子比较切身相关的议题炯德主要之前是在台大的心腹中心工作他是我们台湾的顶大嘛对不对大家可能就会觉得说
他们已经进入到大学了过了 18 岁就是成年人了会不会台大的学生就应该很成熟啊思考上很能为自己负责啊不会有什么情绪啊或什么挫折上面的议题他们是不是常常被套上这样的关怀我觉得是耶其实有一些台大的同学都会一个烦恼是说就是好像他们跟身边的也许不是其他台大的同学们或朋友抱怨
比如说我很烦恼我接下来实习生怎么办我有些情绪有些压力不知道该怎么解决我有些人际关系的困扰结果身边的人说你不是台大的吗你为什么还要都是咸东咸西的这样子所以就会变成他们也会更觉得说好像有一些东西是不是我不能跟别人说这样子可是不管其实是台大或所谓的顶大生或者是一般的学生我觉得是没有差别的
大家都是在同样的一个成长阶段然后会遇到类似的一些烦恼特别是对于这些会念书的学生们他们更会遇到的一个状况是他们就是把他们过去的时间跟精力都放在念书上了所以他们反而没有机会花比较多的时间去探索自己甚至我觉得是去遇到一些挫折跟失败
反而不能够去看到说自己可能是在意什么或重视什么然后跟要怎么去处理所以就会变成当他遇到这些困难的时候别人理所当然的觉得你不就人生胜利主你有什么好抱怨的然后他就会回过头想说
這樣我是不是太弱了是不是應該要怪我自己是不是我不應該對 就會覺得我是抗壓性太低這樣子可是確實你以一個生命歷程的概念來看的話其實我們到了不同的歲數你本來發展階段你就會遇到不同的人生重心不同的坎你要過去其實大家都是一樣的沒錯然後再像你剛剛說的他比較缺乏之前有練習的機會對
就是
大学的时候他可能才第一次离家第一次真的尝试独立的生活有些人甚至是第一次在大学的时候谈恋爱大学才有机会更认识自己去了解自己想要什么所以可能这时候才遇到说那我现在我念的系不是我想要的那我想要什么都
都发生在大学才开始做这样的一个自我探索我们说虽然是成人了但是就会变成你会发现他大一大二才在准备当大郎我觉得有一点是这样因为就像你刚刚说的他可能之前一直在准备学测跟分科考试然后一直在读书在辅导室里面你觉得大部分看到他们真的来谈的议题以什么为主啊第一个还是情绪方面的问题比较多啦那其实情绪方面其实就可以延伸嘛包括说自我探索
自我了解的一些主题那其实对于自己的一些困惑或者是对于自己重视一些什么在意一些什么最终它都会透过情绪来展现另外一个我就是人际关系感情关系家庭关系就是我们三大关系就是说有人的地方就是会有这些心理的烦恼这样然后还有另外一些比如说学业或者是未来对
对于未来其实是感到烦恼跟困惑的啦在台湾的学生们有一个比较辛苦一点的地方是其实没有太多的时间跟机会做这样的一个生涯的探索他们很可能诶念完书高三了我要决定我要未来要做什么了可是实际进去之后诶发现可能不是自己想要的之所以很苦恼说我要转系嘛可是转系其实门槛又很高嗯
他们就会层层的开始去遇到这些对于自己未来要做什么的这件事然后你一旦思考久了大一过了到了大二你头洗下去的时间越多你要跳脱就会觉得好像越来越困难了就沉没成本是是然后你就会发现他们卡在那边他既不喜欢或是他又觉得这个不是兴趣所以他学习上也很累可是他又跳不了别的地方或者是家长可能也觉得你就把他堵
先拿个文凭整个人生好像都冻结住了我觉得就真的会卡在那边而且我觉得对于这种比较顶大的学生他们又有一个思考上的惯性是我只要努力我就可以达成我的目标因为他们过去我想他们都是这样过来的变成说当他们进到大学他们去又遇到这些困难或者是我努力可是我越努力其实越有压力然后
然后我们有学过就是压力跟表现不是有一个曲线是一个中心曲线压力越大的话过了某一个点就会 burn out 对 所以他们就遇到的状况就变成说他们已经压力很大了然后他们已经 burn out 了他们已经表现已经不行了可是他们觉得说那我要更努力
所以压力就更大所以他们就卡在那个 burn out 的那边对他们会觉得现在之所以不顺遂跟我这个状况是因为我不够努力所以他的补偿策略就是努力再努力这样子这个也是让我想到说这些有情绪困扰的孩子们来常常有一个共同核心就是觉得自己不够好或是觉得自己不值得这几年很红的一个词就叫做冒牌者正后裙这个词其实它的核心就会像是
常常会觉得自己好像很不足明明大家都说你很棒可是你总是担心自己不好的面被人家发现或是觉得我就是个假的我发现好多孩子来都是这个状况我明明看他好优秀好努力了可是他们都看不到自己身上的光芒你觉得像这种状况我相信大家
大学的时候是因为他在国高中的这个过程中他的自我价值感或是自我效能感这些可能没有那么被建立得很稳定这个部分可以怎么样子来协助孩子们呢在我们最近有出一本书就是做自己的主人里面我们就提到一个例子只是我们看到蛮多的同学们状况然后我们把它改编成了一个就是主角我们就设定他是一个表现得很好然后也长得还不错
其实人缘很好就是刚刚讲的人生胜利主可是对他来说他的家庭是爸爸妈也都很优秀也有一个优秀的哥哥所以他总是会觉得说我没有那么好然后他一直会被跟别人比较所以他就觉得说我是努力来的我不是那种真的很有天赋的人然后所以他会一直用这样的方式看待自己
当他在考试上面考得不好的时候 96 分这样子他可能就会我人生完蛋了我怎么考这么差这样子我怎么这么粗心朋友在旁边听起来全说哇就是我 80 分了我都没讲话了然后你这样子就很不厚道
他听到就觉得更难受了就觉得说朋友怎么会这样子说他不理解他的真正的状况但是他又会有一个担心是说如果我把我真正的一面就是摊开给别人看的时候他们会不会不喜欢我或者会不会就觉得就是我不好然后就不理我了
所以它就会回到自我价值感的这件事情自我价值感其实简单可以定义把它分成两个面向第一个就是我是如何看待我自己以及我欣赏自己的程度我是如何看待我自己的就有一点点像是我们看待自己的方向简单分就是你是比较看自己是比较正向的还是负向的那我欣赏自己的程度比较像是一个数值的大小比如
比如说如果我是看待自己正向的我是 50 分还是可能 70 分还是 100 分这样子它其实就会有一点决定说我们怎么看待我们自己的价值再更细分一点的话我觉得可以分成三个面向然后来去调整第一个底层的就是我们接纳我们自己的程度
另外一個是我們對我們自己的評價以及就是我們自己的能力的感覺所以你說它會像三角形那樣嗎可是有些人連第一層自我接納就沒有了耶所以問題就來囉就是其實很多人都是卡在我覺得最大的是卡在自我接納的這一塊
自我接纳它会比较跟我们的成长历程比较有关系它会有一点像是我们对我们自己的核心的看法就是比如说可能是我觉得我不好或者是所谓的有条件式的是我要表现好我要成绩好我才会被喜欢或者是我才会被觉得是好的
所以这时候这个底层的东西其实就真的会延伸往上跑那如果我今天考不好别人就会对我有一个不好的评价那我就是没有能力所以他们就会互相影响成绩好的同学就真的会有一个状况是过去他的核心可能是不好的但是他靠他的能力在成
只要表现得很好的时候都不会影响到下面对可是上面这一块只要有点松动了对它就会崩溃了所以很多是真的上大学之后发现哇更多的神人大家表现得更好我连我赖以为生的成绩好都没了的话那我还有什么价值他们就没了哇这句话听了真的
这种过程到底是怎么养成的呢因为你看我女儿现在五岁我都会问她说你觉得自己怎么样你喜欢自己吗她说我最喜欢自己
我好棒一开始孩子们都是这个状态的可是像我现在另外一个大女儿是九岁她在同才中她就会开始做一些社会比较她可能知道比如说我体育蛮好的可是我成绩就不是最好的而且我很粗心大意吸收这些回馈她也会开始形成自己的一些评价了因为
因为这个评价他知道自己有些不足的时候他会努力所以可能他就会在学业上面他自己会做一些努力的进步但是最核心这个接纳的部分他是怎么样子去动摇到跟我们要怎么样培养孩子这个部分呢我觉得这边主要还是会回到我们的成长过程我觉得其实真的父母会变得很重要啦很多的孩子们或者是很多来的我们的个案们其实最终他们都在问一个问题是有没有人会爱我
这个爱我我觉得跟价值我觉得是绑在一起的当我可以感受到这种无条件的爱的时候他比较可以感觉到他是有价值有重量的可是当他如果感受到有条件的爱就是比如说你要成绩好我才会爱你
这时候他就会开始觉得说那我一定要追求表现或是追求一些什么东西我才可能被爱可是这个被爱的感觉它其实就是不稳固的那另外一个部分我觉得就是会回到就是我们成长过程中哇 行瘦了这时候我觉得是可以三个部分第一个就是会真的是我们要重新来就是认识自己然后去看见自己说我是一个怎么样的人然后我能不能比较客观的去看
看到自己有好的一面不好的一面特别是我们其实蛮难接纳我们或者是接受我们有脆弱的一面比如说我会焦虑啊或者是我可能就是会有比较废的时候啊有时候就是会不想努力啊但是有些人当我们这些用最近很红的容格来说的话就是我们的阴影我们能不能接受我们的阴影面跟我们的阴影面融合的话那
那这时候我们其实就可以更好的去接纳我们自己所以当我们可以去觉得说我有这个东西也不错的话会可以更好的去接受我们不同的面向你讲到这我刚好想到个案跟我分享可能因为忧郁的关系所以休息了一段时间可是在休学过程中他决定要从原本的学校直接不去了因为
因为他重新重考了一个他自己好喜欢的志向他在休息的过程中找到了他想要做的事情所以他就变得非常有力量的状态回去他的学校可是他有点用力过猛了对 孩子很容易这样因为他实在太忙太累了
为了新的学期什么都想要表现得很好所以结果好像累过头了他就跟我说我那天真的太累我受不了我抱着我们家狗狗在沙发上充电可是我忽然好害怕我觉得我在耍废我觉得我只要一停下来我就会变成跟以前一样我好怕像之前那样我会烂成一团泥我什么事情都动不了可以发现他已经充了好一阵子他好喜欢这么有能量的自己
可是那个脆弱的自己的时候还被他排除在外那我们知道凡是你所抗拒的他就会停在那边所以像这种时候我们
我們就好像得要再重新讓他學會怎麼樣接納自己可以有耍廢的時間學會這個可以耍廢也沒有關係的自己的時候反而你可以停下來那個耍廢而不是原本只要十分鐘可是你因為這些想法糾纏在那邊結果你變成耍廢了一整天然後你更後悔你在臨床上應該也常常會有這種不允許自己休息對很多時候就真的是一些我們叫所謂的負面標籤
所以我们会帮自己贴上很多的标签然后我们有一个理想的或者是完美的样子可能这个完美的样子就是我要很努力我不能耍废然后我可能情绪要很稳定然后我要表现很好我要有好成就我觉得这也是认识自己跟接纳自己的一个过程我能不能先看到我贴在我自己身上的标签有哪一些以及哪一些标签不是我的
是别人贴给我的对特别是我觉得高中到大学转换的这个过程中就像你的书一样做自己的主人你要开始能够觉察到哪些是父母社会老师给你的标签哪一些是你自己的然后你可以选择你哪一些要留下来哪一些要撕掉有些孩子太极端了他觉得我现在认清了别人给的我都不要可是如果都不要
那也有可能确实会有问题因为可能有一些其实是我们想要的所以我们也把它贴在我们身上是它会是一个蛮真诚来跟自己相处的过程是诶
虽然这个东西有好的有不好的但是我知道说比如说好我想要很努力我是不是就真的不能贴在我自己身上其实还是可以啊因为我也认同这个价值但是我能不能贴说我要很努力的同时但是我可以多贴一个可以适时的休息那我就可以帮助我自己扩展不同的面向有一点点像是如果我们用大学生他们都要小组报告好了
我们的内在有点像是有一个小团队这个小团队当你有越多的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分工然后我们能够看到我们这个团队成员每个人都有他各自的功能然后我们也接受说就是什么时候要派谁的话那你其实有点像是作为你内在这个主人这个领导
对领导者那你知道说什么时候我应该要派谁对所以就有点像是九个打者加投手然后你不可能总是比如派我们台湾队长陈杰先从一棒打到九棒这也很奇怪每一个不同的投手他有一个阶段性的功能他知道他在什么时候该上场所以一个努力的投手他可能就像先发一样他要撑个三局
接下來我們可能需要派一個比如中繼投手那他可能就有點像是我們的休息我們知道我們每一個面向有不同的功能跟不同的需要怎麼適時的去分派他們上場就比較不會像以前比如說派一個王建民投酒局這樣子然後最後就累爆了
所以这就很关键回到你刚刚说的我们要能够足够认识自己我们才能做这样子资源的分配才会是最有效率的状况除了重新认识自己选择你想要的标签在自己身上就可以比较有自我价值感了吗在那个时候我觉得其实就开始建构了因为我们开始接纳自己
稳固之后比如说我真的去做一些事情表现的还不错而且我可以去欣赏我做这样子是真的感觉是好的第二个其实就会是我没有那个内在的冲突就觉得说我努力然后可是我其实很累但是我累了要休息但是我又觉得我不够努力这个冲突不见之后我可能可以用一个更好的方式看待评价自己然后我甚至真的有去做到一些事情的时候那它每一个都会往正向的方向走
那那个价值感其实就会慢慢重新被培养起来所以用这个三个的概念好像就可以蛮清晰的知道怎么样子去处理最底层的那个自我接纳因为我觉得有时候值不值得这个词好讨人厌哦好主观哦确实是自我价值真的是一个主观的看待啦
反过来讲我们也可以用主观的方式然后来把我们从比较负面的视角然后转到比较正面的部分其实常常我们在会谈室里面在做的事情也都是一直在平衡这些看法当孩子做了一件事情像刚刚说的 96 分他只看到那 4 分被扣的时候我们就会有机会也看到还有另外 96 分视角的转移是很重要的一个弹性跟能力那
虽然他有这个能力可是在那之前他就已经情绪张力很大了因为他可能就会有很多内在的自我批评通常也是因为这个很强大的内在自我批评就让他冻结住了所以他才会来到治疗室
有什么可以停下来这些想法的方式吗我们在树里其实有一个原则就是要由远到近你要先跟不好的部分先拉远然后再跟你好的部分靠近它会有一点点像是我们在跟恐怖情人交往所以这个自我批评的声音呢或者说我们会称它是一个自我批评者呢它其实就像是一个恐怖情人
他会一直不断的数落你然后说就是你什么不好啊你多糟糕啊就是你要相信我因为只有我为你着想只有我对你最好久而久之就有点被洗脑所以等于你被自己自我批评的想法给 PUA 了对对对有一点这个感觉对于这种恐怖情人呢我们第一个当然是要赶快跟他拉远一点不然你其实就会一直被他影响而且他可能会用各种恐惧或者是不好的方式然后让你觉得我是不是理不开他
第一个就是你可以先怎么停下跟他相处跟他互动然后接下来再开始去寻求可能不管是自己的或者是身边的其他人的一些客观的一些意见或想法再去建立可以用这样的不一样的视角或方式来看待自己简单的说
简单的方式我们叫所谓的自我肯定的想法因应那我觉得它会有一点点像是我猜现在蛮多的人会可能跟身边的朋友跟老板或者是遇到一个你很讨厌的人你会把对话截图然后传给你好的朋友就说你看那个人说什么对然后你的好朋友就会跟你说这个人怎么会讲话这么白目或者是这个人怎么会这样子讲然后说你不要听他的
这时候我们听到其他人这样跟我们讲一个就是我们可能就被同理到说对对对我们这么感觉这么不好不是我们的问题然后我们又听到一些可能不一样的想法我们就有机会来去转换我们去看待这件事的方式所以其实在做自我肯定的想法的因应就是
就是我们可以先把批评的声音批评的这些念头可以把它写下来然后呢针对这每一句话去想说有没有是一个我可以肯定自己的方式所以比如说我可能有一个批评的声音是你什么事都做不好就是你很糟糕但是我可能可以有一个肯定自己的想法是可是我工作上我其实有做到哪些事情同事或者是我的老板都有称赞我或者是我同学其实都觉得我很棒我很造
所以我其实能力是还不错的或者是我可以做得好的那你准备了这样的一个新的想法之后每当旧的想法又跑出来的时候你就可以用这样的新的想法去因应它然后不断地用这个方式去帮你自己去建构一个你对于你自己新的想法跟看法
是很多孩子当接受到外界的回馈或是自己的这些批评的声音的时候他其实会很怀疑自己可是在治疗室或者是他听听分面有一些人可以支持他回馈给他的过程中就会安心下来很多那先安心下来以后他可能才会用别的面向来看待自己否则就会很容易一直怀疑然后就被那个给拉去了可是刚刚讲的第一
第一步说是要停下来跟他拉远嘛那你写下来有些人就会说这样不就又跟他拉近了吗写下来是为了帮我们预备就是如果当他又出来的时候我们可以知道说这时候我要怎么想所以有点像是我要骂回去啦因为他恐怖情人他总会跟踪我们或者是又找上门来所以这个其实有点像是我们先要重新准备好的棍子
因为你总要想说他都会跟踪我所以我可能要换手机或者是我要准备一个球棒或者是我要去找朋友然后陪着我这一些其实就是我们预想说他可能会做什么然后我要先准备一些什么工具然后当他如果有靠近的时候我要去有一个反击所以它会是这样的一个过程所以稍微澄清一下我们写下来这一些然后换句话说用肯定的句子有点像是我们介入上面会使用 copy card 的概念对对
去因应可能会带给我们比较负向适应的一些想法我们会有一些已经可以替代的想法那为什么要有这个想法呢是因为有时候那些批评的声音攻击直接来的时候你就会慌掉了你情绪就上去了你来不及应对那个当下你什么也想不了所以如果先能有这些自我肯定的话语写下来的话重复练习
或许下一次一样的批评的脑海的声音再出现的时候你也不会马上就落入那样子的情绪里面所以这很实用的方法大家就可以记录下来这一次炯德跟简嘉真心理师一起出的这本书做自己的主人主要的对象是高中生其实也会希望让大家可以更早一点就有机会开始探索开始了解自己提早做准备所以有点像先预防啦
而且我看书里面也会针对不同的年级有的需求来去做不同阶段的练习但是我们节目上的时候会是大概差不多在三月左右了就我所知差不多是高中生们准备要大学选科系的面试的时候如果是这个时期通常就还挺茫然不安的
有时候家长不是很了解小朋友的喜好或者是他们就会觉得说我猜什么以后会比较有发展性然后就会对于他们要选择的科系有很多的建议可能就会跟孩子原本想要的不太一样那像这种时候我们可以怎么样子去协助孩子找到一些他可能未来有机会想要去的方向呢这边我觉得我可以先推荐两个我觉得蛮好的资源给大家
第一个是大家可以去看一本书叫做自己的人生设计师然后他其实在讲说可以用一个设计师的思维然后怎么去规划我们的生涯另外一个相关的他也是一个粉专破框行动计划叫 PaceFinder
他们也是去学了就是设计思考的概念运用在就是我们的人生设计或人生规划上面设计思考呢他其实在讲的是我们怎么透过说我们可以去更理解我们的使用者他们真实的需要然后我们是根据他们的需要帮助他们去设计出然后他们需要的东西或者是符合他们要用的一些功能
举一个例子来讲好了我记得有一个设计师因为他的好像奶奶吧好像得了帕金森氏症对于这些帕金森氏症的老人们他们要吃东西的时候他们其实那个手是会一直抖一直抖然后那个其实也是对他们来说非常伤自我价值的一个过程
所以他们就去有点像田野然后了解他们到底需要什么他们需要的碗盘可以怎么设计然后最后帮他们做出一个就是他们可以很好使用的吃饭的工具把这样的一个理念然后我就会放到我们的人生规划或者生涯的规划上也是回到那我们可以怎么用这样的一个设计思维然后帮助我们真的去找到一个更贴近我们自己想要的人生的方向
第一个就会是我们怎么去同理我们自己同理我们自己去了解几个面向我的价值观是什么包括说我对于人生的价值观或者是我对于工作的价值观然后我重视什么样的东西比如我重视健康或者是重视赚钱或者是重视关系那我能不能够知道我的个性性格是什么
我有什么样的兴趣喜好热情我具备哪一些能力然后以及我现在拥有有一些什么有形无形的资源也是一个认识了解自己的过程那我先具备对我自己的理解之后
我们就可以往下一步走就是所谓的定义定义的这个阶段呢真的可以跟小朋友一起讨论那你的人生你想要怎么获得你的幸福感或者是满足感想要追求的是赚大钱还是你想要追求一个快乐的人生这样子那所以我觉得很多时候家长都希望孩子是快乐的可是家长通常都希望他们又赚大钱又快乐对这就是一个我觉得家长的偏误是赚钱
就会得到快乐对可是很多时候就变成说因为我要赚大钱我要考好学校所以反而孩子变得不快乐
快乐其实是很多人都想要达到的终极结果可是我们在这个路径上面我们以为我们做了某一些事情我们就可以得到这个快乐但其实没有所以我们怎么重新回过头来确认说那如果我要的是这个快乐那我还可以怎么做你刚刚讲到这个我刚好想到不是有一个孩子他以前他好像可以上熊中还是什么的然后他就因为家里的状况所以先放弃了然后最近上了台大的社会系新闻上面大家就会说
都可以上台大了怎么是独社会系呢甚至有些人会在社群上面留言说
以后物理很赚钱我劝你去转台大物理系你看了就会觉得说第一个你认识他吗对啊对你知道这个孩子他的目标跟价值是什么吗你就是一个路人路过然后就跟他讲那个会赚钱你就是读这个可是他也反映出来了社会大家一般刚刚讲到的那个迷思赚钱等于幸福可是我们自己在治疗室我们就知道不是这样的我看到非常多很有钱的人但很痛苦对
对所以真的你要开始去厘清到底你的价值观中哪些是你觉得重要的每个人可以有不一样的 priority 家长在跟孩子互动的过程中也要记得不要把你的价值观套用在孩子身上尽管孩子现在好像还没有很确定但是跟他先把这个蓝图摆出来他就会知道说原来这个部分我对自己还不够了解或许我可以透过哪一些活动哪一些参与
或是哪一些资讯我可以试着再去多认识自己一点看看娜娜刚刚就很好的把我们后面的讲完了就是我们设计思考它后面的包括说定义完之后我们其实会发想一些方向然后我们就要去尝试就是原型跟测试那
那所以他就会做一些探索那我可能说好我试试看某一些方向然后我看看说我喜欢还是我不喜欢那如果我发现我不喜欢我能不能重新再回到我能不能再试着同理我自己说那可能我更喜欢什么然后再去往下面走会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对于家长来说那如果可以用这样的一个比较同理心然后去陪伴孩子去
去找到他的路的心态的话就会有一点像是真的是教他钓鱼而不是给他鱼吃然后你是陪着他去知道说我们要怎么从无到有的钓起一只鱼甚至我们要去学习怎么煮这只鱼那他就可以学到一个非常完整的技能包那我觉得那他其实就有一个带得走的东西是今天非常
非常感謝 June 來跟我們分享這個青少年時期怎麼樣當大人成為自己的主人我們不希望孩子今天只有形體變大可是心的成熟度或是很多他的價值觀還停留在需要父母餵養或控制跟規定不要變巨嬰對
巨婴说得很好如果是这样的话我相信是大家不乐见的嘛对所以如果我们怎么样子慢慢的放手或是我们说把那个权力让渡出去让孩子可以成为他自己的主人会是在可能从国小高年级开始就可以慢慢慢慢一直做下去的了
希望今天的心理学内容你喜欢然后也感谢持续的收听还有斗内我们那如果大家觉得今天的内容你有什么想要回馈的话就可以在 podcast 留言或是社群的时候留下你的想法当然大家也可以追踪我们心理师的深夜学堂差点讲食堂对很多人都会讲错真的会讲错那今天的哇塞聊心室就到这边了拜拜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