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捨得自己:放下執著,會有最大的獲得 ft.吳若權|哇賽心觀點ep130

捨得自己:放下執著,會有最大的獲得 ft.吳若權|哇賽心觀點ep130

2024/11/23
logo of podcast 哇賽心理學

哇賽心理學

AI Deep Dive AI Insights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吴若权
蔡宇哲
Topics
蔡宇哲: 我主持这个节目,旨在帮助人们在充满压力的生活中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平衡。正念练习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而正念源于佛学和禅修,这让我对佛学经典中关于内心安定的观念产生了好奇。今天我们邀请到吴若权老师,从他的新书《舍得自己:金刚经的日常实践》出发,探讨心理学和佛学如何帮助我们获得内心的平静。 在与吴老师的对话中,我了解到他从小就对神秘学感兴趣,并通过人生经历和家庭影响接触到佛学经典。他分享了长期照顾母亲的经验,以及在照顾过程中如何处理经济和心理压力,如何将痛苦视为自己的选择,从而减轻痛苦。他还谈到金刚经中布施的概念,以及如何将付出视为一种平等互惠的过程,而非单向的给予。最后,我们还探讨了金刚经中“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的含义,以及如何通过抄写经文来进行自我反省和修正。 吴老师的分享让我对金刚经的智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让我明白,在追求内心平静的道路上,最终还是要靠自己,通过练习和觉察来调整情绪,放下执着,获得真正的自在。 吴若权: 我从小就对神秘学感兴趣,在经历了多次家庭搬迁和人生的挫折后,我开始学习佛学经典,例如《心经》和《金刚经》。这些经典为我提供了一种心灵的依持,帮助我在迷茫时找到方向。 照顾母亲30多年,让我深刻体会到居家照顾者的经济和心理压力。起初,我感到委屈和不甘,但后来我逐渐意识到,痛苦的根源不在于事情本身,而在于我是否认为自己没有选择。我开始将照顾母亲视为自己的选择,并从中找到了一种心甘情愿的满足感。 金刚经的核心是“不执着”,要寻找真实的自我。通过将最珍爱的东西给予他人,可以练习“断舍”,获得内心的自信和自在。布施并非单向的给予,而是一种平等互惠的过程。照顾母亲的过程中,我也感受到母亲也在照顾我,这是一种双向的互惠关系。 金刚经中“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强调的是时间的流动性和当下的重要性。执着于过去、现在和未来都会带来痛苦,而放下执着才能获得平静。抄写经文可以帮助人们内省,并修正自身的不足。最终,在追求内心平静的道路上,还是要靠自己,通过练习和觉察来调整情绪,放下执着,获得真正的自在。

Deep Dive

Key Insights

为什么吴若权从五岁就开始思考关于自我定位的问题?

吴若权从小生活在一个与世隔绝的环境中,五岁时搬到台中新社的深山,缺乏外界的资讯和资源,这让他每天都在浩瀚的星空和森林中问自己‘我是谁’、‘我为什么会在这里’,这种对自我存在的探寻从那时起一直持续到现在。

吴若权在照顾母亲的过程中学到了什么?

吴若权在照顾母亲的过程中学会了‘甘心’,即接受并自愿选择自己的角色,而不是陷入受害者的逻辑。他发现,当他认为自己有选择时,生活会变得更好,而被迫的感觉只会带来痛苦。

金刚经中的‘布施’概念如何影响吴若权的生活?

吴若权通过金刚经的‘布施’概念,学会了将最珍爱的东西给予他人,从而体验到断舍离的内在自信。他认为,布施不是上对下的给予,而是一种平等互惠的过程,照顾者与被照顾者是一体两面的关系。

吴若权如何看待照顾母亲这30多年的经历?

吴若权认为照顾母亲的过程让他学会了自律和感恩,尽管照顾者的生活充满挑战,但他从中获得了成长和内心的平静。他甚至觉得母亲是他的菩萨,因为照顾的过程让他学会了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被照顾者。

金刚经中的‘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如何理解?

吴若权解释,这句话提醒我们时间并非线性,过去、现在、未来是融合在一起的,不应执着于某一个时间点。他认为,当我们不执着于失去的东西时,反而能更深入地理解它们,甚至感受到它们并未真正离开。

抄写金刚经对吴若权有什么意义?

吴若权认为抄写金刚经的最大收获在于‘忏悔’,即通过经文的抄写,不断内省和认识自己,提醒自己从知道到做到之间的距离。此外,抄写也有助于静心、炼字和祈福。

吴若权如何看待心灵成长团体和邪教的区别?

吴若权认为,心灵成长团体在某个时刻可能对人有帮助,但邪教的问题在于让人陷入无穷无尽的被帮助状态,无法自助。他强调,真正的成长需要靠自己,而不是依赖外部团体。

Chapters
吳若權從小就對神秘學感興趣,並在人生經歷許多挑戰後,透過閱讀經典書籍,例如《心經》和《金剛經》,尋求內心的平靜與解答。他分享了接觸經典的因緣,以及這些經典如何影響他的心境和生活。
  • 從小對神秘學感興趣
  • 閱讀經典書籍尋求內心平靜
  • 人生經歷的挑戰與經典的指引

Shownotes Transcript

當金曲歌后徐佳瑩發現在 Uber Eats 上(應該)都點得到,居然狂點一波!

雖然點不到白馬和失落沙洲,但香水、辣椒或其他吃的用的都點得到~

快上 Uber Eats 想要的都點點看

https://fstry.pse.is/6t3cfv)

—— 以上為 KKBOX 與 Firstory Podcast 廣告 ——

本集金句 「你的痛苦不一定是因為某人某事,而是因為你認為沒得選擇」 「佈施不是上對下的給予,而是一種平等互惠的過程」 「念頭就像開車時經過的樹木,它是不會停在面前的,除非你抓住它」 推薦閱讀:捨得自己:金剛經的日常實踐 https://bit.ly/4fD7hk4 本集重點 。接觸經典、時間積累下長出的獨特洞見 。久病床前照顧者的甘與不甘 。照顧與被照顧是一體兩面的事情 。放下緊抓不放的執念,有捨才有得 。深陷心靈成長團體,如何自性自渡 。讀經解經到抄經:一趟沉澱心靈雜質的旅程 點亮心燈,贊助支持哇賽心理學:https://portaly.cc/onyourpsy/support)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7t2fz77qu7g0873ln5hz5cl/comments) 若你覺得我們節目不錯,請記得要訂閱哦。也歡迎來跟我們聊聊 https://portaly.cc/onyourpsy) - 主談人:蔡宇哲博士、吳若權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