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空调」VOL.17(上)客机中的“超音速异类”-协和式客机的“前世”

「空调」VOL.17(上)客机中的“超音速异类”-协和式客机的“前世”

2024/10/17
logo of podcast 空难事故调查

空难事故调查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老张
Topics
老张:协和式客机作为超音速客机的代表,虽然曾被寄予厚望,但最终因技术瓶颈、经济效益低下以及安全事故等原因而迅速退出历史舞台。其短暂的服役生涯,反映了超音速技术在民航领域的挑战与局限。 从技术层面来看,协和式客机在设计和制造上采用了诸多创新技术,例如三角翼设计、可调节头锥等,这些技术在当时都处于领先水平,并推动了航空技术的发展。然而,这些技术也带来了高油耗、高噪音等问题,使得协和式客机的运营成本居高不下,难以获得足够的经济效益。 此外,协和式客机还面临着来自社会和政府的诸多挑战。公众对超音速飞机的噪音污染和环境影响表示担忧,一些国家和地区甚至出台了禁令,限制协和式客机的飞行。石油危机也加剧了协和式客机的运营困境,高油耗使得其在油价上涨的背景下更加难以维持盈利。 协和式客机短暂的商业运营生涯,最终以空难事故为终点。虽然只有一起重大事故,但这起事故也直接导致了协和式客机的停飞,并最终宣告了其商业运营的彻底结束。 总而言之,协和式客机的兴衰,反映了超音速技术在民航领域的复杂性和挑战性。虽然其在速度和技术上取得了突破,但高昂的成本、环境问题以及安全隐患等因素,最终限制了其发展,也为后来的超音速客机研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Deep Dive

Chapters
本集将探讨超音速客机的历史,从其概念的兴起到最终的衰落。我们将分析技术、经济、以及社会因素如何共同影响了超音速客机的命运。
  • 超音速技术在军事领域早已成熟,但在民用领域却面临诸多挑战。
  • 超音速客机的研发曾得到英法、苏联和美国的积极探索。
  • 经济效益、环境影响、以及技术瓶颈是超音速客机发展的主要障碍。

Shownotes Transcript

大家好,我是老张。好久不见!

欢迎点开收听这一集的空难事故调查。

第17集的「空调」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集主要为大家介绍民用客机中曾经出现过的一种“异类”机型——超音速客机。

作为超音速客机中的代表,协和式客机出现后虽然被给予厚望,甚至一度被认为是民用客机的未来,但是却无奈的“生不逢时”,抛开技术等本身的原因,似乎无论是几十年前还是如今,在客机的领域中,超音速的技术始终没有被完全的接纳。这也间接的导致了这款集先进科技于一身的飞机一直徘徊在主流民航市场的边缘。直到最后彻底退出。

相信听过的这一集,你会对超音速飞机以及协和式客机有自己的理解。 挂有瑞士国旗的F100超佩刀战斗机 战斗机突破音障达到超音速飞行 协和式客机(左)和图144客机(右) 率先问世的首款超音速客机——图144,机头处的“鸭翼”为了改善飞机在低速时的性能,在巡航时可收回 在巡航时被拍下的苏联超音速客机图144 图144和其他客机的对比 图144飞机的典型尺寸 协和式客机的典型尺寸 协和式客机可调节的“头锥” 60年代,协和式飞机在建造时的木制头锥模型 图144的驾驶舱 协和式客机的驾驶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