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中国 | 与思睿集团月度对话 – 2024年6月份

中国 | 与思睿集团月度对话 – 2024年6月份

2024/6/6
logo of podcast 市场透视 Beyond Markets

市场透视 Beyond Markets

AI Deep Dive AI Insights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洪灏
首席经济学家,专注于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分析,强调政策预期和市场波动的重要性。
邓启智
Topics
邓启智: 中国房地产市场及股市行情分析,探讨五月中旬新出台的房地产政策对市场的影响,以及对不同机构发布的PMI数据的比较和分析。关注中港股市未来数月的行情预测,以及在电动车关税方面新一轮中美博弈的影响。 洪灏: 对房地产新政的解读,认为市场反应不一,谨慎派认为政策效力有限,乐观派则认为政策转向最重要,后续政策会陆续出台。3000亿债贷款可释放5000-6000亿商业贷款,主要用于收购存量保障房。五月份百强房企销量同比下降幅度收窄,看房量激增,挂牌量减少,显示市场出现积极边际变化,但仍需谨慎乐观。微博民调显示,仅10%-15%的人表示会因政策放宽而买房,大部分人仍在观望。官方数据显示房价下跌幅度不大,但民间数据显示二手房价已下降近三分之一,这表明房价回调显著。中国住房拥有率极高(超过90%),城镇化率达65%,新增住房需求有限。中国综合出生率低于日本,人口老龄化加剧,未来住房需求可能受到影响。年轻人观念转变,不婚不育率上升,对住房需求降低,前几年住房需求已被透支。房价预期是决定人们是否买房的关键因素,官方收储行为可能导致市场对房价进一步下行的预期。房价已调整,未来可能出现新的住房需求,但房价走势难以预测。A股每年通常有两到三轮行情,市场充满机会,但由于交易结构和制度变化,操作难度增加。港股估值相对A股较低,很多高分红公司,机会较多。若出现第二阶段上涨行情,港股机会可能更好,波动性较大。今年以来价值型和防御型板块表现较好,成长型和高估值板块表现不佳,与历史经验不符。中国经济无通胀,投资者偏好高分红股票,高分红策略收益稳定。中国经济的“移动部件”很多,投资者倾向于保守策略。官方PMI和财新PMI数据存在差异,因为样本不同(官方调研大型国企,财新调研中小民企),更倾向于相信财新PMI数据,因为它更能反映中国经济活力。官方PMI数据较差,可能是因为反腐调查和文件工作占用国企负责人时间,导致生产和投资时间减少。四月份中国对欧美出口数据向好,但拜登政府提高电动车关税,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中国制造业竞争力强,可能导致欧美国家采取贸易保护措施。新加坡外长指出,中国产品成本低并非完全由于补贴,也与工作文化差异有关。电动车技术壁垒低,中国在成本上具有优势。欧美国家可能对中国采取贸易制裁,以应对中国制造业的强势竞争。许多汽车零部件由中国企业在海外生产,美国民众对电动车的需求并不高。

Deep Dive

Key Insights

为什么市场对最新的房地产政策意见分歧较大?

谨慎派认为3100亿人民币贷款中已有1100亿限额,但仅用了21%,担心经济效益有限;乐观派则认为政策转向最重要,后续政策可能加码。

新政出台后,新房销售情况如何?

5月份百强房企销量同比仍在下降,但降幅收窄;看房量激增,挂牌量减少,房东预期房价可能反弹,但整体市场仍处于观望状态。

影响买房意愿的关键因素有哪些?

房价趋势、房贷成本、收入稳定性和人口结构变化是主要因素。中国住房拥有率超过90%,城镇化已达65%,且农村住房条件改善,新增需求有限。

未来中国股市是否会有新一轮行情?

预计会有,每年通常有两轮行情,今年第一轮已在4月中旬加速,第二轮可能在七八月份。

港股相比A股有哪些优势?

港股估值较低,AH溢价指数显示A股比港股贵20%-30%;港股中有许多高分红的中资公司,如银行和能源公司,提供稳定收益。

财新PMI和官方PMI数据为何存在差异?

财新PMI调研中小型民营和私营企业,而官方PMI调研大中型国企。财新PMI更贴近实际经济情况,因其反映了中国经济中最具活力的部分。

中美在电动车关税方面的博弈会如何发展?

美国可能通过提高关税来遏制中国电动车出口的强势,尽管中国电动车出口到美国的比例仅为1%。但中国企业在海外设厂,零部件出口仍占重要地位。

Chapters
本期节目探讨了中国近期出台的房地产新政,包括3000亿人民币的债券贷款工具。嘉宾们就新政的有效性、市场反应以及潜在影响展开了深入讨论,并分析了一二线城市与三四线城市的差异。同时,节目还调查了公众对新政的看法,以及影响购房意愿的关键因素,例如房价趋势、收入稳定性等。
  • 3000亿人民币债券贷款工具旨在释放5000-6000亿商业贷款,主要用于保障房建设。
  • 5月份百强房企销量同比下降幅度收窄,部分城市销售数据改善,但市场仍处于观望状态。
  • 购房意愿受房价趋势、收入稳定性、住房拥有率、人口老龄化等多种因素影响。

Shownotes Transcript

投资者在过去一个月所最关切的话题,包括五月中旬新出台的房地产政策对中国市场的初期影响、中港股市未来数月的行情预测、对不同机构所发布PMI(采购经理指数)数据的比较,以及在电动车关税方面的新一轮中美博弈,都将在本期《与思睿集团月度对话》中得以深度探讨。

 

本期播客(于2024年6月4日录制)由瑞士宝盛香港研究部主管邓启志先生联同思睿集团合伙人及首席经济学家洪灏先生分析中国市场近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