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of episode EP1950【吳淡如X林友琴】如何整合多元文化、打造高效團隊

EP1950【吳淡如X林友琴】如何整合多元文化、打造高效團隊

2025/4/30
logo of podcast 吳淡如人生實用商學院

吳淡如人生實用商學院

AI Deep Dive Transcript
People
林友琴
Topics
吳淡如: 本集節目邀請到林友琴,分享她在跨國企業管理方面的豐富經驗,探討如何提升文化敏感度,避免文化衝突,並打造高效的跨文化團隊。節目中,林友琴分享了她三十年來在企業整合、策略落地與文化整合方面的實務經驗,並強調文化敏感度在跨國溝通中的重要性。 林友琴: 我認為高情商和同理心在我的職業生涯中至關重要。在跨文化團隊中,有效的溝通並非僅僅依靠語言,更需要深刻的文化理解和敏感度。我從自身經歷出發,分享了在不同國家和文化背景下工作的心得,例如在日本、美國和荷蘭等國家的工作經驗,以及如何應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溝通挑戰。 我早年在廣告公司的工作經歷,讓我接觸到許多高層客戶和國際業務,也讓我深刻體會到不同文化背景下溝通方式的差異。我選擇做業務而不是文案,是因為我不喜歡別人修改我的作品,而業務可以讓我掌控全局。在與不同文化背景的團隊成員合作時,我始終堅持以開放的心態去理解和尊重他們的文化差異,避免用自己的文化角度去評判他人。 在公司發展過程中,我曾經將公司出售,並加入電通集團。這並非單純的財務考量,而是為了讓團隊有更好的發展平台,讓我的理念和想法能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在電通集團,我負責整合集團內不同服務和團隊,為客戶提供更全面的解決方案。我的工作涉及全球 120 多個國家和地區,每天都面對著不同文化背景的團隊成員和客戶。 在跨文化團隊管理中,我發現最重要的是避免用自己的文化慣性去看待他人,要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差異。例如,台灣員工的價值觀與其他文化背景的員工可能存在差異,需要理解和尊重。在跨文化溝通中,要盡早明確期望,避免誤解。在與不同文化背景的團隊成員溝通時,我會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溝通策略,例如,在與日本同事溝通時,我會使用翻譯來確保溝通順暢。 總而言之,在跨文化團隊管理中,最重要的就是文化敏感度、開放的心態和有效的溝通技巧。只有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才能夠打造高效的跨文化團隊,實現共同目標。 林友琴: 我從台大外文系畢業後,進入廣告公司工作。我選擇了業務職位,因為我不喜歡別人修改我的作品。在澳美廣告公司工作期間,我接觸到許多高層客戶和國際業務,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後來,我創立了一家與數位行銷相關的公司,並在公司發展到一定規模後,將其出售,加入電通集團。我認為,長久的事業並非單打獨斗,而是通過並購等方式擴大規模。在電通集團,我擔任全球專業服務總裁,負責整合集團內不同服務和團隊,為客戶提供更全面的解決方案。 我的工作涉及全球 120 多個國家和地區,每天都面對著不同文化背景的團隊成員和客戶。在跨文化團隊管理中,我發現最重要的是避免用自己的文化慣性去看待他人,要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差異。例如,在與日本同事溝通時,我會使用翻譯來確保溝通順暢。 在台灣,直接明確地表達利益訴求往往能提高效率。但在跨文化團隊中,要以最需要清晰度的人為標準,盡早明確期望,避免誤解。總之,在跨文化團隊管理中,最重要的就是文化敏感度、開放的心態和有效的溝通技巧。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全球化與地緣政治正改變我們對國際市場的布局思維;跨文化管理力,決定願景能不能真正被聽懂與實踐。 林友琴是電通集團全球專業服務總裁,她的管理足跡遍布台灣、北京、上海、香港、日本,並延伸至美國、歐洲,業務覆蓋超過120個地區與市場。 林友琴將在節目中分享她30年來在企業整合、策略落地與文化整合方面的實務經驗。 / 林友琴30年的管理經驗首度公開,揭示跨國管理的溝通核心——不是語言,而是「文化敏感度」。 這不僅是一堂跨國溝通的全攻略,更是教科書級的管理心法,教你如何跨越文化鴻溝,凝聚全球團隊,在缺工時代中脫穎而出!

這堂課,適合剛接手團隊的主管、需要整合內外部資源的管理者、或面對跨部門、跨市場挑戰的領導者。

【現任全球CEO管理實務:100天打造高效跨文化戰隊】

🎯 4招提升文化敏感度:避免因文化衝突造成的管理失敗 🎯 跨國3大地雷拆除:直擊跨國管理誤區,讓你少走彎路 🎯 100天管理指南:黃金期內從零打造跨文化團隊 🎯 改變管理的慣性:保持市場彈性又堅守原則的管理方針

輸入專屬折扣碼【betty_wu】再折400元 完整課程資訊,請參考連結 : https://hi.cw.com.tw/u/j3ju1sE/)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