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有個問題。為何在每天的防疫記者會上有記者很執著地每天問,請問今天境外移入的案例中有多少是突破性感染?各自是打什麼疫苗? 羅副15日整理了大數據給你看。從今年7月2日至10月15日,境外移入共有510例(我相信絕大多數都是Delta),其中145例屬打過完整疫苗後的突破性感染,占比達28.4%。而其中BNT有 52 例、AZ 有 33 例、科興 20 例、嬌生 11 例、莫德納 10 例、國藥 9 例。 好,然後呢?這數據怎麼解讀?你可以說,所以BNT最容易發生突破性感染嗎?你可以說哇,所以疫苗根本沒什麼用,都還會突破性感染嗎? 當然不行。因為在以上的數據中沒有分母。你不知道分母有多大。每個疫苗保護力都不是100%,這應該只是反映著從國外入境台灣的人中打BNT疫苗的人是最多的, 如此而已。 好,連累積這樣的大數據,大概解讀就只有這樣的意義。這個問題,真的值得每天記者會都問一次嗎?沒有更多有意義的問題可以問了嗎?你為何不積極追蹤心肌炎,血栓併血小板低下案例的細節呢? 更重要的是,英國的大型研究早已經告訴我們,突破性感染的人相比於沒打疫苗的人,所有症狀都比較輕,也有近兩倍無症狀感染的機會,連出現長期副作用(Long COVID)的機率都減少了49%。且在那個研究中,在97萬多名打完兩劑疫苗的成年人,只有2370人(0.2%)出現「突破性感染」。 20210905 英國研究:疫苗突破性感染較多無症狀 症狀較輕 較少後遺症和住院 https://linshibi.pros.is/3qzhwr) 你真的不需要一直放大那個2,而忽略了998個人還是沒受到感染呀。 看數據的時候,請永遠要記得分析分子和分母,還有因果關係。 羅一鈞:國際疫情趨緩 境外移入個案大多病毒量低 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2110150202.aspx)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今天說,近期境外移入個案大多病毒量偏低,可能與國際疫情趨緩有關;而打疫苗雖有少數突破性感染,但多數可降低染疫與重症死亡風險。 自今年7月2日至10月15日統計,境外移入共有510例,其中145例屬突破性感染,占比達28.4%。 指揮中心統計,境外移入個案出現突破性感染曾接種的疫苗廠牌,以輝瑞BNT(Pfizer-BioNTech)疫苗最多,其次依序為阿斯特捷利康(AZ)、中國科興、嬌生(J&J)、莫德納(Moderna)與中國國藥疫苗。但羅一鈞強調,上述統計只是反映入境旅客在國外較常接種的疫苗廠牌,並非與疫苗保護力相關。 此外,今天指揮中心宣布新增4例境外移入個案,也都屬突破性感染,但病毒量並不高。 羅一鈞提到,近日雖每天都有境外移入確診個案,但病毒量大多偏低,研判與國際疫情趨緩有關,可能是曾在國外確診或已感染一陣子,才出現復陽或殘陽狀況。 羅一鈞重申,雖有少數突破性感染個案,但事實上大部分接種新冠疫苗的民眾可降低感染與後續重症死亡風險,故仍呼籲完整接種疫苗。 Delta變種病毒懶人包! Podcast版 https://linshibi.pros.is/3pankg) 部落格版 https://linshibi.com/?p=39717) 各國分年齡的新冠致死率 https://linshibi.com/?p=35732) 混打疫苗可行嗎?AZ混打輝瑞/BNT AZ混打莫德納等等 https://linshibi.com/?p=39613) 給長輩的AZ疫苗懶人包 https://linshibi.com/?p=39590) 高端 聯亞 國產疫苗懶人包 第二期結束就緊急授權可行嗎? https://linshibi.com/?p=39547) 新冠快篩懶人包 普篩 抗體快篩 抗原快篩 https://linshibi.com/?p=36564)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防疫須知 常見問題解答FAQ https://linshibi.com/?p=35408) 新冠疫苗常見問題懶人包 https://linshibi.com/?p=38945) 林氏璧醫師的電子名片 https://lit.link/linshib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