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220515 李秉穎老師:如果醫療量能超載 居家隔離政策可能要從3+4回到10+7?

220515 李秉穎老師:如果醫療量能超載 居家隔離政策可能要從3+4回到10+7?

2022/5/15
logo of podcast 林氏璧孔醫師的日本旅遊情報站

林氏璧孔醫師的日本旅遊情報站

Shownotes Transcript

5月12日一早看到很多新聞標題下李秉穎老師說如果醫療量能超載,居家隔離政策可能要從「3+4」回到「10+7」。我個人看了滿頭霧水。 後來看到老師有澄清,這合理多了。老師是說如果疫情太嚴峻,可以考慮加嚴防疫規定,例如改回10+7,但不一定是10+7,那只是舉例。也可以是5+7、7+7。也可以考慮改變其他規定,不一定是居隔的規定。而現在醫療並沒有崩盤。 我個人的意見: 1.如果監測醫療量能實在緊繃到一個程度,當然可以踩煞車。比方說去年九月新加坡剛剛放Delta進來時也是有遇到狀況,他們就採取了小學生改遠距教學數週,限制餐廳內用人數最多2人等等。而且這不一定要全台灣同步,嚴峻的縣市當然可以視自己狀況有所因應。 2.真要縮緊,針對密切接觸居隔者當然打擊面是較小,但如果恢復到需要居隔10天,嚴格的政策會不會反而導致反效果,讓大家更不想被確診,還有再度讓前線公衛人員忙翻,這是要思考的。 3.我個人覺得重中之重還是輕症目前沒有有效管理。輕症蜂擁到急診做PCR,動輒聽到要等n個小時的。也聽聞實驗室檢查出來的時間開始變慢了,這都不是好現象。有重症風險因子的人需要在有症狀五天之內確診拿到藥,大方向是這個,不能讓海量的輕症無症狀排擠到這件事情。 4.我是建議醫師採檢PCR之時可以直接就分類好了,有重症因子的人應該標註讓實驗室優先做,沒有的人可以慢一些。避免時間的延遲。 5.從5月12日上路的居隔、居檢、自主防疫期間快篩陽性,可經醫師視訊判定後通報確診是快篩直接認定為確診的開始。但這可能無助於目前急診,急門診的擁塞,因為這些人理論上就是不建議出門的。不過總是一個開始,希望流程跑順之後可以擴大到其他族群。 海嘯未到醫院已崩盤 李秉穎:3+4改回10+7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20511003829-260405?chdtv) 歡迎追蹤前台大感染科醫師。04b)的發聲管道! 我的電子名片 https://lit.link/linshibi) 希望大家當我的種子教師,推廣正確的新冠衛教。科學防疫,不要只以恐懼防疫! 歡迎贊助林氏璧孔醫師喝咖啡,讓我可以在這個紛亂的時代,繼續分享知識努力做正確新冠相關衛教。 https://open.firstory.me/join/linshib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