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居家照護期間,適合需轉介視訊診療或建議住院的6種情況,包括: 1.一歲以下有症狀者。 2.發燒超過48小時或高燒>39度合併發冷/冒冷汗。 3.退燒後持續活動力不佳。 4.持續嘔吐。 5.超過12小時未進食或未解尿。 6.退燒後仍持續呼吸急促/喘或胸悶胸痛。 兒童出現以下6種症狀,家長需要立刻打119或手機連上24小時緊急醫療諮詢平台: 1.抽搐。 2.意識不佳。 3.呼吸困難或有胸凹現象。 4.唇色發白或發紫。 5.血氧飽和度低於94%。 6.肢體冰冷合併皮膚斑駁、冒冷汗。 兒童確診送醫指引今討論 兒童醫學會提6+6建議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120950/6253071) 更新一下各國兒童感染Omicron後的致死率 1.李秉穎老師提的這個數字是美國這兩年疫情死亡的總數,包括了前面致死率較高的變種病毒。且美國這個數字是1719歲以下的資訊,各州也不同。 我抓了一下,只看這冬天的話,17歲以下568萬人確診,312人死亡。致死率是十萬分之5.5。之前的病毒致死率較高,平均起來是萬分之1。 2.另外根據何美鄉老師引述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數字,其實應該要分年齡分病毒來考慮。如下: Omicron的致死率,在0-4歲為萬分之1.6,5到19歲則約十萬分之68。 全部變異株的致死率,0-4歲為萬分之5.6,5到19歲則為萬分之23。 Omicron的致死率小於過往之其他變異株。目前討論熱點小學生致死率極低,而四歲以下疫苗尚沒有疫苗可施打,可能得分開考慮。 3.英國今年以來,因Omicron死亡者小於一歲5例,114歲12例死亡。共17例。 這分母是多少可以再查,但根據血清學抗體研究,英國的兒童自然感染者在Omicron前已超過60%,之後達到80%左右。 英國兒童疫苗施打比例應該還只有個位數,他們是兒童一週做兩次快篩,陰性就上學陽性就在家休息,渡過這個冬天的,主要也不是靠疫苗。英國通過兒童疫苗施打是在Omicron疫情已經和緩後才通過。 4.日本小於10歲兒童目前已經113萬人確診,6例死亡,致死率百萬分之5。且這不是因為日本兒童廣泛注射疫苗後的結果,日本一個月前兒童施打一劑僅9%,兩劑2.6%。 5.韓國小於9歲兒童有214萬人確診,21人死亡。致死率百萬分之9.8。 6.香港此波11歲以下有73039人確診,7人死亡。致死率十萬分之9.6。 歡迎追蹤前台大感染科醫師。04b)的發聲管道! 我的電子名片 https://lit.link/linshibi) 希望大家當我的種子教師,推廣正確的新冠衛教。科學防疫,不要只以恐懼防疫! 歡迎贊助林氏璧孔醫師喝咖啡,讓我可以在這個紛亂的時代,繼續分享知識努力做正確新冠相關衛教。 https://open.firstory.me/join/linshib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