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230921 錫蘭給台灣的一堂媒體識讀課 新聞農場化是誰的責任?critical thinking(慎思明辨)的重要

230921 錫蘭給台灣的一堂媒體識讀課 新聞農場化是誰的責任?critical thinking(慎思明辨)的重要

2023/9/20
logo of podcast 林氏璧孔醫師的日本旅遊情報站

林氏璧孔醫師的日本旅遊情報站

Shownotes Transcript

百萬youtuber錫蘭發布「台灣媒體的下限能有多低?」影片,痛罵台灣媒體。我最震驚的是,錫蘭才24歲,自己選擇不讀大學。邏輯如此清晰,critical thinking,這不就是我們最希望教給下一代的嗎?我建議關心媒體識讀的所有朋友都要好好看完這一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tfy3yMnS78) 可以說唯一有報導此事件的媒體:品觀點 錫蘭槓台灣媒體,痛批:標題殺人只為流量博眼球 https://www.pinview.com.tw/News/18941.html) 台灣媒體,尤其是電子媒體近年淪為標題內容農場化,淺碟搶快,一切只為了搶流量,失去新聞信達雅的三原則。新冠疫情期間我的感受尤其深刻。我也非常無奈,也常在思考怎樣能貢獻自己的力量讓這種歪風可以扭轉。 更多明辨是非的閱聽人學會媒體識讀,讓這些沒有水準的新聞或媒體無人閱讀或遭人唾棄,應該是方法之一。可惜,這是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這樣聳動曲解的標題有人看,有流量,所以他會繼續存在,甚至活得很好。我也很無奈。 三立本身默默刪掉了被批評的林偉帆記者寫的那幾篇文章。後來也發了一個聲明。但林大記者造成的傷害,不用功的記者互抄留下的這些垃圾,扭曲的新聞,可能會一輩子留在網路上。 很悲哀的,就算三立開除了林大記者,但這個環境已經是這樣了。絕對不是開除他了一夕之間我們的媒體環境就會變好。 我昨天丟這個影片給暐瀚,他也看完了。他早上節目有稍微提到,他99%都很同意錫蘭所述,但提醒一點。下標可能會經過三個人。除了記者本身,還有上司,還有編輯。他們是可以直接改標的。這其實讓我聽了更憂心。經過至少三個人,還能出這樣腥羶色,農場化的標題,這是怎樣的共犯結構? 我覺得錫蘭這個影片應該要變成大專院校新聞相關科系的教案。 另外從一些人對這個新聞的反應,再度看到了只有顏色沒有是非,拼命幫人貼標籤的弱智行為。如果我們在公共議題的討論中無法就事論事,不以人廢言,純粹不帶偏見的進行理性思辨,我們是永遠無法進步,只會向下沉淪的。 批判性思維(英語:Critical thinking),或稱批判性思考、思辨能力、嚴謹的思考、明辨性思維、審辨式思維等,是對事實、證據、觀察結果和論據的分析以形成判斷。也是積極和熟練地概念化、應用、分析、綜合和/或評估從觀察、經驗、反思、推理或交流中收集或產生的訊息的智力訓練過程,作為信念和行動的指南。 該主題存在幾種不同的定義,通常包括對事實證據的理性、懷疑和不帶偏見的分析或評估。 蔡晴景:哪些文章可能是農場文? https://reurl.cc/RyjmbD) 黃哲斌:錫蘭影片點閱破百萬,然後呢? https://reurl.cc/V4jl5Q) 從Youtuber錫蘭遭媒體造假新聞與鄉民出征事件,看我國新聞倫理與社會問題 https://vocus.cc/article/65086531fd89780001299d58) 歡迎追蹤林氏璧孔醫師的發聲管道,了解最新的日本旅遊訊息! 我的電子名片 https://lit.link/linshibi) 日本優惠券大平台和近期活動資訊 https://linshibi.com/?p=20443) 歡迎贊助04b喝咖啡 https://open.firstory.me/join/linshib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