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250602 新冠總複習之1:台灣新冠流行再起 誰應該加打JN.1疫苗?

250602 新冠總複習之1:台灣新冠流行再起 誰應該加打JN.1疫苗?

2025/6/1
logo of podcast 林氏璧孔醫師的日本旅遊情報站

林氏璧孔醫師的日本旅遊情報站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林氏璧
Topics
林氏璧: 作为医生,我认为现在的新冠疫情虽然又出现了一波流行,但大家不应该过度恐慌。经过三年的疫情,我们对新冠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重要的是要了解哪些人是高风险人群,应该特别注意防护。我强调,不应该让所有有感冒症状的人都涌入医院,而是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判断是否需要就医。对于健康人群,新冠可能就像一次感冒,但对于老年人和有慢性病的人,仍然需要警惕。疫苗接种方面,我的观点是,疫苗主要用于预防重症,是否接种应该根据个人的风险来决定。我观察到,现在很多家长对儿童感染新冠已经比较淡然,因为他们知道即使确诊,治疗方法也差不多,而且现在请假也不需要确诊证明。 王任贤: 作为防疫学会理事长,我认为经过三年的疫情,大家已经有了足够的免疫力,不需要再过度依赖疫苗。疫苗永远赶不上病毒变异的速度,期望疫苗能覆盖所有病毒株是不现实的。因此,我认为不应该过分寄望疫苗。 罗一钧: 作为疾管署的代表,我驳斥了王任贤的观点,强调国际研究已经证实,接种最新的新冠疫苗可以有效降低住院、重症和死亡的风险,特别是对于老年人来说,接种疫苗尤为重要。我认为称疫苗打够了是很危险的呼吁。

Deep Dive

Chapters
台灣新冠疫情再次升溫,許多民眾擔心是否需要再次接種疫苗。本集節目將針對此議題進行探討,並釐清哪些族群需要加打疫苗,以及相關的風險評估。
  • 台灣新冠疫情近期升溫
  • 節目探討哪些族群需要加打疫苗
  • 釐清相關風險評估

Shownotes Transcript

大家好,我是林斯碧孔醫師,歡迎來到今天的日本旅遊情報站今天是孔醫師,今天這一段期間台灣的新冠疫情又開始有一波流行這幾周,新聞上你大概都會看到一些報導我也常常看到羅一鈞出來說話

那我看了某些媒体每天在报然后很多医生有发言嘛我这一波疫情原来没有怎么想要谈疫情了因为我一直觉得大家经过身经百战经过了三年然后经过这么多次了我觉得应该已经非常清楚新冠是什么一回事了也不会因为新闻的一些耸动的报道又

又担惊受怕然后怎么样可是我后来觉得好像不发言不行了就是新闻有一些标题越看越诡异好像完全已经忘记我们三年中间的一些基本知识然后有一些好像让人不知道现在是今夕何夕的一些新闻标题或发言好像现在还在三年前疫情中的感觉这样

所以我覺得還是來做一個新冠總複習好了這一集大家假如有看我的臉書應該知道我已經開始所謂的新冠總複習了大概現在已經到第三課了不會講很久啦我也不希望又錯又長就是把重點點出來就好了我先把最重要的講在前面好了

就从录音时间今天是 6 月 2 号我们从 5 月 30 号啊这个疾管署最新的新闻稿来跟大家说明一下哦最重要的当然就是哪些人会容易重症嘛哦这从疫情后一直到现在一直都是最重要的就是这个嘛像是

我其实觉得义军他们在说预估会有多少人上看一百多万人会感染会确诊我觉得那个分母真的不重要因为在与病毒共存之后分母真的不重要然后还在说什么感染黑素黑素很多

所以跟你黑素全世界现在全部都是黑素啊哪有人在一一的把那个新冠都确诊还通报了早就没有了吧只要重症才要通报啊所以那些数字都是预估的嘛我真的觉得其实他们不需要用数字吓人啊

那可是我会很在乎他们现在也都有就是上礼拜新增多少例重症多少死亡这个都创下新高了没错那这个东西要公布跟疫情的时候一样没错那你可能还要什么医疗量能够不够的一些数字都要跟大家讲清楚用药够不够然后

加护病床够不够急诊看诊量等等的好这个当然可以讲那另外一件事情是我发现有新闻就整天说抱这个数字这个新冠来势汹汹又创新高然后说大家风吹草动就要赶快看诊我其实看了就很晕你现在是要所有的人有感冒症状有呼吸道症状风吹草动都要去看诊吗

那不就是当时挤爆医院的那个状况吗不需要啊这个不就回到那个时候与病毒共存的时候你假如完全健康的人没有重症风险因子的人你得了一个类似感冒的病你干嘛一定要去确诊一定要去挤爆医院你原来即使不是新冠你搞不好现在去医院你都会被传染不是吗

而这样的事情我不是从疫情后就一直讲到现在了吗我以为都应该已经是基本常识了可是哪一些人要就医呢我们当然不是忽视这个疫情这个新闻稿是写新冠疫情持续上升呼吁民众要提高警觉如果有重症警示症状务必立刻就医虽然新冠病毒感染多为轻症或无症状

这个新闻稿写的很有道理很有学问你们会不会忘记了新冠其实有一半是无症状的从钻石公主号上就是这样但病成仍有机会发展为中症呼吁民众要除了做好勤洗手戴口罩打疫苗等一下我们也会讲谁该打疫苗这个去年底开始打的 JN1 的最新的疫苗那也要提高警觉如果有重症警示症状务必立刻就医

如果有咳嗽、流鼻水、鼻塞、喉嚨痛,這一波新的 Omicron 看起來還是喉嚨痛為主跟 Omicron 年代以後大概就是喉嚨痛為主這一株是從中國開始比較多,中國、香港現在往外傳到世界很多國家都有報導了,包括台灣

日本其實到還沒有日本這波還沒有起來日本現在新冠還滴滴的那中國那邊中南山他們是說這一波好像所謂的我看新聞上有寫刀片喪就是喉嚨痛跟刀片割一樣痛特別痛啊

進入奧米孔之後頭腦痛是一個很重要的症狀那反而不是這個嗅味覺異常嗅味覺異常在我們台灣這邊的資料是各位數%不是不會發生啦那可是比例非常低跟這個 Delta 以前的差很多

建议有这些呼吸道症状先戴口罩到基层诊所就诊由医师评估是否需进行呼吸道传染病相关的检验因为你有很多快筛可能可以做而且进行后续的诊断跟治疗这需要医师判断此外,据重症风险因子的民众这是重点了

我整天说重症风险因子你真的知道什么是重症风险因子吗我念一次给大家听总复习 65 岁以上年纪 65 岁以上就是了那另外慢性病包括什么呢癌症气喘糖尿病慢性肾病心血管疾病不含高血压

慢性肺的疾病,像是兼职性肺炎,肺栓塞,肺高压,气管扩张,慢性阻塞性肺病比方说老烟枪大概就是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结核,慢性肝病,包括了肝硬化,非酒精性的脂肪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还有免疫性的肝炎

失能,失能包括注意力不足及过动症,脑性麻痹,先天性缺陷,发展或学习障碍,脊髓损伤精神疾病包括情绪障碍或思觉失调症,失智症,肥胖,BMI 大于 30 或是 12-17 岁的儿童青少年 BMI 超过同龄第 95%位的

怀孕也是一个重症高风险的族群产后 6 周内其实都稍微有高那再来就是影响免疫功能的疾病像是 HIV 的感染然后实体器官或是血液干细胞移植因为各种疾病有使用类固醇或是其他免疫抑制剂的朋友好以上已经念完了大概

还有及同时具有任一个其他风险因子之吸烟或是已经戒烟者这个也是高风险族群重症风险因子这群人家里有类似这样子的风险的或是你自己就是那当然这阵子就要比较注意一点觉得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外出了

好那疾管署有說民眾感染新冠如果你是輕症或無症狀呢建議盡量在家休息避免不必要的外出外出的話記得要戴口罩沒有禁止你外出啦那同時留意自身健康情況一旦感染之後呢你要注意的就是重症有沒有會變成重症如果遇到重症的警示症狀

包括喘或呼吸困难持续胸痛或胸闷意识不清皮肤、嘴唇或指甲床发青无法进食、喝水或服药过去 24 小时没有尿或尿量显著减少血压收缩压小于 90 厘米拱柱或没有发烧的情况下心跳大于 100 下每分钟 100 下

这以上都是重症的一些征兆那这时候要赶快到医院去去急诊那儿童呢儿童感染新冠的警示真相跟成人不完全相同那所以家长要注意家中幼童感染后如果这个重症迹象跟大人不太一样发烧超过 48 小时持续的烧或是超过 39 度和病发冷冒冷汗

退烧后持续活动力不佳普通应该是退烧结果就精神变得比较好可是退烧后还是活动力很差退烧后持续有呼吸急促喘胸闷胸痛持续性的呕吐头痛或腹痛那超过 12 个小时没有进食或是尿尿以上是儿童的重症迹象

当然我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台湾的儿童新冠少数会发生国外比较少见日本也有一些就是儿童的脑症所以会到脑的脑炎发现抽搐机要性的抽搐不太不稳意识不佳持续昏睡呼吸困难或有胸凹现象唇色紫白或发紫

血氧饱和度低于 94%肢体冰冷何必皮肤斑驳冒冷汗体温烧到 41 度以上这些也要务必来急诊马上来急诊不是去看门诊好的这个是疾管署的新闻稿那接下来我就来讲我这几天脸书发的东西

那其实我原来真的就有点犹豫啦我就写新冠这几周在台湾又开启一波新流行那这个病毒就是会一直突变突变到新的克服掉原本的人们建议的免疫力不管是自然感染或是疫苗建立的免疫力那造成新的流行这应该早就不是新闻了吧

像是日本大概从 2023 年 3 月开始它不是逐利通报了它改成定点通报就跟流感一样然后重症要通报然后定点指定的医疗机关会通报那每周你大概会看到几个新冠来降侦测它的流行度以日本来看日本大概从那个时候开始就是每半年就会有一个波流行上去

我觉得大家也非常非常习以为常了然后这样的流行波其实也根本不会造成医疗系统非常严重的跟疫情当年的时候的这么有点类似医疗崩溃的这种状况那日本的媒体啊什么人们啊早就已经不会太在意这件事情也不会像台湾的新闻报这么大了

我觉得日本有一点比较故意的事情是他们故意不会报死亡他们反而是都不碰死亡所以我觉得很多时候日本对疫情新闻的处理我觉得是真的是有点过于平淡了就像我前一阵子有跟大家说现在啦这个 2025 年 5 月这个时点哦

反而现在日本最流行的一个病叫做白日渴我们看下一集或下下集要不要再来特别讲白日渴哦反而是白日渴日本现在的新冠哦反而没有怎么上来那我不知道夏天会不会再来一波啦因为过去几个夏天其实日本都有一波新冠流行哦

这个流行就跟台湾不太一样去年冬天日本是有起来一波的可是台湾这一年新冠都没怎么起来上一波流行就是去年夏天了所以这个不太同步啊那也因此我们几乎有一年没有感染所以这一波感染可能会比较严重这个很可以理解嘛就是日本才半年前才刚一波所以就算夏天有一波大概也不至于太严重了

好,那这个每一阵子就流行一波,新闻没报你们就以为他真的已经走了吗?没有,他没有离开过好不好?他就跟这个流感、腸病毒一样,已经根深蒂固就在人类社会长存了,然后一直突变,每次就会流行一波啊。那前面打的疫苗,前面的自然感染会无法防止你得到感染哦。

那新冠病毒不会离开我们了它会跟着我们很久那我看到的就是这个病毒已经渐渐的流感化请注意很多新闻媒体都引用错误了我说的是渐渐的流感化可是我没有说它流感化了

它是不是真的已经流感化了或是这个流感化要怎么定义这个其实每个专家的意见可能都不一样我不会在这里讲太多可是我要跟你讲我说渐渐的流感化不代表它已经流感化了它朝着流感化的方向走

那为什么我说还不能完全说他流感化因为从我们现在看到的资料他的重症的比例他造成死亡的几率还是比流感高比我们每年冬天看到流感还是稍高一点那每年你遇到的流感不同的菌株其实他的重症率跟致死率也都不一样像黄立民老师有说过这个

H3N2 应该是中正历比较高的然后次之是 H1N1 那再来是 B 流还是讲反了反正大概是这样子每一年你遇到的根据它突变的状况其实也都不一定的新冠当然也可能有这个状况每一个都不一样可是

我觉得再久一点也许他会有机会走向感冒化感冒跟流感是不一样的感冒有 200 种病毒可以造成感冒然后感冒是几乎不会死人的那在我们每天都有可能一辈子都可以得到好几次感冒的病毒中呢就有几株新冠对不起讲太快了就有几株冠状病毒

本来就在人类社会中一直在留存的不断造成人类的感冒有这样的冠状病毒那这次的新冠病毒就是新型的冠状病毒冠状病毒其实不是一个非常忽然出现的一个很陌生的病毒不是它长久就都在人类社会里只是它都是几乎不会致死的

所以也许经过几百年我不知道会不会需要几百年或是更久或是几十年也许够了我确定黄立民老师是觉得不会这么快可是当然有机会它最后就会只变成一个再继续跟人类共存下去它就变成就是一个造成感冒的病毒之一冠状病毒之一好可是我讲这个流感化其实不是要忽视这个病毒

流感化其实还很严重啊流感可以造成多严重的疾病我们这个冬天大 S 去世了的那一波大家应该已经感受到流感可以多严重了嘛所以我说他流感化不是在瞧不起轻视要大家忽视这个病毒当然不是啦好那进入 Omicron 的年代之后打新冠疫苗早已经就只是为了防重症而不是防感染了哦

前面打的疫苗虽然没有办法防止新型的病毒株的感染你还是会得到感染我一直相信我们的身体不是吃素的历经了几次的自然感染还有几剂的疫苗之后如果是健康的人我相信应该还是有防重症的免疫记忆存在

那目前的状况已经很难去做研究来回答到底这个防重症的效果可以持续多久了因为这个基础每个人你已经很难找到这样的受试者了很混乱嘛就是每个人得了几次自然感染你搞不好自己都搞不清楚对吧你打几剂疫苗你是记得啦那所以你要做个研究都很难做嘛

那到底健康的人防重症效果可以维持多久我们可以反过来看如果出现一个新的新冠病毒株在健康没有慢性病的人结果他毒力又增高了不管是他毒力增高或是我们的免疫这个免疫记忆抗重症的免疫记忆慢慢的消去了

那我们应该会看到健康人这个重症又开始增加重症跟死亡那我们才应该要担心那经过这几年建议的防重症的免疫力是不是对这个新的新冠病毒没有效了目前为止我们显然没有看到这样的现象我们现在看到的重症跟死亡还是绝大多数都是 65 岁以上的老人家还有有慢性病的人

多半都是没有打去年最新的 JN1 疫苗的人所以一般的健康的人然后年纪没这么大的人到目前为止你很可以几乎就是把它看成是一个流感甚至感冒来这样处理就好了但是老人家还有有慢性病的人也就是新冠重症的高风险族群前面已经念过了

之后我就不会再念了这已经复习完了自己去看疫苗防重症的效率呢大概半年以上就会慢慢消退 6 到 12 个月那要看你的状况是什么我刚刚念了这么多的慢性病里面当然也有免疫力比较缺损的那真的大概就是半年只能称半年大概像是肿瘤科啊血液科的病人哦

假如只是糖尿病而已,我觉得应该就没有这么严重也许可以撑比较久,可是每个人大概状况也不一样同样是糖尿病,当然病情也是不太一样的半年以上就开始,我们就会看到防重症的效果会衰退这群人是要好好保护的还是会建议要继续施打最新租的新冠疫苗

那一旦染疫的话也应该尽早就医取得公费的抗病毒药物这两点我等一下都会讲那我想老婆小黎她也和我分享她这一阵子在小儿科看诊的状况那在今年过年左右我们都知道有懦弱大流行然后还有流感懦弱跟流感那一次是真的是很忙啊

再加上我们医疗护理人力不足等等的那一阵子新闻也有报有一阵子是非常忙碌的时候如果那个时候是 10 分的话他说他现在忙碌的状况大概是 7 到 8 分所以还是很忙他觉得其实一直都蛮忙的 10 分然后降到 7、8 分这个中间他觉得好像也没有太下去他的观察还有一些我们

机关署其实也每一周都会公布周报就是送的呼吸道检体现在都会培养出什么样的病毒株嘛那他的体感跟这个报告其实还算吻合他说过年的时候看的病人呢肠胃道拉肚子很多嘛或是吐那可是现在就明显转移到是呼吸道症状的病人还有发烧的病人

那他近来看到的新冠流感 肠病毒 夏天来了嘛然后还有 A 型链球菌 喉咙痛的这些都蛮多的那再多加一个 人类兼职肺炎病毒那中国叫做偏肺 我们讲过偏肺的病毒偏肺物 不是肺物 对不起

类似 RSV,呼吸道融合病毒的这只病毒最近也被培养出来蛮多的,在台湾也有一波流行那他跟我分享实际的状况,就是在这些健康的小朋友那他接触到的家长啊,多半其实对新冠病毒都很淡然,不会特别紧张哦

那听到要不要挖鼻子确诊一下啊那很多家长就觉得这个挖鼻子不太舒服哦然后其实他们都很理解哦就算儿童就健康的儿童没有慢性病的儿童就算确诊了哦他也不会符合公费给这个抗新冠病毒药的条件哦

治疗上没有差别嘛反正就是那你就有呼吸道症状嘛可能有发烧你就请假在家休息啊症状治疗给你一些症状治疗的药那靠小朋友自己的免疫力自己好那现在保险啊请假也都不需要确诊啊所以他们就会选择不挖鼻子了

好,然後這算是我的新冠複習總複習第一課吧我最後就問大家你們想看我開新冠總複習班嗎?需要嗎?因為我覺得很多真的就是應該都是 common sense 我都講到爛了喔可是真的可能有點久了很多人都忘記了啦好,結果留言還是有一些朋友很希望能聽到總複習班好,所以就有今天的這一集了那接下來我講第二課跟第三課

那我的第二课是讲谁应该要加打这个 Zen1 疫苗那正好其实新闻上现在随时都有人在发言所以我就因应时事顺便来讲一下我有看到这个防疫学会理事长王任贤医师表示他在那个国民党的防疫记者会上讲说我们经过三年的疫情已经有足够免疫力也打过很多疫苗够了

他强调疫苗永远不可能追上病毒变异的速度要期望疫苗能够覆盖到现在的病毒株那是痴人说梦所以大家不要寄望疫苗这是缓不及急的手段哦呃

這段話我只同意中間某些部分不用我講話羅一鈞就早就跳出來講話了他就駁斥他就說目前國際研究已經證實接種最新疫苗株的新冠疫苗能降低住院重症死亡率特別是長者長者格外需要追加施打新冠疫苗增強抵禦力度過此波疫情

然后他就说这个危险这是一个很危险的呼吁就是称称疫苗打够了是危险的呼吁这样那我的意见是这样的我觉得王理事长这段发言的确很危险因为没有说清楚对象是哪一些人我刚刚有讲了我觉得已经有足够免疫力够了的人的确有嘛局限在健康的人健康的成人青少年跟儿童的确是这样的

那上课我已经跟大家论述过我们身体在健康的人应该获得防重症的长久免疫记忆力那可是 65 岁以上的老人家还有有慢性病免疫系统有问题的族群大概六个月以上就会开始消退因此呢这些人世界各国还是建议要继续打新冠疫苗

多半都是建议在每年冬天打针对最新流行变种株的新冠疫苗一年打一次比方我们家一家五口在后疫情时代就只有我 80 岁的老妈每年会安排她去打新冠疫苗我们其他人就没有继续打了都有打也有自然感染过然后就没有继续打了国中高中

每年冬天都会有新冠疫苗的注射意愿都是我来秒填不打这个我一点犹豫都没有流感的话我就会犹豫一下流感我们还是有打因为流感疫苗它是可以防止感染的这一点就完全不一样了所以它还是有群体免疫的精神在流感疫苗群体免疫是 work 的因为你可以防止

你再传给别人那我们就希望他不要带回来传给老妈所以流感我们会考虑的那新冠疫苗目前只能防重症那无法非常有效的防感染防感染的效果大概只有一两个月然后就很快的下去了

特别是后面出来的病毒株又更不一样现在流行的这一株那去年是 JN1 它现在其实又变了所以它的防感染的效果肯定又是在下面一层那我认为要不要打那就完全看你个人的选择看你是不是重症高风险族群只要考虑这一点就好了那我完全没有在催促你去打疫苗的意思那政府提供选择每个人就为自己的健康负责就是了

那我看新闻上都说最近这个疫苗打气很高其实我很好奇到底都是打在哪些人身上我记得疫情期间也有这种状况就是真的最该打的 65 岁以上的老人家不打然后都是那些年轻人然后儿童去强打担心的家长去强打

他们没有公布啦可是我其实也不太想看了反正现在已经不用追逐群体免疫力了我根本不会去看现在到底几%的人打那个数字不重要好那以下呢我就简单整理世界各国目前对于新冠疫苗建议的这个接种的人群那 WHO 是说从未接种新冠疫苗者哦

尤其是重症高风险族群例如老年人患有慢性病的成人免疫功能低下者还有与病患直接接触的医护人员建议接种一剂其实我个人的意见觉得医护人员不一定要因为现在已经不能防感染了那你干嘛打你只为了那一两个月的效果然后就要医护人员每年都打我个人没有非常赞成那各医院现在应该也没有在要求

新冠疫苗的注射率流感有要求去年 10 月我们应该有讲过新冠没有那孕妇的话 WHO 是建议在每次怀孕期间接种一剂那老年人患有共病症的成人免疫功能低下然后医护人员这些人呢最近接种后 6 到 12 个月再次接种反正就是最多可以每年一次啦

半年就可以考虑那就是我跟大家说的六个月他其实防重症的效果就会降的的这个数字

美国 CDC 这个就比较复杂了因为美国 CDC 最近大家应该可以看到新闻上有讲他们的这个疫苗注射的政策会改变那可是我前几天查网页网页上还是旧的那我还是讲一下因为他是疫情后一直到现在他们的政策是这样

其实距离我上次疫情后谈论疫苗政策没有变他就是建议所有六个月以上的民众都应该接种 2024 到 2025 年的新冠疫苗而台湾现在是跟着这个的六个月以上我们都让你接种都让你接种跟建议接种其实是不一样的不太一样

那他说如果是 65 岁以上处于重症高风险族群或者是你根本从来没有接种过的人那么接种新冠疫苗尤其重要简单讲就是这样那六个月以上都可以打那我自己觉得这个是有一点不符合常理不符合我们现在看到的所有的医学证据好那我们继续看了

其他国家都不是这样建议的英国是建议 75 岁以上然后假如是 6 个月到 74 岁之间那可是因为健康状况或是治疗导致免疫系统较弱的人或是居住在老年照护机构我觉得英国就非常实务年龄抓 75 岁然后假如其他年龄反正就是有慢性病

免疫系统可能有问题的人那才需要接种加拿大也是类似加拿大是抓 65 岁然后一样六个月以上的话那就是假如是住在长照机构的住民或是有潜在疾病怀孕等等那日本也是抓 65 岁那日本倒是没有再往下因为这个我抓的是公费疫苗的条件其他人要自费打不是不让你打是自费

公费条件 65 岁以上然后还有 60 到 64 岁之间有慢性病的这个跟他们流感疫苗接种的慢性病是一样的慢性病所以你可以看出来世界各国几乎都是这样然后 WHO 我刚刚漏了一句 WHO 有明确的写出针对健康的成人青少年跟儿童

不常规建议再次接种新冠疫苗不常规建议好的那这个就是谁应该去打 J1 疫苗的这一课那今天的最后一课就是新冠总复习第三课谁应该用新冠快筛确诊我忽然发现现在已经录了 34 分钟了好像有点长那这个我们下集见好了

就是我看到中天新闻引用我的第一课很恐怖的这个新闻标题就写新冠狂烧社区黑树恐暴增前台大一说很多人不筛我看了就完全晕倒完全断章取义好我们下集分晓今天就讲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