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233. 宁波售后:明朝人如何跟日本人做生意(并感到烦恼)

233. 宁波售后:明朝人如何跟日本人做生意(并感到烦恼)

2025/2/3
logo of podcast  博物志

博物志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李二
Topics
李二: 我主要想谈谈明朝时期宁波的对日贸易,以及著名的宁波之乱。宁波在明代是重要的对日贸易港口,贸易规模巨大,据记载,港口洋面上曾飘着三千多艘船只。但对日贸易的凭证“勘合”的具体形制和定义尚不明确,现有资料与一般印象存在差异。勘合一词字面解释为校定合符,是古代证明交易或官方交往的凭证,形式会随着时代变迁而改变。明朝勘合制度并非专为对日贸易设立,而是用于管理与周边国家(如暹罗、琉球等)的官方贸易,通过勘合核对身份和货物,以确保贸易的合法性。明朝对外贸易主要集中在周边国家,以朝贡贸易为主,官方不认可私下贸易。明朝的对外贸易虽然名义上是朝贡贸易,但实际上是政府控制下的开放贸易,通过勘合制度控制贸易的频率和规模。明朝朝贡贸易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天朝上国的形象,并通过控制贸易规模来减轻财政负担。明朝政府为了避免朝贡贸易带来的财政支出过大,会对贸易的频率、规模和商品进行控制,并进行成本核算。明朝政府为了解决边境贸易带来的问题,会采取开放边境贸易或限制朝贡贸易的方式进行调控。明朝政府对开放贸易的态度谨慎,往往会因为政治或军事原因而拒绝开放贸易。明朝对外贸易政策的矛盾性:既要维护大国形象,又要满足实际的贸易需求,并控制贸易带来的风险。明朝末年由于财政困难和战略物资匮乏,对与日本的贸易需求增加,出现了通过海盗头子郑芝龙进行远洋贸易的建议。“宁波之乱”是嘉靖年间发生的对日贸易冲突,起因是日本使团之间的内讧,最终演变成对宁波港口的攻击。明朝与日本的关系长期紧张,海禁政策是明朝应对倭寇骚扰的重要措施。明成祖时期,由于足利义满的合作态度,中日关系一度缓和,但倭寇问题很快再次出现。嘉靖年间,由于日本国内政治动荡和对明贸易特权的争夺,西川氏和大内氏之间的冲突最终导致“宁波之乱”。“宁波之乱”中,宋肃清作为西川氏使团的重要人物,利用其双语能力和人际关系,在宁波港口占据优势,引发了与大内氏使团的冲突。大内氏使团对西川氏使团的待遇不满,最终引发了冲突,并袭击了西川氏的船只和驻地。“宁波之乱”中,双方冲突持续升级,最终大内氏使团在宁波港口烧杀抢掠后逃回日本。“宁波之乱”后,明朝政府关闭了与日本的贸易,这被认为是嘉靖大倭寇的导火索之一,宋肃清最终死于狱中。 婉莹: (节目开场广告,以及节目结尾的感谢和祝福,均已去除) supporting_evidences

Deep Dive

Chapters
本段落解释了明朝对日贸易中的堪合制度,以及堪合在贸易中的作用。它解释了堪合的字面意思、历史演变以及在不同朝代中的应用,并探讨了堪合制度的实际操作和意义。
  • 堪合制度是明朝对周边国家贸易的重要凭证,也是官方交往的重要凭证。
  • 堪合制度并非只针对日本,也应用于其他国家。
  • 堪合制度的具体形式和应用在不同时期有所变化。
  • 明朝政府通过堪合制度严格管控对外贸易。

Shownotes Transcript

在宁波这期节目录制的时候,友台「非马非牛」的李二暴风输出了一大堆关于勘合贸易啊、宁波的禅宗历史啊,由于实在是冗长的单人发言被无情剪掉。不过过年期间给大家解闷儿,不如请他来把前言再捣鼓一遍。

敬请支持婉莹的开年付费系列「2024 欧洲日记)」,目前只在小宇宙上架,后期再同步到其他平台。提前感谢大家的帮衬!🙇

p01.jpg ⬆️来自九州国立博物馆特展活动页面)。

2024-11-16 111400.jpg ⬆️拍摄于宁波博物院,宽正七年是日本的年号,应该是 1466 年也就是成化二年,没用完的勘合交还明朝方面。

婉莹的小红书)

《博物志》的爱发电页面)

单独购买往期通讯)

Spotify:博物志)

Youtube 频道:博物志museelogue)

Bilibili 频道:博物志)

Bilibili 直播间)

婉莹的个人哔哩哔哩频道)

《哈利播客》公众号)

爱发电上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