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磁卡最初计划以两张EP的形式发布《肥瘦音乐》,但在创作过程中,他决定增加更多歌曲,将其扩展为一张全长专辑。2023年发布的EP已经奠定了复古灵魂乐的基础,2024年12月发布的《肥瘦音乐:全面体验》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风格。
地磁卡通过模仿70年代的录音技术,如使用单声道录制鼓声、模拟房间混响等,来还原复古灵魂乐的感觉。他还特意简化了编曲,避免过多的层次叠加,以保持70年代音乐的古早感。
地磁卡在歌词创作中采用了部分70年代的写作手法,如对仗和用词上的小巧思(例如将“月亮”唱作“月儿”),但他并没有完全还原那个年代的风格,而是结合了现代的表达方式,以避免显得过于刻意。
地磁卡认为,使用中文可以让专辑更贴近国内听众,同时避免过于模仿西方的灵魂乐风格。他希望通过中文与复古灵魂乐的结合,创造出一种独特的音乐体验。
地磁卡非常注重专辑的结构,特意设计了intro、skit和bridge等段落,以增强专辑的完整性和概念性。他将EP的intro曲目《序》放在专辑的最后,形成一种循环感,引导听众重新聆听专辑。
地磁卡在专辑中采用了更柔和的演唱方式,而不是模仿70年代灵魂乐歌手的力量感。他认为这种现代的处理方式更适合自己的声音,并且与音乐的整体氛围更加契合。
地磁卡在录音过程中采用了即兴的方式,不给乐手提前听demo,而是让他们直接进入录音棚进行freestyle演奏。这种方式帮助捕捉到最自然和真实的感觉。
地磁卡在混音中特意降低了音量,避免现代音乐中常见的过度压缩和响度战争。他还将专辑的母带通过开盘磁带处理,增加了复古的底噪和衰减效果,进一步强化了70年代的感觉。
地磁卡在歌词中采用了纯情和诚恳的表达方式,避免使用讽刺或幽默。他希望通过这种直接的表达方式,唤起听众对70年代中文流行音乐的情感共鸣。
地磁卡在专辑中使用了竹笛等中国乐器,通过朦胧的音色营造出独特的意境。他认为中国乐器在表达情感时更加含蓄,与西方乐器的实在感形成鲜明对比。
近三年的时间里,R&B 唱作人地磁卡一直在耕耘他的“肥瘦音乐”计划:虽然称作“Fake Soul Music”,其实却是货真价实的复古灵魂乐。
只不过,在灵魂乐兴盛的 1970 年代,这样的音乐风格、情情爱爱的题材之于中国大陆却并不存在。在对老音乐的钻研中,地磁卡发现了这个历史上的真空期:从 2023 年春天的《肥瘦音乐 第一辑》开始,他尝试还原复古的曲风、以普通话入歌,想象平行世界里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中文灵魂乐。那么,歌词文风是怎样的、唱腔是怎样的,旋律与配器又是怎样的?《肥瘦音乐:全面体验)》于 2024 年 12 月正式发行,而它所包含的中文歌词与音乐风格的双重转译,正是地磁卡对半个世纪前不存在的音乐场景的完整想象。
在这期节目里,地磁卡做客分享了这张专辑创作历程中的点滴;我们的共同好友、和平和浪的吉他手小雨)也客串主持,共同以“肥瘦音乐”为渡舟,为你带去一份怀旧与温暖 🎁
Show Notes: 03:10 复古灵魂乐与“肥瘦音乐”的诞生; 11:42 从“月儿”到竹笛,歌曲创作的小巧思; 28:02 间场曲、过渡段、skit 与“桥”的意境; 36:16 终曲为“序”,新时代灵魂歌手的写意; 41:48 挖掘中文老歌的热情,地磁卡的私人推荐; 46:48 一张13首歌的全长专辑背后的完整线索; 55:29 从热情的上半部分,到内敛的落款。
《周末变奏》开通豆瓣页面),欢迎标记、点评!
→ 撰稿/采访/录音/剪辑/包装:方舟 → 做客音乐人:地磁卡) → 题图版式:六花
→ 《周末变奏》WX听友群敲门群主:aharddaysnight
爱发电上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