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的建设》文物介绍
在1956年的开斋节前夕,林连玉应《马来前锋报》之邀,写下了《心理的建设》一文,作为当年的开斋节献词。
林连玉以中文原文书写,被翻译成爪夷文,于1956年5月13日被刊登在《马来前锋报》的头版,与当时国家首领东姑阿都拉曼和敦拉萨的贺词并列。当时的爪夷文剪报,如今在林连玉纪念馆馆内展出。2008年,林连玉墓园扩建及美化后,这篇文章也被刻制成碑文,以华文、马来文、淡米尔文和英文四种语文呈现,以体现林连玉精神。
1956年正值马来亚独立建国的前一年,林连玉作为华社的代表,写下这篇文章,呼吁当时马来亚的人民要做好“心理的建设”,一同迎接这个新兴国家的到来。
在这篇文章中,林连玉认为所有马来亚独立后的公民,必须做好两点心理上的建设:第一,要培养共存共荣的观念;第二,要培养以马来亚为第一家乡的观念。
他认为,马来亚是个多元民族的地方,每个民族对这片土地的开发,都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因此,应该平等对待每一个族群,彼此成为一家人,在权力与义务上一律平等,是为多彩多姿,共存共荣。
同时,他也呼吁所有的非马来人,包括华人和印度人,培养以马来亚为第一家乡的观念,提醒大家在独立后,华人和其他外来移民者应当面对的身份认同上的转变。虽然他们来自中国或印度,但他们的儿女、子孙,都是在马来亚出生长大的,应当培养以马来亚为祖国和永久家乡的概念。文中一再强调“只有马来亚的利害,才是他们切身的利害,马来亚以外的国家,充其量只能算作朋友罢了。”
文末,林连玉提出了他的理想:“将来马来亚民族的界限,会完全泯灭,大家过着一样的生活,成为一家人。我们应该要有这样的眼光,并且携起手来,共同为实现这目标而努力。”
这篇文章虽然是1950年代写下的,放到国家独立后65年的今天,仍然适用。林连玉毕生所追求的“多彩多姿,共存共荣”的精神理念,在多元种族与文化的马来西亚尤为重要,也型塑了马来西亚特色,可见其思想之崇高与伟大,是一名具有前瞻性的先知先觉者。
文物介绍单位 | 林连玉纪念馆 活动预告 | 林悠悦 文物介绍 | 陈永青
/
本节目可于Spotify、Apple Podcast 平台收听
联络我们:[email protected]
林连玉纪念馆脸书专页:https://www.facebook.com/llgmemorial
Music:
开场&结尾音乐:Trust Me (instrumental) – RYYZN from YouTube Audio Librar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ZoaU3rjIZo&t=43s
背景音乐:Clarion – Scott Buckley YouTube Audio Librar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Wz0_Krqmz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