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6. 陈嘉庚纪念馆:《南侨回忆录》

6. 陈嘉庚纪念馆:《南侨回忆录》

2022/5/19
logo of podcast 林连玉纪念馆:
518国际博物馆日——新旧交错的茨厂街社区

林连玉纪念馆: 518国际博物馆日——新旧交错的茨厂街社区

Shownotes Transcript

《南侨回忆录》是陈嘉庚在1943至1945年间在印尼避难时所写,那时他已年近70,因“南侨领袖”的头衔被日军通缉,必须隐姓埋名地过日,也就是这段时间,他执笔将自己一生的所见所闻写下。由此诞生的回忆录之内容非常细致,包含他对国家、教育、南侨的期望与念想,还有他每个决定背后的意义,这一切都从记忆变成了文字。对于这本书的完成,陈嘉庚先生在序言中写道,“此回忆录盖原为纪念华侨参加抗敌而作”,他说啊,南洋千万华侨在祖国有难之时的贡献,不应只能在史书上被略带而过。他们的牺牲,数年如一日地为国而拼,而这些事迹有必要,也有被记录的价值。如今,陈嘉庚纪念馆所收藏的文物之一就是带有陈嘉庚字迹的手稿,以及1946年由新加坡怡和轩出版的首本《南侨回忆录》。

有关南侨机工和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的记录,大部分人的名字、电报内容、汇款细节都被一字一句地记下,内容之详细和完整实在令人震惊。除了详尽的内容,陈嘉庚也用文字将自身的真性情表露无遗,比如毫不掩饰地使用“不知大义、愚不可计、谄媚无耻”等犀利字句批判传统社会;而针对公益活动时,他也说到“若寸寸计较,无一可成”,实实在在地表现出他伟大的目标及其正直的三观与气度。这样文字不管是作为一本回忆录,还是一份史料,都会让人越读越感兴趣,从而加强了我们想主动了解相关历史事迹的欲望。

一直以来,陈嘉庚先生倾资兴学、以商养文的概念成为他的核心精神,带领了后来许多文教事业的发展。办学、做公益,这些事情看似都能用金钱解决,然而在那个年代,有钱并不代表什么都能做。《南侨回忆录》收录了多篇有关办学的事务,师资缺乏、学生罢课、校事不顺等,光是厦大与集美学校就有近十篇,可见即使他已一人独资将学校建设出来,但教育事业并非单方面努力便能达成。对于当时教育系统的不完善,陈嘉庚先生直言,“南洋教育之弊端,各自为政,泛而无统;任用私人,因陋就简”,也在“南洋各属之华侨教育”一篇简短地总结了自己对各地教育条例的观点,并以其丰富的办学经验为后人巩固了“有教无类”的办学信念。

陈嘉庚半辈子的辉煌事迹都在书中被他三言两语地带过,其中没有刻意深化的困难,只有生根于他们一代华侨心中的信念。如今,《南侨回忆录》已再版多次,“嘉庚精神”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扬,而最初的那本回忆录,也始终尽责地待在陈嘉庚纪念馆,继续为“嘉庚精神”保驾护航。

文物介绍单位 | 陈嘉庚纪念馆 活动预告 | 林悠悦 文物介绍 | 范明诗

/

本节目可于Spotify、Apple Podcast 平台收听

联络我们:[email protected]

林连玉纪念馆脸书专页:https://www.facebook.com/llgmemorial

陈嘉庚纪念馆脸书专页:https://www.facebook.com/mytkkf/

Music:

  1. 开场&结尾音乐:Trust Me (instrumental) – RYYZN from YouTube Audio Librar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ZoaU3rjIZo&t=43s

  2. 背景音乐:Lights – Sappheiros from YouTube Audio Librar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bbHQbZNKg&list=PLzCxunOM5WFLNCSF0UEHZqFJJlmdeL71S&index=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