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大學政治系國際法蔡季廷副教授接受主持人陳牧民訪問表示,2012年中國跟菲律賓在民主礁產生衝突之後,菲律賓提出對中國南海仲裁,整個南海緊張情勢隨之升溫,也引起了國際間開始關注南海議題。
關於南海領土的主張,蔡季廷說可以分成二大塊來看,一塊是關於領土本身,也就是我們常看到的南海島礁歸屬問題,另一塊則是基於島礁延伸出來的專屬經濟海域以及海底大陸礁層主張的權利,這二塊中一塊是主權,指的是島礁的主權和領海,一塊是權利,代表的是可以討論的經濟海域還有大陸礁層。
節目中也談到,中國為何會從90年代中期和大家一樣經營南海,變成現在咄咄逼人的態度?蔡季廷指出因為菲律賓提出南海仲裁,主張中國在南海的9段線是違法的,而這一次的仲裁結果,否認了中國在9段線裡面的歷史性權利,面對結果,中國除了沒有退讓之外,在仲裁出來前更大幅改建島礁,吹砂填海,在仲裁出來後進行填海造陸,建設軍事設施。
蔡季廷還提到2002年中國跟東協因想要和平解決紛爭而簽訂的南海各方行為宣言(DOC)還有現在還在談的南海行為準則(COC)二者的不同處及來龍去脈,當中原因跟中國意欲擴張南海但卻不希望美國介入有關。
(請點選頁面上的三角形播放鍵圖案收聽,或透過Podcast平台搜尋「這樣看中國 陳牧民時間」收聽。)
【與節目互動】
EMAIL: [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PODCAST收聽:SOUND ON) 、SPOTIFY) 、Apple Podca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