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开一家自己的出版社,再出一本自己写的书

开一家自己的出版社,再出一本自己写的书

2024/1/9
logo of podcast  少数派播客 SSPAI Podcast

少数派播客 SSPAI Podcast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L
LOSSES
N
Nick
通过创意和专业服务,在节日季节赚取额外收入的专家。
田石
Topics
LOSSES: 本期节目主要分享了作者LOSSES独立出版图书《当代学生生存手册》的完整流程和经验,包括在台湾注册出版社、选择开本和字体、简繁转换、电子书平台上架、以及与读者互动等环节。LOSSES详细描述了每个环节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并分享了对台湾出版业和电子书行业的见解。他还强调了独立出版的自由度和成本控制,以及与传统出版方式的差异。 Nick: 作为节目的主持人,Nick引导LOSSES分享了独立出版的各个方面,并提出了一些关键问题,例如ISBN的申请、电子书格式的选择、以及不同平台的要求等。Nick也分享了自己对独立出版和传统出版方式的理解。 田石: 作为本书的排版设计师,田石详细介绍了书籍排版过程中遇到的挑战,特别是中文直排的排版问题。他分享了对不同字体的选择、简繁转换工具的使用,以及LaTex在排版中的应用等。田石也对不同电子书平台的排版要求和兼容性问题进行了分析。 LOSSES: 作者详细描述了在台湾注册个人出版社以获得ISBN码的流程,并解释了选择台湾出版的原因,包括对大陆出版审查制度的考虑。他还分享了在选择书籍开本(A6)、字体(侠路文凯、香菜体、尸尾黑体)、以及排版方式(直排)上的考量,以及这些选择背后的原因和遇到的问题。此外,LOSSES还详细介绍了电子书在不同平台(Amazon Kindle、Apple Books、Readmoo等)上架的流程和要求,以及不同平台的差异和遇到的问题,包括DRM系统和安全隐患等。LOSSES还分享了与读者互动和校对的过程,以及在内容表达上的坚持和妥协。 Nick: Nick主要负责引导话题,并提出一些关键问题,例如ISBN的申请、电子书格式的选择、以及不同平台的要求等。他与LOSSES和田石一起探讨了独立出版和传统出版方式的差异,以及编辑在出版过程中的作用。 田石: 田石详细介绍了书籍的排版设计过程,包括字体选择、简繁转换、以及LaTex的使用。他解释了中文直排排版的挑战,以及在不同平台上遇到的兼容性问题。他还分享了对不同排版软件(例如InDesign、LaTex)的评价,以及对未来排版技术的展望。

Deep Dive

Chapters

Shownotes Transcript

这样这样我现在先现场做一个 reaction 我把我刚印出来的这个书我们来做开箱我的麦克消失一下然后我们来看下是什么效果我还不知道我现在非常的害怕你这是第几印了第三箱我记得是如果不算前面就是还没定稿的时候的测试第四本第四测这是第四印了已经就是但正式印是第二印但是总印的话在这印刷厂也是第四印了

所以你这个计划印 100 册的书实际已经印过多少了 300200 吧它前面那个都是小音量的就可能 10 加什么的我没记错的话 599999999

兄弟们它是正常的兄弟们它是正常的我的天哪而且书籍给我印正了你知道刚开始给我印的那一碗上一碗不光封面印的印花了而且书籍印歪了一毫米怎么歪的呀偏了它往左偏了一毫米

书籍上不是有书名吗然后那个书名往左歪了一毫米你可能觉得一毫米没有很多那不是很个影吗你可能会觉得一毫米没有很多但是我必须要就是你必须要忍受那一毫米它看起来很显眼所以那个书印得我很难受就是印刷厂当时跟我说我不能给你保证一定能印到中间但是他还真给我印歪了

这次是正的这次是正的那人家实现了承诺呀对说给你吧一定给你吧不过那个什么数码印刷它应该是它是不是拿 A4 给你然后切我不知道它是用什么它也有可能是 A3 吧我 A3 和 A2 都是有可能的数码印刷

A2 我觉得不太可能一般的打印机不太会用 A2 如果是数码印刷就是大的印厂它一般是用 A0 的印的就如果你是那种正经的开模的那种丝网它一般就是 A0 然后印完了然后把它切出来的正式出版书它现在好像不太写了以前不是会写什么印章多少个印章嘛就除了页数它不是还会写印章吗

印章就是指你你你这本书印了多少个 A0 哦如果我没理解错的话应该是这个意思嗯明白了明白了有点意思所以你你看他不但他不但要凑那个双数他还要凑 16 页哦咱这应该是没凑出来你你你对你数码印刷无所谓哦明白了那如果凑不出来呢凑不出来那你要么就是最后剩空白页要么就你可能就得扔一些嗯

就这样的话成本上就不划算了就虽然几本书可能无所谓但你要是印一大批的话这个成本可能就会比较明明白 OK 那这个我们就保留我们现在可以开场然后正式的来跟观众打个招呼吗可以你们各开一遍一般串台不都是各开一遍吗

字幕 by 索兰娅

大家好,我是罗斯,欢迎收听这一期的 podcast 节目今天这一期节目是和少数派插起来的一期来讲一讲我最近做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就是我自己独立出版了一本书想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这中间的一些故事

那么今天在这里呢是少数派和我们一起合作的本 podcast 大家好我是 Nick 今天我又跟罗老插起来就我们这个三人组合之前在少数派聊那期胡逼好像还挺受欢迎的其实我们之后又录了一期胡逼的讲 ADHD 的但是太长了就是线头太杂就我一直放着没紧我前两天还跟另外一个大尔田石应该知道我跟他又录了一期 ADHD 的

他做了一个关于教育的节目好像心理学的节目吧我跟他也插了一期罗老你的竞品出现了我的竞品出现了就两期完全不是一个风格可以可以那田老你自我介绍一下可以吗大家好我是田石反正在罗斯的这个项目里面我是担任了排版的工作版式设计

我自己以前接触过一些国内的独立出版方面的工作吧然后我自己因为以前也做过翻译所以正式出版可能多少也接触过一些哦所以就相关的经历大概是这样我想接着刚才有一个问题接着问啊

就是刚才 A0 的那个问题那画册它有好多那种不规则的那个是咋整飞镖的我不太确定就是实际操作上是什么样但 A0 非常大嘛就你不可能有 A0 的书对吧所以理论上你都是可以切的就只是说你切完了你从成本考虑你是要扔进可能少的东西嘛但如果你不得不扔那你就

就也只能但比如说艺术微喷的话可能就不一样就如果有些成本非常高的可能会有微喷但那种就不是印书的操作就你一张一张印那你可以就直接在小的纸印看画印的嘛就是对对对哦

但反正总的来说常规的操作就是你先印在大张上然后再往下切比如你看那种什么除了什么 A3 A4 不是还有那种 16 开然后 32 开那个说法吗那其实 16 开就是你一张大的可以切到 16 张 32 开就是一张大的可以切 32 张它其实这个意思

最大那个就应该就我不确定它跟 A0 是不是一样的可能差不多但反正就最大那个单位就是全开嘛就全开就是你反正印刷机印一张出来它就是一个全开然后完了你自己切那要不我们就从这个尺寸说起因为罗老这回印了一个小册子一个小迷你书我印的这个尺寸其实是一般被称作是漫画本

是一本 A6 的书 A6 大概是什么样的尺寸你可以想一想你随手拿一张 A4 纸出来把它切成四分之一和一本漫画的尺寸是一样的一般情况下日本的话这种书会比较多一点文库本是不是也是这个尺寸对还有小号的那些英文小说什么的也用这个尺寸当时选择这个开本唯一的原因就是我希望孩子上课偷看这个书的时候能比较方便一点

那其实不方便因为会变得比较厚然后就比较容易被发现而且它比对如果你跟课本差不多大它会薄一点好的我失策了然后因为我自己是一个 ADHD 嘛

当时我在印的时候就刻意是我不光印的是 A6 而且我印的是双蓝就是上面一蓝下边一蓝所以其实它是你真正看的话每一蓝的那个尺寸是 A7 的一行没有多少个字我觉得这样你看起来的话眼洞你控制的会比较好如果那一行特别长的话我很担心我的读者一行会跟不下去会跟不住所以我说累一点你多跳几次眼的话可能要比你一行看那么多看那么累就会好一点相对来讲

所以整体而且你还是直排的就是本来看着不累的看着都累对对对这个为什么是直排的呢因为这个就是本集的最大一个爆点我为了抽一本书我在台湾开了一家筹版社我操

但我觉得这其实跟那个并没有原则上的关系因为台湾的出版他也不要求你非得是对他不要求非得是直排的但是我在那个群里边跟我台湾的那个朋友确认了一下我说你们那边的书一般都是怎么排的他跟我说一般都是直排然后倒排比较多一点然后我说啊

既然这是一本在台湾盗牌是盗装盗装就是正常情况下咱们那个书不都是胶装在左边吗就是翻页看的顺序嘛从右往左翻就左开和右开嘛然后这个他们印刷厂叫盗装就是他的那个胶封被封到了右边这就跟你漫画是一样的就是你是要从左往右开的如果你把它摆在书架上就会觉得它很烦跟其他书是对着的但这个其实是横拍直拍觉得

对中文的直排一般就是从右往左的那你如果是就还是左开的话就会很奇怪不对还是右开的话就会奇怪对读起来的那个你的视线就会变得很怪但是我在我电子书上都是开这个的罗老也在用文石文石有一个功能就是它能

这个给我的感觉就是我作为一个经常读横排书的人我为什么会尝试这样的一个排法呢因为我觉得这样排视觉上面比较好看一点就是我想传达的那个意象在这个里面而且它这个是一个繁体的一本书就是我觉得你这句话有政治风险凭什么那个就更好看就是我个人的审美上面我会觉得这个看起来味道比较对一点就可能这个东西不是你经常看的东西你就会觉得

他比较新鲜他比较好看一点吧就是基于这样的考虑看了一下我就这样有点意思然后我就这么排了不过这个事实上也成为了后来我们整个里面最大的麻烦对对对快给讲讲我想到现在我觉得那段时间非常的地狱对于田老来讲田老你快讲一讲那田老讲讲吧就是中文直排到底有哪些坑这个老老每天都在推广的哈哈哈哈

这个事我们还是按时间顺序讲因为就是很散就还先接着讲吧后面可以提了好的那要不我再问一个我关心的问题吧可以啊这个字体是怎么选的我感觉这个正文字应该是狭路文凯吧如果没看错的话对对

对因为罗老师侠路的粉丝 over 对然后这还有一个引用题这个引用题用的啥感觉很像小赖的那种手写题好像是让我看一下我都忘了中间换过手写题是田老选的然后这个正文的这个字体其实是我选的其实这个侠路文凯和我们选的其实是那个香菜体是这个写法上比较偏台湾的烟髓对

也不是那么毒的也不是那么毒的但是那个米南话我不会读它其实是一个米南话之后直译过来是香菜我用的是那个版本它比较符合台湾在地的解法

解释一下就是狭路文凯和延随它都是从日本的一个开源字体叫做 Klee-1 对衍生出来的所以我们就相当于选了那个 Klee-1 的另一个分支就是台湾分支狭路相当于是简中分支对的对的

但我记得这两个字是不是一个人做的不是不是不是是分别开发的对是两个人分开做的 OK 我觉得台湾那边的香菜这个字体的话它的标点符号的处理相对来讲比较好

标点中置是吧对它的标点处理的相对来讲比较好一点另外一方面的话就是它的写法上面可能因为我这本书是在台湾出版的我希望它整个字型的写法跟台湾那边的标准会对的比较齐一点所以选择了这样一个字体然后

为什么会选择这个风格的字体它看起来很不出版对吧就是一般情况下我们都会用方正书送对吧然后可能会用方正黑体来做这个出版但是我觉得我这本书的面向的这个对象就首先我们讲了这么长时间还不知道这书叫什么哈哈哈哈

这本书叫做当代学生生存手册是我在少数派年初的时候春节的时候发的那篇文章扩展成了一个应该是一万多少字来着天啊我这本书是多少字来着

忘了反正问你自己啊忘了十万多字吧应该是十万应该是十万字左右就我把这本书扩展成了有十万字的这个东西然后他的主要的面向的受众是学生我希望整个的这个书的排版的这个氛围看起来能够比较有亲切感一点无论是黑体

或者诵题我觉得它看起来都太严肃了你可能会感觉它和教科书上面的字体很像我觉得这个东西没有温度但我想做的是一个有温度的东西然后我就选择了这样一个看起来很不适合用在出版上面的字体但我觉得最后印出来的效果是好的至少我看这个效果是好的

中间的话就是我们引用的那个字体的话就是波浪线框出来的这一块的这个隐门的这个字体其实那个是我中间插的一段我不知道往哪塞然后就就有点类似于扩展阅读一样的我把它插在那那个地方用的就是也是一个选择一个比较偏手写的或者是比较随意的一个字体

我想传达的它是贴近你的我不希望让你有太多的距离感你看高高在上的一本出版物没有没有没有我希望把它的格调拉的低一点是这样的一个考虑刚才尼克说这个很像小赖内海和小赖的关系就跟颜髓和侠鲁文凯的关系是一样的就是他们也都是基于同一个另一个日文的

然后大的出发点其实就是咱们也用不起商业字体就只能在开源的里面找了难道我要用私人送吗这不行吗也不是不行私人挺好的啊私人挺好的不太对劲反正反正就是大概就是这么个情况嗯

大概就是这么情况而且我觉得内海那个字体是挺有意思的它里边有很多如果你把那个 font table 打开的话里边有各种各样非常好看的小符号如果你用它去打数学公式的话你会发现那个公式蒙的不行全都是表情符号它把数学公式那一块的区块全都用来画各种各样的小图形了你看我这本书里边

不同的有些地方我为了把排版拉齐我留了一些空然后我在那个空上就添了很多这个小符号像是小星星玫瑰花或者小铅笔这个就全部都是内海内置的这个小符号我就直接把它添进去了我觉得这个就挺方便的对它做了可能有上百个那种

小图案吧不过这个应该就是从日文原版继承过真的很有时间啊做这种事情不停的画这个这些小图标每一个画都很好看哎呀有点厉害有点厉害这字体还有一个就是你用在那个大标题上面的那个字体就是是一个原体哦对这个哎那个原体那个原体叫什么来着

尸尾黑体它好像也是一个 folk 它不是一个 native 的它就是四元黑的变原版对应该是把四元黑磨圆了我觉得这字体也好看这字体我们选的都还不错尸尾原体不是尸尾黑体对

真的很开心看到了你这样的一种形式这可能是比较少见的一种字体的选择但是哪怕这个书印出来了之后我看它已经可能有不下十遍了我依然觉得它是一个这个字体对我的这本书来讲是一个最好的一个选择非常的开心那在这个书转繁体字的过程当中

你用的什么方案 OpenCC 吗不是有一个东西叫做繁画机是他们原本是用来转字幕的因为你不能直接的把简体转到繁体如果你直接转的话会有很多用词上会有问题虽然这本书它现在也会有很多用词上的问题就是不是那么的抬但是至少现在看起来气氛上对了你比如说我们这边会

会叫硅谷是吧他们那边可能会叫矽谷然后我们可能说叫平木但是他们那边会叫银木就这种词如果你硬搞的话其实不太对劲所以就是用的是发话机它里边有一个词典你可以它就对着那个词典你就可以把这个东西捋下来但是这个里边其实

也有很多他的那个库里面没有的词然后也都是平时靠感觉然后也是问了一些这个台湾在地的那个朋友我说这个词用的对不对然后也换了一些但是到最后也没换干净有一些可能换的稍稍有点问题但至少我们都是这个华文圈的人嘛就是读起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我只是希望读起来不要那么的怪所以就往那边靠了一些但其实没有做到百分之百的符合台湾那边的用词方法吧

台湾人自己也未必只有一种对因为现在华语圈像是抖音小红书这种东西其实已经算是在整个华语圈都比较火爆的一个产品它所延伸出来的就是语言的使用上面多多少少也会侵染出去所以

也不会搞得那么所谓的这个纯净我觉得搞太纯净就有点沙文主义了但算是一种风格那我们从头开始来讲吧就是这本书的起点是我是怎么样开始搞这个东西的其实这本书最一开始搞的时候是一个 PPT 啊

是我之前也是有一搭没一搭的去做这 podcast 大概是年更节目或者两年一更的这种一个 podcast 过年春节的时候放了一个七天大假我这没良心的人没回家过春节我就一个人在北京我说咱干点事啊

当时就是说做一个 PPT 做一期节目吧去讲一讲我的一个教育理念因为这个事我在脑袋里边打缸已经打了两年了我觉得差不多该写了吧就该做了吧当时是想录一个 podcast 然后说我这次把规格弄高一点我把它做成一个视频吧视频我也懒得剪

然后我就用 PPT 来做就做了个 PPT 录了一个也是一个多小时差不多我忘了可能是一个多小时的一个视频录完之后发到了网上大家就很多鸡掰人跟我说我要看文字版我不要看视频然后我就说那我就给你做一个文字版吧

技术这么发达是吧我就找了那个讯飞语音去转了一下给它转成了文字版然后我就非常粗糙的编了一下当时前老还在吐槽我说你这个东西怎么这么的口语我说它就是一个转稿你说我怎么办里边还有很多的错别字当时很多人跟我说错别字好多影响阅读那我也没有办法我不是

就是我压根也没有想到我说这个东西会有这么多人读只是想留一个档然后这个东西就这么写出来了写出来了之后少数派那个时候不是在做那个活动叫什么春节的时候征文吗对 年度征文是不是对 然后年度征文说有年度征文有钱的我说为什么不投一下呢也没想就特我觉得我脸皮特别厚我说这个都是错别字无所谓投吧反正有编辑是吧没想到编辑也没编就这么扔上去了哈哈哈哈

因为正文我们是不能改的我们是不能动的对这个然后然后当时但是但是编辑改了一些其他东西就他要求我改了一些其他东西我的行文风格是比较奔放一点啊

就我可能会开一些比较昏的一些玩笑对对对我有印象让你把那些昏断的删掉了比较低俗的东西所以这个实际上少数派的版本比较干净一点它比较素一点但是在我博客的那个版本就比较昏一点其实我个人蛮好奇的就你们编稿的时候一般

一般情况下是不允许有这样的内容出现的是吗也得看度吧如果你只是一句话带个小玩笑可能还行但总体上没有吧我印象里我没有记得哪篇文章是有这种在黄段子高密度的低俗内容就我出这本书当时我没有选择在大陆出版也是这个原因我出书的时候里面其实没有混段子但是我想在书里面讲脏话这个是我的坚持就是

对这是我的坚持那咱得好好看看这个但那你一方面你又想把这个做的就是对年轻的学生比较友好对吧就是从什么板式啊然后这些方面那你另一方面你又

想用脏话那这个方法这个东西我觉得就是一个迷思年轻人他虽然道理上可以说是吧道德上来讲大家都不鼓励说脏话但是我说实话哪个年轻人没有听过脏话就这东西不是一个不能这话倒是没错对我不觉得这是一个不能够登台面的事情我觉得这是一种能够贴近这一方面是我想表达的东西

另外一方面就是我觉得这东西是能够我看到一个错别字牌你不要说了都已经出版了你不要说了再版的时候再版再说明年我会再版的这是一个我能够拉近和读者关系的这样的一种方法所以

我是觉得我有控制我在找这个校队的时候校队也会给我圈你这个地方用词没有问题用词驼否给我圈了很多然后没有问题把那个把他的屁股删掉这个的确就是我的坚持我有一些表达上的坚持但是在这边我实现不了你能想象你在书店当中买到的一本书里面有脏话吗这是不可能的对

其实还是不少的其实还是不少如果只是脏话的话那除了对很多小说文艺作品都是除了直接的黄报内容其他就如果只是脏话其实还是挺但是我这本书的风格比较偏严肃就是整体想了一下我觉得在这边出版可能你多多少少都会受一点 censorship 我觉得就算了吧对所以这个整体上会选择在台湾出版然后会议这样的

形式来出就是我这本书你翻开第一页我就有一个 noticenotice 的全文朗读一下为达成写作目的本作当中存在诸多粗俗表达词乃刻意为之尽请读者理解我没有让你谅解我要你理解这个的确就是这的确就是刻意在做的

事情因为有些事情就的确是对你做了一些混蛋的事情我就让你去吃屎这个我我觉得这个表达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如果你用各种各样的校对工具包括我找的这个校对老师他都会提醒我你这个地方的用词可能要改那我就我没有要改我没有要改这个东西哎不过罗老刚才有说到就是你在做这个书的时候是有编辑帮你去看稿的我很好奇就是你这个出版社不都是你的吗

所以这个编辑是谁呢外包了对 exactly 那个人其实不是编辑那个人是一个校对他只负责校对他不负责内容的控制是你找的小弟吗不是田老帮我联系了一个就是他在出版界的朋友帮我校对了一次然后我在网上找到了一个

台湾的一个教队老师他帮我校对了一次繁体就是两教之后所谓承担编辑角色的这个人实际上去控制内容的这个人实际上是重册的读者我大概收集了我看一下那个群啊

我其实有点忘了这个群里一共是多少人了微信群吗不是是 Telegram 的一个群一共是算我一共是 19 人那不算我一共是 18 个人就是说我们有 18 个人全程参与了这本书的写作过程我每出一张就会有人过来读我每写一张就会有人过来读然后他们会告诉我他们觉得这本书什么地方写的有点不大对

得地得写的有问题我们有一个非常厉害的得地得警察把所有的得地得全都给我过了一遍当时我都崩溃了因为我所有的得我就全是得得得得得得我编你的文章我也会把所有的得地得过对我就是得得得得得得他就很崩溃我这个就得地得我这个没有问题不行有问题哈哈哈哈

对然后他们就会帮我看说比如说这个地方我觉得逻辑写的不大对这个地方你的表达我没有看明白你的意思可能这个地方你得地都有问题这个地方你的用词可能要再修一修可能有一些东西你前后说的重复了你可能需要编一编差不多就是这 19 个人当时给我留下的

好几百我不知道没有上千但绝对有好几百条这样的这个批注然后当时我虽然是花了一点时间去把这个书写出来了但是我花了相当长的时间去跟所有的这个读者去蹭这个东西然后一条一条的去修最后给修成这个样子差不多是这样它和一般的出版 33 叫完全不一样它打的是一个非常野的一个路子

所以你的出版社是一个什么作用呢就是为了获得书号吗对如果你想要一个 ISBN 的话你必须要注册一个出版社你有三位码 ISBN 当中有三位码是出版社的唯一识别码你要 ISBN 必须有出版社的码所以我们和一个台湾人合作用他的身份在台湾注册了一个出版社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无限制的注册 ISBN 的码了

这个出版社它其实不一定是一个社对它不一定是一个公司台湾那个它就叫出版社吗我是说你们注册的时候

它那个实际的名字是叫个人出版我们不是公司以个人的身份去注册的它其实是一个类似法人的概念就是说你你作为一个行使出版活动的实体对那它可以是一个企业也可以是一个个人对我们虽然是个人但是我们有一个自己的 ISBN 的一个一个码差不多就是

这样我们有三位然后这三位的话我们可以无限拿书理论上你是可以比如说你把自己的名字注册成一个出版人也是可以的是可以的但是但是我没有这么做因为以后考虑到可能我们想再万一我们要再再再做一些其他的事情呢所以就是用的是麻痹文学这个 branding 我们基金会也下边这个 branding

反正据我所知就是别的一些国家它也是类似的过程你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什么反正就是一个类似进行出版活动的法人的这么一个东西是的那大陆呢国内一样吗不是国内是必须得是公司的国内不是国内你公司还不够啊国内只有一些固定的国营出版社他才有资格获取书号

所以你的一切出版活动都是要经过这一些国营企业的这些是出版社所以它是一个框定的范围据我所知好像也没什么新的出版社

就是那些但比如说你看现在有什么摩铁文化呀对吧普瑞文化呀后浪啊这种出版品牌所谓出版品牌你们知道吧哦我知道理想国对吧这些所谓的出版品牌他们跟海外的那些展设的角色其实是有点区别的他们比较类似于你可以理解为图书策划公司呃

比如他们有个提案说我们想做一本什么什么样的书然后他把这书比如说翻译啦写作啦设计啦这些工作他是可以全部做完的但他最终是要经过那些国营的出版社去获取书号他才能出的所以你看到很多那个书他同一个出版品牌他有可能在不同的出版社下面出

在国内这两块工作它很可能不是同一个实体但有些出版品牌它是比如说某一个出版社旗下的这是有的比如什么逸林它既是一个品牌它也是一个出版社对吧但现在很多新的出版公司的话它是分开的那你说它从事的其实不是一个完整的出版工作它做的只是前面的一环

就你像有些所谓的比较没出息的出版社它就是纯卖书号就是我不负责编辑我不负责选题我不负责策划就是你们策划好了来找我就我把书号给你然后你分成给我躺着赚钱

有一些出版社他就是这样的关于这个书号我也挺好奇的像 ISBN 这种我印象里它应该类似于一个全球通用的一个体系就是你如果有了 ISBN 的号你其实在

相当于进了一个索引的数据库这种感觉包括其他国家的就是全球国家只要出了一本书通过这个号都能索引到对应的那个版本理想上是这样但实际上没有那么理想没有那么理想但是就有一些地方的数据库是不通的就比如说你在国际的那个是搜不到中国的书号就大部分可能

然后你在中国其实也没有一个公开的数据库你输任何中国的 ISBN 就可以搜到那本书是啥这事儿我也没完全搞清楚但反正就并没有那么你

你只能说就 ISBN 它作为一个标准你看到 ISBN 它的格式是确定的但是说它在检索上目前应该不存在什么数据库可以检索到世界上所有就至少公开的是没有所以听上去 ISBN 更接近一个编号体系而不是一个数据库的数据体系对

它和 EAN 比较像商品条码是一种很常见的东西但是每一个商品上面的条码不一定是一样的包括书上的条码我所知道的台湾的很多书后边的条码不一定是 ISBN 有可能是 EAN 它就是薯片或者是

你买一个杯子那种条码叫 EN 的码就是一种 general 的商品条码对对对然后那种码是一个类似于订阅式的东西就你每一次每一年都是要续费的这种然后你不续了你还要发通知反正是个很繁琐的一个商品的条码

ISBN 是专门给书用的码然后还有 ISRC 是给 CD 用的码然后还有连续出版物的码就是各种各样的码是不一样的虽然长得都是那个样子但是它位数和编码方式都是不一样的 ISRC 其实不是给 CD 用的它它确切的说是给录音用的就是说呃

理论上比如说你一张专辑里面如果有十首歌那你这十首歌是录了十次的这十首歌是有十个 ISRV 的田老那个数据库是不是写过这个对我好像提到过但我觉得国内之前会有一些相对不那么规范的操作

一张专辑一个 ISRC 那这实际上我猜是某种执行上的便利但可能实际上并不是完全符合 ISRC 的使用方法我额外补充一点啊

有声书用的是 ISBN 不是 SRC 那它也是书啊对因为它的重点是它的内容对是它的内容然后这个 ISBN 还分两种一种叫做 ISBN 一种叫做 ESBN 电子书就 ePub PDF 和有声书这个申请的就是 ESBN 这个东西是不能印的啊然后

你硬的要申请 ISBN 他们的申请还不一样关于这个我有个问题这是国际标准吗我没有查过但是我知道的是台湾这个东西是分开的然后你不同的格式你还要申请不同的码但 eISBN 要比 ISBN 好深很多流程上要简化很多毕竟你不需要邮一本书过去如果你在台湾申请 ISBN 你要把一本书邮过去这事就很麻烦但是 eISBN 就只需要把你的文档传上就行了大陆好像没有这个东西

大陆地区是没有 ESBN 这个东西的就是你在起点上写网文是不需要申请书号的我觉得如果要申请书号会是个很恐怖的事情那很有趣的就是比如说起点上我写了个文章它是一个电子版然后我直接就出电子版比如我在微信读书上出一本书但是没有实体版那我还是要走 ISBN 这个体系是吧这是个灰色地带就是

法规目前还没有完全跟上实际的出版实践所以理论上你说你在钻漏洞也可以你说你实际上在做一个不合规的事情也可以就国内好像目前对于数字出版还没有做出比较明确的规定所以如果你要严格合规的话你需要给你的数字出版也申请正式的 ISP

但就是实践上可能不太可操作除非你把网文全砍了但这事也不是不可能发生那我有一个本来想在后面问的问题我放在这问吧就是作为一个个人他如果想在大陆出一本书的话他有什么途径吗联系出版社对联系出版社然后看出版社给不给你出目前最正常的方式就是说比如说你写了一本书然后你也有一定的知名度

可以基本上说服出版社你这个书是值得出的对吧那你就去联系出版社然后后面那些文书工作他们会帮你搞定这这个就是比较正常的但比如说如果你是一个完全没有名气的人然后我就是想出一本字节书那所谓的自费出版嘛

你跟出版社说我需要一个书号但我没有办法保证我这本书可以盈利那我自负盈亏我把成本给你这也是有的然后出版社会帮你承担基本的编辑和审查然后你就出但这个自费出版的话就是你很有可能是没有渠道的就比如说他也不会主动帮你在新华书店上架你自己印几本你自己拿去送人

大概就是这么个情况就很多老板出回忆录啊或者之类的就会一些相对个人的东西他自费出版差不多就是这个路子等于他本质上就是买了个书号对以及印刷费虽然理论上好像书号是不允许买卖的但反正

实践上是这么个操作我觉得可以顺带老老聊一下你这个书之后的推广问题你准备咋整呢就是因为你之前也有提过你要上线很多比如在线的像 Google Playbook 这种还有 Apple Books 你都上了这种渠道的选择是你选的还是谁帮你选的这个东西是这样的电子书的出版如果我们来看除中国大陆地区之外的

出版渠道的话实际上你能出的地方就那么多比如说像是这个华语世界比较常见的乐天 Cobo 的商城然后像是 Redmoo 独墨这样的一个商城然后 Apple 的话你可能会有 Apple Books 对吧 Google 有 Google PlayAmazon 的话 Kindle 是比较好上的但有一些你是上不去的比如说 BookWalker 台湾这个你是上不了的你必须要有一个台湾的身份证然后你必须要有一个台湾的银行账号它才会让你注册它不让你注册这事你没有办法那这种就属于地区性的平台对

然后你要上的话你肯定是上华语用户用的对吧你上一个什么欧洲小国的什么什么这个平台我知道有那种你上它没有必要而且你很容易就被人搞出盗版来这个你这就是不划算所以挑的时候能上的我就都把它上了然后这个钱有的说实话上了之后这钱我是回不来的因为比如亚马逊这个平台我没有被亚马逊认可的收款渠道我就是能先压在亚马逊的然后等哪一天我有了这个收款渠道之后这个钱我才能拿到

这个是上架方面的就宣传方面的问题的话你也没什么办法在这些平台上架有什么要求吗像你说还是得交保护费的那除了保护费它还有别的要求吗比如说要你的书号还是什么吗上架是不需要保护费的但是你卖书是要抽成的它也不太会对你的书做什么审查

包括如果你写了一本色情小说这个也都没有问题也都可以上但是你不能做那种品质低劣的书就是像 Rhythm 的话它有一些很明确的标准你不可以整本书都在做广告比如说你上了一本书叫做 Google Play 或者 Apple Books 书籍名录这些东西它不给你上你要有一个最基本的品质的要求然后你不要违法你不要教人怎么样制毒品对吧你不要教人怎么样制毒品

制作枪支啊这种东西可能就会稍稍有点问题剩下的其实他没有任何审查你只要把它上了就行

但你需要声明吧就比如说你写了什么未成年人对你要声明但是都可以上你应该是要自己标出来的你只要升了都可以上唯一是 Google Play 好像是不给你上这种东西的 Google Play 是不给你上限制级的但其他的都没有问题苹果居然可以上吗至少我看 Redmoo 的那个渠道上面他没有说不能上具体我就不知道了因为这东西不是我亲自去上的那个甚至是 Apple Books 那个后台我都登不上去不知道为什么

所以你 Apple Books 是用 Redmoo 帮你带上的对 Redmoo 带上的其实带上是问题很大的因为它抽成很贵比如说现在有两种带上一种带上是你走书城书城帮你带上然后它抽你成另外一种带上就是你每个月交保护费给平台交保护费然后它帮你上各大书城你这个保护费一旦不交了它就全都帮你下架

是这两种带上然后你比如说像 Redmood 带上的话是他先抽 30%苹果税苹果那边他每一枚小说一本书他会抽 30%然后收下来剩的这 70%Redmood 会再抽 50%那你到时候就不剩啥了我到时候就剩 30%多如果你在 Google Play 和 Apple Books 上面去

去买我这个书的话到我手基本上也就是 30%多但是如果你在 Rhythmoo 的话就是我拿 70%Rhythmoo 拿 30%包括乐天的 Cobo 也是这个样子的其实你并不需要一个书号就能够上大多数的平台但是如果你在台湾的平台上线的话如果你没有一个 ISBN 或者 ESBN 的话你的书会被抽消费税

哦 这个是什么邪门的规定这个是法规就是它会鼓励你把你的书放在他们的图书馆里面做永久殿藏可能因为如果你没有书号它就把你当做一个商品物理对 不过这里可以科普在大部分的国家和地区其实 ISBN 并不是出版的必要条件是的所以 ISBN 的作用其实还是为了方便索引是吗

对总体来说出版行为并不一定要涉及 IS 就在大部分的国家和地区你完全可以就是自己写一本书然后自己去卖印出来还是放在电子平台都可以然后这个过程中你完全是可以不申请 IS

不会有什么太大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书他会用 EAN 他不会用 ISBN 就也都一样嘛就都是一个条码嘛你啥都没有也可以对有这个条码主要的目的还是你真的上了实体出版的那个书店的时候他收款的时候他扫一下他能扫出来东西而且这东西他不会撞号这个是条码本身我觉得存在最大的意义但是在中国大陆出版的话你是必须要有一个这个东西的不然你的书不能卖好

不能卖你如果印出来了印着好玩是没有问题但是你卖的话这事就是大问题之前也有这个独立出版社因为这个出问题了就你内参可以但超出内参范畴那我突然想到一点就是那因为中国大陆的 ISBN 跟其他地方是不通的所以有可能出现比如两本书在用同一个 ISBN 号的情况不可能因为前面几位有国家嘛哦嗯

它首先会把你的地区框出来然后才是别的所以就是你中国的跟外国的撞是还蛮好玩的就是我在第一次拿到自己的 ISBN 码的时候就有一种我在这个世界上有了一个独一无二的东西就那种心情就非常的开心但是你再给电子书申请了 EPA 和这个 PDF ISBN 的时候就麻了就觉得天这么多表着的好烦啊

所以你在申请电子版的这个 SBN 的时候还是要把你的电子版的书再传一遍的是吗传两遍对手续上算是两本不同的对手续上算是两本不同的书而且你每一次申请的时候你要先传半本上去他为了给你这个书去编号他需要先检查你这本书是一个有效的书就是你必须得把你的他要确定你的书的名字是对的

那为啥是半本你传整本回答你可以传整本但是你也可以传半本它唯一的目的就是要确定你不是在一方面你不是在囤号另外一方面就是你这个东西是有效的一个出版物你拿到了一个号之后你要再回到那个系统里边把完整的推上去推上去的时候你还要签一个就是说呃

授权你授权他们的图书馆在什么样的范围之内使用你的这本书比如说你希望在这个图书馆里边经由全网公开在互联网当中都可以看这本书还是你只有踏入了台湾的电子图书馆你才可以看这本书然后你授权授权多少本电子书授权多少本看起来就很怪就是有多少个人能同时开这个网页等一下我有问题就是台湾是有一个中心化的电子图书馆的吗对

是的你所有的书必须都存档 OK 然后相当于一部分你直接在那上面借的外国人可以借吗可以但这个东西要看他的授权是怎么签的 OK 这还是头也清楚对这个要看你的授权是怎么签的你像我签我捐 20 本就是有 20 个人可以同时看但超过 20 个人就不能看了但是你也可以选择不授权不授权的话就是没有人能看嗯

对就你也可以授权随便看我可以授权随便看你还可以授权说多少年之内看多少年之后你要转成内部使用这个都是你都可以精细化的那这系统还挺好的哈对对对但是我看了一下啊现在你能够在公网当中借到的书都是什么禅修啊啊

就是那些明显希望你不花钱也想让你看的散播希望散播爱的书我觉得这种书我不是很需要但是你可能走进图书馆之后很多书就可以看了就是那种公版名著是不是可以

也要看出版社是怎么签的那听上去就是在台湾的话所有在台湾的出版物事实上都是在他们的图书馆系统里备份的只要你有 ISBN 只是外人能不能看到的一个区别除非是前现代的国内也是

对你都是可以借得到的这个应该是有正儿八经的 ISBN 体系的国家应该都会有一个所谓的国家版本图书馆对但是电子咱们这边就没有对电子因为电子 ISBN 这事有没有我都不知道我不知道有没有 ESBN 这东西但我没听说过大陆没有

我们可以顺便介绍一下 CIP 讲讲这个你讲吧我只知道我升到了一个 CIP 他很厉害但我不知道他是干嘛的就是通常比如说你翻开一本书再看他的版权页他除了 ISBN 还有个叫做 CIP 的东西我不知道台湾叫啥大陆应该是叫做国家版本图书馆的存档编号等一下让我随便找

我先来念一下台湾的这个叫什么叫国家图书馆出版品运行编幕资料大陆的是叫做图书再版编幕数据然后底下有一个中国国家版本馆 CIP 数据盒子第多少多少号差不了太多都是一个码所以这俩就是那个把所有的书都在上面有登记的那个东西

对国家版本图书馆它是一个图书馆但是和一般的图书馆不同它的主要目的是归党它的主要目的不是对外借阅然后原则上就是在这个体系建立之后任何正式出版的书都是在那里应该是有至少一本的

就是当有一天比如地球毁灭的时候人类扒开图书馆就看到了所有的中国的书我觉得他的理想的目的应该就是这个然后比如说 CIP 数据里面他会有你这本书的分类比如什么中国文学-当代文学-作品集他会有一个分类系统

我估计每个国家可能不一样但反正它有自己的一套分类所以理论上你拿着这个去国家版本图书馆你就可以找到具体的每一本书不过 CIP 和 ISBN 它是严格的一对一关系有没有可能你有 ISBN 但没有 CIP 或者你有 CIP 但你没有 ISBN

我不知道大陆是什么样的但是台湾是你可以有 ISBN 没有 CIPOK 它不是严格一对一的但是单设那所以你其实也可以选择不给国家办文团就在台湾的话你只要申请了 ISBN 你就一定要提交但是你可以选择不申请 CIP 这个操作比较扭曲那你提交了它没有 CIP 它怎么存档我不知道我们可以试一试吗

这个还挺奇怪的我不知道这个事情因为我为什么知道这事呢因为他这个里边有一个说法是可以补申请 CIP 他既然可以补就代表你可以不申对然后我补一下就是我不知道大陆这边的那个版本图书馆能不能借但是台湾的那个图书馆你是可以借这本书对

就哪怕这个东西我是放进去永久殿藏的但是你可以借的是可以借的而且严格上来讲你也可以不给他送存就是为什么我知道这事呢因为他虽然法律规定的是你不送存会罚你十本书的钱比如说我这一本是 200 新台币大概是 450 那也不贵是 450 块人民币啊

是 45 块人民币那你 10 尾的书其实就 450 人民币而且这钱你不交他也找不到你这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就是我之前有看到有人写过申请这个过程的一个日记或者是一个博客他在讲说他在送存的时候前台的小姐姐说了一句话你真的有在好好的做送存耶哦

可能就他执行上不那么严格对他可能执行上没有那么严格虽然法律定在那里了但我觉得可能你不存好像我不知道我不鼓励你做这种事情但是好像你不存也就那么回事了大概可能你下次送存的时候会让你交罚款但我不是很确定我搜了一下大陆的情况你用的如果是刊号或者国内有电子书号但他不叫 ESBN 就是他表面上和 ISBN 是一样的可能只是申请的流程不一样

如果你用的是电子书号或刊号或国际书号你这个东西就可以没有塞或者是那种比如说光盘我知道那种书号比较好申请一点你的书是你光盘的附件然后这个附件是不能单独卖的这个书号是很好申的它既可以是游戏机使用技术吗对但它表面上好像也是 ISBN 它在码上并没有区分开

对它可以是个 U 盘可以是个光盘这个号据说是非常好神的 OK 可能不同地方规定还不 OK 那岂不是比如我作为一个听众我想在中国大陆出本自己的书我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就成本高点吗我比如说我做一个光盘电子版或者像罗老这个书还有音频版那我音频版做光盘然后我附带一个小册子那册子才是我的书

可以理论上是可以的而且我们刚才说的相对容易是指对于出版社来的你对于个人都不便宜对你没有任何区别我不知道在内地出一本书是多少钱我感觉那个费用可能是很高的反正你在大陆如果你以个人名义你想做这件事你无论如何你不管申请的是什么号你都得经社所以算起来还不如自己包厂几万块吧几万块吧

要几万我不是很清楚但我记得好像是跑一个书号的流程就已经是一两万了吧可能还不止你弄个号可能就几万块了还不算别的什么包括印刷的成本然后你各种各样的时间成本但是像我自己说的话这个成本就相对来讲比较低一点因为我比较手贱我印了一百本我们来比较一下

正常情况下你在大陆地区内陆地区你出一本书的话差不多这个你几万肯定是跑不掉的但是像我自己跑整个出版流程在台湾出版的话我可能一共也就花了 5000 多块这所有东西就全都做完了人民币人民币

就全都做完了你有去到台湾吗需要你去到台湾吗不是我有一个台湾的朋友他过两天会回台湾所以他会把这个书带回去帮我送存所以机票钱是不需要我出的但你至少需要有一个人帮你跑台湾或者你自己跑需要有一个活的人在台湾有一个活的人在台湾帮你跑这一趟这个你是永远跑不掉的但是其他的就很容易我知道的是日本

你要申请 ISBN 的话你是要花钱的虽然它也是自由申请但是每一个号给你批的时候都是要交钱的但是台湾是不需要的你只要有了这个出版社的这个号那三位码之后你所有的 ISBN 只要你的流程是正确的是不需要钱的一个礼拜就下来这一块的成本本身就很低我花的钱主要就是在教队教队你要花钱吧呃

基本上每一个校队我都花了一千多块然后你印书的话我这本书是 12 块 5 一本印刷费用然后我印了一百本这一千多块钱然后我这本书特别搞缸我印了个外封然后这一个外封一百张 390 块差不多也就这样了你还印了好几次对不要再说了

外风我印了两次因为第一次印刷事故我压的外风全都用不了了我又重新印一次我哗在家我买了一个一百多块钱的一个压痕机然后在家里边咔咔自己去压一本书要压六道压痕我压得我腰都酸了因为我家没有桌子我还是把药在床上压的现在我的床上特别的凄惨全是各种各样的纸片子所以其实比如做个人出版除了这种手续上的区别之外最主要跟大出版社的区别就是这些杂活闲活得自己统统搞定呗

对没错对的比如说我们没有编辑我们的设计是要自己做的然后我们的校队要自己找人教然后我们的行政流程要自己跑对包括我们虽然书是一刷层给印的但是你像我这种告纲我没本书外边都有个外风因为我有一张特别大的图这个 A6 尺寸是印不下的

我们当时跟田老研究了很多种方法想把它塞进去但发现塞进去效果都不好我说算了吧我就印了一张 A3 裁成方形的这么大尺寸的一个外风我把那张特别大的图印到了外风的背面正面就是我的书然后我把它啪啪压压成了一个书皮包在那我这个附件就算做完了就塞上去了但是这东西我压六道压痕就非常的可怕我觉得从内容上个人出版和出版社出版的最大区别其实就是编辑我个人

我觉得这有点像比如说独立音乐和签了唱片公司的音乐的这个就是我就很好奇因为当时我和田老在搞这本书的时候我们两个就是我们需要一个编辑但我到现在没搞明白编辑究竟干嘛的你其实前面自己已经回答了就是你他他做的事情大体上和你的那个试读群的群友做的事情是一样的

但可能会更严格和更规范当然你一刻可以回答一下我毕竟不是真的做编辑对啊差不多以及校对的那个很多过程也是编辑来完成但在实际的就是正式出版里面编辑和校对还是就是是两个步骤校对有校对编辑有编辑我觉得最重点的就是编辑它是一个第三方式就是因为出版不是作者一个人的事正式出版来讲啊

出版不是作者一个人的事但独立出版是作者一个人的事我觉得这是最大的区别比如说你如果是一个商业出版你的编辑是需要考虑说你这本书怎么样会更好卖怎么样会有更大商业价值然后他会去考虑比如说你的受众会喜欢怎么样的写法你要不要改对作者来说他有可能这些修改是他比如说从艺术表达上他可能是不喜欢的

但是你要走正式商业出版路子那是你必须要做的这肯定有很多正面的意义因为如果你纯自己弄一个东西的话有很多问题你自己是看不到的你需要一个第三方来帮你看但这个具体做到什么程度我觉得就是你走的路不一样这是非常不一样

就比如说我独立出版我自己写篇文章我当然可以让家人朋友帮我看但他们可能不会很坚定的就比如他就喜欢哪个他说但既然你自己觉得好那你就这么写你去网上随便看就有很多作者跟编辑吵架的例子对吧就有他们非常针锋相对的编辑他的权力是不比作者小的很多时候那我觉得这个是主要的区别

你在别的领域可能也会看到类似比如你做个软件或者你一个公司开发一个什么产品那你股东的话语权可能是很大的搞一个音乐那你唱片公司的意见可能是很大的我觉得独立出版和正式出版的区别很大一部分在这个上

差不多如果就以少数派为例如果有一个文章它结构不对编辑也会给一些建议那小到比如说措辞不恰当也会给一些建议站在少数派编辑的角度肯定就是比如说少数派的编辑更了解少数派读者的口味以及

近期少数派比较赞赏的文章的类型等等那就会引导作者往这个方向去嘛就比如说罗老之前写了好像是会员吧就改造大脑那篇文章我记得让加了一些吸引眼球的东西我具体忘了是啥了好像是例子还是什么就是好像是那个模型你会怎么玩之类的对我教你怎么样把你的脑袋抠出来

对对对就是有这么一个那从文章的角度可能就是这样的话能拉近跟读者的距离读者一开始只是看着新鲜那当他知道这个东西这些工具都是开源的或者开放的而且他也能抠自己的脑子的时候可能有的人就想试试那就会有这样一个考虑类似于这样的工作吧

就比如说可能画册的编辑角色体现的更明显像有的摄影师他拍了一万张照片丢给他的编辑他完全不知道怎么排整个那个照片的排序都是编辑来做等于说他照片的叙事就是画册的编辑来帮他搞的

所以你也很难说那个叙事是拍摄者本人的意愿或者说可能拍摄者本人都没有那个意愿但是经过画册编辑的编辑那个书就好看了就是有一条所谓的故事线或者有一个什么串起来的线索在里面那编辑我觉得主要也是这个意思

只是说在文字编辑里面可能比如说你创作了一个小说那你大体的故事的走向可能编辑没有办法干扰太多那当然具体可能也跟作者和编辑之间谁话语权大更有关系但具体到比如说实际的写作过程当中哪一个角色他哪句话或者哪一个桥段哪一个情节该怎么处理编辑可能是能给意见的

这大概是这样我觉得总体来说越商业的编辑的话语权会就比如说你看那个如果你说漫画的话那种少年教们那种连载编辑的话语权是非常大的就甚至是在故事的走向啊然后包括哪个角色死不死啊这种上面他都我印象里面有时候甚至是有那种一票否决有点意思啊但我觉得不光是商业考量了你从文本质量

上来讲作者不是玩人对吧对对对你在写作中你肯定也是有很多那编辑他就是一个专门挑毛病的人所以我觉得如果你想写出一个质量更高的东西这个角色是不可能就只是说他的职业未必就是编辑而已

关于这个书我还有个问题就是你们用了那个罗老爷有提到就是你上传电子版的时候要传 pdf 和 epub 这格式有什么统一的要求吗比如说你上传一个 word 文档可以吗哎呀你真的是问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来我给你讲一讲这个事情啊

是这样的大多数的电子书书城要的都是 E-pop 格式比如说像乐天的 Cobo 和 Rhythm 读墨但是有一个非常傻逼的这个公司叫做亚马逊的 Kindle 对于中文的书籍他要求你只能上传 word 的文件这就非常的奇葩

竟然还有真有语言仅限中文吗那英文呢他可以我不知道但是中文你只能传过的那你那些排版不就都没有了都没有了所以你看 Kindle 的书排版都特别烂是有原因的

是这样的直接就给解惑了人类最大谜题之一对你只能传我的就这个事情就很麻烦然后在 Rhythm 上面其实你是可以传 PDF 的就是 Rhythm 上面有一个概念叫做固定版式 EPUB 然后还有叫流动版面 EPUB 什么叫固定版面 EPUB 呢就是你传一个 PDF 然后他用转换工具帮你把 PDF 转成 EPUB

那不就全是图吗不是图差不多 EPUB PDF 里面是不是有字然后它会在绝对那个位置上给你画一个框出来把那个字填进去然后它会把你 PDF 里面所有字自己抠出来然后做成 webfont 反正它用了一大串的流程来确保你这个东西在 EPUB 上长的样子是一模一样的那它会有那种你用一个小屏幕你看到字就特别小就它是这样的

Exactly 你不要开阅读器里边的字体缩放因为你一旦开了字体缩放那个版面就全都跑了所以我觉得他们这个行为非常的傻逼你不如直接用图的那听起来不是一个很靠谱的方案对

对而且另外一方面是 PDF 是可以混淆的就是它那个显示出来的字和你复制出来的字可以不一样它是为了防复制然后如果你开了这个东西你转成 EPUB 之后这东西它就真的是你把它往文石里边倒进去之后你就发现怎么一个字都没有怎么全都渲染不出来就是因为它用的那个码位都非常的奇怪它甚至不是乱码是一个字都没有然后你这个书就会变得很难读然后你就得想办法好

这个叫做固定版位 EPUB 你当然另外一种就是你传个图包上去你在 Rhythmbook 上面买的漫画就都是这样的你传一个图包上去然后他用他内部的 CI 工具流给你转成一个 EPUB 但我觉得这个就算假的 EPUB

我算是解答了这个问题大多数情况下你可以传 pdf 你可以传 epub 但是最后在 Rhythm 这个平台上面出来的就都是 epub 然后像是这个乐天 cobo 这个平台要求你就只能传 epubApple books 不光要求 epub 还必须得是 epub3

一帕布分两个八八二和三果果就是可以它非常的果然后 Google Play 就是一帕布就行快 get 吧对然后差不多整体的这个氛围是这样的当然如果你在像 BOOST 像是面包多上卖那你随便

比如说我在 boost 上卖的时候我就扔了一个 pdf 上去因为我考虑到有些人他可能会用小的阅读器像 kindle 那种我觉得这个你与其你去翻 epub 你让阅读器把我的版面搞毁你不如直接就看 pdf 了书就是那么大你的阅读器也那么大你看就是和印刷出来的效果是一样的我觉得这样最好

我可能就提供一个 PDF 所以这个取决于平台和取决于你的目的这个跟我猜想还挺不一样的尤其像 Redmoo 这么大的出版厂然后做电子书的平台结果还在用这么又绕然后又吐完了还效果不好的方式在处理这些问题

啊 Rhythm 是做的很大那你想亚马逊这种世界 500 强企业还在只能用 word 了吗对啊更传统但感觉这么一说就解释很多问题比如说亚马逊就是所有的在他的 kindle 上能看到的都是文字版嘛就他

其实就是让你传了一个传文字的版本说吧对对对然后我们可以看一下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亚马逊有一种叫做 Kindle 的设备 Kindle 这个设备它的性能没有好到可以塞一个完整的浏览器引擎但是 EPUB 本身是需要一个浏览器引擎来做渲染的是吗是这个原因吗是因为这个他做不了一个完整的浏览器引擎我猜这是我猜的

有这么差吗就我猜可能是这个原因不过这么说来即使这几年不是早些年也是对我猜可能也是他做的早有向下兼容的

他既然有这么一个事情的话他可能就没有办法所以最开始的时候为什么 Amazon 传输那些格式乱七八糟那么变态我觉得也有可能是这个原因可能是他引擎是自己造的对他还换来换去呢他自己一开始都不支持 EPUB 你记得吧就前两年亚马逊还不支持对然后现在又强制 EPUB 了你用他那个隔空传输功能现在又必须是 EPUB

这个就非常的乱然后 Rhythm 是这个样子我可以给你解释 Rhythm 为什么会这么做他们只有一个阅读引擎而且他们的开发资源全部都集中在了像是 CI 自动化处理然后你看到的是商城背后还有什么金流结算他们是为数不多的做了国际结算的一家公司你哪怕是一张中国大陆的银行卡你也可以在 Rhythm 上面走他们的银行给你打款就是

这个地方他们做的很好但是他们相对来讲那确实在意支付体验的人比在意排版的人要多得多对而且更有商业价值对所以他们的客户端做的习烂他们的客户端做的非常非常的烂他们的网站做的也很烂甚至之前他们爆出过非常重大的安全事故就是我是我给他们报的

当时我看到这个安全事故的时候我非常着急然后我就赶紧给他们发邮件怎么样当时第二天一大什么就是你破了他们的 DRM 不是破了他们 DRMDRM 是一个事另外一个事就是他们有原代码泄漏的风险和那个供应链攻击的问题对然后我就赶紧去联系他们虽然不懂但好像很厉害

然后有反馈吗我跟他们反馈了然后那天一大早上我跟他们 tech leader 开会然后赶紧给他们讲这是怎么回事他们后来休了跟我说了一声那不得给你免单什么的没有我正想说不得打个五万美金什么一般不都有这种也没有当时我就是为了挖他们的 DRM 系统然后我就说我看看他们这玩意究竟是怎么回事我操不对劲

我挖一挖我说我操不对劲的对你应该威胁他们不应该直接报没有没有就是我是一个正直的人我就没有做这个事情但是那你这次出版的时候他们有给你什么特别通道吗没有我没有跟他们说我没有跟他们说甚至他们不知道这本书是我出的

可以就这个东西我完全没做就我觉得做这个事情不太好我是一个正直的人然后这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就是 Rhythm 他们也没有上心去做 DRM 就是他虽然是用 DRM 给锁了你现在的公网上也找不到一个能够完美的解 DRM 的方法但是现在你能在网上搜到的不多的其中一种 DRM 方法是在我的博客上然后我把那个文章锁了

我不希望因为这个事情去太多的冲击到电子出版产业因为这个东西你一旦做成了工具这事就没完没了了所以我就只是自己用我下回来的书我只是为了不用他那个狗屎阅读器因为他们的客户端写的都非常烂我不想用他的客户端我想用我自己的阅读器看所以我写了什么但是我在挖这件事情的时候我发现他们的客户端写的也很烂他们的 DRM 做的也很烂就是他其实没有在这方面上下太多的心思他们大多数心思都在服务出版社

服务创作者这边但是服务客户端这边他们放的就相对来讲比较轻一点那 Kobo 呢 Kobo 你觉得 OK 吗 Kobo 的话也是支持国际支付的但是就他们的 DM 比 DM 都现成的

都是人家写完在网上随便就能找到的就也没有好的哪里去但是它整体上就是客户端我觉得做的还可以虽然渲染引擎是 QT Wacket 5.2 九年前的 Safari 在用的内核呵呵 Qobo 的排版挺好的我在他那搞的 E-pop 他排版或者说至少他给出版社的自由度应该看起来是比较大的

对他们毕竟乐天是一个特别大的一个跨国公司就是他各种方面做的我觉得相对来讲都比较体面一点而且我觉得 Cobo 他对于电子书的要求因为我亲自上架过他对电子书的要求就没有 Redmoo 要求那么严格比如说 Redmoo 他会要求你一本书里边的图不能超过 2000 像素乘 2000 像素这就是一个很离谱的一个要求

但是 COVO 那边就你什么样都行一帕巴二也行三也行你上来我就给你上对那他不会帮你改格式或者怎么我还不知道我还不知道这事反正我就给他扔上去了

但是这个事情就是衍生到了另外一个方面就是不管是 Cobo 啊 Rhythm 还是 Kindle 你会发现他的阅读器都是不一样的然后你如果你买了文石啊你买了掌阅他们的阅读器引擎可能都不一样然后你在做 EPUB 的时候 EPUB 是一个基于 web 的

标准来设计的一个电子书格式但是各家的阅读器都没有完整实现这个字迹你比如说文石的那个阅读器它就不能渲染 SVG 格式的图片 SVG 这么基础的一个图片格式它渲染不出来就是这个里面兼容性什么的你做这个事情就会发现里面乱七八糟的事情非常非常的多所以我觉得 EPUB 天然不适合对自己的

至少版式方面的内容要求高的出版对你要求高那你可能就是 PDF 但 PDF 不是流动版式流动版式的话你真的可能就只有 EPUB 那 EPUB 也就那个屌样子所以听上去很悲观就是作为读者来说可能永远看不到一本完美的电子书了 Unfortunately yes 我觉得目前的状况如果你要看到完美电子书那只有就是打包的 APP 可以

pdf 可能 epub 不太可能这不就是劳伦斯同志的那不就是老老吗对这不就劳伦斯的自研生物又回到这了但是他已经升天了当然你自己做 app 想怎么做就怎么做玩什么滑活的然后 pdf 的话至少可以保证静态的内容对就是我们可以退一步讲如果你真的要读流动版式的电子书的话那你可能我推荐你也就不

对我知道的华文阅读器最好的那个组件叫 BIBIBB 它是我用过的最好的阅读器的组件但它不是一个软件这个组件它对 EPUB 的处理全部都是正确的这非常非常的难所以我觉得就是用电脑里边的一个用浏览器引擎开发的一个阅读工具或许能够帮助你解决这个问题而且最好引擎版本能跟得上年代的步伐

而且这个的前提是它需要是一个固定版本的就是说你需要一个由特定版本的浏览器所封装出来的 e-pop 阅读器才可以因为如果是如果它比如说只是一个 web 那你换一个浏览器可能这个事又不一样了也还行就是你只要变左腰的话你的 CSS 写的特别克制比如说我要用 Safari

我那本书好像撒发人是没有问题的至少我那本书撒发人是没有问题的我不知道我没试过但是你写的时候这就是对作者的要求你做这个 EPUB 排版的时候严格的就你不要玩 CS3 那些魔法就是 CSS2.1 有什么你就用什么

然后 EPUB 可能有一些额外的支持的 EPUB GANG 的这些属性你拿来用这个基本上问题就不太大你像我在这本书里边我其实有挣扎就是我在版式的漂亮和整体阅读体验上面当时我的想法就是当然要用史量图史量图的话它在什么样的屏幕下渲染都是好的但是文实上就是用不了

这个很多阅读器就在季度天价 Movement Plus 阅读器也用不了但是我现在想这事我要不要因为这事把它转成卫图我觉得不是我的问题是他的问题我为什么要管他那你就用电脑看吧现在就是你有很多你要权衡的事情和你要做的取舍还有技术上面这些东西

我觉得在做 EPUB 的这些人里边我应该算是比较专业的了因为我是个前端但是那些不是很专业的这种怎么样搞到一本完美的电子书我们收回这个话题我觉得很难电子书这东西可能很难完美对我觉得这个地方需要上一个价值就是出版不是创作创作是可以追求完美的但是出版是不可以追求完美的出版是一种成本和完美的作品之间的一种博弈嗯

嗯还有一个没讲就苹果的怎么样 Apple Books 的一帕本怎么样反倒是最好的咱就是说对吧咱就是说反倒是反倒是最好的这个什么样的书进去因为首先苹果的这个

平台它就机歪它非常机歪另外一方面苹果它的确是自己造了 Safari 它控制的相对来讲就比较好一点在各个平台下面它控制的相对来讲都比较好它是不是在上架的时候对你的那个就卡的相对一样上架它会卡你但是它卡你因为我还没有走到苹果那一步但是走到苹果那一步之前它会用 W3 官方的那个东西去卡你

那挺好我觉得这应该卡对但是其实我是觉得这个东西你不过的话大多数的电子书平台你都不应该上如果这个东西都过不了的话但它只是最基本的要求比如说它不会帮你查你的这一本书里边的图是不是 SV 是什么样的隐形渲染不了这个东西它都不能帮你查

因为它渲染的了所以它不差对然后再比如说很多平台它不支持业内的脚本你有一些 EPUB 的书做的很好它是可以交互的对吧你在 Apple Books 可以它就可以在里边写脚本但是很多平台也都不支持但是我觉得 Apple Books 就是苹果的 Apple Books 反倒是在这块做的是最好的

这个我要给他一个 creditEdge 原本是可以就微软的 Edge 浏览器原本的那个 EPUB reader 的功能原本是一个非常好的 Apple Books 的一个竞争者但是微软把它砍微软把它砍了对这才行老的 Edge 浏览器里边的 EPUB reader 是非常非常非常好用的但是微软把它砍了但是微软把它砍了但是微软把它砍了我非常的愤怒有理由怀疑他们的小头目可能是从 Google 跳槽的

当时是这个原因微软的浏览器不是换了 Chromium 内核然后 Chromium 它做不了微软内部的 EPUB Raider 里边那些东西因为微软它为了实现 EPUB Raider 在引擎层面实现了几个私有属性这个东西在 Chromium 里面它做不了

总之 anyway 就是这个事情你想找到一个完美的 EPUB 阅读体验我觉得很难我个人觉得这事本身很难很可惜非常的可惜不是我觉得就是 web 这个方向就走不通嘛不应该往这一方你要么就搞一套新的但另外一方面就是我觉得 web 可能反倒是它是历史最悠久的文档排版的一个一套标准没有啊我觉得 tech 出来的时候可能还没有什么有 w3c 嘛但

太和排不了流体文档对啊不是我是说就你如果不说流体的话你说文档的话那比他早的对对但是如果我们说我们在框到流体上面的话可能也就只有 web 了那我们说那些 web 我们不谈啊那些玻璃玻璃的玩意啊什么 web 这样的都我们不谈就是 web 本身是最相当古老的一个流体排版的一个标准可能也没有一个很好的可能还在这你要是从老学的角度上来讲

那流体排版这些东西就是邪道对吧就应该邪死就是你要是觉得小屏幕看不了你就找个大屏幕再看小屏幕的时候就不要看对 这的确是最好的这的确是最好的但是这个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留作者的意图作者的排版意图

我就讲一个非常经典的事情就是我们这一次排版的时候我为了让你的阅读体验是舒适的我是去动内容了比如说一个自然段后面如果留了两个字的话我会把这一段重写把那两个字给缩回去比如说我发现它标点符号太齐的时候我删一个字然后让它的标点符号错开再比如说我们在排版的时候避头位对吧就是一页最后如果只有一行在最末段的话这东西就要把它

为了这些事情我要改内容而且这事因为一次设计事故我改了我做了两次这事改到最后我整个人都崩溃了但是都改麻了但是最后我还是做了这个事情就是我希望我能够很好的把控这个阅读体验包括换行的时候我发现这个地方留了一行在最末尾

然后这个东西不好看我切过去就留了一个很大的空在这个地方我会插几个小图标在这然后我希望让你看上去有点意思这个小图标也能营造一个氛围就是这个事情我可以做很多很多这种击败的事情我觉得钱老可能很堵拦我因为这块我非常龟毛但是这个是我的坚持但是你没有这个意见是我给你提的我从最开始我就跟你说

你最后是要为了版式去改那个就我在最开头就给了你这个警告嘛就这事听起来可能有点反直觉但是在传统的出版就不管是新闻还是写作就它都是一个常见的操作就有时候是编辑做但是这事都要做所以我前面说就是出版和写作它不是完全一码事它是一个很多地方你都需要妥协和博弈的

所以这个书的 typography 主要是谁来做的你俩还是天露吗 typography 是字体做的呀不光是文字的部分就是整体的这个排版的排版的实现是我做的包括像 B 头尾这些什么压缩这些这些是引擎做的我只是选了引擎就是我们大概流程就是嗯

我跟罗老在前期讨论了一下一些基本的东西比如说你要一栏还是两栏啊直排还是横排啊对吧版面多大呀然后比如说这个每一集的标题样式大概是怎么样的呀

然后图怎么放呀就这些事我们先讨论了一下然后实现是我执行是我来做对然后 B 头尾这个事情大部分是我做的就是我拿到那个稿之后对就最后这一步修改是我老做对第二次

做了前半部分对你做了一些你不是做两次吗对我做了一些他做了一些然后后面我看了有一些东西还是难受然后我就哗哗去排而且这事是这样的你不能一次排完因为它是字体本身是流动的就是你可能得改改两下你如果大脑特别大我后来练出来了我大脑特别大就是我自己就能算了我可能看个五六页

内存条增加了对对对然后就是内存脑袋里边插两个内存条就我大概知道了这个地方这个地方这个地方改完之后然后整体这个地方会什么样我算得出来但最开始的时候你就是得调一下拉太和重新编译一次调一下拉太和重新编译一次我说去坐牢你知道吗

特痛苦就特别怀念沃尔的你用沃尔的也一样你用沃尔的也得一个一个改你只是不用编译对你不用编译但那个编译当时就巨坐牢我当时编译的我整个人都快崩溃了那几天我整个人特别丧我坐办公室上我就在想我在办公室上班的时候我在想我说这玩意咋整啊我晚上回家就啪啪啪在改那个稿子我整个人都很崩溃有一本杂志叫做 Real Review 它

他是一个建筑师做的杂志的创始人以前他做过我不知道是报社还是杂志社吧就是他做过一段时间的那种最脏苦类的那种编辑推荐大家可以有机会的话去看一下那个杂志他的排版非常非常非常厉害可能是我我见过的排的最厉害的一个纸上的作品就比如说他会戏到什么程度呢就是他每一篇文章最后是版面上是不留空白的就是

他的最后一行一定是那一页的最后一行我不知道这样讲好不好理解哇操这我做不到啊因为我调那段我调的就已经很崩溃了有些等我改的时候已经把一句话改到不像话了然后我就只能把这句话重写然后重新对那个字他究竟是怎么 edit 到能严丝合缝的对上的我操

呃他一个就是我们就刚才说改内容吗还有他就那那本杂志如果你去看的话他每一篇文章的字号是不一样的就这篇文章可能字大一点那篇文章可能字小一点当然都是在一个你可以正常阅读的范围内然后他就就就他为了一个版面上精确他可以做到这个程度然后比如说他有些是一栏有些是两栏然后然后反正他那个开本也很奇怪他是一个呃

类似一个 A4 然后竖着切成两半的那么一个开关哇哦好厉害嗯就它完全翻开的话你是可以翻成四条的你明白吧它是英文的吗英文的英文的就非常牛逼然后比如说它还做什么事呢就

它名字不是 real reveal 吗就两个 R 嘛然后就是算是它的某种主题字母吧它的文章里面主编它做了好几种不同的 R 就比如 R 的那个角有些是直的有些是弯的对吧就 R 的那个右下角那个角嘛它可以是直着戳出来它也可以是一个圆的就它做了好几种不同的 R 然后在文中它是随机使用的

然后这样的话就是第一你那个整体版面你看起来你会觉得没有那么死板但如果你不知道这个的话你可能也看不出来他为什么不那么死板非常的牛逼非常厉害反正他好像之前在一个设计播客还做过一些节目我回头可以把链接发出来你们可以去听一下就是他就讲他做这个杂志和他以前做编辑的时候的一些故事的

好帅哦就我这本书是真的当时我本来有往这方面追求过但是放到最后我就觉得哎呀就这样吧做到最后的时候真的崩溃了我就是最后一次你记不记得咱那个有一次左右页排反了嘛然后为了把左右页调过来整个排版全都错了那段时间我整个人都很崩溃然后就一个一个去调头后来想想哎呀就这样吧

我都怕给它甩硬吧解释一下就是一本书翻开不是有左面和右面吗就是原则上你左面的右边和右面的左边就是朝里的那边你的空间是要稍微留大一点的就因为这一面是装定的嘛所以它会装定的时候会占用一些的空间所以这边你应该多空一点这样整体的感觉才平衡

然后我们有一次就是因为我们编译出来是个 PDF 那 PDF 它都是单页显示所以就没注意然后就导致它这个东西反了就是左边那边往右偏右边那边往左偏所以后来就整体得调了一次所以听上去如果一个用户想买电子版的话你们最推荐他还是看 PDF 的

这个版本哦呃 it depends 我觉得如果你是一个 ADHD 的话我建议你买 EPUB 因为 EPUB 你听书比较方便那直接买有声版呗哦啊有声版我还没录完呢我还有三集没录完呢我说录不动了录有声版也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我曾经试过我一集是 40 分钟嘛我一天录了三集录完之后嗓子都哑了第二天而且最后两集根本用不了哈哈哈就

就到现在还剩三集我觉得就声音质量太差了我还要重录但我一直没有那个勇气操起我的麦克风把这三集录完所以我说你可以考虑 AI 对 AI 是另外一个话题了我试过各种各样的 AI 工具

理论上讲其实 AI 读的要比我更加专业一些对吧然后我把 AI 读的那个版本就我就是 Aero 读的然后发到了我们的试读群里面他们跟我说虽然他读的更专业但是我还是喜欢你读的版本就是你从他跟我说就你从那本书里面感觉不到作者在的思考和作者本身的他觉得就我朗读这个过程本身也是作者创作当中的一部分如果不是我亲自读的话感觉就缺了点味嗯

笑死了那我去录吧然后我就那行吧我就录吧就听他们的我就录了但是到现在还没录完就是我这两天晚上回家的时候在包书皮之外我可能努力把它录完剪完然后再把它扔上去吧我现在就大概差不多这么个想法但是这个要晚一点语音版可能要晚一点那刚好就聊聊那个聊聊你的宣发我的啥时候上我的宣发不出意外的话我想圣诞节的时候正式的啊

去做对外的公开 publication 就告诉大家我写了这么一本书大家来买整体的想法暂定是这个样子的但我不确定我 25 号之前手里这一大堆书瓶压不压得完然后当时我的整体的宣发的思路是因为我这个是小成本的这样的出版的一个过程所以我在做宣传的时候

我的做法是找了很多 Telegram 频道上面的频道主然后我说我送你们一些书你们帮我抽奖前提是你的这个频道本身要足够大但我对大的定义也比较一个仁慈一点就是你可能 500 人的一个频道我就可以开始送你书了然后你帮我办一个抽奖顺便把

把各种电子版的那个商城的链接贴一下这样的话他想看电子版的人就可以直接去买然后如果你想要纸纸版的书你可以抽一下没抽中你就去看电子版对吧对整体的这个宣发思路是这个样子的然后我可能会写一些文章然后和一些 podcast 比如说小说派是吧我们插一下

写一点文章做一下这个侦发我整体的思路可能就这样独立出版差不多就这样了吧我也没使着回本说实话我刚开始还觉得差不多能回本但是现在这么看我都花了 5000 多块了我觉得够像能回本了这个就是这么惨痛的现实我只是想表达一件事情后来我想一想就想开了不回本也行因为我现在和国内的一个出版社在合作想把这本书改编成一个教材那个时候可能那段时间如果那本教材出了的话这本书的整体出版那个出版费用可能就回本了

但现在我就不想这事了所以等于说实体书对于至少中国大陆的用户来说实体书不赚钱交个朋友对电子书才赚钱对就这实体书理论上讲我没有做任何进口的程序我是不能卖的就是就完全是抽奖完全是抽奖我免费送给你我现在手里有一百本的这个正常印刷的书还有一百本印刷厂给我印坏的书我现在手里有二百本印坏的书我给他起了一个非常苹果的名字叫做环保本哈哈

因为我不想我不想把它扔了我不想把它扔了因为这个硬坏它只是封面的颜色比较淡它只是封面的颜色比较淡内容全都是一样的我觉得这个我也就不想把它卖掉卖废纸或者怎么样我觉得这个有点资本家倒牛奶的意思就是到时候可能也就是送朋友所以我现在就 100 本环保本 100 本正常本然后就是拿出来抽奖送朋友我们就交个朋友你想要我就送给你如果你想传教我可以多送你几本对差不多是这样的一个想法

可以等于说大家最终抽到的是那个印坏的打引号印坏的那一百本还是印好的一百本也不一定随机是这样的我给频道主的或者是所谓的这个选拔渠道比如说少数派我给你们的肯定都是好的然后环保本的话就是如果你没抽到你还想要你就私下来联系我我就给你索取是吧

对你就直接关我要就更私密一点对就是你比如说少数派这期 podcast 上的时候你就知道我的少数派账号是什么了你就直接私信我然后你把地址给我我就给你发如果我还有的话你先问我现在有没有包有吗不包所有的这个都是不包的包有我亏死了都是不包的但是你关我要我还有我就给你

这个就是交个朋友就是交个朋友可以可以他不抱怨真抱不起大哥真抱不起朋友们真抱不起希望少数派的在听这期节目的朋友们如果对这本书感兴趣可以跟他要一本实体版再买一本

这个线上的电子版支持一下对然后这样我给小熟派天机部一些我给你们发一些然后看看如果你们想要做会员活动什么的你们也可以摇一些船可以实际书我一分钱都不赚然后我这一本书的印刷费用是 12 块 5 毛赚了就算了

然后我不包邮但是这个不包邮这个钱也没到我手里就都是快递快递那边在收就到时候你把快递费给他就行整体上我是一分钱我手里都没有了这个东西所以就一切合法信息指教我们太狠还完全没聊呢笑死太狠太狠太狠太狠这个先别结尾我想听田老讲太狠

你的出场我把所有的时间都这块就是听你讲泰和这事简单说一下吧我觉得这事我也不知道咋讲戏反正就是我们这个 PDF 所谓的主要版本就是印刷版本以及 PDF 的电子版我们都是用 LATIC 做然后就就这这个部分就是我主要

但说实话我也不是什么 Laytipo 专家我可能只是比较感兴趣自己以前写录这其实还是碰到不少问题的因为 Laytipo 是一个怎么说呢版本上特别乱的一个其实最开始你没想直排如果说横排的话可能不会有后面那么多乱七八糟的问题但自从你选择要直排之后我们就遇到了非常多的麻我的天哪 Laytipo 的直排简直是地狱

但你要想如果你用别的东西做纸牌可能会更低有可能的确是有可能怎么说呢就是这个现状就是说毕竟大部分的软件都是针对英文世界的用户开发的就是大多数比较所谓好的软件毕竟计算机这个东西就是舶来品

所以整体来说这是一个英文主导的这么一个东西然后直排又是属于是东亚特色的这么一种东西所以就普遍来说支持都是特别好的不管你用什么软件我不知道 word 怎么样我感觉也一般还行 word 的直排是第一方还行因为日本人用这个写的多所以他做的还可以你就会发现目前用的就是比较好的软件就不管是啥大部分都是日本人

就包括如果你用 inDesign 的话它的东亚版对吧它的直排是非常完善的可能是目前最完善的就是也是最也是最先进的但我们之所以没有用 inDesign 一个是买不起然后还有一个是就是雷泰和它是一个比较呃

更底层一点的就比如说我们可以一定程度上用 word 文档或者用 markdown 转过去然后可以一定程度上做到内容和形式分离虽然只是一定程度然后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同一个内容套不同的然后做出不同的效果所以我们最后还是可能就

比较了几种不同方案吧还是做了 Latex 罗老自己最初自制的一个版本是 Word 对我有一个学出版的朋友拿到了我用 Word 排的那本书他非常的嫌弃我说要不然我送你一本我说我可不要这玩意排的什么东西他们也不用我的吧

他们也不用正儿八经出版怎么可能会用沃尔的就是我觉得像是标点挤压呀就像是这个就各种各样很很 detail 的这个参数控制我看不出来啊因为我不是排版的人但我知道这里边的门道特别多不然自弹自唱也不会作为一个独立的 podcast 存在那么长时间对吧要不然就如果这很简单可能两三集人都讲完就不会再继续讲了

所以这个东西我知道它很变态对所以我说那就什么东西最专业雷泰好吧那就天老你懂给你一把我讲不明白我就不整了我觉得雷泰也不是最专业就你说目前来说我们接触得到的软件最专业的可能就是 Indesign 我说实话就有一些什么内部功能但可能我们能接触到最专业的就 Indesign 一个是它挺贵的

然后他可能不太适合我们的某种某些工作流就比如说你要从 word 转到 inDesign 那过程可能会比你转到 laytech 更通对然后然后 laytech 呢就是这个咋说我觉得也也没必要说太细了但总之就是说就 tech 他是一个一个家族吧对吧最早那个高德纳写的那个东西就是 plain tech 就是就是他自己用的那个东西

然后 Plaintech 它其实你要说的话它是一个面向排版的红编程语言所以它是相当底层的一个东西就是它 Plaintech 里面没有任何样式和内容分离的东西就你任何东西都是要

比如说我标题长啥样我得自己在里头写个红来实现比如说我如果要做一个表格的话我要手动写一个矩阵来实现所以 Plaintech 就除非你是第一除非你是一个特别特别特别规模的人任何东西都要控制到底层的人

你可能会用然后或者就你写一些相对简单的英文文档然后你又有一定的自动化需求那你可以用今天应该几乎没有人用了就还有一些问题就比如说因为他实在太早了他那个时候还没有 pdf 他输出的是 postscript

那个格式你还得把它转成 PDF 然后再比如它不支持 Unicode 因为那个时候还没有 Unicode 然后后来就根据这个比如说有了 PDF tech 就是它别的东西都和 Plain tech 差不多但它可以直接输出然后在后面比如说有那个 Z tech 就 XE tech 它的提升就是它支持 Unicode 的数

那就这样就又上了一个台阶嘛就是它支持拉丁字母以外的语可以相对比较容易的在里面排出来了然后在就目前比较新的一个又用的比较广泛的一个引擎就是 LuaTech 它对 Unicode 的支持跟 ZTech 是差不多的但它同时又支持你用 Lua 给它写脚本所以你可以做一些扩展就功能上会更丰富然后

对然后我就说就这些都不原生支持直排那咋办呢就是日本人他们自己做出来了一些就他们有一个家族叫做 P-TECHP-TECH 也是一个历史相当有九分之然后它是原生支持就是如果你要做比较好的直排的

支持的话你可能会想要用这个但它的问题就是它分支的太早它分支的那个时候好像还没有 Z-Tag 所以它甚至不支持直接调用 OTF 你需要用一些比较扭曲的方法才能把字体给配置上你要用一个第三方字体都非常的

然后就我都没有搞明白所以我放弃了 PTA 这条路后来我用的是一个 Lua Latex 的扩展叫做 Luatex-JA 就是它是应该是日本和中国的开发者一起做的在 Luatex 的基础上做到了一个近似 PTA 的对直排的对于一些东亚语言

这么一个基于 LuaTech 的包我们用的那个基础的母版是一个叫做 JLRAC 如果大家听自弹自唱的话

他们不是很多年来一直在做一个叫中文排版需求的东西吗然后那个 JLREC 就是日文排版就是一个反正相当成熟的一套标准吧然后 JLREC 就是这套标准在 Latex 里面实现的一个模板就它把它需要符合的标准和它的一些功能都做在里面

所以我们其实是在这个东西当然改的很厉害现在去看的话它跟它默认那个长得已经完全不一样了最后浅浅的说一句我们的这个拉泰赫的工程也是拿出来卖的如果你觉得我们默认的牌坊很丑你想自己排好看的你可以直接把工程买回来自己排这个我们也是允许的那

罗老你现在已经变成一个非常痛恨雷泰克人可以讲一讲你的想法啊对就就其实也不是很痛恨就我觉得这状态更接近于更接近于无能狂怒你知道就是你很崩溃就是我我每一次对着雷泰克改东西的时候我我都在怀念沃尔的为什么呢就是沃尔的你至少我

我写点东西我立刻能看到结果然后我就我最后我最后在调那个东西的时候我就我就在疯狂的想啊这个东西怎么是这样的啊改一下就编译我编译的时候就喝口茶编译就喝口茶然后就不停在跑厕所然后然后这个东西这个语法也怪怪的就是然后用起来手感也很怪这什么东西都搞不明白环境是什么东西为什么表格有一百种写法好几个包子都在管理表格这都是什么鬼后来我用了一种东西叫做 Tabster

我说哇排版就应该是这个样子它是一个比较接近 markdown 的东西后来我用那个东西我说哇排版应该是这个样子但是它不支持直排然后我觉得没办法那你就还是得回去吃是吧你还是回去吃雷泰和这套东西就我觉得啊我个人是比较期待的排版的未来最好都压在 Type-C 上就是直排这些东西最好都赶紧的过去这样的话大家都开心我这样大家都开心我其实是相对悲观的就是就我可以理解就是你用的非常难受啊

但我用的其实也很难但我觉得这是一个预期和现实的问题比如说我们把它跟 word 比 word 是一个自处理软件就是它的目的你作为一个文字的编辑者和写作者让你用的舒服 word 是围绕这个来做的但是 laytech 它是一个

当它是一个软件也行但它是一个排版软件它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你排出一个你想要的版面来服务的在这个基础上那你比如说你用它写的爽不爽或者你这个过程麻不麻烦就是那个在 Laytech 的这个里面是次要的

就网上很多人拿雷泰和做笔记我其实觉得就这东西也不是特别适合做笔记当然你可以说比如你拿它写公式如果你写习惯了写的挺快的那我觉得也没错但显然比如你用手写那肯定更快我觉得它就不太适合做这种事它就是一个排版功能你前面写你可以用任何东西写就你非要用雷泰和写也可以但你可以写一个简单一点的你先不要搞那些花的

就用最基本的格式把它写出来那一部分的语法它也挺简单的也不难就是你写完了之后你再调我觉得那是可以的因为它做的就是这事所以我 Latak 它就代表了形式与样式分离吗我觉得也不尽然因为你在一个严肃的排版的这么一个应用场景下形式和内容它是不可能完全分离

作者我就是要加粗对吧那我这个加粗到底是代表它是个标题呢还是代表它是一个强调呢还是我有什么别的功能呢这都不一定啊如果是你在做一个标记语言你未必能把所有的这些场景都涵盖掉但如果你还做一个排版软件你必须在你想加粗的时候可以加粗

那我觉得这个就是区别所以你要真说什么是形式与内容分离那 markdown 是形式与内容分离因为它的目的就是这个嘛 markdown 的目的就是让你写的比较简单嘛那 latex 的目的不是让你写的

最终的逻辑可能就是这个我觉得 Tapster 也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努力就如果你写过的话你会觉得他的语法上面和 Markdown 很像他是个魔改过的 Markdown 但雷泰和他真的是没有在这方面有任何考虑就写起来很痛苦我觉得某种程度上这个是不可兼得的像我刚才说的你在做严肃的排版的时候有一些形式和有一些的内容你是分不开的那有时候形式就是内容

那有时候你就是要做一些模糊的操作那你如果顾了这边你肯定就要失去那边那就看你选择哪一边我不知道 Types 比如他会选择哪一边那我不知道但他肯定要选一边

他不可能做到面面之道怎么说呢就是你之所以会觉得那个因为你把所有事都干了就是对啊就是你想在传统的一个出版的流程中那排版是排版的人的事写作是写作的人的事

那写作的人他可以提建议但他不负责实现但就是我们这个过程中虽然我做了可能这一方面大部分的工作但你也是参与了很深的你也做了所以你会觉得很难受因为你把所有事都干了这说明了一件什么事情呢独立出版不要用雷泰赫当然除非你是一个很熟练的人或者反正我觉得雷泰赫这个东西吧它就是优点缺点都很明显

对对对在开源里面你找不到比它更好的了或者说在不要钱的东西里面你找不到比它更好的了反正我觉得雷泰尔就虽然他很屎山但是就是他比较神奇的就是我觉得他就也是历史足够久吧

几乎任何奇怪的你去找都有人做了个包就特别奇怪在别的地方我都没怎么见过这种现象我老早之前用过但我确实平时没什么用的需要场景我用这个玩意跟游泳平时也不游但因为游过一段时间你再把我扔水里我还是

还是可以游起来的那种感觉可怕那罗老要不来一个总结语总结语就是折腾了九个月这个东西总算是搞出来了虽然你说一般写一本书不能写三四年然后这个东西才出来但独立出版的确是可以这么快但从我看来就搞到最后的时候我整个人的脑子就是已经一片混沌了就是哇操这个灾难赶快结束吧

折腾来折腾去的这东西总算也是折腾出来了这个也是我觉得目前为止我能关于教育这个话题我能表达出来最好的自己的这个观点在我看来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如果你感兴趣的话我觉得你可以买回来读一读你不一定认同我的观点

或者你可能觉得我这本书写的很鸡掰,但是我依然还是会推荐你来读一读,它就是我在少数派发的那篇文章和在我博客上发的那篇文章的一个扩展版本,威力加强版,对,威力加强版,如果这种看起来很不丧的这种宣传能够让你对它感一点兴趣的话,或者是你单纯的想要支持独立出版的话,我觉得你都可以买回来读一读,我还有个问题,你为啥要出版呢?

就比如说你这个完全也可以写一个系列博客或者你把它打包了直接在面包多或者 Patreon 这种地方卖完全也可以你为啥一定要出版仪式感吧我觉得更多的可能还是仪式感你说有什么原因吗我觉得可能没有什么原因我觉得它可以作为一本书出现在这里然后我就去做了其实也没什么就觉得想写一本书那就写吧

所以这个东西就是反过来讲我也想跟各位听众传达的一个意思其实我折腾了这一年之后我觉得最后我发现是写一本书没有那么难我之前也和我的同事我现在的同事聊过这件事情就是

大家觉得哇写书好厉害哦这后来真的你把这一遭都走过之后你觉得哎好像也没有那么难哦如果你真的有什么想写的东西我觉得你也可以写写十万字真的不是一个就是一个博士论文的水平吗就就那么多字吗博士论文也不是一般人随便可以写出来的呀就是也是你可以写得出来的东西就就呃

可能很多博士也都把那个论文写出来了过不过再说答辩过不过再说但是大家也都写出来了就是这个事情没有那么难如果你想写的话大家都可以写然后如果你想做独立书版的你都可以做也都可以往上卖然后大家如果你想支持的话也可以支持读不读不说买了不读真菩萨是吧哈哈哈哈

感觉大家都不读书了那写书的人就所谓商业价值没市场了你写这个东西商业价值可能也就很少了支持一下这个产业吧等会老掉重弹了但是顺便也支持支持我是吧孩子写了一年了也都不容易好这就是我要说的所有内容了可以难忘今宵难忘今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