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努力成为一个梦幻般的"东京人",就像杂志中告诉你的一样。然而"标签"的魔法对长期生活在这的人不起任何的作用,它让你努力奋斗只能成为一个消费者,而不是一个有归属感的本地人。
对话参与人:
唐一,罗二,周三
INTRO:
杏里 - 悲しみがとまらない
暗中观察:
Part 1 "导演看到了原版小说觉得不舒服,才开始想改编"
Part 2 "标签交换标签,不仅在商品,也在教育上"
Part 3 "你要像她那样,还是不要?"
一些补充:
zhou3
来东京以前,我会觉得女性一定要怎么怎么样,或者怎么怎么样才好。在东京呆久了以后,很多标准反而被风化了。东京,一个老被外界说压抑、快速的地方,却像一个大容器,容下了这些各式各样的人。也因此,我不是很能认同把她们标签化。我看到的东京女孩,更鲜活、更立体。这也是我愿意留在这里的理由之一。
tang1
选择、焦虑、欲望的确是有相似的呀。有时觉得自己无论怎么挣脱,到底还是在追逐幸福人生标本的大浪里,至今还有不少没有和解的部分。
但感觉到慢慢生出了一些掌控力,能够更倾向于选让我快乐的东西惹。
说起来多简单的判断呀。
luo2
我觉得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存在那种体验着"上流东京"的"东京人",那只是一种消费的幻觉。长期生活在东京的人,可能反而发现自己面对封面上那些 "必去xxx" "必买xxx"的时候都是一笑了之。
"寿司之神? 不用去那些地方,我家附近有一家经常跟朋友去的也很好吃啊"、"高级点心太贵了,我宁愿在吃附近那家老夫妇卖的和果子" 。当然,看标签识人是永远都是消费社会中必备的技能,可能大家永远会吃这一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