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心中都有两个小人,一个说“我要拼!”,一个说,“我要躺!”
回想我自己的奋斗历程,好像前者主导太多,如今后者患上了“勤奋后遗症”,一自律就反抗。
于是本期节目我请来了我们社群的一位“不愿勤奋”的带领者Ling,和勤奋做视频教人赚钱的Rachel,来一起聊聊勤奋和勤奋后遗症。
BGM
"Everything Is Just a Mess" by The Brook & The Bluff
Shownotes
06:00) 你生命中最勤奋的时候是什么样子?
14:50) 一份迷思:“现在要是能像过去那样努力,就会更厉害”
18:00) 勤奋只是特别小的一个因素,认知、能力、策略、方向或许更重要
23:03) 内容创作者回看自己的作品,大多会感到不满(吗?)
30:06) 我们为何有了“勤奋后遗症”
34:25) 回不去毕业前的样子,恰恰是件好事
37:58) “苦”的美学意义
40:03) 讲究传承的技艺里,都会用吃苦来达到“臣服”
44:43) 弗洛姆的“逃避自由”,和尼采的“超人”
47:35) 自由的副产品是迷茫
50:23) 说自己不勤奋,背后是“渴望活在深刻的激情中”
51:05) 激情或时机或许会来得自然而然,但很多人都不敢等待,害怕“我不动就是在倒退”
58:07) 两种压力,Distress和Eustress
64:04) 放下“要做出惊世骇俗的作品”的压力
66:41) 不勤奋也可以是一种主动选择
72:53) 许多人把单打独斗视为理所当然,其实同伴支持很重要
79:03) 社会一边歌颂勤奋,又一边推崇“毫不费力”
爱发电上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