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丹尼尔·卡尼曼逝世一周年,研究人类决定的天才的最后一个决定

🪐丹尼尔·卡尼曼逝世一周年,研究人类决定的天才的最后一个决定

2025/3/25
logo of podcast 油条配咖啡YwC

油条配咖啡YwC

AI Chapters Transcript
Chapters
This chapter introduces the life and work of Daniel Kahneman, a renowned behavioral economist who profoundly influenced how we understand human decision-making.
  • Daniel Kahneman was a prominent behavioral economist known for his work on human decision-making.
  • He co-developed Prospect Theory, which challenges the traditional economic assumption of human rationality.
  • Kahneman's theories, including the anchoring effect and loss aversion, have been widely influential in both academia and practical decision-making contexts.
  • He won the Nobel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but his partner Amos Tversky had passed away by then.

Shownotes Transcript

早上好,我是雨白,今天是 3 月 26 号星期三欢迎你收听今天的油条配咖啡一年前的这个时候,更准确点来讲是去年的 3 月 27 号著名行为经济学家丹尼尔·卡尼曼与世长辞,享年 90 岁准备今天节目的时候我思来想去无论是 B 站 up 主被骗 1200 万还是大西洋月刊主编被美国国防部拉到群里的草台班子

他们都很有趣,但是我还是更想和你聊一聊卡尼曼这个人,以及他逝世一周年才爆出来的惊人真相。现在回想起来确实很可疑,当时卡尼曼逝世的新闻都非常简短,死因无从知晓,而且都是间接消息,比如他曾经工作过的普林斯顿大学在网站上发复告证实他去世。

没有人想到这位一辈子都在研究人类如何做错误决策的老哥结果临了给自己整了一个最狠的行为艺术他亲手把自己变成了行为经济学的终极实验样本而更戏剧的是直到最近华尔街日报的一篇长文曝光全世界才知道他连趋势都要玩一把高端局自己提前设计好剧本用安乐死给自己的人生按了中指键

先来聊聊卡尼曼这个人他是谁呢如果你炒股亏过钱网购剁过手双十一凑满减买到破产过那你不应该败财神业应该多拜拜卡尼曼他这辈子干的最牛的事情就是把人类有多不理性这件事拆解的明明白白卡尼曼的童年就是一部黑色电影

作为二战期间生活在法国的犹太人,他的父亲根据一战没有打到巴黎判断,二战肯定也不会打到巴黎,所以就没有带家人跑路。这么刻舟求剑的天真想法当然是被纳粹抓了。可以说,小卡尼曼从自己父亲身上就学到了人类能有多么不靠谱。但命运很神奇,据说卡尼曼一家最后不知道怎么就被放了出来,逃到了法国乡下躲避。

后来到了凯尼曼六岁那年,一次他贪玩,回家晚了。他意识到,自己穿的毛衣有犹太的星标,如果被街上巡逻的纳粹士兵看到,他就死定了。于是他灵机一动,反过来穿这件毛衣,以为可以逃过一劫。结果呢,在街道上还是被纳粹士兵拦下来了。

根据这个故事各个版本的演绎我推测大概率那个士兵还是发现了这是个犹太小孩但是可能因为卡尼曼很可爱又或者这个士兵想起了自己的孩子还是放他走了可以说童年经历让卡尼曼从小就悟出了两件事情第一人类对风险的判断极其不靠谱他爹差点害死他全家第二活下来往往靠的是运气而不是理性后来呢他把这件事也写进了思考宽与慢

这种对人性漏洞的敏感也成了他学术研究的底色成年后的卡尼曼成了反常识的专业户在以色列国防军服役期间他设计出了一套反直觉的士兵评估系统用标准化的测试替代军官面试当将领们质疑这考试怎么能比我的人眼准呢而卡尼曼甩出数据你们预测士兵未来表现的成功率和星星中飞镖差不多

真正让卡尼曼封神的是前景理论传统经济学有个基本假设人是理性的而卡尼曼和他的搭档阿莫斯特沃斯基联手证明了这个理性人假设是错的这对犹太裔学者的组合堪称学术界的蝙蝠侠和罗宾 26 年的合作亲密无间 1979 年他们共同提出了前景理论这个理论简单来说就是一句话人类对损失的恐惧远远大于对收益的渴望

比如你炒股亏 100 块的痛苦,你得赚 250 你才能抵消这也是我们经常听到的损失厌恶为什么散户总是一涨就卖,一跌就死扛因为人性就是宁可少赚也不能接受割肉的痛啊不只是前景理论,他们还有非常多的发现比如锚定效应,房价标价 500 万,砍到 450 你就觉得自己赚了

同样是一万块的月薪如果你是 5000 块涨上来的你会非常的开心如果你是两万块降下来的你就会焦虑崩溃再比如风中定律你对一段体验的记忆只取决于最 high 点和结束点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旅行团往往会在最后一顿晚饭的时候会升级什么米其林大餐或者五星级酒店海鲜自助就是这个道理

很妙但是也很有讽刺意味的是,坎尼曼曾经承认自己从来没有上过一门经济学课程但是呢,他说,我从我的搭档,托沃斯基,还有其他人那里学到了很多

对卡尼曼来说,很可能他人生最大的遗憾之一是当诺贝尔准备表彰他俩的颠覆性发现时特沃斯基已经在 1996 年因为黑色速流去世了按照规矩,诺奖不颁给已故学者所以 2002 年的奖章单独落到了卡尼曼手中他曾经写道,阿莫斯才是我们两个人之中更聪明的那个大脑我人生中一半以上的笑声可能都是和阿莫斯一起分享的

卡尼曼的著作《思考快与慢》备受全世界的商业领袖和思想者推崇这本书很值得一读时间有限,在这里简单讲一下他在书里写到的人类思维的两种系统系统一和系统二前者凭借直觉形式速度很快后者依靠反思形式速度比较慢系统一的运作根本不需要依靠我们平时常说的那种思考更像是本能反应

比如一个石子朝你扔过来在你意识到之前你的身体可能本能就躲闪掉了那相比于系统一系统二呢看起来很烂非必要呢它就不起动而且还得你集中注意力它才能启动但是很明显系统二呢它会更理性也更能处理复杂问题我们前面列举的锚钉校园也好前景理论也好其实更多的是系统一自动运作的结果

如果你长期训练系统二用它进行冷静分析其实就能更好地规避这些心理谬误凯尼曼的书在中国卖得很好无论是《思考快与慢》还是后面的那本《噪声》我记得有一次活动上我和中信出版社的总编辑聊天他就说凯尼曼去世之前他去老人家家里拜访过老爷子说

我一直以来有一个困惑,我的书这么枯燥,尤其是噪声,里面有这么多的公式,这些人真的看得懂吗?为什么从来没有一个人说自己看不懂来问我呢?这个小故事侧面印证了卡尼曼确实是一位很犀利,很有个性的学者了。说回到最近这几天令人震惊的华尔街日报长文,标题就很有意思,研究如何做决定的全球顶级思想家的最后一个人生决定。

这位毕生研究认知偏差的大师用自己设计的理论完成了人生终局首先要强调的是卡尼曼本人并不提倡安乐死在他看来这只是他的个人选择他不希望其他人效仿也不想给安乐死背书这也是为什么他请求亲朋好友对自己的真正死因进行保密而当他选择安乐死的时候他的身体其实还算健康只有肾脏轻度衰退去世前一周他还在写论文

但是卡尼曼家族里的女性成员,无论是她的母亲,妻子还是姐姐,都有着被痴呆症摧毁尊严的历史。再加上,她发现自己的认知错误频率逐年升高,于是她决定选择在失去自主权之前退场。在她去进行安乐死之前,身边大量的亲朋好友试图说服她,但是她回复了一句,我没有沉默成本,在她看来,我已经 90 岁了,是时候了。

在他真正动身前往瑞士之前,卡尼曼在巴黎和伴侣逛博物馆享受美食,看天鹅虎到半夜,确实践行了他的理论,风中理论,给自己画一个美好的据点。而他的决定也有人理解为是系统二的胜利,系统二的理性成功压制了系统一的求生本能。当然,反对者也有很多。

我很喜欢这篇文章,自始至终保持了一种温和的口吻,不是长篇论证卡尼曼的决策正确与否,而是客观但是温和地呈现了事实以及所有的争议。其中有一段是这样说的,他说,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卡尼曼或许已经收集了相关的数据,用以了解那些活到 95 岁以上的老人是否后悔没在 90 岁离世。

也许卡尼曼已经做了类似的研究工作,但这只是一种猜测。正像卡尼曼临终有见的最后一个段落说的,毫不奇怪,有些爱我的人希望我能多一点耐心,直到我的人生已明显不值得苟延残喘。但是我之所以做这样的决定,纯粹是因为我想要避免这种情况,因此它必然是显得有些草率的。

在最早了解我做决定的这些人当中有一些人很不情愿地改变了自己的想法转而支持我的决定对此我表示感激关于他的最后一个人生决定不管我们认不认同不可否认的是他留给世界的工具箱依然很锋利

警惕过度自信偏差华尔街专家的预测准确率也不如简单的算法承认后见之明偏差我们其实远远没有自己以为的那么料事如神以及永远不要忘记自己大脑里有两套系统在上头的时候及时调用系统二来做出理性的决策卡尼曼的医生是与人性漏洞搏斗的史诗当记者问他人类有可能完全理性吗

他说,当然不能,但是意识到自己有多不理性就是理性的开始也许在非理性的泥潭里,保持清醒的自嘲才是最高级的理性在接受纽约客采访时他说过,年轻时我们像程序员一样想修复大脑后来我们才发现这些所谓的错误其实是在适应环境的生存策略也许人类大脑的 bug 本身就是智慧的另一种形式

那最后呢是一个小道消息思考快与慢的中文版新版可能下个月就要上市了据说文本质量有很大的提升我很期待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如果你喜欢这期节目欢迎你收藏点赞或者转发给你关心的亲友你对卡尼曼有哪些了解呢你又是怎么看他的人生最后一个决定呢欢迎你在评论区和我们一起交流我们下一期再见拜拜

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