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 我们为什么越来越讨厌炫富网红👷没有工作,是一种羞耻吗?

💵 我们为什么越来越讨厌炫富网红👷没有工作,是一种羞耻吗?

2025/4/20
logo of podcast 油条配咖啡YwC

油条配咖啡YwC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雨白
成功主持知行小酒馆播客,推广投资教育和生活哲学。
Topics
雨白: 近年来,炫富网红逐渐失宠,这并非简单的仇富心理,而是时代背景和社会心态转变的综合体现。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人们对努力与回报的关系产生了质疑,对过度精致的生活方式也感到疲惫。曾经的流量密码——炫富,如今却成为了一种冒犯,因为它揭示了社会阶层固化和机会不平等的现实,加剧了人们的焦虑感。 与此同时,人们对失业的焦虑感也日益加剧。在当代社会,工作不仅是谋生的手段,更是身份认同和价值体现的重要标志。没有工作,就意味着失去社会认可,甚至会面临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压力。这种焦虑感与对炫富的抵触情绪相互呼应,共同反映了当代社会角色的重新定义和集体焦虑。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时代基调的变化。过去人们相信努力会有回报,而现在经济的不确定性成为常态,努力未必有回报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另一方面,人们对虚假精致的识别能力提高,对那些通过包装和营销营造的成功人设不再轻易相信。此外,信息传播的透明化也使得精英群体原有的认知优势逐渐被削弱,他们脱离大众现实的言论更容易引起反感。 总而言之,炫富网红失灵和对失业的焦虑,共同反映了当代社会面临的深刻变化和挑战。人们对成功的定义、对自我价值的衡量标准,以及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期待都在发生改变。我们需要重新审视社会角色的定义,以更宽容和包容的心态看待自己和他人,构建一个更加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

Deep Dive

Chapters
近年来,炫富网红逐渐失宠,引发了大众的抵触情绪。这不仅是因为炫富内容泛滥,而且因为在经济下行时期,这种行为显得格外刺眼、脱离现实。网友们不再被虚假的精致生活所吸引,反而对这种行为感到厌倦和反感。
  • 炫富网红翻车现象增多,国外出现"富人疲劳症"。
  • 经济下行时期,炫富行为显得格外刺眼。
  • 虚假精致生活被揭露,网友不再被轻易打动。
  • 炫富已不再是激励,而是一种冒犯。

Shownotes Transcript

早上好,我是雨白,今天是 4 月 21 号星期一,欢迎你收听新一周的油条配咖啡近来两周,本人要进行全国范围内的出差,我会尽量的保证更新如果割了,还请大家多多见谅哈那在此,先祝大家新周愉快今天我们要聊的是两个彼此独立,但是又有一点互相呼应的当下观察

首先呢想和你聊一聊最近为什么越来越多的网红炫富翻车不只是中国国外也一样仿佛全网都在悄悄掀起一场曲昧行动我们不再迷恋那些过得太好的人甚至对他们产生了某种程度的厌倦而第二条是一篇书斋引发的灵魂发问为什么我们在认识一个陌生人的时候几乎下意识地问对方你是做什么的

如果一个人说我没有工作我们会立刻陷入不知道该如何接话的尴尬这两个话题表面上不相关但它们其实指向了同一件事那就是我们正在经历一种社会角色的重新定义和集体焦虑那我们先从第一个话题说起炫富网红为什么突然失灵了

就在昨天我刷到一篇 Axios 的报道标题翻译过来就是在一个衰退年代网红因为太有钱被观众讨厌了在社交平台最初的世界观里炫耀生活展示优越几乎就是流量密码大量的网红因为炫富获得非常多的关注因为哪怕网友买不起住不到也愿意看个热闹羡慕一下向往一下而在一个衰退的时代网红的炫富显得格外刺眼

文章是这么说的说现在在 TikTok 上

有一类曾经非常吃香的 luxury vlog 正在遭遇粉丝恶评那些记录自己早上在五星级酒店美美的醒来做个瑜伽下午喝个下午茶晚上再去高端商场购物的网红博主不仅视频播放量大幅度下滑还开始收到大量的负面评论内容不再是哦姐姐好美而是你是不是不知道大家经济现在有多难从好想拥有变成你能不能闭嘴不要再发这些东西了

这个现象是在国外被归纳出了一个新词叫 Rich Fatigue 富人疲劳症字面意思是我真的看够你们这些生活精致到病态的人了

如果说这是欧美社交平台的绢带风潮,那么在中文互联网上,类似的抵触感已经变成了一种越来越清晰的结构性不满。一方面,炫富他房的网红实在是太多了,比如前段时间被全网封杀的网红王洪全兴,曾经自称全身没有八位数不出门,在北京新河湾有七套豪宅,后来被扒出来全部都是假的。

再比如曾经在抖音上很火的富二代王正元所有展示的豪宅豪车后来发现都是租来的道具他以内部消息稳赚不赔为诱饵通过分级收费群诱导投资入群费甚至高达 15 万元目前整个事件已经上升到金融案件了

而在另一边,小红书上的炫富焦虑也在悄然变味。以前的小红书很喜欢用 A 级来代表个人资产。前两天,我刷到一个博主讲,自己和一个资产 A10 级别的男生约会,感受到自己和对方的差距,哎呀,很焦虑,很自卑。评论区的最赞只有五个字,A10 请用餐。

曾经晒约会对象 A10 会被人羡慕,哇,你遇到了有钱人,被有钱人追求可是现在网友只会翻白眼,什么 A8,A9,A10,不知道的还以为餐厅排号呢你会发现这些事件串起来,已经不只是个体翻车,它们构成的是一整套叙事系统的瓦解曾经那些象征成功人设的炫富逻辑,开始变得不合时宜了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曾经吃香的精致生活秀,现在成了令人反感的脱离现实?为什么越来越多人对负的太明显,产生了情绪上的疲劳甚至反感?这算是仇富心理越来越普遍了吗?也许有情绪在其中,但是更大的背景是时代的语境真的变了,也许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看。

首先就是时代的基调变了以前我们追求向上流动现在只求求稳保命过去十年很多人相信努力会有回报炫富精致生活是一种也许哪一天我可以变得像他一样的积极刺激但是现在经济的不确定性变成了常态比如我们经常看到的裁员消息买房难收入涨幅追不上物价等等等等

当努力未必有回报成了共识炫耀就不再是激励而成了一种冒犯其次被套路了这么多年我们也越来越会识别假精致了

以前我们会被五星级酒店豪宅爱马仕豪车打动是因为我们还相信这是真的现在我们都知道了可以租房拍 vlog 借包拍穿搭全家出境都是 MCN 安排我们也知道了精英分享的自律生活背后是有保姆有助理有团队虚假的共情一旦被戳破留下的只有反感最后我们也越来越不相信好生活可以被复制了

炫富最早之所以能被接受,是因为它默认传达一个含义你也可以像我一样现在我们只看到那个是你才有的剧本你的爸妈不是我的爸妈你的资源我根本没有机会接触你有资源,有圈层,有背景而我一天下来所剩无几的力气和时间还得贡献给你的炫富视频于是,炫富变成了一种提醒我永远不会拥有这些

这也是为什么这些网红从向往的生活代表变成了令人反感的提醒符号他们不是我们想成为的人而是我们不想面对的现实包括这几年你应该已经发现了网友群里的对象不仅是富人甚至是整个精英群体

比如在中文播客圈,曾经一度被认为是知识分子的栖息地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节目被指责脱离群众,不接地气主播聊生活方式,说自己 gap 两年,找回了主体性人生是旷野,我要裸辞,全球旅行女孩子们,你们要有高配得感而评论区却在说,我被裁员三个月没找到工作好焦虑我是觉得我配得,但是老板不这么觉得

主播们聊中产焦虑,听众表示,你们的焦虑是房子从 2000 万贬值到 1500 万,而我却焦虑房东把下个月的房租涨 1000,这并不是听众在否定知识,而是大家已经厌倦了脱离现实自说自话的说话方式。

经营之所以让人反感,不是因为他们知道的多,而是因为他们默认你也应该知道,不是因为他们给出的建议是错的,而是那些建议往往得基于他们所在的圈层,尤其是他们的物质基础之上。在信息更透明,传播更大众化的今天,原本属于一些小圈层内部的认知优势正在迅速被瓦解,被拉平。

所以你会发现我们正处于一个趋美加速的时代富人失宠精英失信平台失控人设也失效这其中最强烈的情绪其实是一个非常倦怠又很朴素的声音请你们不要再告诉我应该怎么活了那讲完讨厌炫富的时代情绪我们就可以切换到今天的第二条和它遥遥呼应的另外一种焦虑为什么我们会对没有工作这件事情如此不安

这个话题的灵感来自于我最近在澎湃上看到的一篇书斋出自一本新书叫做《对工作说不》很棒的一个书名让人看了非常振奋作者是学者大卫·弗雷恩他开头的一个问题就特别有启发性他说为什么我们每次认识新朋友时都会下意识问你是做什么的 What do you do?这是一个非常日常的问题但是你仔细想想这个问题其实非常有暴力性

如果对方回答我没有工作,场面就立刻冷了三分仿佛好像不是在描述一个状态,而是在交代一桩过错为什么我们会对没有工作产生羞耻感呢?因为在当代社会,工作已经不只是谋生手段而是我们定义自己的主要标签工作等于价值,等于体面,等于存在感你是谁?我是某某公司的产品经理

你做什么?我在一家上市公司当法务你去哪了?公司外派我要去哪哪哪出差我们是通过职业说话,通过行业来结识人通过职位决定自己能不能被尊重可问题是,我们真的等于我们的工作吗?今天的中国,今天的世界有越来越多非标准职业身份的人不管是全职带娃的人照顾老人的中年人,Lawless Gap 的人还有大量的灵活就业者

他们只是暂时离开职场但是他们很难在公共语境里堂堂正正的存在因为我们的社会似乎根深蒂固的相信不工作就等于不努力就等于不体面这套公式把很多人活生生的就卡死了其实在其他国家关于这一类话题的反思早就开始了最早呢是大西洋月刊提出了一个词叫工作主义大意是我们对工作的信仰已经像对宗教一样强烈了

而这个词在《对工作说幕》这本书里作者进一步分析了工作主义如何导致劳动者陷入被迫劳动和异议危机的对当代人来说工作主义甚至比宗教还要凶猛因为它是现实的绩效可见的失败也是可以被计数的在我们国家情况可能会更加极端随便刷一刷招聘软件 30 岁以上没有 5 年工作经验空床 3 个月以上

这几乎等同于告别职场以前我们经常会说为爱发电我们会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当你真的不拿工资了你身边的大环境会告诉你那你别说你自己在做事你只是在消磨时间我们太习惯用收入来评估价值用公司来验证身份用忙碌来换取一份体面久而久之工作不再是我们的选择而是我们必须服从的秩序

讲到这里或许你也会发现今天我们聊的两件事不管是讨厌炫富网红也好还是耻于承认没工作也好它就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我们拒绝那些活得太轻松 easy 模式的人我们也会因为自己没有在职场持续努力而感到羞耻我们又看不起不劳而获也不允许自己慢下来

一方面我们在用成功的人设来丈量别人另一方面我们也用同样的标准来打量自己不然你很难解释为什么那些炫富网红会让我们看了心里发毒如果你也在思考这些问题欢迎你在评论区和大家分享你会因为别人炫耀生活而感到不适吗你有过因为觉得某期播客主播高高在上而觉得反感的瞬间吗

以及你有没有过害怕别人知道你没工作的瞬间或者由于你太害怕那样的瞬间所以从来不敢裸辞呢在这个到处都在贴标签的时代我们还有没有办法用更宽容的方式看待自己和彼此呢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欢迎你在留言区分享你的感受如果你喜欢今天的节目请记得订阅点赞和收藏油条配咖啡我们周三再见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