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069 破局时刻 - 精英标签下,如何找回人生脚本

069 破局时刻 - 精英标签下,如何找回人生脚本

2025/4/8
logo of podcast She Rewires Digital

She Rewires Digital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M
Mandy
Topics
Mandy: 我从北京到美国求学,经历了阴差阳错的转变,最终决定留在美国继续学习。这为我日后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也让我有机会接触到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 在香港摩根士丹利证券交易组工作的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高压环境下的快节奏生活和巨大的工作压力。起初,我被高薪和光鲜的职业所吸引,但很快意识到这份工作并不适合我,它缺乏内在的意义和满足感。我目睹了身边同事在高压环境下不快乐的现状,并意识到自己不想过十年后像他们一样的生活,因此决定转型。 在转型过程中,我经历了迷茫、焦虑和自我怀疑。我意识到,传统的职业规划模式并不适用于我,我需要找到自己内在的动力和价值观,才能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我开始学习教练的方法论,帮助自己和他人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职业转型中的挑战。 通过与数百位客户的合作,我发现很多精英女性都面临着类似的困境:她们在高压环境下工作,表面光鲜亮丽,内心却充满焦虑和迷茫。她们渴望找到更有意义的工作,但又担心转型会带来风险和不确定性。 我帮助她们通过自我反思,找到内在的动力和价值观,并制定可行的行动计划。我引导她们直面恐惧,设定底线,并通过低成本的试错来探索新的职业方向。在这个过程中,我强调的是过程的意义和持续的学习与成长,而不是追求一个完美的答案。 在个人生活中,我选择与丈夫一起搬到瑞士,这让我拥有了更灵活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我意识到,财务自由和内心的平静同样重要。通过理财和个人成长,我获得了内心的平和与自信,并能够更好地帮助他人。 总而言之,我的职业转型和人生探索是一个持续学习和成长的过程。我鼓励所有女性勇敢地追寻自己的梦想,并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应对任何挑战。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大家好非常欢迎大家在今天来收听是 reverse digital 的线上播客节目今天我们非常荣幸邀请到了 mandy 作为我们的分享嘉宾啊 mandy 跟大家先打个招呼吧哈喽大家好我是 mandy 那先向我们的广大听众介绍一下你自己吧好呀我是 mandy 啊我是一名职业教练啊

那我主要是支持一些别人家的孩子就是这种在传统意义上可能是这些精英行业的大部分是女性大部分从事像金融呀咨询呀

科技大厂这些行业的女性她们对自己的事业不是非常的开心然后她们希望通过跟我合作去找到让自己觉得有意义自洽然后同时用照顾自己的比较安全的需求的这样子的事业那我们就先来我们最传统的快问快答环节吧首先想请问 Mandy 目前所在的城市是哪里瑞士苏伊士最想去的度假胜地是

南非最近在读的一本书是百善那请问 Mandy 在家人孩子事业配偶和朋友之间怎样排序事业家人配偶朋友好现实生活中最喜欢的人是谁我老公吧最近的烦恼是什么

来想怎么样放松我的左肩子如果可以拥有一样超能力你最希望是什么时空穿梭财务自由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日常的这种让我快乐最大化的这种支出都是可以被我的被动收入给覆盖的

在过去从求学到求职初期的一个大概的路径是什么样的呢我是从小我是在北京长大的对所以就是北京大妞然后虽然说现在北京口音已经有点快没有了因为身为北京人不太多了

对我就一直在北京长大到高二的时候哦对到高一的时候其实就是命运齿轮嗯开始转动就是当时我们那个高中呢就有一个美国的一个基金会他就过来就是去招一些啊就是交换学生然后这个基金会呢就出钱让这些交换学生去那个美国就是交换嗯一年然后当时我就觉得哎这个挺好玩的我就申请一下嗯

然后对后来申请了以后那个当时我记得我们学校有好多那种学习成绩特别好的同学也都想去但是后来我们学校就说哎呀那些学习成绩很好的同学大家都要留留留在学校里考那个就高考就是就靠你们争那个清北了然后所以当时就我成绩就属于中不留的然后学校就说那行那你去了所以就有这么一个机会我就去美国去交换了

然后完了以后我就在嗯美国交换了一年以后我就觉得哎呀美国上学太轻松了比国内真的是要容易太多了我能不能就不回去了然后后来就跟那个学校美国的高中争取啊什么的就最后我就嗯那个决定留在那个学校然后后来就就一直在美国念书就上大学嗯

然后大学念完了以后其实去大学期间也挺嗯就是特别那种典型的这种所谓的好学生的心态就是去做很多就比如说啊好学生打引号应该做的事情哈就是做那种啊

应该去的社团呀然后比如说去找工作什么的那个时候我就只知道说啊那些好学生都去啊投行呀咨询呀然后当时我还考虑就是法律念法学院什么的啊就那么几个选项啊然后反正就是那样子啊

后来就申请工作等等等等后来就进了投行就基本上每个夏天都在投行实习完了以后我大概毕业了就去到了香港的 Morgan Stanley 然后就加入到他们的证券的交易组

然后就这样就进入到职场听起来非常的阴差阳错也不是走这种传统的就是非常辛苦的高三学习然后上了大学以后继续努力攻读的这么一条路线所以跟我们聊聊美国的高中是怎么样的吧因为我感觉虽然你聊聊几笔就带过了这段经历但是听起来觉得是一段特别不可思议的旅程

从美国的高中进入美国的大学它的难度应该也不小吧

我我当时对这真的非常阴差阳错因为那个当时那个学我去那个学校就是一个呃在一个特别鸟不拉屎的一个美国的那个农村然后呢是在南部就是在那个佐治亚州就是大家如果看过那个漂就是那个对对对对的那个州然后呢是一个非常就是本来很小很小就是全校只有三百个人就从七年级到十二年级就三百个人嗯对

对然后是一个就是一个一个基督教学校然后当时就可能对我当时去也是很文化差异也是很大就比如说我们当时一周要去教堂两次然后呢还就是而且就可能就美国那个学校就特别强调比如体育那我原来体育就挺差的但是就比如说什么那个要去游泳队什么训练一下训练个三个小时然后我就每天三个小时我都觉得就是要崩溃了

对还有包括原来觉得原来在国内我觉得我英语挺好的然后但是一去到美国就觉得哎呀前一个月就很多同学跟我说话我都听不懂不知道在说什么

对我很能理解你说这个我在这插一句因为我前我在那个加拿大这边工作嘛然后我们同事是讲法语的但是我们工作的语言都是英语我也会明显觉得比如说工作中的话可能大家都讲一些很官方的话的时候我是能听懂但是一旦他们聊一些生活中的文化呀然后他们看的电影呀吃的饭呀或者是玩的东西就完全听不懂了

所以我听你说这段我还挺感慨的那后来你上了大学以后既然进了投行其实就是在我感觉在美国的毕业生之间能够去进到投行里面去实习然后每一年都在那边实习也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件事情所以当时进入投行的一个契机是什么呢

哦是对那个时候哦对你刚才说那个就是那个日常生活用语的听不懂的时候我我记得特清楚的差一个挺好笑的就当时我刚去刚来美国可能前一周吧然后我想去超市买那个卫生巾和想买那个就是插线宝然后我就不知道怎么说我就问我的室友我就问他说怎么说

哎笑死了 anyways 然后那个嗯对所以当时去进投行的时候对其实当时在嗯在大学对我也当时也确实挺拼的那个时候嗯

那个时候就是比如说嗯有这些就是这些投行来我们学校招招实习生嘛然后我刚我记得我大二的时候第一次去这些大公司开的这种求职会哈就那种 info 算是然后我去了以后我觉得哦妈太太恐怖了就是恨不得就一个那个投行的全职员工周围围着 20 个其他的学生然后都是想跟对方搭讪的然后我就刚开始根本就不知道怎么插进去

嗯对然后后来就慢慢慢慢就是就是学说哎你怎么去做这种美国式的掌工作这种 networking 啊什么的然后我当时我记得我做过特别极端的一个事情就是嗯就我我大学在康奈尔他就在那个就是纽约州的特别北部就是嗯虽然在纽约州但是要去到纽约城要做五个小时跟加拿大快要交界了对对对其实去加拿大接去蒙特利尔比去纽约还要近

所以就是对这也是个很脆的地方然后当时我就是申请这些投行的这个实习嘛然后而且我就知道说哦其实美国这些你也要去找这些里面认识就是这个全职的人 networking 然后当时我就会给比如说纽约这些投行的这些比如说我们学校校友哈就是发很多信息就是问说哎我能不能找你 coffee chat 然后能不能跟你聊一下你的工作啥的嗯然后呃

大部分都是石沉大海但是可能就是个 5%的人会回然后他如果回了的话他他就跟我说行那我在纽约比如下周二下午有空然后我就会专门去坐一个大巴然后呢就因为他说他愿意见我我就专门坐一个五个小时的大巴过去就是见他然后然后

然后最后然后见比如跟他见一个就喝咖啡茶完了再回再回学校就这样所以就当时就是为了进这些投行也是 networking 特别特别拼

嗯是能感觉到确实因为我们在异国他乡的话在完全没有这种本土化的这种啊怎么讲社会资源网的支持下想要进入一个人人都打破头的领域是非常非常难的那你进去了以后感受如何呢投房是像我们平时在电视里面看的那样子高大上然后又紧张全是精英的那种感觉吗嗯其实总体是那个样子的嗯就是

确实是就是挺紧张的日常就比如说我日常的工作的节奏就是早上六点半到公司但因为我是做那个股票交易的嘛所以就是那个开市之前就六点半就要到公司然后呢基本上一开市以后就是上厕所都得带跑的然后就是比如说那肯定你要吃饭什么的你肯定把那个饭拿到就你桌子上然后你比如说你面对六个屏幕

然后可能就是有那种客户他比如就是问你问题什么的他就说我印象特别深刻是有一个有一个有一个大哥当时问我一个客户问我问题说不着急那个你两分钟之内告诉我就行了就是这种感觉

然后然后比如说什么我们日常会用的那种软件啊就是叫那个彭博就 bloomberg 嗯嗯嗯那他上面有一个啊你可以就是按按闹铃就比如说一个客户觉得你回复的太慢了他就按一个闹铃然后你整个电脑就会颤就就那种感觉嗯对所以就确实是就是这个日常工作的那种氛围就是这样然后

嗯对确实有很多很多很聪明的人嗯对大家都是这些就是特别厉害的学校出来的人而且就是想想事情解决问题很快然后也是性格也是比较强势的就是反正就是按现在的话说就是那种狼性文化的那种地方嗯

我们觉得好像狼性文化就是从《华尔街之狼》这个时候就有这种概念了对对对平时在电视上面看到这些东西的时候因为艺术永远是来源于生活嘛如果不是因为生活中有这样的积淀也不可能有编剧写出这样的剧情所以刚才听你说六点半就开始我觉得哇还是

值得苦中苦方得人生的那种感觉那这样的话我就对你这个后来的转型更为好奇了因为你走了这么一条其实是非常精英阶级大家普通人都是触不可及的一条路线为什么你会突然从这样光鲜亮丽的这种投行的环境中就决定要转型了呢

嗯是其实我当时实习的时候我就觉得好像不是特别合适我就举例就当时我实习的时候我们是一个那种 rotational program 就是你换成换到两个不同的组然后最后看哪个组选你这样子然后当时我一个组就是做衍生品销售的当时我我的那个客户大部分都是这种高净值的这种家庭办公室啊什么的当时我

但是我就觉得我就卖他一些这种产品这个产品本身我也不是说特别相信衍生品这里面坑壳多了我也不是那么相信而且卖给对方的客户他已经是亿万富翁了我就觉得那我再帮他赚个几千万这有啥意思对人家来说都是杯水车薪的事情对但是我整天就为了这些事情忙得焦头烂额的

对我当时其实就有一些这种意义感的怀疑但是当时比较年轻而且比较没有勇气说白了就是当时那个人家就我大三实习完了人家大四第一学期就给我就第一周就给我这个 return offer 我当时说白了就是不敢拒绝

我就不敢说我把这个 offer 我不要了我自己再去找别的我觉得更合适我的工作所以说我当时不敢但是我其实那个时候我已经有感觉我就觉得这个地方好像太适合我

但是我还是就去了嘛我去完以后可能就在工作的第一年我就觉得这个感觉是越来越明显因为比如说我就看身边的同事就是一些比如说比我大个五岁十岁的比如说我当时这个顶头的老板他也很年轻啊才三十几岁也是就是青年才俊也是什么哈佛毕业但是他

但是他就每天上班特别不开心嗯就感觉每一年就发奖金那一天是大家最兴奋的嗯

那个拿到奖金数字的时候就觉得说如果奖金数字很好超过预期了大家就觉得太好了今年就终于有意义的这么一天但是大概率情况就即使是比如那个数字绝对数字挺大的说的是吧但是可能比如说大家一比较觉得那谁是谁可能比我还高那我就是不开心或者说比如说那我听说人家高盛比我们日本还高那又不开心了

所以当时我就觉得他对我的激励不大因为虽然当时我才第一年的 analyst 那就最小的小土豆了那我的工资那肯定是全组最低然后但是我就觉得这个我底薪就已经挺高的了然后你奖金你就随便给我吧你说你再多给我我也没有觉得我更开心

所以我就觉得这个整个环境的大家的这种激励的机制就其实对我好像影响没什么激励但同时大家就是除了这个发展经历那天其他日子那种垂头丧气的那种特别不开心的这个状态其实是特别的

特别影响我的就我就会觉得说那我想十年以后变成我老板这个样子吗每天工作的时候就是爱生叹气的各种骂同事骂客户就是奖金那天也不一定能开心我就觉得其实我不想我不想这样最后可能让我真的就下决心说我不行我得去

想我要转型怎么弄的事那个老板他呢其实他对我很好他特别支持我啊我们俩关系也很好而且他教我很多东西他后来呢因为各种原因他被开除了当然不是他的业绩问题啊但是也是公司的狼性文化之一了每年即使业绩很好即使比如说我们整个股市都是牛市什么什么每年还是会有很多人会被开除

那我那个老板他完了以后他就想去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他想去创业啊什么的当时但是他也才三十几岁我就觉得说挺好的那你现在终于有机会可以去试一试你想做的事了

但是他说哎呀最后还是决定不去了因为他的想法是说他虽然可以去比如说创业那肯定不确定性啊现金流不稳定啊他可以接受比如说那我们生活就是简单一些这些但是他的家人他的伴侣和孩子比如说都已经习惯了这种金融的这种高收入带来的生活方式了那他就觉得说他不能让他孩子或者他的

伴侣为了他而去承担说那比如说孩子国际学校不上了对吧那那个老婆要出去打工了等等他就觉得他做不到所以呢他即使对我们做这个事情已经很没有兴趣了他最后还是决定说去加入另外一家投行

当时我就觉得对我那个时候才二十二三岁的我来说挺震撼的因为我当时就觉得他也才比我大十岁啊我就不想说天哪我在这待十年以后我到那个时候就觉得我没有选择了必须只能做类似的事情

所以我当时就觉得那如果我现在已经知道我不想成为十年以后的这个样子那我现在还在这待那么长时间干嘛呢而且还有一个我觉得很不好的趋势就是说就我在这个环境里待的越多你就受到这个环境影响了对吧比如这个环境里大家都是以前啊以你的生活方式来衡量你自己价值的比如说就所有人都买名牌包然后穿名牌的衣服这些然后

当我那个时候我已经开始意识到说哎我自己慢慢慢慢开始也变成这样了对吧比如说我也开始买这些啊这种奢侈的东西虽然说其实他对我带来的满足感并没有很多但只不过是我受到周围的人的影响所以我就觉得说啊那我我不能把我自己养成一个这样的生活习惯以后导致我三十几岁我没办法我只能去继续在投行这样子的领域做事当我

我本来我对这个领域也也不感兴趣然后这个激励机制也激励不到我对所以我觉得是那那那一段时间就是在工作一年以后发生的这些事情就导致我觉得说不行我得那个我得趁我现在跳出来对我得跳出来我

我其实刚才听你在这说这些的时候我心里还蛮感慨的首先先替我们的听众们问一句大家都很好奇作为出入职场的你当时是金融分析师还是 trader 应该是分析师吧对我是 trader 我是 trader 你是 trader 所以大家很

先替大家问一个大家都比较关心的话题哈那个当时你大概的这个收入的话大概是能到什么样的一个水平然后就是奖金的话大家奖金一般是占到年薪的百分之多少方便回答吗可以啊我想想啊我当年就是刚加入第一年的小土豆哈我大概是呃我想想我的底薪应该是月薪是

10 万港币就是大概是个多少嗯美金呢就大概 10 万港币就相当于 12 万人民币差不多嗯嗯月薪然后呢所以就是月薪就是年薪底薪差不多就是 100 万然后奖金是差不多看看年份哈就年份好的时候好像有 50 万吧差一点可能就是比如说

30 万差不多 30 万到 70 万左右了

这就引出我的下一个话题因为我们其实现在在很多的社交媒体上面都可以看到大家都说哈说我们现在 99%的烦恼都是来源于没有钱对对大家经常会有就想法就觉得说只要让我挣足够的钱我即使生活中有一些烦恼那也是有钱人的烦恼但是我刚才听你说的有一段的时候我其实很感慨就是呃

首先是两种第一种是这种长时间浸泡在高压力高紧张的这种环境下对于人的这个大脑神经的一种影响因为我之前看过一些就是那个脑神经方面的一些研究他们就说如果人的这个精神是长期在这种高压下的那么它对于普通外界环境的普通的

日常生活的感知能力就会下降的非常非常的厉害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它对于快乐或者是宁静或者是舒缓的感知能力就会下降因为它是长期处于高压的刺激中的所以它就会需要更为猛烈的外界刺激才能使大脑对峙做出反应

那么同样的这种收入包括是像那个蛮高薪的差不多每年两二三十万美金这么一个水平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会觉得说我如果获得这个数字我愿意付出什么样的代价但是当你真真正正拿到这个数字的时候可能它对于你来说是一个符号是你每次每两周收到你的这个 paycheck 的时候 OK 我的银行账户上面的数字变成什么样

但是你实际感受不到它带给你的快乐或者说这种快乐延续的效性是非常非常短的可能作为一个新鲜人你会觉得说哇我一毕业就有每个月就有一万两万美金到账但是时间长了以后

除了用物质来满足这种感觉的话可能就像你刚才说的你会更多的感受到的是一种无尽的空虚或者说是一种其实很迷茫的一个状态而且还有一点我觉得非常残酷我刚才听你讲虽然大家都会觉得说二十二三岁就可以年薪百万年薪百万放不在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都是一个蛮好的一个精英阶层的水平了嗯

但是在二十二三岁的时候你看着三十二三岁的人你就会有一种我不想像他一样或者是我看到头了的感觉我觉得这个才是刚才我听你讲

这段过程中我觉得非常可怕的一个点因为你正处于一个刚刚进入社会应该是对所有的一切抱着最美好的幻想的时候然后你突然就已经意识到说我不想要这样或者说这个东西我一眼看到头了我觉得这个可能对于刚刚毕业然后正在走上这种精英路线的人来说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是是是是真的真的而且我觉得特别

就是顾敏你说的就真的就是啊对这个就是你就习惯了然后你就你就对这些事情就麻木你知道吗就比如说我记得特别清楚就当时就就我就是那个在同行那几年哈就比如说经常我们周末要去喝酒然后呢就是要去夜店去找这些刺激因为你平常工作的时候你就很麻木嗯

但后来离开投行以后我那个夜店也不去了酒也不喝了就真的不用了哈哈对又回归到那种能够体会到普通的快乐是是的是的是的是的而且确实是就是我觉得其实我挺能我挺能理解就比如说可能嗯在这种这个世界以外的就是小伙伴可能觉得啊你就是防尔赛吗对吧就是嗯嗯啊但真的是个围城就真的是围城因为我就跟你讲就是

不是说咒这个在投行里工作的这个人但是真的是我的老板我工作三年有三个老板啊然后这三个老板已经我想想三个人里面一位已经不在了他只有他已经去世了他去世从不到 50 岁然后呢另外一位呢是就是癌症

然后第三位他就是离婚然后呢自己就是一个人就是这种就是就是妻离子散的这种状态当然不是说这三个这些都跟就跟工作他不一定是完全强相关但绝对是有关系的所以对

对所以就是围城吧我觉得可能他们确实在物质上面是很精英了然后但是其实真的你的幸福程度啊你的满意对人生的满意程度其实真的不一定说是在一些精英的地方就更好的

是很有同感虽然像你刚才说你的这三个老板可能是比较特立的刚好这个很小的百分比被你遇到了但是让我就不禁在想这个问题因为因为后来你也是从投行出来然后进行了一个职业的转型对于大部分我们这种在就是我们在中国这种传统的环境下长大的然后我们有好学生的心态我们可能

付出了十几年甚至是二十年左右的这种时间去接受高等的教育就会觉得说我如果不走这一条别人眼中的精英道路我的沉默成本非常的高或者说就像你刚才说的我不敢对不对就是明明是这样的一条路放在你面前的时候我不敢不选这一条路所以你当时在去看到了这些问题也看到了十年后的自己然后是是

看到了十年后自己对当时的现状不满但是怎么样就突然一下从喉航里面跳出来了在这个过程中你肯定也会有挣扎和一些反复的考量这个过程你是怎么样去迅速的决定说 OK 我就要跳出来了

其实非常不迅速非常的慢所以大家如果有这种纠结然后这种那个反复的想然后纠结然后很长时间做不了决定也是非常非常正常的因为就是我自己当时就是这样我就其实就刚才说的我那个工作第一年我不就想走了吗然后呢但是刚才就又说我又工作了两年

所以之后就又花了整整两年多的时间才就真的转型出来而且就真的最后我都找到就是我接下来就是我想去的那个公益行业这个工作以后我都找了这个工作我的 offer 都拿了然后最后那个都签了然后最后又到了我们发奖金的时候然后赵老那年又给我发了一个很大的奖金然后我当时就又差点最后一哆嗦又差点没走出了

所以这都很正常真的大家不要觉得说这是个就是哎呀你一拍脑门然后你很果断你就可以做的决定所以大家如果要觉得很很卡顿这都太正常了因为我自己都经历过哦这样子听起来就觉得好像我们的这个啊距离又很拉近了因为反复的这种自我的怀疑以及纠结或者被某一个东西所留下来这个是非常正常的一个状态对

所以你觉得如果在就是像你像你一样拥有投行背景或者是精英背景的这种人士在转型的时候最容易入最容易陷入到哪种思维陷阱里面

我觉得特别常见的有这么三种吧就是我看到就我自己啊包括我现在的这个客户里面一个呢就是说我想找到一个最优解我要找一个标准答案其实刚才说的好学生这种心态就是我要找一个一定有一个完美的答案一个满美的工作好像就满足我所有的需求

第二个是特别常见的就是说我职业规划我必须要想得具清楚一步不能走错而且一定是要走一条最清晰的确定的高性价比的这种直线

第三个比较常见的就是觉得说嗯比如说我要做一些我自己喜欢的或者说觉得有意义的事情他可能跟赚钱是冲突的啊那就是不愚和寻找不可兼得我要不然呢就为了赚钱我要苟苟着然后卷着嗯但是我要不然呢我要为了追求情怀呀这些理想啊自由啊就意味着就是说不安全然后我就要那个就是没钱然后也不能暗生理命嗯我觉得最常见就是这三种

还挺恰当的因为其实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的人都会觉得说哎呀这个工作这个破工作真的是一天都干不下去了那个老板无可忍受同事也都是赏资然后我的轻车每天都在这六边市里边消耗掉但是大家好像都有那种就是嘴上说着归说着心里可能想了无数次但是实际生活中就是迈不出那一步好像

大多数的人现在更相信的是我转行或者是我甚至是简单的跳槽不能说简单跳槽就普通的跳槽我都需要做的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已经有很少的人会抱着那种说车到山前必有路的这种心态了

所以我想说可能你在平时生你平时遇到的这些向你寻求帮助的职业女性她们多多少少也都是抱着这样的想法了吧是 是的 是的 就是也很能理解很正常因为这是咱们从小到大其实应试教育就让我们形成这样的思维嘛就是对吧 那肯定是有一个正确答案那只不过你如果现在你在这纠结什么的那就是因为你没找到

啊你就是叫什么就原来那种上学的时候就说那种一步错步步错什么扣一分一操场什么之类的所以你就会觉得说天呐我就是一点都不能走错但是其实你你转行的时候尤其是都别说转行了就说就换工作啊同行换工作就是你把所有东西都想得具清楚就这个都很没有任何不确定性他就是不可能的他就是真的不存在嗯

对但是我觉得这个也跟我们从小在国内的这个教育环境包括就是我们所身处的所身处的这个社会环境有关我个人的感觉就是说我们从小被教育的就是我们身处在一个竞争非常激烈千军万马渡谷

或独木桥的一个环境所以我感觉好像我们从小到大的试过成本是非常非常高的甚至可以说你一旦错了就开工没有回头路对我们从小就觉得你小学小分初一定要上很好的初中因为很好的初中才能决定你能够进高中你如果不能够进高中那么你大概率连上大学的机会都没有你如果没有上大学的机会基本上你的人生就完了我们好像一直

都是处于这种高度的精神紧张和压力之下的所以就让我们觉得说我不可以错我做任何事情之前我都要反复的咨询比较抉择然后去听取别人的建议然后最后听了一串下来可能别人给的建议就是先苟着不要动

是不是有这种感觉所以也想知道说像目前你这么长时间以来你遇到的像你求助的这么多的女性的客户她们普遍都是有什么样的共同的背景或者是困惑的点在哪里

嗯是嗯对就一般大家嗯就都是这些啊就是这种精英的这个比如说像这种科技大厂呀然后外企呀然后这种金融金融行业或者就是这种管理咨询这些领域的嗯大概嗯这些姑娘的年纪大概可能就是工作几年差不多 25 到呃就是三十出头这个年龄嗯

其实顾虑就是像刚其实就是刚才的这个几个常见的这些信念产生的啊就是觉得说哎比如说比如我对某一个领域感比如我对这个内容创作感情去好那我现在就必须得我在就是离开我现在这个金融工作之前我得先把这个呃就是完全想清楚内容创作行业他

的这个这个职业路径是什么啊然后呢把这个我现在比如说我现在 25 岁我把我 25 岁到这个 40 岁全部都规划好啊然后尤其是就是你一定要过那 35 岁那个啃鸡儿因为那个时候你那个完了以后你就没有你要那个被裁员了你人生就完了啊然后所以呢 25 岁的时候必然未来 15 年全部看清楚啊然后呢但是呢现实中又看不清楚啊

那然后或者比如说稍微了解了以后发现说啊比如我要做内容制作的这个这种领域那好像没有像投行这样子的可以明确告诉我我就是把这些东西都准备好了我就能进然后我进完以后我怎么升职这些也是比较明确了然后这个像比如内容创作行业就没有这些规则了那就是怎么办

或者说比如说这个行业我感兴趣这个领域相比比如投行的这个工资要降薪 50%然后觉得说那那咋办这么多钱就是就就就就没有了或者在这个过程中就会觉得

很缺少支持就是别人可能都会觉得说你这个不是凡尔赛吗你现在这投行工作好好做着然后高薪然后我们其他人大家都还愁那个就是赚不够钱呢然后你一直在想这些很凡尔赛的话题比如说很多长辈也会很不理解比如很多父母就会觉得说你好好工作就好了不要想这些有的没的的尤其现在这个什么环境不好呀等等的是

所以对就会觉得说但是这些比如这些姑娘可能从小都是很优秀就家里那种榜样型的那就会觉得尤其是觉得很难去不满足这些预期等等就这些都是这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各种问题

对所以听起来这有很大一部分人他们是可能考虑到转型或者是从自己原本的行业中去跳出来那你有没有遇到说有一些客户他可能是可能

可能有很多人跟我的情况比较类似就是说我并不想从我目前的行业中出来因为我们还做的算比较满意但是呢我想要向上我想要去更好的去突破我目前的这个啊现状可能会向高层领导这方面去突进有这方面有类似这样背景的那个嗯客户吗嗯

嗯我的这个定位就是一个比较嗯怎么说呀比较聚焦我的定位就是全部都是这些转型的人哦对 OK 对所以倒是没有就是他们觉得哎投行挺好的我要当一个投行 MD 那这种就是倒是没有其实我觉得能够来寻求转型的客户其实已经从本质上来说比我们这种稳中求胜的要更为啊

那个更为大胆一些她们可能已经心里是有了一个初步的一个决心然后才会去寻求各方面的帮助所以刚才听了一下感觉很多的寻求转型的女性她其实的本质是一种对于现状的忧虑或者说是对于

未来的不确定性想要主动去寻求改变那你觉得在这个过程中你是怎么样帮助他们去认清楚自己的定位避免转型过程中的一些错误并且更好地实现平稳过渡呢

嗯明白我觉得首先在转型过程中就肯定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就是重新定义什么是错误其实这个也是很多我的这个学员容易遇到的卡点觉得他就一步步能走错但其实就是你在进入一个位置之前你就根本不可能全部看清楚然后你这过程中一定会各种碰壁的但是也没关系就是我们可以去就是去管理这些那个试错的过程啊

而且就是对我觉得核心就这么几点其实核心就是首先向内看然后第二部分就是向外视就是先是要先先去向内看就向内看啥意思其实就是去

那找到你底层的这些动力啊是什么就比如说你为啥你投行做的好好的你现在突然想去做内容创作啊对吧那这个支持你的嗯底层的这个最核心的为什么啊这个 big y 是什么啊那比如说嗯就是我会去帮这些学员去挖掘一下他们的比如使命愿景啊家族观啊这些到底具体是什么

就这些东西看着好像很虚哈嗯但其实他真的就是非常重要因为就像刚才说的那个你在转型的过程中绝对不会一帆风顺然后那你一定会遇到各种打击的那那个时候你被打击以后就是怎么比如我看这些学员怎么区分谁能继续啊坚持谁不能呢就是那个嗯他知道他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而且他有很强的这种底层的 drive 的这种

同学才能继续坚持就比如说举个例子我有一个学员她也是在投行然后她就是对女权对社会学特别感兴趣然后她投行工作就是一周工作 70 小时嗯

然后但是呢她就还是然后她的转型就是去加入到一个女权的工作号而这个工作号呢就是会做那种特别特别深度的这种女权的这种研究和非常深度的这种文

文章就是非常高质量的然后每一篇文章都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写出来然后他都已经一周工作 70 个小时了他还能做这个公众号的主笔然后还能每周花很多时间在这个公众号的创作中

然后其实他就我也问他我说你怎么能就让你支持你这样做呢他说其实就是他的愿景就是他对女权的这件事情的这种在乎这种 passion 就是很深的和他自己那种连接感俱强

所以就即使比如说可能他们发一些文章比如说可能阅读量那个就是起伏变化然后或者说比如工作非常辛苦就是但是他还是能坚持所以就是对所以就是回到刚才说就你在转型最开始的时候真的就是要向那一派说那我为什么要做这个事因为这个事情肯定是不会容易的我就会帮他们去挖掘这些还有这个时候也包括挖掘一些比如说你的擅长你的优势到底是什么

那这可能也是我们小时候长大这种应试教育可能也不会特别强调的因为就比如说不管你你擅长什么你就是那些高考学科都得好对吧不同校友对对对对对对是的是的但其实真的就是你人真的是你要大部分时间做你擅长的事情你才能真的开心的所以就是在我们去刚开始合作的时候也会去挖掘他内在比如和他的这些优势到底是什么

然后怎么把他的优势在他的这个具体的愿景中体现出来啊那比如说就像刚举例子的那个那个同学他就是对他有女学员社会学很感兴趣然后他的一个非常强的优势就是他的这种深度钻研的能力很强啊所以他其实之前考虑说哎他想去念博士等等啊

所以呢他就是做这种深入的女权的这个研究就就是投其所好他就是特别擅长特别 enjoy 特别享受他不觉得累就可能别人觉得说哇我看这么多大步头的女权文章就大步头的著作很难但他觉得哇这就是他喜欢的事情所以对所以我们做待使就会把这些优势啊等等都拎出来

然后基于他的这个优势他的底层这个 big y 然后再去想说 ok 那你现在可能想你现在生活中可能什么东西什么样的你的需求会满足了那什么样的需求没满足那比如说像这个这个同学的例子中他没被满足就是他觉得说他的工作好像没有真的服务他很

感兴趣的这种女性的议题那对吧那这个意义感这种服务女性的这个这块是缺失的那我们就基于他缺失的需求去想说这个需求结合他的优势结合他的价值观愿景我们怎么可以实现我们先从提问题开始就是怎么把这个问题提出来以后我们再去想说慢慢过渡到点刚才说那个第二大部分就是去向外试

那这个事也不是盲目的事的嗯就是我们基于这个问题以后比如说我们我们两个就一起去脑爆然后想很多可能呃各种各样的选择都可以满足他的这个需求比如说呃比如说他最开始找到我的时候他感兴趣的是做这个呃社会学的博士然后呢比如说后来我们就是一起合作过程就出现该说这个给这个女权公众号做主笔啊等等还有很多其他可能性啊

然后把这些可能性我们就是打开思路想很多很多很多的选择之后然后我们再从这些选择里进行一些筛选那这个筛选的时候比如说你没做过这种内容创作的这种工作那你怎么知道你可能觉得你喜欢你擅长但是你没做之前你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是这样的

那接下来就是在更过渡到向外时就是我们要去低成本的去试错就为什么大家都不敢去尝试就因为老师觉得成本很高但其实我们可以把那个试错成本降到真的很低就比如说像这个同学他就是他比如他如果离开投行一下子进入去申请博士的

对吧那这个可能比如说确实是个很大的变化而且比如说这种降薪呀等等干嘛这种很是一个很大的改变那我们最开始就说好我们不用去做这么大的变化我们先测试我们就先去看一下你想这些选项中有什么样的一些核心测试问题我们需要去现实中找答案的你把这些核心问题回答了你才能知道说这个新的领域是不是适合自己

那比如说对吧像这个同学那而这个问题可能有会有很多啊我们就一个一个拆解出来一个一个回答就有点像其实咱们中学做那种科学实验对吧你有好多假设但是你不可能一下全测试了就你每一次就是做一个简单的小实验然后去测一个假设就一次累赔啊

比如他想去做这种跟女权有关的科研对吧那他首先得要测试的是我喜不喜欢做这种深度的阅读然后深度的这个思考和深度产出这种非常学术性的这样的书写我喜不喜欢这个

那比如说这个就不需要说你一定要去读博你才能测试啊对吧比如说他去做这种深度的这个女权的这个书写就是完全不用任何额外的成本他就可以去就只需要自己的时间精力成本就好了

然后去测试说我喜不喜欢做这种科研性质类型的事情等等啊那这个就是测试他的假设之一所以就是在向外试的过程中我们就把我感兴趣的东西其中我要去测试的一些假设全部拎出来然后去做这种很快就一个月之内你就可以做的这样的实践的小项目让这些小项目的过程中去发掘说我是不是我怎么回答我这些假设的问题

然后再逐渐逐渐小步快跑

然后在这个过程中你就会对你自己和这个世界还有就是你感情这个领域加深很多很多的了解然后之后在这个时候你就更有底气了你就说比如像这个姑娘她现在就觉得说那其实我还是对这个读博很感兴趣那我已经测试了这种科研里的这些一些假设了我觉得是 OK 的那接下来比如说她再要去做一个离开同行读博的这个决定对她来说就不太好

不会那么难了因为他知道那个读博卡可能是一个什么样子对所以呢这样子就会比较就是说平稳的去转入你感情学的这个领域了

我刚才听这部分我觉得也很有意思啊因为你其实也是有一套方法来去引导你的客户对于自身和外界环境的一些审视和判断那我想知道你是怎么样去避免说用你自己个人的判断来影响到客户对于自己的判断

比如说举个例子你听到有一个向你寻求帮助的女性她跟你讲了很多东西以后你可能会首先感觉她适合或者是她不适合在此时此刻就进行一个转型就想问一下这方面的这种方法论你是怎样去引导对方进行反思而不是说我来告诉你你应该怎么样做呢

对这就是教练的方法论其实就比如说我们的合作就大部分的情况都是就是我去问问题我问他他答除非就是他他想听我作为我个人的这个意见否则的话大部分情况下我是不会直接插入我自己的意见的就是我会观察他然后我会分享我对他的一些观察但是大部分情况下都是他自己去我问他问题他就回答这样子

听起来很像是那个心理咨询师的一个角色是我去作为一个引导让你来回答自己的问题而不是说我去告诉你你应该怎么样做怎么样说所以我就很好奇像你之前在投行的这个经历你在投行中是不是有一些什么做事情的方法论呢或者是一些学习到的东西在你目前转型做这个个人职业教练以后也是可以用的呢

我你知道我那天真的想了一下我觉得啊我从投行中获得的其实都不是这些啊具体技能上的东西嗯

我觉得但是也是很宝贵的财富啊我觉得一个呢首先是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脸皮厚真的真的真的脸皮厚绝对是一个能力我觉得就是说在投行投资的时候经常就是被客户骂嘛然后呢客户骂他是那种披头盖脸就是那种说脏话的那种骂你嗯然后

但你后来你就习惯了就脸皮很厚所以就导致说我之后对国最大好处就是我不怕被拒绝对就比如说可能像现在我是一个这种一人企业的那种状态就等于说自己去就是整个这个公司所有东西都我自己负责嘛那这个过程中肯定有就是各种各样被拒绝各种各样不确定的时候但是我就觉得都还好

就是再被拒绝也没有像原来那个小投行里客户那种披头盖脸骂我的那种情形要那个那个那个吓人所以对所以我就觉得好像职场中出现的任何事情我都觉得好像对我的这种心情的影响都不再大不是很大

然后还有我觉得同行中嗯给我的一个很大的收获就是说我对这些嗯就是也在这些行就比如金融行业或者这些经营行业里的这个同学遇到的这种卡点我特别能有共情因为我自己就是这这里来的嘛然后而且已经很多他都觉得他不好意思跟别人说因为他觉得他怕别人觉得他太反而塞这些我都很能理解哈哈

所以我觉得我跟这个领域的学员的这种共情力也是因为我经历过这些痛苦带来的

然后还有我觉得实打实的非常有用的就是一些个人理财的这种方法论啊就是我就是在投行期间形成了我自己的这种金钱观还有包括啊当然因为当时为了转型这过程中就是我要面临降薪呀什么这些所以也逼着我去想说那这个钱这问题怎么解决所以呢因为这个过程就形成了我自己比较独立的这种理财方面的这些方法论然后包括就从我投行开始工作

而且因为投行当时的那个环境吧大家就每天都在讨论上班谁都说炒股的事情所以我就从 21 岁大学毕业就一直投资到现在就十几年了所以就是这些嗯就是投资的这种实操经验也是投行带给我的

我觉得听这段还挺感慨的因为本身好多人就会觉得说啊你从一个非常好的职业跳出来你肯定是没有什么财务方面的后顾之忧啊或者是你可能有非常强大的这种家庭或者是奇葩资源的支持才会让你比别人觉得说 OK 我不怕试错我愿意走出这一步但是还有一方面的话我们其实也是我之前也跟一些做呃

算是职业教练或者是某一些作为职业上面的 coaching 的一些

优秀的女性谈论过这个话题他们给我的一个反馈就是说我们普遍觉得寻求帮助的职业女性她存在一种呃 募强感或者是背景的挑选简单的解释一下就是说作为一个女性的职业教练其实是非常难度是更大一些的因为像你来寻求帮助的人尤其是女性群体她本质上会对于呃

我这个寻求帮助者的背景他本身的能力他是来自一个什么样的一个环境他是不是有一些高大上的东西让我觉得去崇拜然后我才能够去

愿意去听从他的这些指挥,大家好像不太愿意说去向一个跟我平辈的或者是跟我差不多背景的人寻求帮助,所以你觉得你在这个从事职业教练的过程中是不是也感觉到你的背景对于你的个人品牌的建立或者是说服力有一定的帮助?

我觉得其实还好嗯因为比如说嗯就是这些比如这些名牌的这些公司啊什么学历啊这些其实讲真啊就是我现在这几百个客户啊从来没有人跟我说他是因为我我是什么什么名校什么什么名习毕业了他才找我的嗯就是嗯

就他他肯定他会看说哦就这个人就 mandy 这个人他有这些嗯大公司呀什么这些名校这些这些的标签在哪就说明这个人他可能他肯定是就是不傻他肯定不是一个比较强一些能力巨差然后什么都不会的人但是他不会因为这个跟我合作的嗯就是嗯所以我觉得这些光环他顶多就是一个敲门砖而已嗯

嗯然后其实就我看很多很厉害的教练啊他没有这些名牌这些东西但是他真的对人性很有洞察他的定位非常精准他非常理解他的客户然后他能给客户带来结果带来蜕变啊那这个时候客户他不 care 他不管你是什么嗯什么地方出来的嗯比如说就

就给你举个例子就是美国有一个特别牛的一个教练啊他就是这个人叫 Tony Robbins 然后这个人已经做教练可能 50 年了然后他就是一个连大学都没上过的人啊然后他的那个客户都是什么这些就是什么什么各种总统啊什么各种名牌的那个运动员啊什么那个老虎舞姿啊都是这些啊所以对所以我觉得更重要的其实是就是聚焦在一个很

明确的这种服务的群体而且真的很能理解他们而且就是其实说白了人家为什么要来找个教练呢他不是为了花这个钱来跟你聊天的来给你去做这个对话的他是要想要一个结果的就是你如果真的能理解他的痛点然后能把他从他痛点的地方带到他的渴望他愿景的那个地方能给他这个结果的话

他就会他就会非常喜欢你他就会想就是把他所有朋友都介绍给你嗯不管你是一个什么学位出来的人我觉得这个模式好像在中国也不是不太可能复制因为

我很难想象我很难想象我是一个接受过可能 20 年的高级教育的人 20 年教育的人然后我去向一个甚至都没有完成高中教育的一个人去求助从我自己的这个角度上来说如果说这个人是一个我不了解他也没有那么多的名人给他背书的话我可能没有办法去向

说服自己像这样的人求助倒不是说我有什么学历崇拜但就会觉得说好像这个人他跟我的世界没有什么交集然后他的经验也不能拿到我身上来复制甚至我去向他讲述一些我的烦恼的时候他都不一定听了懂或者说是我跟他不能产生共鸣那你平时有遇到过就是啊

比如说跟你的圈层圈子的差异比较大然后可能他觉得没有产生共鸣的客户有吗

嗯我觉得其实还是核心就是说这个是不能就是停留在概念层面啊就是你光看这个人的简历然后你光看他的这种背景啊这些标签不足以做决定的嗯所以我觉得像这种教练呀心理咨询师呀等等这种呃事业就是你一定是要跟这个人就是跟这个提供服务的这个人你就是要能感知他比如说比如说就刚才说那个美国这个

特别牛的教练哈那你一看你比如说你看一个他的视频你就发现了这个人对人性太洞察太太深了啊就是呃你看了他 10 分钟的那种油管视频哈你就觉得说这个人太牛了他就是不是说就是那个与不同呃

那个背景什么学历什么社会背景这些你其实说白了人性有好的好的共同性然后这个人他就能一针线学给你指出来然后你就比如说他你看他那种就是比如他在一个很大的活动里他随便找一个观众啊起来说来你给我讲一下你的烦恼是什么然后呢那观众一讲他呢不到五分钟就把这个人问了他两个问题让这个人啪就开窍了

就是是一个那种感性认知层面就可能是我们从一个理性上你光看这个人的简历背景是你没办法感知到的所以我觉得就是说嗯

嗯对就在跟选择这种教练的过程中就真的是你要就是接触这个人你感受到很理解我他很懂我他一针见血的问出让我看到我自己的一个卡点啊那那这个人不管是谁我就跟他合作但是有些人也有反面的问题就比如说他各种学历什么什么很厉害的但是呢你一跟他接触你就觉得说哎他好像不是很理解我的这个处境

没有同理心之类的或者就比如他非常好为人师对吧就是经常跟我讲说你应该怎么做那这样就觉得他在牛叉的背景就是也是打动不了这个客户的对对对跟你没有共鸣我替我们的海外的广大的那个听众们问一下你刚说的这个人是谁这个人叫 Tony Robbins

我们的听众小伙伴们记起来了因为后边一定会有人问我们说他说的这个是谁 Tony Robbins 这一点真的是很传奇他是什么好像高中二还不高三就辍学了就真的是一个就是完全白手起家的这么一个哥们儿

还挺有意思的,就是像你平时遇到的客户,包括在你自己转型的过程中肯定遇到过一些挫折呀,或者是一些不太确定的时候,那这种时候你是用哪些方法来克服自己内心的这种恐惧和自我怀疑的,或者你怎么样帮助你的客户引导他们去坚信自己在做的这件事情它是向着一个好的方向发展的。

嗯嗯明白我觉得首先是就是有恐惧是很正常的因为大家你感受到恐惧的时候就证明你已经在成长了对吧你在突破你自己然后你再往输出的圈以外走嘛

嗯所以就是首先我们尤其是比如我很多学员大家是很优秀的所以就会觉得说哎我不应该恐惧我不应该害怕但其实你越觉得说啊我不该害怕其实你反而让那个恐惧力量越越来越大了因为你就是你在嗯这个抵抗他所以我会跟比如我学员遇到这种嗯情况的时候就先是啊让他的感受正常化就是说是 ok 的没没问题啊然后嗯接着呢就是让他他去看见这个恐惧

就是你允许这个恐惧去发生啊比如说就是我会让大家去做的一个练习就你就想象一下这个恐惧如果是个人的话啊那这个人他想跟你说什么啊你甚至就是书写把它写下来然后呢你就说我是你心中的恐惧我想告诉你的事然后你就写啊其实就我这个练习已经让大家做了很几百个同学都做过了啊然后呢你写下来的时候真的你就发现是

10 分钟顶多 15 分钟你就写回出来了因为这个恐惧它能说的东西真的非常非常有限非常非常没有想象力的不外乎就是说你如果做什么什么事情你就你失败了怎么办然后呢你什么这个大家你

不喜欢你了怎么办然后你比如说那个再也找不到工作了等等啊就是就这个恐惧他能说的东西真的很有限而且我们平常就是老是想逃避这个恐惧反而会把这些他想说的东西放大但其实你直面他你就说你把这些东西全部写出来以后然后有的时候我甚至就是让大家去想说 OK 如果这些都发生了会怎么会怎么办

你会不会就是比如露宿街头啊然后你会不会说嗯你就吃不了饭了然后你等等就让大家把那个最怕的情形全部想象出来啊然后你就想这就全部发生了会怎么办然后反而很多同学的这个时候呢就有一种那种叫什么落底反弹的那种感觉就是哦其实最可怕的情况是这样而且我这么一看觉得好像也不太可能发生啊然后

然后那我这个时候还会挑战大家我就说那你想一下啊就你最怕最怕最怕觉得最可怕那个情形如果发生了的话你的底线是什么你怎么去应对这件事情啊对吧那这个时候底线我会让大家去想说嗯多方面的底线比如说金钱底线对吧你可以接受你有多长时间没有收入啊或者你可以接受你的这个降薪降多少啊是 OK 的啊

然后你可以接受你的金钱有多么不稳定是可以的你把你的这个金钱给先想好然后第二个是你的这种

感受上的底线对吧就是说你可以比如说在被拒绝啊或者说收不到正款会有多少你是可以 handle 的你可以是 hold 住的然后呢你的在情绪你情感上你身边的这些支持网络有什么就是谁可以支持你在这些最难最难的时候我们把情感底线划出来

然后第三个就是常见的就是时间底线对吧那我允许自己比如说想去做一些这种尝试啊冒险突破的事情对吧我给自己到底多少时间那在这个时间之前都是 OK 都是可以接受的我都可以 go all in

然后还有就是精力的这个底线对吧就是说我尤其是我很多同学我的学员他们可能是在全职工作的时候然后同时去做这个转行的事情那比如说我可以接受的我一周去做跟工作有关多少小时的时间我是可以接受的我是不会就是说那个太 burn out

等等啊就把这些底线你都画想而且我会让大家就是不不仅是就是你大概齐说一个我会让大家想比如金钱底线你告诉我你到底需要多少钱啊然后你给我算出来然后你算出来你把你算的那个依据都告诉我啊你就是怎么算出来的啊比如说我就是年薪需要 25 万那怎么来的把这个我们就一个一个全部都很细的都拆出来

然后这样子你把这些底线很详细的都看出来都定出来然后呢你把你最怕的情形都已经看到了这个时候其实很多人的恐惧已经去掉一大半了嗯

然后再来一个就是说其实这个貌似很简单啊但是绝对具有用就是我们一般感觉好像很怀疑很恐惧的时候其实是因为我们现在的身心状态不好就是我们在一种低能量状态然后呢这个时候我就会让大家就是去改变你的身心状态就比如说我会让大家跟我一起跳操啊然后或者去比如说现在就是我们就是去户外对

对吧走一下等等就是你改变你的物理环境改变你的身心状态你的那个恐惧也会就是消失很多这个的确是虽然说我个人不太很有意思一个点跟你讨论像我之前看了很多这些啊

尤其是美国这边的一些什么大厂高管或者是一些我们觉得就是这个人怎么使不完的能量的这些人他都会提到一个东西说他每天都会冥想我自己本身是非常不相信冥想这个东西的因为我就觉得我有那时间我多睡半个小时不好吗但是很多人就会提到说这个这种来自于非正不能说是非正常工作就是来自于一些

其他的不同常态的这种对于大脑的一种舒缓和刺激其实对我们本身是有很大的这个疏解和缓解的能力的尤其像你刚才说到的教操或者是等等的轻体力劳动之前不是就看生活大爆炸里面就说吗当你一个东西卡住了怎么也想不出来的时候你就去做一些轻体力劳动然后可能对于大脑来说就是一种非常反而是一种非常好的这种啊这么

正向刺激让他可以从这种卡顿的环境中去跳脱出来所以你刚才说这个的时候我就挺感慨的然后另外一点也是刚才你在说每一个人把自己的恐惧写下来然后去想他会对你说什么的时候我脑子里就在想这个问题其实很多来向你求助的

你的客户你的这些女性的客户来说的话大家能够来向你求助他肯定大概率不是一个每个月为了三五千块钱而挣扎而觉得疲惫不堪的人都是抱着一个美好的在已经蛮好一个在一个已经很好的现状的前提条件下再进行一方面改善所以我们往往很多人觉得说我改行最大的

最大的一种恐惧感是我一下没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或者是我一下子没有了一个稳定的现金流这个是往往我们许许很多人觉得最害怕的一件事情但是我有转念一想其实很多客户的话他真的是每个月少了三五千块钱或者是一万块钱他就真的活不下去的人吗反而不是所以刚才听你列举对四点里面我就反而觉得经济方面的考量

是最容易被解决掉的这一个恐惧的来源其他的一些可能是对于稳定生活的变化或者说是某一定的社会地位的变化或者是某一个光鲜亮丽的行业的这种玻璃可能才是大家

更多的这种不确定的来源吧然后像刚才听过你讲听你讲的这些方法论语后我就觉得好像真的把每一个东西都写下来然后你在写的同时我刚才自己也在写嘛写的同时我就已经觉得说这个东西我已经有一个解决方法了这个东西我已经有一个办法去击破它了这个方法其实非常非常的好我觉得应该是有机会的话我们再多探讨一下这方面的问题很多的东西写在纸上以后好像就一下子这个

豁然开朗的感觉就来了对所以你当时自己也是用了这种方法吗把你所有的恐惧写下来然后去挨个响怎么样去击破它我当时其实都没有这些方法论的我当时就是自己这个瞎猫爬

猫帽子耗子瞎摸是老师话嗯但我觉得就是嗯对就但其实刚刚就是嗯回应来说金钱这块嗯我觉得这就确实是很多就是我就我大部分学员他其实从一个客观角度来说绝对是不差钱的然后呢比如说你说真的降薪比如说你从 10 万人民币的月薪你降到 5 万你也还是很 ok 的啊对吧从一个客观角度但是呢金钱这部分还说会有很多卡点

就是原因在于就是我们的金钱观其实就是金钱它其实我们所有人都这样因为我们为什么老师喜欢讲这些搞钱啊你这些事情是因为就是不仅仅是从一个客观角度说这个我需要用钱来做什么事情而是其实我们把很多自己的价值感啊我是谁我为什么有价值都跟钱连在一起了

所以比如说可能我有些学员的卡点是会比如说他金钱观中一个就是说我一定要做赚钱最多的工作那他比如说任何可能要降薪的工作他就觉得虽然说他可能很喜欢虽然说他这个赚钱最多工作他很不开心但是他因为有这个金钱观就导致他会产生内在的信念的矛盾所以他就会觉得很痛苦

或者比如说有些很常见的金钱官啊就是说我一定比如说我我从一个这个比如说我从一个地方一个小镇就是我考到了北京然后我是上了清华北大然后毕业完了以后我一定要在北京买房

然后那比如说我一定要在北京买房那北京这房价多贵啊对吧那那那这种情况下就即使比如说可能你是年薪百万以上的那你如果年薪变成五十万你要变成你要在北京如果你有个进行观说我一定要在北京买房的话那你又觉得哎你根本就没有东西可以选了嗯所以嗯对所以就就补充一下确实大家就是从现实来说是都是不差钱的但是呢还是很容易有各种金钱卡点哈哈

刚才听你说这个买房的这个方向我就觉得这个还挺形象的我们总是用买房来可以说 99%的国人都是用买房来衡量这个人的一个稳定的状态吧因为我们就觉得好像就是买了房子以后整个人就安定下来了然后可能未知操劳一生掏空六个口袋都是为了这套房子

我们明明都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了可是你真的跟一个人说你不要买房你就租房一辈子你不要给房东你那个就给房东交房租然后开开心心过一辈子好像也没有人敢卖出这一户所以

所以我觉得买房真的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像是一个中国人身上一个与生俱来的一个你不能说他是诅咒对吧这样这个话过于片面消极但是他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一个自己套给自己的枷锁并且没有人敢去挣脱这个枷锁

包括我们就是我们这些在海外的华人为什么海外华人的落地移民也好或者怎么样也好第一件事是要稳定下来就是先买房我觉得听到这里我们大家肯定也很好奇啊因为你也是一个在世界各国之间游走的一个旅行者嘛从亚洲到美洲然后又去到又回到香港然后现在又定居在欧洲那是怎么样一个机缘巧合让你又去到要让你又去了瑞士呢

因为后来我在美国就是我老公那个我们在美国认识了然后在美国结婚以后然后他的那个工作就是他换一个工作然后这个工作就在苏黎世然后正好那个时候我就已经自己这个就是做自己公司嘛所以就是人在哪都无所谓了所以我们就一起搬到瑞士了

挺有意思的因为我们大部分的一些比如说可以在不同的国家之间相对自由移动的女性朋友的话大家都是自称为数字有名但是很明显你不是你不属于数字有名之中的一员所以你是怎样看待这种就是

远程工作或者是不受大公司限制约束的这种工作方式呢哦我我是觉得很香啊对因为因为这么说吧嗯先说先说好的再说不好的嗯比如说好处就是说那像比如说我老公的这个工作他搬来瑞士然后我也很想去对吧那就把腿就走了就是没有任何的限制啊

然后反正在哪工作都是一样的反正我所有的就是我的客户我们大部分时间都是远程在在现场见面这样子所以对我就是这种很灵活然后自己可以做主而且就是一种就是比如说那我的生意里的各个方面对吧我都要去学我都要会

然后其实我我我是一个特别喜欢就是一直学习然后呢去就是试不同新东西的人所以我就觉得嗯可以就是什么都学啊什么都是就就很开心嗯然后而且就所有的等于说我所有日常工作的决定全部是我自己做的吗所以就是完全就是主动性吗就是不会像原来上班的时候就是你听老板的听客户的嗯那这都是香的地方嗯

那就是问题啊就是挑战就是说其实嗯就是跟任何的创业者的挑战都是一样的就是你的不确定性对吧你的这个呃收入的不稳定性然后以及比如你在跟客户比如我在跟客户交付的过程中对吧那也不是总是很顺利的那肯定有很多

就是交付过程中的卡点或者比如说我这个碰到了我自己能力的一个天花板那对吧我要突破的时候其实也是这种痛变快乐了就是还是有很多比如说我就会发现说我客户好像最近出现了很多的这种问题我好像我觉得我现在怎么 handle 不了然后我怎么能突破我怎么能帮他解决这些卡点然后这个过程中肯定也是挺有挑战的

对包括可能就我这个人对不确定性的接受程度还是比较高所以我就觉得对我是 OK 的但是呢可能这样的嗯比如说你可能你不知道比如说我我比如说我给我公司规划我就是规划一年那一年以后发生什么事我真的不知道

但可能有些伙伴就觉得哎一年以后你会是什么怎么回事都不知道那这不行呀对对对我们不是都讲三年规划五年策略吗对对因为真的我觉得想不了那么远说老实话因为就是那个嗯变化太多了嗯

对所以我觉得可能这个就是比如说做业务企业啊数字游民可能给自己打工的这种就是挑战吧就看就是看大家的这个性格喜不喜欢这种挑战曼琳呢根据你自己所说你大部分的客户应该还是以在国内为主的那么你是怎么样保持自己人在国外的情况下和国内的

和国内的这些目前的现状啊形势保持链接并且能够针对国内的职场的一些现状给你的客户提出建议或者是引导呢嗯

我觉得分两部分回答吧一部分因为我就很自由嘛所以其实我每年回国还挺多的比如说我那个去我从圣诞节到春节三个月都在国内其实平常跟国内的接触还是很多的

但是呢更重要的第二个呢就是说其实在跟客户合作的过程中我不是他们的这种老师的这种关系比如像外事的部分我会去更多的是有点像在健身房的教练你教一个客户方法

对吧我教他说你比如说你去做这些这种你怎么提这个问题你怎么替你的职业探索这个问题比如说刚才说的这些应对恐惧的方法等等就教他这些方法然后之后他自己要去练

比如说我教他说哎那你现在想说我们刚才脑爆这些主意以后哎那怎么样能想出一个最小的可以实践的方案对吧然后呢那我说行给你 demo 完了那你自己想一下有什么样的方案然后呢你自己想一下你的这个网络里有谁是可以给你给给到这些嗯小项目可以让你去做的等等所以就是嗯对所以就更多的是我去赋能他们去他们的生活中去找就是去去做这些练习

不需要我跟他们说啊就国内现在是个什么什么什么情形我听明白了你更多的是一种引导型的指引方式而不是指导型的辅导方式是这样的对是那我觉得还挺有意思那如果说我刚才听你说这个从圣诞节待到国内春节这部分真的是太小了我看

我都想不起来我上次连续休两周以上的假是什么时候那听你这样讲的话我觉得你对于目前的这个现状还是非常非常满意的所以想说提一个假设性的问题如果说你现在站在 21、22 岁的十字路口然后你可以对你自己的职业重新规划一次你会怎么样规划你是会跟现在走上不同的道路你会有一些其他方面的设定还是说你仍然会走上现在这条道路

好问题我觉得

我觉得我不会改我这个过程中的任何决定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比如说像我那个大学快毕业的时候没有勇气去拒绝这个投行的 offer 那就是我当时的认知水平我当时的这种心智我的认知水平就是那个水平就是我不能用我现在 33 岁 34 岁这种心态去看待我 21 岁的自己我觉得我那个时候

我已经按照我那个时候的水平和那个时候的这种局限做出我那个时候能做的最好的选择那我就这一路下来基本上都是这样的所以呢我就觉得说可能我对就是我不会回过来说你看你当时这怎么都没想清楚但是那我那时候没有这种成熟程度没有这些方法论

对所以我觉得这整个过程我是不会去啊改任何决定而且即使就是嗯就其实这个也靠大给你前面讲的就是那转型过程中哈你那个踩的坑对吧你所谓的这些犯的错误然后呢你的这些嗯所谓的这些呃就是吃的屎等等这些哈他其实都是有价值的就是这个不是说鸡汤哈你比如说嗯

举例就是如果我没有去投行然后工作这么几年那我怎么可能对我现在这些投行来的这个学员这么有共情呢对吧那比如说像你就刚才说的那个投行也给了我很多我的能力我现在有这个能力然后塑造我现在这个人对吧那包括就是这个吃屎的过程对吧比如让我这个脸脸皮变得很厚呀那个等等啊

这些都是嗯都是这些踩坑呀然后呢犯错误这个过程中就一定会带来的这个成长和收获的嗯所以我就觉得嗯我好像也不会去改说呀当然是要不犯这个错误就好了我觉得嗯首先我当时这个认知我肯定会犯这种错误的嗯然后以及这个错误也会给我带很多成长的所以我觉得回头看我应该不会改任何东西吧嗯

还挺有意思的呃那我想知道一下像你的平时呃如果你面对你已经呃已经呃面对过几百位的客户了吗那你觉得他们呃

如果你可以给她们一些启发性的话语你会对她们说什么姑娘们首先的这些大家都是有手有脚有脑袋然后呢有经验有能力的姑娘们就是我们有时候很容易就看到说自己这不好那不好但实际上你们已经很好了

然后这种虽然说我们经常老是有这种哎呀我觉得外界环境很差呀什么什么一定不能走错这些念头但是其实我们就从一个更长远的这种人类发展视角就是有这些几十年的起伏那就是很正常的呀

所以我觉得大家相信自己你这些能力你这些经验已经把你带到现在这里了那就你绝对是有能力去应对就是现在的这个不管是你要转行也好还是说不转行也好这些挑战然后其实很多卡点都是内在的卡点就比如说刚才说的那些恐惧但这些具体这内在的恐惧这些卡点就像刚才说的也都是有具体方法来应对的就比如说

就把这些具体方法用到具体内在问题上然后你把它都用一遍以后你就发现说其实也没那么恐怖嗯然后你就是小步的往外走就是说嗯甭说说一定你一定要达到一个什么地方但是你觉得就像比你过去的自己你会成长很多而且你就一直积累积累积累嗯就都不需要很多年就是一两年两三年你再回看你就已经是一个不一样的人了嗯

所以我觉得可能大家就是说感到很焦虑啊或者会害怕呀这个时候哈就一个是看到自己你已经有这么多的能力这么多的嗯经验了第二个就是说从一个放长远去看嗯这个就是那个英文里那个说法就是 this too shall pass 就你现在经历这些很难的事情哈你在你更长远的视角来说其实都都会过去嗯而且你再回头看你就已经成长积累很多了

有一种在回首已是百年深的感觉那想问一下 Wendy 你有什么样一些书籍或者是影音向我们推荐吗除了刚才说的 Tony Roberts 之外推荐大家两本书一本是斯坦福人生设计课就是大家如果比如说职场上啊或者就是生活中遇到一些这种卡点的情况其实你

读这本书,真的把这本书里的方法在自己身上用起来,啊,就能解决很多刚才比如说我们说的这种,嗯,这是内心的卡点的问题,啊,然后还有第二本书叫真北,啊,英文叫 true north,啊,就是这本书就是去帮你去挖掘像我前面说的那种你怎么去向内看,对吧,就你怎么去找到你底层这个改变的动力,啊,

然后这本书里就会分享很多方法论嗯所以大家可以就是这两本书就不仅仅是用来看的就是你真的要把它里面比如说的这些方法啊这些练习你就是要实操做起来你光看是没有用的嗯

我跟你聊过说其实你现在三十三四岁嘛蛮年轻蛮年轻的一个年纪就已经有这么通透的这些东西了你觉得你这种通透感是从何而来呢而且我感觉你身上你身上是散发着一种强大的自信的就是那种好像用我的话说没有什么是我解决不了的问题你觉得这种根源是来源于什么是来源于什么

我觉得是咋说呢就是坑踩多了屎吃多了发现也没事吃点屎也没事你还是能活过来你就觉得那也没什么其实我刚才跟你聊的时候我就在想这个问题因为刚才就是说到你从你从这个香港或者是从美国移去瑞士这一段经历你当时说是因为有你先生的工作什么什么的

我其实已经可以我已经可以 picture 出来我们的评论里面就会有人说那还不是因为有人给你拖底还不是因为你不缺钱所以你才能这样什么说就是一定会有这方面一定会有这样的声音说出来但是我就觉得当代女性好像

就是大家都有这样的一个困境就是无论你你的成功你的这种豁达你的通透感你的个人努力你自己赋予自己的这种一定意义上的自由会被很多人认为说是因为你先拥有了某一种先决条件因为你有强大的物质基础支持所以你才能够去获得这些东西就好像你的努力被就不能说被完全的抹煞掉但是好像就是人家觉得

你的努力和你所拥有的这些东西来比的话是不值一提的然后好多人会觉得说你的这个东西并没有共通性但是之前我就很感慨因为我看那个我看国内节目我之前看那个叫什么托口秀嘛就是李旦他们组织那个节目我就对里面的这个 Nora 这个

女的脱口秀演员我对他的印象非常深刻他讲的很多东西其实你去细听诺尔的线下或者一些东西我觉得都蛮有启发但是他在台上的时候就被人贴标签就是上海的二代什么黄浦区有房所以他所有的其他美好的东西都被这些所掩盖掉了有的时候我就觉得很为优秀女性去鸣不平就觉得好像

你做什么都是错人们只会去集中的看到你所拥有的别人所没有的这些物质方面的东西你平时有没有遇到过这方面的一些困扰呃我觉得可能分几个层层面看吧呃有一说一呢是这物质基础绝对是重要的嗯就比如说嗯嗯就是哎

比如说对所以我就说我从投行中的一个最大收获就是我知道怎么理财对吧然后甚至都是比如说我记忆特清楚跟我老公刚开始交往的时候他就根本就他搞不懂他都不会然后还来教手把手教他怎么做这件事情嗯啊对然后我就发现真的就是这个嗯所以所以说姐妹们那个把自己的那个就是把钱包鼓起来呃

很重要对吧就是那个有方法论而且而且其实就达到财务自由并没有很难就你不是说哎我就要什么几千万什么的就但这又是可以再带单子聊一起了就是总之就是就是有很简单的方法然后呢你也不需要说那么那么多钱啊你才能达到一个比较财务自由的状态或者说不让那个钱就是影响你的抉择所以我觉得这个是就是

咱们女生都得就是我觉得是很有必要去给自己搞起来不管就是说有没有伴侣啊会怎么样的嗯那个自己就把自己的钱给搞起来然后给自己底气嘛对吧但同时我觉得嗯确实是很有这种就是社会的声音啊什么的觉得啊嗯那我觉得这里就看嗯就比如说我我其实我有些学员会有这种困扰啊

我就给他们分享一个方法就是课题分离就是去看一下说这个比如说可能这些外界声音带来一些困扰那什么是自己的课题什么是别人的课题

啊比如举例啊那比如说就是像我们刚才说那个那那如果有人说哎那这不是因为你老公在那个瑞士工作吗那你他他有工资他可以给你托底啊对吧嗯那这个情形中哎那我看一下这里课题是什么那比如说我的课题就是这这课题就是你要为自己负责的东西吗就是你做一个决定然后呢你要为他你要承担这个结决定的结果和后果啊

不管正副相对吧那在我这个情形中我的课题就是决定说哎我老公这个工作在瑞士我要不要跟他一起过来我知不知道过来对吧然后他过那我知他过来以后那这对于我们两个的家庭的这种财务意味着什么那比如说我们两个在家庭中我们对钱的分工是什么样的对吧那这个是我的课题我要去就是把这些抉择

都要做好那我承担这些抉择带来的正负后果或者结果对对对其实是有其实你这边也是有很也是有一些隐藏的成本机会成本在里面的因为你毕竟是去一个全新的环境然后包括

说一句很现实的话婚姻的维持维系的能力包括你去异国他乡的适应能力包括可能对于很多人对于很多优秀女性来说会觉得说我自己本身是满一个满天之娇女的角色我有自己的工作能力我有自己专业什么但是我现在可能作为某一个人的家属然后去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这种可能在自我价值认知方面都会产生一定的怀疑所以好多的时候我觉得

真的是就是这个事情没有降落到你自己身上的时候你不会看到说有这么多细微的一些痛点是需要我个人去克服大家可能更看到的就是美好的那一面你什么都不操心了所以我觉得这一部分的话也是为什么我们有的时候会讲

人如果没有经历过的话可能真的体会不到别人在说什么我觉得这点也是蛮重要的是 包括比如像那个心态我就觉得说我觉得如果姐妹没有这种困扰大家千万不要这么想你千万不要想说我这个天之交女我怎么能去成全一个男人对吧就是这种

大家千万不要这么想啊我的思路是说嗯就是这个是我主动的决定就是我想要对吧我首先就是因为原来我大学在瑞士就是实习过学期啊就是我觉得就比如说我我想在瑞士生活那正好我老公他有这个工作那他就可以给我办那个来这里的签证呀嗯

对吧那我们互相成全嘛对吧然后还有就是说那个我等于说那我选择了跟他一起来就是不是就是说哎我要成全他什么的就是互相成全的而且就是甚至比如说我还要托取他们呀那他来他在一个新的公司打工这些对吧那那那我还要给他各种这个知识的所以我觉得就大家就是不要把自己放在一个好像

被牺牲者的角色牺牲的对对对对就是这是咱们自己选择的然后嗯对所以就是我们就是承担其他的这个嗯结果嘛嗯还有就是比如说嗯那个刚刚说那个课题分离我觉得很多嗯困扰的来源是就是一个是先没有没有主动选择自己的这部分课题然后呢另外一部分来源就是把别人的课题背在我身上了啊

那比如说可能有比如说这种就是这种网上比如像那个脱口秀这种就网上那种喷子啊那他对比如说对我的看法这个不是我的课题这个是他的课题尤其是就比如说他可能根本就不了解我们这种什么情形的话那我觉得这种观点其实就没有任何价值嘛所以就不是我的课题我就不管了就过滤了

对我觉得这个其实跟刚才你说到的这个虽然我不太认可厚脸皮这三个字因为我刚才一直在想我们习惯于用脸皮厚或者脸皮薄来形容但是真正你想起来这个东西它其实是两方面一个是有一个非常强大的内核不受外界干扰和影响的自我坚信的内核还有一种是一种顿感力我们现在都经常喜欢谈顿感力这个东西顿感力的核心不就是

我不 care 就是你别人说什么怎么看我对于我来说我真的不是很怠惑因为跟我没有关系包括你刚才说到这个主动课题和被动课题我觉得有一句话说非常好就是他怎么看我那是他的课题这不是我的课题对对对所以我觉得这个又是一个 callback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包括我们去啊

面对这些职场也好生活中也好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一个强大的内核要相信这种人生我所走的这一步路是我自己选择的一个结果而不是说我被裹挟着向前不得不去前进的这么一个结果如果你喜欢本期内容欢迎点赞评论转发你的反馈会帮助我们把更多经验项目知识带给广大的女性朋友

嘉宾推荐书籍、社群加入方式、推广合作,请想见下方 show notes 加群助理联系方式。感谢您的收听,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