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S2E7 | 对话崔丹 - “前不资深媒体人”的时尚漫谈

S2E7 | 对话崔丹 - “前不资深媒体人”的时尚漫谈

2023/6/28
logo of podcast 随便聪明SmartCasual

随便聪明SmartCasual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崔丹
Topics
Yichi: 本期节目探讨时尚行业的变化,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的转型,以及从快时尚到可持续时尚的转变。 崔丹:分享了自己从2005年进入时尚媒体行业,到2019年转型创业,成为可持续时尚倡导者的经历和思考。在传统媒体时期,见证了中国时尚媒体的黄金时代,以及后来的商业和互联网冲击。从《嘉人Marie Claire》到《GQ智族》,再到创业,崔丹的职业经历丰富多彩,并分享了在不同媒体平台上工作的心得体会。 崔丹:详细讲述了在《嘉人Marie Claire》期间,与国际团队合作,重新定义杂志时装属性的经历,以及对中国超模崛起黄金时代的见证,特别是对刘雯的成功案例的分析。 崔丹:分享了对媒体行业变化的感受和观察,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的转变,以及话语权的转移。并介绍了GQ实验室的创立和发展,以及如何在新媒体时代寻找新的内容模式和商业机会。 崔丹:阐述了从事可持续时尚的原因,以及如何通过展览等方式向大众传播可持续时尚理念。并分享了普通人可以践行的可持续生活方式,例如重新看待和处理旧衣物。 Yichi: 与崔丹探讨了中国超模崛起的黄金时代,以及刘雯的成功是否可复制等问题。 崔丹:认为刘雯的成功具有不可复制性,但其敬业、真诚等品质值得学习。 崔丹:分享了对新媒体时代媒体行业变化的看法,以及如何在新媒体时代保持媒体人的敏锐度和创造力。 崔丹:探讨了从传统媒体转型到创业的经历和感受,以及在不同阶段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崔丹:分享了自己对可持续时尚的理解和实践,以及如何通过可持续时尚平台,连接大众,让大家切实感受到可持续时尚的美好。

Deep Dive

Chapters
回顾中国时尚媒体从黄金时代到互联网时代的变迁,以及嘉宾崔丹在其中的职业经历和思考。探讨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差异,以及中国时尚产业的独特发展路径。
  • 中国时尚媒体经历了黄金时代和互联网时代带来的挑战。
  • 崔丹在时尚媒体行业工作13年,经历了行业的变迁。
  •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话语权、传播方式和受众方面存在差异。

Shownotes Transcript

大家好 欢迎收听随便聪明 smart casual 我是义驰随便聪明是一档以时尚 设计 美学 生活方式为核心的泛文化独立播客那其实今天我们想要谈到的问题呢是跟

时尚界有关系但是呢跟可能时尚的不同的层面去谈论这个行业的变化吧一方面是关于媒体从之前的黄金的年代到现在可能进行一些新媒体的变换到可能从一个快销到高奢到可能进入现在大家的关注点进入全球气候变暖啊污染啊快时尚造成的过度浪费等问题

我们都会进行一系列的讨论那我想到谈论这个问题的话呢就希望请到了我们前同事也是资深的同行崔丹老师来到这里崔丹老师先跟大家打个招呼吧哈喽大家好我是崔丹

我们是前同事前同人对然后我们都来自时尚媒体行业嗯对的但是当然我们两个的共同之处在于我们都进行了可能对行业的一些重新观察跟重新的切入那其实崔丹老师现在最忙的是哪一个部分的工作先跟我们介绍一下吧

我刚刚送走一批客人其实是周末大家非常 casual 对然后在讨论一些工作主要是为什么马不停蹄在这个连周末都在讨论工作是因为我们现在马上要进行我们今年 2023 年然后我所做的可持续的这个时尚展览然后 2023 年度的这一次的一个策展嗯

对因为可趣学上是因为我作为一个媒体人然后转型到至今然后一个重要命题也是我想象也是我至少在近期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目标也是我一个重要使命来的然后所以我从去年也从 19 年开始吧

然后呢经历不同的这个我们行业的一些变迁以及观察就像一直讲的说我们不断的是一些新的观察和想象的延展以及我们也会有新的一些目标和作为嗯在行业中那我是从 19 年开始关注可持续嗯

以及从 20 年开始拟定我在可持续于时尚行业中的目标以及在一些行动和作为那 2022 年的时候其实在我们这个特殊时期其实我们还是依然实现了一个面对公众的一场展览

那我相信行业的人不少都有做耳闻因为去年的病毒式的称赞了一些大家的这个公共空间占用公共空间了对 占用了不少的公共资源因为我觉得恰好是一个公共议题是需要占用公共资源借用公众的传播力然后来去到达我们可持续在这个阶段的一些目标那今年呢我们要进行一个新的升级

以及我们也要有我们自己的可持续对然后呢所以我现在其实着手在忙我今年的展览但展览其实背后还是有一个我们整个平台对于可持续命题的一系列

系统化的作为对所以其实它是一个蛮宏观的以及也蛮大的一个愿景对然后所以很多需要准备的功课其实现在是不分昼夜的去在做准备那你现在会不会觉得比当时做媒体还要忙还是说忙的感觉不一样我觉得我这个人就是忙吧忙碌命嘛

操劳命对真的是我觉得无论在什么领域做什么事情我是一个相对来说是一个更行使主动性的人对然后呢所以其实我自己主动在找事我自己主动在去挖掘一个事态表面

它更深层次的含义以及可达成的作为对所以就是说为什么我这人就是会弄得自己忙忙碌碌的

所以其实从媒体转型到 2019 年吧大概真正是告别了我做杂志的这份工作当时我没想到我没想那么多而我是 officially 就是告别了我的媒体产业然后不再跟杂志有瓜葛这个无意识的做法然后也让我当时只是无意识我是想要停下来我想要休息一下

休息休息一下然后调整一下然后找一些新的方向享受一下个人生活中的乐趣对结果养养猫对养养猫然后呢享受一下生活到处走走看看对就像大家著名的 Gabier 一样的我也想拥有它对年纪大了也可以的是的结果依然觉得算是告别了媒体的这个行业然后也

变成了我一重要时期转折时期由此我当时就变成了另外一种角色和身份吧然后呢从打工

转向了创业对吧从传统的时尚媒体人转换另外身份叫时尚的这个时尚顾问对然后呢转向了一个像资讯产业一样的角色明白就还在这个过程中也还在继续摸索但是可能会已经越来越清晰的一个方向

可以这么说吗可以这么讲所以其实你确实在短短的时间里面做了很多的可能尝试变化和一个转折吧可能说但是我觉得很好玩因为其实大家如果认识崔丹老师的话都知道其实崔丹老师就真的是非常资深媒体人在媒体是 12 年对不对

年纪吧头尾头尾啊 13 年吧对 13 年你是几几年入行

我 05 年到 18 年差不多天哪对就是很长那个时候你读的好像不是时装吗我记得是舞美还是我其实是我本科是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对但是我修的是时装专业了我在巴黎后来我去了巴黎 S-MODE 修的其实是黑大包队就是 ready to wear

然后女装真的是要画和才这种对对对是是是大家通常意义上的我们叫 stylism 和 modulism 就我们两科双修然后呢做一个时装 fashion design 的一个这个课程是的但是我其实最早我是学画画的我画画画了十来年有底子那怎么跳入到媒体呢毕业了找工作对吧然后呢这个工作需要你你就上岗

被需要但当然我觉得这是机缘巧合但是也是一种缘分了其实因为当时的确是有过一些杂志实习的一些短期经验那我对此也有一定的认知以及当时对时尚杂志还是有非常大的憧憬的对那当时有朋友来去推荐引路嘛那所以其实就是去这个面试了 Milkler 家人嗯

跟当时我的时装总监刘月薇然后呢我觉得就相见如故吧然后我觉得是有缘分是有演员的当时以及主编邓丽然后就把我纳入了这个家人的这个大家族中当然我自己也认为说那个彼时的业态里面就是 2005 年刚回国那时候我自然没有什么独立设计师太多的生存的空间对吧嗯

然后大部分都是主流的品牌尤其是商业的还是非常初级的这个品牌和时装产业的一个面貌在中国那业态并不丰富也并没有太多所谓的孵化机构也好

对然后呢也没有什么独立的这种发展行为那上海唯独就是在我出国之前我就知道易飞当时来易飞他们那个整个易飞的这个他们还有蛮多当时王一扬啊对吧他们那一代人其实还是非常的 leading 的一种面貌当时也是代表了中国商产业一种先锋面貌包括乌马也是那个他们那个整个族群中的其中一员没想到乌马这么长时间了哦

对 其实我觉得 Uma 还在另外一个角色上可能还没有把自己的品牌那么成型但是当时我只是说我突然一个新的毕业生去法国读了设计然后又回国一方面我觉得当时在北京我认为当时我没有接受到我可以去做独立时装设计师

我进入某一个时尚品牌的这样的一些信号同时我自己本身我自己喜欢视觉我也喜欢写对然后呢所以又关注时尚杂志的种种以及我在大学的时候有过短期的时尚杂志的实习的经验这个偶然也是必然的我走了这条路没错当然当时的这个刘烨伟也选择了我

对吧那给了我这样的一个机会那我就进入了这个时尚行业那算是我开启了我的时尚的媒体生涯对但是其实你去看一下你的这个资历在当年 05 年的时候你的学习你的背景其实真的很符合做这个媒体的行业就是我觉得现在去看读时装或者这一类的

小朋友们是很多的但当年可能没那么多所以你的这个背景足以支撑你去很好的进入到这个行业而且进去的话也不是乱来嘛对吧

我觉得其实进入行业的时候其实前面已经有一众的前辈了那就等于说我在读大学在上系的时候虽然我关注我喜欢时尚杂志对吧那时候已经有一批前辈在当时已经有世界时装之院对吧有艾伦然后有 Cosmo 对有 Bazaar 还有 iLook 对对然后这些包括 Vision 青年视觉那时候已经有一些初步的面貌

然后已经有一个发展阶段了所以我讲说为什么我不够资深是我看跟谁比跟谁去怎么去定义对不对那在一个层面上那我当时一个书生牛赌不怕火的一个状态进入这个行业那我代表的但是是另外一种面貌就是尤其是在 05 年在北京奥运会前就是整个中国

整个在社会面貌上对吧经济发展上在时尚产业那个时期它依然还是一种萌芽的状况那其实我也作为一个小朋友正好一起来去播种一起去维护一起去与这个萌芽一起生长

那个时期它的特殊性就在于说所有的一切都是在一个萌芽的状况大家其实还是无论是从本土意识还是到国际化还是到就是我们突然就是要开启中国的整个这个时尚产业尤其是奢侈品尤其是国际品牌在中国战略上的一个整个一个战方正好我做一个小小的角色就进来了

然后我作为一个年轻的力量就进来了尤其是我是代表了一种说出国出去走了一趟做艺术的然后呢有自己的关注是文艺咖对然后呢喜欢媒体崇尚媒体

又出国走了一趟走完一趟依然觉得回来回国内发展然后一份新工作保有热情是自己喜欢的有愿景的一份工作那当然自然会产生一些奇妙的化学反应所以其实那个时期也进入了刚进入家人就经历了说家人需要重新找回他的时装的基因

对因为毕竟当时大家已经体会到时装是这个产业未来的一个重要驱动力对吧你要抓取到你的时装这部分的一个产业能力然后呢包括商业对不对你要去大力发展商业那这样子才拥有客户你还可以更好的生存发展起来那当时是要 redefine 就从 Mercler 的 International 总部来重新去定义这本杂志的时装属性那定义的时装属性的那个时期呢

正好其实有国际的资源去做支撑的对不对那时候还会跟总部要去一起过一些项目或者计划对我觉得是总部来去针对性的尤其针对这个国际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去拟定不一样的目标那这样子的话那中国做一个重要战略的一个重点那肯定是要重点培植

所以那个时候不是刚开始吗蓬勃起来但是其实那个时候无论是品牌或者是媒体依然还是以国外的一个总部的去做总的战略然后中国还是一个他们虽然重要但是是辅助的一个角色而不是说像现在我觉得其实已经在改变了坦白说当时这个时尚集团的基本他们其实版权合作而已其实是本土本来话语权是大的

但是像华谢当时的 Hashit 比如说拥有 L,Milk Clear 当时 Vogue 还没有 launch 对所以说 L 跟 Milk Clear 他们其实更像是国际公司然后直属运营的方式内容程度上以及整个还是跟总部的关联性以及垂直感更强的明白所以其实因为杂志媒体这个东西它其实在地性是非常强的

即便是时装化当时 Murker 因为最早他做的当时比较好有质感是因为他有一些社会人文和女性的话题关注所以当时他在这一众的时尚杂志里他有一些不一样的一个属性标签明白对

那也很早就开始在地文化的一个探索我觉得那个时候其实也有很多 Syndication 也有很多国际部的版权也有很多版权引入我们解释一下对 国际版权国际版权里面就有这个社会人文这个关注的一面已经有了对对对 已经有了

所以就是为什么这个成分很大或者叫过大所以当时其实在那个时期呢蓬勃发展的前期呢大家需要做准备对吧所以 Mokler 我觉得他总部也知道这个趋势尤其在中国现在对中国的看重这个市场的发展的一个这个特殊时期呢

肯定是要锚定新的一个目标把它定义成一本时装杂志那就是这个阶段里面才会给国际来自总部的一些支持那最重要的支持当时就来自 Roseph Gakler 他这样一个角色的一个介入他作为最早是一个我们国际部的一个时尚顾问最后变成了整个国际部的创意总监由他来去带着曾经在他的编辑生涯中了解的 Murker 以及 Elm

他们这些当时的高光点以及他们的作为以及他们的媒体精神然后来到中国给我们进行新的培训来 form 这个新定义的时装杂志的面貌那正好我是其中的一个我是最新的人

对我也是最直接的这样一个角色正好我就进入了这个新的体系中像进入了一个新的培训班对这个培训班我是一不小心变成了一个重点培养的对象苗子我们所谓的尖子和苗子是是然后呢很幸运这个是我觉得是莫大的一种幸运因为这个你是无意识无目的性的去得到了这样的一个机会

我觉得也还挺奇妙的缘分妙不可言所以当时也就跟着这么就走下正好这个时机特殊的这个锚点上然后我跟上了这是几几年应该是从 06 年就开始了很早当时是其实最早他只是一年一季度还是只有一个月就过来去集训这样子的因为我相信可能当时负担他的费用也好

整个一个成本和他自己的时间规划也好都是非常的紧张的对有限的当时过来那从 66 年开始吧我觉得我对时间点只能记大概当时那个时间就开始那我就是直接就进入了他事业中那刚好从法国留学回来

对虽然法语不算是绝对的这个非常的优秀但是能对话对吧那法国人刚好喜欢跟他讲法语的人就很开心一下就拉近了距离是的对然后呢正好这个小孩感觉是这个可以去培养对又帅又聪明还会说法语毕竟跟

虎哥是一个学校出来的对不对你们是同级吗虎哥比我低两级他是表演系学弟学弟对我们不一个领域一说到上戏好像感觉大家都是表演系都是演员的这个

有挑样子的我们是幕后的所以呢就是这个时期你要说讲说有多少呢我也接受过一些采访也好或者说跟朋友一起再去回望啊就是以前媒体生涯或者讲说其实我觉得有的是也蛮讽刺其实我们所经历时期真的不久

对吧都甚至不到 20 年对十多年吧对十多年对然后呢这个黄金时期我将将好跟上了我觉得我可以讲说 05 或者 06 那个时期真的是井喷式的开始受到国际市场的关注是的然后呢开始我们自己整个社会结构我们这个消费结构我们整个产业结构也都在发生变化迅速在膨起一下子开始迅速的爆发是的

我觉得这个的确是我跟上了这个节奏很多也的确是回望不少去世不少的感慨然后也有很多惊异的也有一些就是现在觉得有所不足的那什么感受都是交织的

所以我是最

最快去 adopt 就是算是我最快去适应所谓来自国际来自周瑟福无论他带来的西方的和媒体产业的一种标杆性或者说标准性还是说他个人色彩的东西但是呢我迅速还是能够适应以及学习到了并且消化在自己的认知中但其实现在想想还是非常的有一些这个偏差以及非常大的关系

这种有不少的一些隔阂现在才能消化得了与感得上的但其实曾经比如说讲说我记得我们在蛮中后期的时候我们当时就是伊夫萨拉罕去世的那个我想对于我们现在我们都了解说伊夫萨拉罕的去世意味着什么

对不对那当时对 Joseph 正好在我们在中国在北京然后呢第二天开会一大早然后他非常有情绪伤感就是的确是我觉得我也不知道当时太懵懂还是比较无知吧对然后我也没有深入去了解直到发生这样一件事情我就问他怎么了他说 Ypsilanti 去世了嗯

然后我觉得说跟着讲说好像是 feel sorry 然后怎样然后以及也讲说他是你们那个年代的人物然后以及你们的感受的确很深其实我想去安慰的以及说我也觉得但是我觉得他非常的愤怒他觉得说你讲的是他是我们的年代的人物他不是我们这个年代他是整个时尚圈整个时尚产业的这么大的一个人物

他的去世就是我们所有人的损失对吧但我作为一个小朋友我表达也不善也不准确以及我也没有真的是那么强烈的意识直到现在慢慢慢慢了解更多在行业里面待更久或者讲说你有更深刻的感受你才知道那一刻他的不一般我也能理解

其实像你说的很对就是说我们好像只是做了十多年甚至顶多到 20 年的这个情况放大到整个这个时装的领域去对比包括你现在去时装周可能去遇见甚至不要说去跟法国美国比你甚至可能跟香港一些同行比我们的资历和参与的时间其实算是很短

都是什么 private dinner 就从刚刚你可能只是一个刚入行的人你就跟这个全球一流的设计师团队什么创意人员就平起平坐了好像确实容易让你可能一下子有点膨胀了我觉得这一点其实就是 always 在就是因为我们其实是这个弯道超车我们在市场产业中中国我们利用现在互联网这个语言就是我们是非常

弯道朝车的有很多就我们其实很快得到了所有的资源是的以及一种不一样的发展面貌虽然它也不可复制但是其实回望其实整个时装产业的发展路径的话其实我们的确是有很多扭曲和误差的

有的我刚才回想这个 moment 我觉得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一种现象就觉得说当时三二号的去世我们的反应的不同就是也显示了我们不同年代的不一样的时代的时装人的一种 understanding 对不对我们的当时一种面貌

我讲说是有很多的缺憾以及当时我们的确是太资浅不如然后虽然我已经是一个蛮要学习或者讲说我是比较谦卑以及有敬畏心有热情去学习的人但是我们当时的确是就像刚才一直讲的说我们有很多合意跟这些人平起平坐比如说我作为当时我印象中我觉得我们也是迅速那个过程里面特别奇妙是因为最早我们去巴黎看秀的时候 Miracle 当时其实还算是因为 fashion time

法国的 title 其实还算是机会多一些但其实大部分整个时装中我们能拿到一半秀的 invitation 都已经很不容易了这里边的一半的 invitation 其中有大部分其实可能就是 standing 对而且是站票 standing 是站票对然后呢我是因为 Malacare 所以有些法国品牌还算是给面子但其实这个过程改变的

太迅速了真的是我觉得大概花了三四年时间我大概就真的从没有票在山上的位置就坐到了第一排我觉得这是真的不可思议的我觉得在任何的产业中它的发展路径都有点不可思议

任何国家因为我个人经历也有点因为我第三年就不小心坐上了时装总监的位置所以这也是一个很奇特的不寻常的现象对但 anyway 我觉得当时是因为我经常跟人回想起来那像是一个 miracle 像一个梦一样的就是 Sonia Riegel

就是 Sonia Rico 她 40 周年的那个所有的人给她一起庆祝她的品牌的 anniversary 和她的这个大的庆典的这场盛事这场盛事其实当时有包括 Carla Felt 包括 Madama Jala 包括让 Paul Gauchy 包括所有这些你数得清楚当时 Mark Jacobs 这些所有大的 big names

全部 Tribute 给他做了一样单品然后给他做了一个 look 再加上他自己的 showcollection 然后大家一同就做了一场这样的一个 show 而且当时这个盛世是在一个非常特别的一个庄园式的我记得应该是 SunCloud 巴黎附近的然后运到那边去一个大庄园大家驱车进入园区内还要再坐马车

就是只能马车总在两个人三个人这样子的我记得我当时跟 Angela Lindeville 然后我们两个一起就坐车进到这个场子里结果我们是坐上边被邀请在这个 dinner 主桌主桌的上面其实主桌整个我觉得也估计二十桌这样子那其实看秀的人是在外围因为要等在外面要等所有的人吃晚饭但那个时期我真的只是我应该是一个

资深时装编辑的身份从一个中国才两三年就是一个资深时装编辑的角色这已经很不可思议但是我当时在外面都外国不可能你每个十年二十年是不可能但是我不小心就被坐在了主桌我的同桌就有 Rampo Gocce 我的旁边就有 Anna Piaggi 有 Anna Wintour

有这些苏西曼克斯有所有的这些 big names 我当时也无所适从我觉得这个太奇怪了怎么突然我这样的人怎么会出现在这样的一个桌子上人家都干了 30 年的那种但是我不知道我为什么会何德何能坐在这里边但是呢我觉得当时那个面貌

那个现象级的这样的一个夜晚是我终身难忘的我觉得到现在都不会再有这样一个时刻了就不会无法再复刻当时那个大师云集以及这么样的一个盛世对吧然后呢但是当时我也觉得说很奇妙的就是我们这样的直到我后来就是阴差阳错我也第三年的时候被提拔成家人时装总监的时候

那我其实也有跟我们的 Norclad 总部比如说当时一同交流那曾经我正好跟几位非常和善又很时髦的老太太几位真的是可谓是真的年纪蛮大的

我们几个在交流同桌我当时也很好奇我觉得他们应该都是一些都是一些大人物但其实我后来问了一下结果他们有几位就是他们就是一个 fashion editor 做了三十多年干了四十年可能还是个 fashion editor 然后呢以及他只是做配饰他只是拍珠宝

只是写文字然后甚至还有一些是 sitting editor 就是只是在去拍摄的时候去看着这件事情的那种对他们问我是谁的时候我说我是中国版的 Milkler 的 fashion director 我觉得

我认为是一种很奇妙的我自己也不敢吐露出来的一种状态你知道吗所以当时我就觉得我们处在这样的一个奇妙的有些在他们看来是时空扭曲的一种现象是不可思议的现象对那我觉得我正好处在那个年代那后来其实轰隆隆的在 Vogue 就创刊了对吧嗯

Vogue 的创刊就意味着更不一样的一个高点正式预示着说不光是我觉得是时尚媒体产业而且是我觉得整个时尚产业的一个新的启始了对然后我认为当时我们几大刊不断在关注但同时又非常惧怕 Vogue 的威胁对但是同时呢我觉得也整个直到 Vogue 到来之后才真正

形成了我觉得是中国时尚产业当时那个矩阵那样一个比较完整的面貌更有一个国际性接轨以及是规范化的一个跟全球去平起平坐去讨论一些现象和行业的进度等等的一个程度坦白来讲的话当时我认为 Vogue 带来整个时尚产业里边

国际这个视野中对中国这个产业领域中的莫大的加持但其实我觉得当时 Vogue 直到现在我也可以这么讲说它的本土化做的是非常不好的因为作为它是一个国际的一个刊物就是它一直定位的国际性跟可能本土一直在成长的这个杂志来看一直是有一些区别的

在这件事情上对因为我觉得彼时它带来一种新的高度和定位但其实最重要的是那个时期就没有瞄准我们能把中国能够真正带入无论是我们的资源我们的美学我们的文化我们自己我们的创造能力的时候当时我们自己都不相信自己人所以那个时期并没有把这样的一个高度与

Vogue 的国际资源去结合变成去定义了我们这个产业的一个新高度所以其实 Vogue 它是有这样的使命为什么它叫史上圣经它其实曾经是那当时我认为它只是把国际视野带进来

只是让人知道中国市场现在重要我们觉得说我们可以有这样的能力和资源去操作以及我们现在有钱了对吧我们可以去消费我们可以去表达我们可以去创作但是其实更多的是很多时期中国的我相信你们当时整个 editorial 也好或者说一部分的人也好很多大家其实都没有真正接触到核心操作对吧

所以我觉得虽然我觉得一样的就是我觉得就是说能够真的是学习和吸收到非常好非常不一样的事业与资源但其实是还有很多东西我认为没有真正的达到那个但是其实这是一个复杂值

综合值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命题对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命题确实对 我感觉怎么说呢就是说这个在做成一件事情有包括你的主动性做的还有一个就是市场给你的一个机遇以及在市场上能够支撑这件事情的发展因为我以我的了解就是说包括其实谈论到市场发展我们刚才讲的都是奢侈品

其实在那个时候中国的设计师的一个成长也是一个只是从那个时候才刚刚开始我记得的是那个时候我们有去做很多的本土设计师的一些报道但是相比现在的旺盛程度我觉得你也知道现在整个中国市场的设计师的旺盛程度来说当时的这个中国设计师的土壤和他的这个成长

和他的人员的储备跟现在是也是有点不可同日而语当时我感觉完全不一样对当时我觉得就有很多什么是以什么样的一个切入点我觉得如果是只是设计人才当然包括创作人才包括这些其实我不知道因为我曾经没有拥有过这样的机遇我没有在 Vogue 从事 Vogue 我曾经被 approach 但其实我觉得不是最重要的一个不是最好的一个机会

但是我觉得当时其实因为我们很多本土力量其实意味着所有的就无论是本土中国的文化以及当代化还是中国的创作者我们当时所拥有的一切怎么去进行时装化的表达怎么去进行通过一个时尚媒体我们讲时尚它不只是时装对吧然后通过这样的一个媒介怎么去传递出去其实当时我觉得是有些缺憾但其实那个时间已经也做了非常好的解读了已经做了非常好的嫁接

坦白說當時我們劉雯從劉雯身上我們確確實實是 Marvel Clare 當時我們非常具有戰略性的目光的以及要去挖掘一個代表中國的一個時裝的面孔要代表 Marvel Clare 當時的一個時裝面孔

这样的一个角色以及我们无论是去提供给他国际的资源包括帮他衔接以及帮他整个设定接下来怎么走下去这条路但其实最初挖掘出来的时候我觉得像是一个 bomb 一样像是一个炸弹一样的一个信号去行驶

其實並沒有真正這個能量去實現我們想要的當時是只有真正 VOGUE 關注他了把他送上了國際舞台的時候尤其是在 VOGUE 拍了他那個時期就意味著有另外不一樣的一個狀態了那個時期其實他已經在國際走秀了但其實在 VOGUE 跟 VOGUE 的這個一定要是 VOGUE 化

对吧一定要是 Vogue officially 能够与他合作对那 Murker 当时变成了一种尴尬吧我觉得像自家亲生闺女一样的但当时因为他签第一个 Estelle Lauder 的约的时候整个 official 的这个新闻稿中其实都甚至没有提 Murker 其实当时这个是很不公平的

这是为什么我是讲的这种缺憾与误差因为你 Milker 其实想要去将本土化你的战略和视野其实是想要去代表本土去走向国际或者说把国际与本土的去相融合然后由我们自己话语权的面孔也好力量也好创意也好文化也好去做输出但其实又没有足够大的能量只有到了 Vogue 才可以但是到了 Vogue 身边它就变成了对吧

就只能示弱的一个状态那我觉得当时彼时那个我觉得很奇妙对所以就是如果 Vogue 一早去行使这样当时也有杜鹃但是杜鹃又是另外一个现象杜鹃又有他自己的一种特殊的能量和不一样的一个呈现方式 anyway 我觉得当时就一切的一切都很奇妙以及这些所有的一些奇妙一直延续到现在对就像一种

奇迹一样的发生说起刘文你提起来我觉得是一个很值得去继续说一下的点因为当时有一段时间是中国超模的崛起的黄金时代其实是伴随着整个包括市场到这个媒体到模特的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为其实很多不同的模特从不同的程度去来崛起

它的成长周期和它的蓬勃周期是有限的但是整体来说刘文他从这个跟你们合作开始可能到现在一直还是一个现象级的存在在你来看当时你们发觉他这样子的一个情况是否还是一个可复制的过程

还是说这个包括可能从像刘文这种水准或者说这个市场允许的这个存在的可能性来说已经不可复制了不可复制啊任何人也不可复制的对不对我们每个人的基因组成都是不一样的我们所呈现出来在这个世界里面这个宇宙的能量也不一样的我说的很玄但其实就是一样这样的一个道理对所以其实这任何一段路径就像我刚才讲的就是它不可能完全可复制的

那只是讲说它可以产业化对吧然后呢曾经其实刘文的一众代表包括杜鹃 before 杜鹃和刘文那在之前还有像吕安啊像李鑫啊对吧他们那一代的这个最早的那一期那走向国际又代表不一样的一种面貌到了刘文到了杜鹃也恰好是不一样的一个这个时间点恰好是不一样的一个切入点

其实那个时期我觉得行业看待我们的中国面孔以及对我们中国面孔的需求和这几位中国面孔他们各自所呈现的个人魅力它是一种相交织和综合指数

所以就是我觉得那个是太奇妙的一种组合太奇妙这种化学反应了客观来说我问你一个更尖锐的问题你觉得更像是时事造英雄还是说英雄造时事我觉得最早是时事造英雄但真的延续下去到后面就是英雄在定义他自己的时代了没错

我也不讲更多人了其实最大的时期的确是我们硬把它豪出来就是觉得它好就是要让它上封面然后不知名的模特替代明星大明星去上封面跟它组织它出国走秀的通路以及说不断地去用最好的资源帮助它

当然比试那时候他已经显现出了他个人的潜力所以为什么当时所有的大牌已经对他有非常好的好感

甚至他可以走了几季时间他已经这个四大十万周走了七十多场对不对那所以其实大家对他的认可程度以及他自己的勤劳程度劳模对彼时也是一个就是特殊的时期他也是在于这个懵懂阶段正好他也比较是在那个能量值上以及他也所有人都在认可他需要他以及无论是需要一张中国面孔也好也还是认可刘文本人也好那个时候我相信是这个都有可能的啊

但是直到刘文后来就是他以超模的身份又走向了大众认知变成了一个标签性的无论是超模也好明星也好公众人物也好这样的一个新的身份和新的能量值的时候那真的是还是刘文他早就有他的时代

那就又有刘文本人他自己不同的一个他的素质他的个人的魅力他自己的努力他自己的认知他自己的这个丰富的丰富的个人这样的一个魅力去驱动和行驶的那我问两个问题吧就是因为刘文他的长相和他的个人的特质可能是不可复制的我想问两个问题一个就是作为你们去发掘这样子的一个星星当时什么他的哪个部分让你觉得这个人肯定可以

我决定要捧它就是这种让你笃定的素质是什么对我这个倒是重复了不少遍了就第一次看到它就觉得它皮肤非常好然后以及就是你会觉得它是有一种潜力就是说它虽然到任何的风格和任何的衣服里边它都是给予这个衣服一种新的状态就好看

就是很时尚每一套就会觉得比例也好状态也好就是对了在他身上以及他也有这种非常生涩的像一块浦玉一样的一种状况让你认为对然后他就是这个人是跟其他的那些模特是高下立见的差距吗

好合作

对他又非常敬业非常敬畏他所从事的工作对然后所以反正无论怎样我当时我觉得他就是那个人对那个角色第二个问题就是说除非除了他自己个身自带的特质之外你觉得有哪些部分是其他人想要走这条路甚至他不只是一个模特他要在这个行业甚至不是这个行业他一旦要去从一个国内的市场走向国际的市场

有哪些部分是你觉得大家都可以学习的这个东西是你这么做在你做什么行业都会有帮助到你在这个过程中就是一个人他的成功肯定除了他本身的之外还有一些特质是工作上的特质或行为上的特质这种种

我觉得首先如果不讲他个人就我讲说模特这碗饭其实是祖师爷赏的饭吃真的老天赏的饭吃这个点来说大家如果平起平坐都有一个好的形象和感觉的话那我觉得

我觉得刘文他成功也在于说他不断日复一世年复一年的他是一个非常非常认真非常绝对敬业的态度去在这个行业里面去行使的对然后以及就像他真的是从不迟到这个很重要对保持对任何人的尊重以及我觉得也是保持有好奇心我觉得非常谦卑真诚对所以我觉得这些所有的特质是

让它能够持久的可持续的然后在这个行业里生根发芽以及变成一个我们大家都非常喜欢的这样的一个流文对所以这些潜质我觉得是一个基本的吧不是说的容易说的也非常通泛但并不是很容易做到对吧

是太难了而且就是这个媒体行业也变化了很多对于市场对于中国市场的理解跟需求或者说我们市场在这个比重还有大家整体的都出现太多变化了所以可能当年我们能做到的东西现在不一定能做到起码我们当年可能在入行很短时间能够积累的一些经验和能够做到的尝试去做的事情

到现在可能就虽然好像说越来越多人能一起做这个事情但其实当时因为是一个比较封闭的小的一个圈子所以你能接触的可能直接就到核心了你刚入行就能去跟这个做了几十年的这个行业的老前辈的设计师去访问了采访了坐在一起吃饭了跟这个一流的编辑都坐在头牌去看一个秀了

那你现在看这个市场从你进入零几年到现在你觉得最大的变化是什么变化的确很大我觉得话语权的一个转移对以前我觉得我们在一些相对就像你讲的说相对封闭或者小众的一个媒体圈众那个时候是绝对有一定的神秘感然后有一定的话语权和权威性对吧对

然后无论我觉得我们有没有做到真正的大众影响力对吧我们也真正知道说真正杂志当时说的发行多少本 歧视多少本我们真正只说我们是一个大的一个这个时尚杂志的名义上和标签性上比较强比较让人有这种憧憬和一定的高度但其实我们也没有真正做到多大的这个大众影响力对

然后我们是被标签化的一群人但这群人其实相对我认为当时还是想有很多的话语权的尤其在我们社交媒体生态里面没有那么民主的情况下其实你行使这个权威性就是更容易对吧然后我们认为我们是怎么做的我们需要怎么去做但即便那个时期很多媒体也并没有真正表达出来合理的以及就是有代表性的媒体的态度对那其实就整个行业

两有不齐的同时我们只是享受了很多时代的红利我们跟着时代一同发展享有了很多中国整个宏观经济下我们走的红利以及我们也跟着一起发展然后慢慢去成熟完善但其实我们并没有真正是变成一个绝对有专业我觉得真正真正有收复力的一个时尚媒体的一个产业在中国

但我觉得这个时期还没有到来的时候我们还在摸索新的模式还在跟从这个时代不同的节奏和发展模式再去转变的这个阶段这个时期然后就开始受外界的冲击外界的所谓新媒体所谓这个社交媒体然后不同的媒体类型

再加上更多人的话语权进来再加上整个商业的整个生态就变化了嘛那所以其实不断地就话语权在交替在别人的手中你也就变成了其中的一份词但其实直到现在我还认为这

就是一个正确的对媒体它其实无论什么样的形态的媒介你都需要看中你的核心力量是什么你的内容力量和你的自己的媒介精神是什么那一旦有你无论存在于无论大还是小你无论是官方还是个人你无论是怎样的一种体谅那其实你都可以行使

自己的话语权但是我觉得社交媒体的时代我们这个是不得不的一种选择但同时我们也能够拥有自己主动的选择所以我觉得我是认同时代的我是非常觉得说媒体人是应该对于时代的变迁

变化不一样的敏锐度我们是要与时俱进我们要不断去体会不同的阶段里边对我们的需求然后对我们能量的需求对我们所谓媒体形态的需求对我们个人表达的需求对于我们一整个在这个时代的需求所以我觉得这一点其实是我的比较深刻的感受就是怎样看待变化和面对变化

我特别特别的同意因为其实面对新媒体的话因为当时我比较早开始要去接触就是我们那个时候不是整个集团要去就是进行一些战略的调整嘛然后所以我去伦敦开会开完会回来之后呢我就对新媒体这件事情其实是

我必须说我是比较拥抱的就是我的拥抱的意思不是说我就摒弃现在的东西而是说我感觉这是一个势不可挡的趋势作为媒体行业你只能去顺应和了解和尽量掌握它而不是说抵抗就是你知道一开始新媒体冲击的时候纸媒的大部分人是相对保守一点就觉得说好讨厌啊怎么要做更多的工作啊为什么要去做那种 digital 的东西啊

就是这种很多都是为什么就是大家很习惯于原来自己做的事情但是其实你像你刚才提到的就是一个媒体的民主化就从一个极小数人的一个手里的一个话语权转播到所有的大众的手里那任何人都有这个平台你就能去说话你就能去表达然后你如果说的好你就能积累你的粉丝而且我觉得新媒体对我来说最好的点是说你有即时的反馈

那个是有点残酷的大家马上能骂你但是也是一个好的回馈我觉得网络时代其实最大是当时我觉得我们觉得说好像大家要用不一样的手段不一样的频率然后去输出内容对吧嗯

其实我觉得我记得当时有一位媒体人讲说我非常深刻认同我是觉得说以往大家看书的和不看书的看杂志不看杂志的对吧大家其实都是互有逞强的对然后大家彼此就不在一个人群中但其实互联网时代其实是把所有的都评极化以及传输非常非常的便捷我觉得这个不用多赘述只是说

就是等于说你一个内容现在通过互联网通过我们的新媒体的或者是讲说通过我们不同的媒介形式可以走向更多的人更多的受众这个面是以前完全是不可企及的对就是等于说你现在如果想要表达一种你的媒体态度你的

内容传递的话其实反倒是你可以真正的能通达到你想要的受众中那不像以前我们真的只是小群人在自我分享自嗨在自嗨对所以我觉得这是一种不一样的但当时大家很多人是一是我觉得是老油条懒了觉得不想要去做更多的事情或不想要做新的事情或不想适应新的频率对二是我觉得还是在真正的创造力上有限

所以我觉得才是跟不上套跟不上路所以我觉得当时有很多我们的确是在新的媒体就比如说 GQ 后期的时候需要一起发起 GQ 实验室 GQ Lab 当时的时候的确是针对 GQ Lab 但其实一个目标是我们要借用 GQ Lab 就是 GQ 实验室来去把我们新的内容模式来呈现出来

它是借用我们现有的这个已有的一些 GQ 的所有的认知资源还有我们的内容能力然后释放出来释放在更大的成分释放出来然后以传递到更大的受众中但是这件事情就是它意味着你要付出很多不一样的一个时间还有精力成本

然后我记得当时我们跑时装周也好在时装这个层度上我们花样翻新的来去设想我们一整个时装周的主题每一天从早到晚从大的专题深入性的还是做远程性的还是说这种即刻报道性的还是这种非常非常有趣的一些人的关注和各个生态中所有角色不同的一些关注我们找了太多太多种主题的设想

然后和分享的一个方式以及我们也要付出大量的劳动就是说我要争取很多很多前所未有的资源对以及我们还要花费很多比如说这个这么快的节奏中每天都在看秀但同时夜晚还要创造内容夜晚创造内容第二天还去做推送那这样的一个速度那是以前我们

就不所能及的那现在这样的一个方式那的确在那个过程里面跑出来了跑到了一些所谓的我们当时拥有的独家资源对然后呢以及我觉得也找到了一些很好的一个新的内容模式也破圈层去

做到了一些好的影响力那我觉得这个呢的确是收获了一些当时 GQ 实验室的一个雏形然后也真正的卖出了价值因为当时我的同仁们很多南刊的他在这个公众号上比识他其实公众号就像一个帮品牌去发稿

然后免费赠送的一个机会对啊然后呢反正你给我什么我就帮你发一遍然后呢我也不经编辑我也不会说去诉求你更多的资源支持我只是你要什么就给你发免费给你就好了反正就是一个附赠嘛

作为客户关系的附赠但是我们这么用心的去找取这些独家权用心的去操作然后去付出很多人员各方面的成本以及我们自己的内容能力其实诉求的是要把它的价值拱上去能够在新的不同的时期把媒体的价值

能夠重塑起來在行業中慢慢慢慢它也慢慢兌現了直到無論是我們當時我們老的一批人再人還是後來我們離任新的這一批人其實大家有看到 GQ 實驗室的發展對吧對 非常好它也變成了一個更大領域的這種影響力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現象這也是大家跟上了這個時代的節奏的一個矩陣對

其实大家刚才讲那么久的 Mary Claire 完全忽略了你去讲那个 GQ 这边的事情我觉得这么讲下去真的三个小时都录不完但是确实你刚才提到的 GQ Lab 这件事情我觉得因为 GQ 的前期其实创刊什么肯定也有很多有意思的不过刚好讲到这里我们就顺着这个 digital 方向讲

因为其实当时像你说的很多人还是对 digital 方面是作为一个顺大变做的一个部分你们当时去创立这个 GQ Lab 或者去做这个时候这么辛苦因为真的去跑时装周真的很累虽然好像很光鲜亮丽但真的就是打着瞌睡要写稿的那种还要倒时差的状态还要去争独家这个其实你会付出非常额外多的辛苦和挑战

其实这个概念的转型说我要用力在新媒体的这个想法又是怎么来的当时很多人都不相信的时候你们为什么会觉得说我们要投入到这件事情我觉得调动起来大家不一样的一个动能然后我至少我是有这个冲动的然后我现在拥有这些机会拥有这些可能性我就是要要又是要争取它就是要做它

对所以我觉得这也是有一些直觉驱动但是也是有一些行业竞争给你在后面能够形成的一些动能对然后呢我就觉得我们就是应该用这个媒介来去争取更多的独家权争取更多的可能性甚至更争取更多的商业机会然后呢以及我们也喜闻乐见去看到更好的内容产生然后来传播出去达成效应

非常躁动然后兴奋的一个年代就是面对这个 digital 其实是更加拥抱和觉得哎呀又有一个新的可以玩的东西的感觉对

对尤其当时还没有卷成这个样子的时候当时的公众号点开率还是比较高的时候我觉得那时候甚至没有太高的时候它还只保持在每一篇两三万一两万的时候我们就有这么大的劲头了但其实当时的一两万两三万其实反倒是一个很好的一个数字啊

我觉得那个时期那个算是有一些精准性对它不但在扩大维度对以及它不再跟一些十万家一百万家这些慢慢的就是齐头并论但是它不一样的受众和准确性少但是精准对定义维度也不一样影响人群也不一样

非常精准的推送所以那个时候的话对于这个很有你的兴奋感但反过来我也问一下就那个时候有遇到过就是这些挫折吗就是说其实你想申请争取人家说这是啥那种无法跟人家沟通的也有了或者说我觉得在游戏规则中大家也都能懂只是说有些是不能够

对就做不到那就做不到就算明白对因为毕竟它就是翻篇的这个频率也快对吧所以我觉得就是相对来说也的确是很快就这一篇过不去了那下一篇赶快对吧我找新的机会找新的切入点找新的内容模式我觉得遇到障碍就解决障碍实在不通就绕开对

但是呢我最终离开也是因为当时我觉得是康恩大使整个体制下当时是看到一些苗头是可以有一些新的商业模式出现的比如说曾经内容型电商也是我们非常想去试测的一个板块当时都已经在不少品牌投资下滑的层面上你可能要用一些新的方式比如说可能是一些当时媒体行使电商以及或者是内容家电商的行为去相交织可能是不是能够哎

把这个业务也好把这个模式也好能够跑出来一个新的花样对然后当时我没有尝试但最后走不通因为是体制的问题因为集团内体制的问题那这也是我很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最后决定走掉对然后可能想要尝试一些新的平台是不是可以有一些新的机会以及可以有更好的空间可以施展拳脚

这个真的是隔行如根山就是说无论你是从做内容转到去做电商还是从电商转做内容其实都挺难的就是在现在整个新媒体的这种架构和结构和这个发展然后对于人群的积累对于他们甚至不同社交媒体平台他们针对人群的这种特质

都必须要有一个改变所以既充满了变数也特别多的要重新学习的地方对所以可能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就是说你也开始了一个对于新的一个自己能量的开发会不会也是这一个时机开始我不知道有的时候是直觉的一些驱动有些也是遇到一些难题曾经我觉得也当时我有些不成熟比如说我

有耐心不足或者是信念不足或者讲说我觉得当时也是有些误差吧所以我当时也是去了徐徐华生之后很快我觉得想要用自己的方式去行驶去找到一个新的天地以及新的一个文化生态但是其实那个时期我觉得大家都有些困难有些困顿媒体的瓶颈

對,我又是過度驕傲其實馮楚軒到現在來說您看他依然他是一個有開創性的人他也是有他內容品味和高度的以及他也是有商業整個視野尤其是我覺得也算是很獨樹一帜的一個絕對的引領者但是我當時我覺得我做一個甚至有合夥人身份以及被委任那麼大的一個責任的時候但是我其實我自己是缺乏了一些耐心

所以当时我觉得我很快的就是个人原因吧我觉得我自己觉得说哎呀我是不是没有达到我的预期以及我有一些新的想法或者我也想去试尝试一下新的一个路径所以就是那个时期我就想暂停了

我暂停然后是不是我去找一找自己的一个门路吧然后呢一暂停结果就永停了又到新的一个春天和新的耕种的地方了一下就变了一个身份对然后呢就再没回去对之后也有一些其他杂志的机遇别人来找啊就不想进去了我觉得你进去的企图心就不一样了那要是又是一种新的天时地利人和他才能够成形

就也不是 never say never 也不是说不行但是可能想要的东西是不一样的对于今日的话你再去看我为什么要做媒体如果我做媒体它应该是什么样一个从属对吧它应该是什么样一个价值传递那这个就很重要了就为什么这件事情对后来我都创业了对不对你再创业你再去做你角度又不一样了对不对没错

那其实创业吧就是又是一个重新的开始从一个主编的身份到备受追捧去到哪里都叫老师当然现在可能还是可以这样做但你重新转换身份重新做一个新的项目这个过程是很顺滑的吗当然有落差的怎么可能都完全顺滑呢

怎么可能这个世界就是一直以来就我在要去恰自己的主观和客观世界的这个状态啊我觉得有曾经一度是有落差最早我不在乎这个落差比如说你突然不是媒体身份了没有再受邀以及也没有再去逢年过节的时候人家的问候也好或者说一些

这种没起时候的一些小会就不再拥有了但那个时期我是做好准备的那觉得我不需要这些我自己拥有也好或者讲说我既然接纳了现在新的身份你做不一样的工作了你不一样的领域不一样的接触点了

那当然你不要再去惦念这些有的没的但其实再回来就是其实我又有重新去跟圈内的更多的人和事发生关系然后呢还是离不开这个圈子那其实又回归到有一些比如说原本的一些套路上了比如说哎呀依然会有品牌想邀请我无论是以品牌友人也好以一个这个所谓的顾问也好甚至是以 KOL 的身份也好无论

我不认同这个界定啊也有一些是因为真的是有工作合作项目也好就是被邀请那其实你又进入到原来那个整个路径中整个一个运作规律里面去了有的时候不免还是会感受到一些落差

还有吗你都是 KOL 了还有落差吗 KOL 的待遇很好也因为我别人做 KOL 以及我觉得不一样就是我觉得你想要的不一样你接受到的别人给你的和你想要的但永远是有偏差的对不对但是我觉得我也在自洽中以及我觉得这个不重要对然后当然我也觉得说你说的偏差就落差是就不顺滑是有在于什么呢就是等于说我现在在

做我的这件事情可持续的这件事情的时候他又是一个新生儿对我说我做的这个平台是个新生儿那同时呢他在一个大的宏观世界中

我的切入点和价值传递和我的经营模式它也是有它自己的一个独特的形式然后以及它有它的在未成熟的一个阶段那你去进行一个洽谈也好然后让别人去从看到

到了解到接纳到支持到同行这件事情它一定会有很大的有一些障碍的对所以最近我忙这些不都是在这些事情上吗对是因为我要以可持续平台以及我的无论是展览以及我最后要做的这个所谓的我的可持续的这个孵化行为

对还有相关的一系列事件里面其实我跟别人去谈的时候其实又回到了原来跟这个所有的品牌和时尚产业里边和各个不同的产业中这些伙伴的桌子前对大家的面前的时候其实你用了一个新的不一样的一个方式这个时候一定会有很很

不一样的一个效果的但我还在努力我认为我有一定的独特之处和优势的那必须的有些我是远不及一个传统媒体他们已有的价值和已有的这种别人对他们的认定

对所以其实起起伏伏都有吧但是难题一定是在的然后我觉得因为我毕竟是做这个公益的倡导以及做一个可持续时尚的大众传播这个方面其实你一定要协同更大的势力和能量的但这个更大的协同里面那你一定要付出我觉得开拓性的这种努力的所以其实有很多东西其实并没有参照的路然后呢也没有什么就是

定数对所以就是我要接受这些变化以及拥抱我现在所做的这个事情以及困难障碍种种然后但是你信念得足所以我就是为什么说现在就是这个事情再难我也得把它做下去

虽然辛苦但是就真的确实希望真心的把它做下去就是也预见到了他可能遇到的一些障碍或者是困难因为其实从我们作为时装媒体也好或者咨询也好其实非常了解时装行业的高能耗

对吧包括对于环境跟生态不友好我们工作的前期时段可能确实是忽略这一点的因为那时候我们甚至可以说还不被教育到这一点就还没有了解到当你了解到的时候其实你很难说尤其在本来的这个行业已经做到一定的位置你肯定会忍不住或者就肯定会去想做

更有意义的事情而不是只是说做大做强而是说你对于这个行业的回馈然后贡献和帮助是什么所以这个我非常非常能理解因为这个东西我觉得是任何你在这个行业做久了当你去重新反思自己的时候

这个会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也许你还会做跟以前相同的一件事情但是你会慢慢的把这一部分渗入到你新的一个状态里面这个可能怎么说呢就是你必须要满足除了这种所谓经济然后权力的之后你有一个对于这个行业的回馈那个的成就观

對 我覺得我也在找尋那個是聽起來很偉大好像非常有使命感的一個東西但是我覺得從我個人來說我也要找到一個我新的身份對 我也找尋我新的一個我自己的自我定位的一個錨點

对那这个对我来说也很重要对吧对的那所以其实对我来说我是依然有内容的能力创造力我有这个时大的敏锐度然后我有这个创意的行驶我也有我自己非常不同一般的视野还有我的美学能力那这些所有的综合值放在一起那我导致我现在我可以能够走向何处

尤其是我矛盾現在可持續時尚這個領域這個行當和這種倡導中我可以做到什麼

所以我觉得我在找寻这个点对所以其实这个对我来说有挑战有刺激也有我觉得说我好像不得不我要去做的一个东西否则我还干嘛呢对不对就像我刚才讲的说你要我去做杂志我要有更大的企图心我要更不一样的目标那你要我去做商业那我觉得我要有就是你要有商业的机会机遇对不对那除此以外在我的能力架构上

我在我自己的阅历和我的资源上我能够干啥所以这是为什么我觉得我说的也很实在是个人的一种体会和个人的一种我自己的一个职业生涯的一个新的一个方向新的台阶可持续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公益性的倡导

然后对于这个行业有着非常长足的帮助但是你肯定需要这个东西变得可看得见摸得着甚至被拥有那我知道你们有在做一些就是比如说跟这个美相关的这种可持续的展览然后比如说跟可能艺术家啊设计师啊创意工作者去从这个美学跟创意的维度去切入这个议题那这个的

可以让公众对于这种可持续产生一些重视我看得到你们今年是推广到上海之外因为你们大阪营在上海我看你们在广州太古会有这个的活动其实我的问题是说这种从上海推展到其他城市的这种合作是你们找上门的还是他们找上门的这个一个就你们要去 approach 其他的

之前他們有找上的大家一起很有默契以及我覺得也非常的有信心的把這件事完成而且他們給予我們很大的一個空間就像廣州太鼓會他們絕對相信我們然後去做最好的呈現然後他們也給最好的資源支持其實我們就是為了把去年那個展

能够延续下去去年他要同期做但结果是延期到几年的其实我觉得讲了那么多然后我们就讲一些普罗大众都能接触到的方法就是关于我们普通人可践行的可持续方式你有没有建议或者说你在生活中有什么相应的这种举措我们也学习一下我

我现在就在做这样一个号召就是情感依旧就是很简单的就是作为我们每个人我们其实怎么样去整理重新看待我们的旧义务从看待旧义务再到你怎么对待旧义务这件事情上其实我觉得就能够

看到反映出你对现在和对你的未来的一种价值观然后呢我觉得这个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就无论你把它再穿一遍还是交到其他人手中还是你合理的处理掉它对那我觉得至少说在这个动作行为上你就做到了你最简单的可持续这个很好因为这个大家都能做

对我们不讲说它是多高深的以及还是多有技术成分的一个解决方案但是它就是一个所有人都能做的解决方案是的我觉得这是个真的非常好因为能容易做是一个最好推动的方式所以其实这个东西我们可以因为你的情感依旧是也是能够面向普罗大众的对不对你们的活动

是的所以接下来就是我觉得到时候我觉得可能会有一系列动作我觉得我们可以在平台上以及在展城前后在中间我们可以有很多种联动跟大家一点点娓娓道来我们这些事情到底要怎么做我们要怎么去践行慢慢地把它

发展出去把它释放出来把这个能量释放出来把这个意识把这个大家的这个所有不同的人进入做贡献以及共同倡导宣传传播然后看大家在这个形式上能够做到什么做到哪一步然后呢哎

得取这些收获大家的一些反馈之后我们能持续的再去进行更多的一些事件然后更多的贡献没错所以呢接下来大家呢可以通过比如说 Can You 参与的这个平台有社交媒体上面搜索 Can You See

或者参与就是大家一起来参与的这个活动来去搜索都能够看到更多就是崔丹老师这个新的平台要做的一些跟可持续有关的环保活动当然你也可以关注我们的 A Singular Brand 的平台因为上面有 K&U 的所有的一系列活动的报名参与或者是 follow 他们有过的之前的活动

对这个东西是需要大家一起来做的而且呢其实入门的门槛很低所以呢这个东西何乐而不为呢对吧那今天我们很开心请到崔丹老师来到这里可惜崔丹老师接下来又有很多的会议要给接下来的这个活动做准备了那我们希望有一天再请崔丹老师回来今天先放崔丹老师走了谢谢谢谢谢谢大家拜拜拜拜

i don't k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