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S2E9 | 所谓「理想工作」- 献给毕业季

S2E9 | 所谓「理想工作」- 献给毕业季

2023/7/12
logo of podcast 随便聪明SmartCasual

随便聪明SmartCasual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李贞儿
Topics
李贞儿老师分享了自己从北大生命科学学院转到中文系,再到进入媒体、品牌、电商等不同行业的经历,阐述了在学业和职业选择中,遵循内心兴趣和喜好的重要性。她认为,不必过度追求所谓的“性价比”,而应更关注自身兴趣和长远发展。她鼓励年轻人尽早发现自己真正热爱的事物,并为之努力。在面对职业选择时,她建议年轻人先明确自身需求,例如经济独立、工作环境、平台发展等,并进行排序,不必追求完美,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即可。她还强调了保持精神开放性和多元性,以及持续学习和成长的重要性。 她认为,工作本质上是一个契约关系,要保持契约精神,并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方式。她分享了自己在不同工作环境中的经验,以及如何平衡工作与生活,追求理想的生活状态。她鼓励年轻人保持好奇心和探索欲,并勇于尝试不同的事情,丰富人生体验。她还强调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应对职场压力和挑战。 Yichi 主持人与李贞儿老师就“理想工作”这一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分享了自己的职业经历和感悟。他与李贞儿老师共同探讨了在学业和职业选择中,如何平衡兴趣与技能,如何规划职业路径,以及如何应对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他们还探讨了“理想工作”与“理想生活”的关系,以及如何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点。他们认为,人生的满足感并非完全来自于外在的成就,内心的热爱和满足感更持久。他们鼓励年轻人保持开放的心态,勇于探索,并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

Deep Dive

Chapters
本期节目邀请到北大毕业的李贞儿老师,分享了她从生命科学学院转到中文系的经历,以及她在择校择业过程中的一些思考。她坦言,当初转专业有一定的情绪化成分,但现在并不后悔。
  • 李贞儿老师从北大生命科学学院转到中文系
  • 她对转专业的思考和感悟
  • 对当初选择和现在想法的对比

Shownotes Transcript

大家好 欢迎收听随便聪明 smart casual 我是奕迟

随便聪明是一档以时尚 设计 美学 生活方式为核心的泛文化独立播客其实这个月到了一个很特殊的月份特别多的学生们从大学毕业的一个季节最近因为也有在看一些书籍关于工作方面的比如说美国人类学家大卫格雷伯的《毫无意义的工作》

其实我这一次呢想请到一位朋友跟大家所说的学霸有一点关系的珍儿老师因为呢她本人呢是在北大生命科学学院的生物科学专业在念了零年之后呢又转到了中文系之后呢经历了可能杂志社品牌创业团队到新消费品牌的一些不同的职业转换

所以我觉得呢 珍儿她的这个从学习到工作的经历呢都是非常的有意思的可以跟大家聊一聊 也许能够解一解惑那先请珍儿跟大家打个招呼哈喽大家好 一池好我是李珍 但是我的朋友们很多都叫我珍儿或者 Liz 所以大家可以随便称呼我其实呢 我跟珍儿认识是有一次品牌组织去跑马拉松在台北

当时珍儿是在台湾正在念研究生对吧对我们是在台北才认识的其实之前同行很久对对对但是从来不认识那时候还是平行一些然后其实这个部分就已经非常的有趣了跟大家讲一讲吧其实说来真的话长大三大四的时候我就有写信给台大教务部

那时候也没有什么其他的通讯方式我就写 email 给台大教务部去询问说我有没有可能在毕业之后直接通过任何的方式申请去台大念研究生然后原因就是因为我大概在大学期间看了杂七杂八各式各样的东西包括书包括跟学业有关跟学业无关的或者甚至是其他的一大堆类似于像综艺节目啊什么的

所以就加深了我对台湾的深深的喜爱所以我就非常想有一长段的时间能够去台湾住一阵子就不是那种短期的旅游但是我那时候很快就收到了台大招务部的回信告诉我说不好意思就是在目前这个阶段两岸尚未开放任何的这种正式的申请呃

来就学后来我就 OK 那收到了明确的答案然后我也就不想这个事了我就去正常的毕业去工作了毕业就进入了时尚杂志社就是现在时尚传媒集团对

工作了大概六年多之后因为非常累然后有一阵子我就非常想停下来休息再念个书吧充充电然后给自己一些新的一个新的环境然后一些新的东西去体验一下在我我记得我是 2011 年的 2 月份辞职回家开始休息然后顺便看一下英文考试的事情申请的事情那个时候的目标其实是大概欧洲或者美国刚刚开始准备这件事情的时候 4 月份我印象中是 4 月份就有

公开的新闻出来就是说台湾的大学首次开放大陆身份证的居民正式申请去念大学的本科和研究所和这个博士学位四月份开放五月份开始申请七月份就出结果九月份就可以过去念书就是所以我当时觉得那个时间也是卡得刚刚好我就立马就跑回学校去

调我之前毕业前的所有的那些因为需要什么成绩单啊然后毕业证书这些资料就去准备起来马上申请七月份就顺利收到了那个结果就录取了然后就九月份我就去台北念书了那个时候我们叫陆生嘛就是第一届的陆生赴台念书念的就真正的这种正式的学位不像是之前之前大概

在有三四年的时间已经开放了两岸的交换学生就是短期的一个学期的这种半年所以那一年是正式的历史上首次可以正式去读学位的所以我就申请到台湾的世新大学很多很多媒体界的人都是世新大学毕业的

所以我那时候申请了这个新闻研究所然后就去念书了一个很深刻的印象就在我大概到台北半年以内几个月的时候我有一天在我那时候住的地方的附近就随便的走我大概要去吃晚饭吧然后因为走得很悠闲突然间我就有一个很清晰的念头冒出来我说我真的打算

非常感谢自己做了这个决定和选择申请来台湾念书然后以至于我现在能够脚站在这个地方然后感受到现在这个时候的感受

这是一个特别美好的一个时刻吧其实我最近看到一则新闻嘛就是那个做课程培训的这个张雪峰老师我看到他的一些具体的说法呢我觉得他有一部分的言论是其实就是针对一部分的学生人群去做出一个所谓可能商业上来说叫性价比更高的一个

一个选择而事实上可能啊在起码在我们当年读大学的时候我们没有去特别想这个东西选专业都是说父母说哪个哪个好或者说哪个分高我们就觉得哪个好但是关于说大部分人在选择大学专业的时候根本就没有任何概念可以这么说然后你你当时应该也是先去读了一个

北大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专业哈哈

跟现在八竿子打不着的一个东西然后再去念了中文但其实当时你转专业你是有去一些思考吗还是说也还是比较纯粹的一个偏好的事情有很多朋友都会问到我说你哪根筋不对你从生物转到中文去了或者你当时是怎么想的那我可能很直接的一个回答我都是让这件事情简单化我说就是因为学了那么久的理科

有点不耐烦了然后突然间想学个不一样的然后就选了一个我自己一直也很喜欢但是没有学到的但是我知道很多年以后我才回过头去仔细想说这件事情前前后后我想的是不是清楚是不是在一个想的很完整的情况下去做出那个决定还是一个很情绪化的决定所以其实这两年的时候我会比较愿意自己跟自己去

承认吧就是当年其实某种程度上我觉得情绪化的原因可能占了至少一半那之所以说它是情绪化的原因呢是我因为从小到大我没有太严重偏科的问题就是我觉得偏科不是一件坏事其实就是我身边偏科的朋友都很早就明确我就想学这个我不能学那个

或者是这件事情我做不了我就只能做那件事情其实它是很早就有这种清晰的这种方向但我就一直没有我就是一直很得意的觉得你任何事情来我都可以做

有什么东西我都能想办法就是把它搞定了回过头去想它不一定是一件好事情选北大这件事情是我跟家人之间其实大家都一直有共识的给了我一些意见最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就是既然你分数够高那你就去选那个收的分数最高的专业一定不会错的那个时候生物系就是收的人最少收的分最高兰州市只招了两个人我记得

选了之后对我第一次的这种冲击有点像是那种 culture shock 发生在什么时候是我到大学报到进入宿舍然后跟我的社友们聊天很惊人的一件事情我的上铺我的对面对面的上铺然后右边所有的同学他好像是怀着一个很明确的目的性进入到生物系他从小就喜欢植物

然后或者是他从小就喜欢动物相关的这种研究他就是想要从事这条研究之路我那个时候是其实自己心里面发生了很大的震荡就是我发现说为什么大家都很清楚自己喜欢什么就是想做这件事情才来的而我是很模糊的情况下才来的

我到底喜不喜欢这件事情我就开始反复的问自己这个问题但是没有答案可能是在一个很特别的时间点因为又离开家了然后又终于因为北大的氛围又很自由你的这种独立意识自我意识独立思考又开始非常蓬勃的去发展

那在这个过程里面我就一直自己在心里面反芻这个问题和他的答案有一点像是现在大家经常说的就是我每天会去上班然后累得半死晚上回家的时候会扪心自问我为什么要去上这个班啊各式各样的原因挤在一起之后那那个时候就开始动了心思说我既然搞不清楚我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欢生物系这个专业我不如去转系转到一个我知道自己真的喜欢的专业去吧

就算是给自己前面的那些问题找到了一个答案那个时候自己觉得这是一个很清楚的答案 OK 那我就去报名我就去参加考试我就通过了去到了中文系其实中文系在大家现在的市场里面会觉得就业来说不算是特别好就业的一个专业吧

但是我觉得刚才你讲的所有的这个过程其实都是一个哲学性的问题的外显而已就是说我是谁对吧我为什么要这么做你现在回头去看所有的这些决定我们来讲故事那都是特别好的故事但是我觉得你是可能不会后悔你当时的选择但是如果现在有一个年轻人站在你对面去问你就他跟你一模一样的条件想法

你会这么建议他吗其实你这个问题很妙啊就是你首先是会不会后悔的问题我就是这两年我正面去想这件事情之后我觉得一定不到后悔的程度但有遗憾确实是有一点遗憾因为我觉得当时想的时候我所知道的东西和我所想的东西其实并没有那么完整的情况下去做出那个决定但是回过头来

不管是我自己回到那个时间点还是我面前现在站着一个跟我当时想法很像的学生在问说我要不要转我可能还是会告诉他说你现在想做什么你自己找到什么样的答案你就去做吧因为我现在如果自己回到那个时间点我可能还是会做出一模一样的决定任何决定和任何你的遭遇它本来就是一个

现行不可逆就是你当时所有的条件组合起来你就或许当时那个东西它或许已经是最优解了然后很多事情你不经历过你不会找到更多的答案如果今天你问我我会不会后悔当初的一些选择我可能也会说不后悔但是当今天同样有一个年轻人在的时候我希望给他最好的建议的时候呢可能会要去稍微有一些技术性的

协助给一些技术性的至少是说可以大家都更多的有一些工具可以去借鉴的东西帮助选择对就是我觉得确实是每一年我们都说今年是就业形势最严峻的一年因为首先大学生就是越来越多了然后那你大学毕业生就业势必是越来越拥挤那再加上经济环境各式各样的影响但是有一件事情我会发现说

比如说当年我们入校的时候那个时候对专业的判断觉得中文系是就是已经早已不是再早多少年之前北大中文系的那个辉煌而是那种被大家仰望的专业然后与此同时我们那个时候比如说像哲学系宗教系这样的文科院系是非常冷门的那

说白了就是比如说可能这个大家的分数啊然后各方面其实要么就是被调剂去了要么就是说这个分数也不是最高的或者当然也有人抱着很热忱的心就去了那个专业都有对但是你看过了十几年之后现在我们再去看那些相当当年相当冷门的戏其实它有一些新的很奇妙的演展出来比如说甚至是考古戏考古文博学院我们学校

那现在因为大家对于比如说这个考古学啊有一些文物发掘啊甚至文物修复啊博物馆的一些这个相应的方方面面的这种衍生的产业啊然后它的管理啊各式各样的东西其实又被拉起来了然后我们当年最热门的这个院系比如说生物是一直还算比较热门因为生物科学确实在发展那是计算机系啊什么这些就是我们当年叫计算机系就是

现在你说计算机器它是一个热门专业吗也是但是你说出来之后大家对它的职业想象有那么广阔吗或者它有那么大的生长性发展性吗其实也不一定我觉得当你拉长一个时间线去看的时候

它有起就有落有落就有起所以我是觉得在现在大环境不太好的情况下反而更重要的是说你尽早的去搞清楚你特别有兴致的或者你想象一下未来你想每天每天从早到晚就要去干这个事了那么有什么样的事情是让你自发的内在有动力的

就越早搞清楚这件事情或者越早在这个事情上开始想去寻找自己的答案我觉得对于说选专业和你哪怕是大学专业是一回事毕业工作又是另外一回事但你在选择工作的时候其实都会有一个让你更有持久动力的一个帮助就是大环境已经不好了其实它里面的变数就很多

但是越是这样大环境比较不尽如人意的时候你越是要找到对自己来说很有意义的那些事情那么其实你都不太会受到外界环境的那种起起落落的影响就是对你自己的情绪啊对你自己的整个的这种自我表现啊产生那么大的影响反而你因为是自己很有兴致的事情那么在这个上面我觉得一个是现在的更年轻的一代

这个年轻人们我觉得本来就是会自己多考虑自己的这个意愿和自己的这种喜好认知我想过什么样的人生本来这个就是大家现在很重视的一件事情那么另外就是不要因为大环境不好就动摇这件事情其实没有必要反而是我拉长这么长的时间线来看

我觉得越是这样的时候你越早去发现你自己到底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和做什么样的事情这个东西是不那么蓬勃的经济环境下的时候反而是更重要而且甚至可能会帮你带来一些优势因为其实如果这个赛道特别多人争的话除非你特别特别优秀否则的话你可能做到顶尖的状态会比较难或者说你要跟特别多人去竞争

但是如果你是一个独有的一个赛道比较少人而且你是精尖如果你能因为你的内区的一个爱好动力让你学得特别好位置特别好你可能很容易拿到一个特别好的就业的位置

对我觉得其实人到最后啊就是大面上大家都会告诉你说你要做人上人你要尽量往高处走是因为大家都觉得那个尽量好的那些外在的条件会让你获得这个更大的满足感吧

但是回过头来假设说你找到的那个事情本身是你真的自己发自内心很热爱的它本来就从内在给你很强的满足感那其实这个东西是很持久的我想分享一件事情这个事情其实给我蛮大的震撼大概去年还是前年的时候我有天在微博上面我看到一个我蛮喜欢的博主他其实就是一个普通人他不是那种就是 KOL 式的博主

他在跟他的留言区里面的一个或许是他的朋友或许是不认识的陌生人在互动对方就问了他一个问题因为他好像是在读医学院提问的这个人就问他说请问你是怎么样决定自己要学医的我现在在面临选专业的问题但我不知道自己想选什么他给的那个答案在当时间给到我非常大的震撼他说我是一个从小到大家庭物质条件都还不错的小孩

说白了就是家里不差钱我在选专业的时候呢就想了想其实物质的东西和这个就是偏向物质的比如说像赚钱这件事情好像也很难给我很大的满足感内心来说小富积安就可以了但是什么事情能让我觉得很有动力和很有成就感呢可能就是让别人的需求成为我的满足感

生命层面的需求就是最高级别的需求他导出一个结论是说我觉得学医是个不错的选择可能在他那个年纪的时候我不可能想到这么深和这么完整因为他的完整不是说可能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个很宏大的一个完整性不至于但是他起码在他自己的人生的这种状况里面他已经有什么样的东西

他需要什么样的东西然后什么样的东西能从内在给他满足感所以他得出一个什么样的结论要去做一个什么样的工作我觉得这个整个逻辑很完整而且自洽它是一个蛮好的参考刚才讲有一个点我觉得是很大部分人包括我自己可能也是在逐渐逐渐才捉摸出来的一个点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我们对于一件事情的好

对不对的评判准则很大程度是来自于外界的评审的标准我很多人没理解的是这个跟你内心的实质的需求和给你带来快乐平和感觉的这个事物不一定是百分百吻合的对而且我觉得人的就是你对自己的那种认识和感知也是

逐渐去成长和发展的就是你如果一直保持一个意识的和精神的层面比较 open 的状态的话它也会不断的去成长所以过很长时间之后你再回头去看说什么样的事情让我有满足感那个东西也会有新的发现就好比说我刚才说当时转系那件事情我现在回想起来会有小小的遗憾那遗憾在哪里我现在非常清楚就是它让我算是在那个时间点上彻底的失去了

在这一生中有机会去知道一些绝大多数一般人类都不可能知道的

事情的那个机会说不定哪一天比如说生物科学它还是有一些可以触及可能更加广泛传播的那一个块可能你没法成为一个科学家生物学家但是很难讲哪一天就是你会跨到一个更加我们叫 interdisciplinary 就是跨专业的一个可能性如果你对这个还有兴趣的话

因为有时候大部分的这些科学类东西难道他们不要做科普吗就昨天我有在跟一个联合国科教文的朋友在聊天其实这些文化的推动啊包括这些知识的散布是

至上而下至下而上有很多层面的包括可能跟公共机构包括跟不同的学校从一些政策上怎么去推广到更大更广阔的而且是从教育层面这个教育不只是说大中小学生而是说一个普世一点的大家都触手可及的方式去了解更好的文化知识比如说传统等等的这些非夷

什么的所以其实像你这样的一个中文系到以后很可能哪一天就转成了

生物科学的科普员很难说对都很难说而且换句话说就是我们说中文系这个专业毕业出来到底就业能做什么中文系毕业出来什么都能做我本科是英国语言与文学当时大家都觉得你们这些读文学类的英文什么中文什么的出来就当翻译你知道吧当老师

但我现在回头看虽然我可能对文字没像你那样是一种炙烈的热爱但对我来说我觉得能说会到这四个字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能力我想提到的一个就是语言的重要性语言的重要性远远的比大家想象中的

真的

真的非常重要对我觉得其实大学时期是一个非常好的去打开自己的那个时期高等教育存在的意义是让人脱离他原本可能从小到大受教育的这个环境之后能够

来到一个新的能够充分去打开自己的精神去吸纳很多新的东西进来然后这个是建构一个人的这种精神框架的一个时期就是你吸纳进来的东西它可能在日后很长时间都看不到什么实际的用处但是它会帮你形成一个

看事情想事情然后去做决定的一些养分你通过这样的一个积累的时间然后可能你做决定的时候你的整个的逻辑你能想到的事情就比别人多然后你的那种自信心就比别人强做出了一个在别人看起来都完全不可理解的决定但你内心其实是非常笃定的我们中文系有一个毕业生他出家了做僧人做和尚然后前几年的时候他又还俗了

出家和他的还俗都造成了很大的波澜大家都在热烈的讨论但是从他自己来说他觉得他有非常完整的理由去支撑自己所有的决定所以对他来说你就发现很像是外界所有的一切就像是那种拍在

暗上的浪花但是对它其实产生不了太大的影响它是很稳的高等教育真正的意义就是让你想一些以前不会想到然后日后可能也不会用到但是它对你整个精神世界的建构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像刚才说啊就是说你当你工作之后所谓技能型的东西啊它是日新月异的就我不管你是哪一个一流的全球 top one 的学校毕业你这个知识过两年就换了除非你搞历史啊就是历史类可能就是越深入但可能方法论也会有变化啊这些可能包括理论性也会有更新但大部分的你的作为一些在社会里面的技能都是不停的变化而且变化非常非常的快对

对吧对你在大学期间最重要的反而不是说一定是 A 科目 B 科目而是说你通过 A 科目 B 科目去建构你这颗知识的大树因为我们的社交网络非常的这个发达以至于大家觉得我每天在吸收特别特别多的信息

以为是知识事实上只是碎片而碎片对于你去发展你的头脑知识等等这个架构是没有特别大的用处的尤其在你没有建构起你整个很好良好的知识的框架的时候

他们就像一地的树叶只会枯掉是不会长出一个结果来的但是如果你是在大学期间甚至当然有些更聪明早会的人他大高中期间就开始慢慢的把这个核心内核树干的东西建立起来这个我觉得在大学里面是挺重要的对而且我觉得就是因为大学期间你会碰到很嗯

很不一样的同学然后各式各样的老师可能你有必修课你有选修课选修课你是凭兴趣去的或者是选不到其他课了被迫去听的但是在这种未知里面你去听了之后才发现原本你完全没有预期的一些事情原来他是这样的就是那个开放性是很强的

在这个过程里面你就被迫去吸纳到很多跟你原本的认知不一样的东西这种交流性和这种多元性我觉得对人一生都是特别重要的对所以其实我老实说一旦即便你可能原来的专业并不是你最心仪的还是有办法的

到不用很紧张就是人生实在太长了放心第一放心第二是拓展就是尽量的去多吸收学校真的不是一个痛苦的地方你可以很自由的开始你人生新的场景吧但是我们现在对于更多的听众或者我们面对更多的问题可能更像是职场上的问题了到现在对

因为对我来说你不仅学业上挺顺利的你的工作也挺顺利的就是从特别好的一线的媒体对吧重新回去念书了回来了你还是依然能衔接上又到了嗯

我从台北回来是先去了美食类的 IP 的品牌对黄小厨你从黄小厨再出来因为可能想要换一个城市的环境就到了一条然后做他的电商主编就是电商级新零售内容的 VP 所以这是一个又从媒体到

到 IP 产品到电商零售内容的环境这些的变换里面你选择还是被选择的一个过程我可以说就我这个人来说我就不接受被选择这件事情了

所以对我都是自己起码都是说我自己想选这件事情我才会进入到这个阶段所以还是都是一个主动选择吧当然这是一个很理想的状态这个从不同的工作的转换跟跳跃包括从城市的变换

你觉得这是一个你在不断接近你心目中我们所谓的理想工作的过程吗对我觉得其实与其说是接近理想工作更大的程度上它是在接近我理想的一个生活状态状态嗯

这个生活状态包含了我生活的地方然后在这个地方获得的生活体验然后包含了我在做这个工作的时候我自己的生活跟工作之间的一个关联性然后在工作里面收获到的

比如说见到的人然后去见识到的事情吸收到的新东西学到的以前不知道原来这个事情是这样就获得了一些新的信息所以所有方方面面总体来说那个状态是接近于我可能每一步希望是说去找一些自己想要的

体验那就往下一步去走但是回到这个工作本身你说这个工作它是不是我理想的工作或者是不是更接近我理想的工作其实未必如果说理想的工作我现在觉得媒体其实已经是一个非常理想的工作对我来说

所以你觉得理想的工作是真实存在的吗还是说其实这个东西就不太对有这样的一个想法可以说是存在因为不能说它不存在理想的工作这个事情你听这个名字它就是一个主观判断就是你有理想这件事情你对它的理想化的想象你才有理想的工作这个东西嘛那

我觉得可能大家追求的东西不一样会导致就像你刚才问的那个问题是到底是你想要的是理想的工作还是你想要的是理想的生活那可能大家在做选择的时候会做出不一样的判断比如说有人理想的工作是对这个社会有尽可能大的回应

回馈可能公益性质更强一点那他做职业选择的时候就会往社会工作那方面去选或者是公务员啊各方面如果他抱持着这样的理想或者是有人他的职业选择他希望理想的工作就是尽可能的赚大钱谁家的薪水高那他可以做这样的选择但如果是说

希望的是理想的生活那他要考虑的可能就更多一点比如说我生活在这个城市跟那个城市有没有差别我获得的滋养的东西会不会这里比较多那里比较少我交往到的朋友我这个所在的领域给到我的这种反哺

不只是我付出然后这个领域这个圈子本身还能给我一些更多的养分这种让我整个的这个身心的状态看起来都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如果要求这方面比较多的话那可能其实想的事情可能就会更多一些

然后综合起来做出一个选择可能最后他综合起来打个平均分平衡一下各方面选了一个我希望住在长沙因为他的生活成本然后美食体验包括这个大家生活节奏然后这里的人的性格或者怎么样我都很喜欢那他可能做出了这样的选择所以理想的工作是存在的但理想的生活状态或者理想的自我状态也存在看你想要哪一个

嗯当我们谈论这些的时候啊我比较容易敏感一直我很担心说我觉得我们谈论的东西可能过于的限制于我们所处的环境或者是背景包括比如说可能你的选择权利收入啊等等你的积蓄不太完全一样但是刚才当我们讨论理想工作和理想生活又把它能分层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一个例子嗯

对我来说那个也挺大影响的这个例子是什么呢很神奇的就是我以前有一段时间经常要出差然后非常的累然后呢有一次我就叫了一个做按摩的人来到我酒店帮我按摩她是一个中年的妇女吧

人非常的快乐很开心然后他帮我按摩的时候他就会说你应该有一直在运动吧因为他在按摩我的那个小腿然后可能他觉得有点肌肉吧然后我说是啊我其实有点不敢问他说你也运动吗因为当你很辛苦在一个蓝领工人来说你是可能不会去运动什么健身我就说对我有跑步他说

你跑马拉松吗我说我跑过两次半马他说我也跑我本来是趴着我快站起来了我说你也跑然后他就说对我特别特别喜欢跑步然后我就开始问他说你每次都要自己花钱去跑吗他说对呀每次花挺多钱的还要抽

抽中了呢他有时候还要到一个挺远的地方然后还要过去我也不知道他是坐火车还是怎么样然后还要住宿等等的下来一次得好几千呢这个钱真的对于一个就是以按摩为主业的人来说可能真的不算少他说我真的特别喜欢跑步因为

那天他帮我按摩已经快十点钟晚上了我说那你像你这种工作时间你下班了你还有时间跑吗他说因为我上班时间比较弹性嘛比如说我现在这么晚按摩完了我回去了我觉得还没到凌晨那我

可能也会去先跑个一个小时每天都会坚持跑我们甚至还有跑友还有跑友群我们都会一起去想办法一起去抽签然后大家可能也会一起去飞到哪个地方或者跑到哪个地方去参加这个比赛然后我说所以你特别特别喜欢跑长跑是吗他说对我就觉得特别高兴我一跑步我就觉得停不下来一开始我也是跑得不好可是越跑就越高兴

这件事情对我来说还挺大震撼的你知道你能理解我的感觉吗我可以理解就是我其实在你讲的过程中我想到一个很类似的事情因为咱们俩认识是在台北那一年是因为台北马拉松你是因为台北马拉松去出差对

当年我也跑了台北马拉松那一年的半马然后呢当时间我的前前前公司就是我的第一家公司就是时尚集团自己有一个这个内部同事的跑团然后就组团去跑马拉松嘛那这个跑团里面有一个很引人注目的成员她是一个五十几岁的阿姨

然后这个阿姨是谁呢她就是时尚杂志社楼里面打扫阿姨她是保洁阿姨可能一开始是问这些编辑们说我能不能参加这个跑团啊或者怎么大家也都很开心那你来啊你来后来就大家一起去跑甚至是就是这个组团去跑台北马拉松的时候她也一起去而且阿姨跑得很好

人家就是认真的在对认真的在跑步而且他也是跑过了好多的马拉松赛事到处去跑对其实这件事情就是你会发现那个界限不管是别人自以为是设定的界限还是他自己那边大家觉得他有的界限其实都不存在就是他

就是她自己会想办法说我用什么样的交通工具我怎么样请假找时间去跑跑完了之后那个开心对真的我们在终点里就一起看到大家跑完之后真的那个开心都是一样的是的这位按摩的阿姨给我的感觉是什么呢你的人生不是说你要到某种程度才能做某一种

对你有你的热爱他的家人可能也不一定理解但是当他跟我说出这些话的时候我对他真的很喜爱又很佩服又觉得他好好有趣啊

他人生他好快乐啊就是说可能甚至比如说当他按摩的时候他的感觉啊我今天又按摩了我又存了一些钱可能我下次放进我的这个马拉松小金库的时候他可能连今天的这种辛苦的工作也变得更有意义了你刚才谈到理想工作的时候理想生活的时候我觉得这两个东西

是很有趣的对而且我觉得其实回到那个媒体工作这件事情上我一直觉得我确实是很感谢说在大学毕业之后就直接就进入了媒体行业去做了一个编辑从事媒体行业这件事情对我来说最大的收获就是告诉我说保持一个精神领域的开放性价值观上面的开放性

是一个特别特别好的事情然后因为你周围碰到的就是最怪的最不一样的那些人然后呢你要去挖掘的你要去寻找和报道的也是那些很不一样的怀着各自的那种奇奇怪怪的念头然后做着奇奇怪怪的事情但是他都做成了

然后拥有这样的体验的人那在这个过程里面我觉得是 exciting 这种开放性当你作为一个编辑你就不可能说设定一个很窄的框框说我只用这样的观点去看事情那你不可能有选题可做的

当你打开这件事情你去观察整个的社会然后观察这个大家各自过着什么样的生活的时候发现我们一直希望找到有趣的人然后也希望说带给大家一些有趣的人生的故事什么叫做有趣我觉得媒体工作给到我的一个收获就是第一有趣可能是超越过所谓一些世俗成就就是比如说赚多大的钱或者是多高的社会地位

第二个就是说什么叫做有趣那可能它是一个精神上面的开放性你的多元性你可以快速的进入一个可能完全不一样的事情找到办法去把它做了我觉得是人的那种激动性

它的那种机动性和能动性是有趣的一个很重要的来源那首先有趣在我这儿的排序就超过一些所谓世俗成就了有趣里面的这个它的一个基础是希望说保持这种开放性说的那个简单一点简单粗暴一点可能就是保持好奇心也是保持开放性的一种就是你对很多事情还是保有兴趣的保有探索欲的

即使是你不熟悉的以前不知道的或者甚至是以前很排斥的东西那你是不是有欲望先去了解一下先去探究一下可能你知道了这些事情看起来非常没用但是

他说不定这个奇怪的知识储备有一天就能帮助你在想一个事情的时候更快的想通或者想顺所以我觉得大家尤其是在很年轻的时候尽可能让自己保持一个开放性吧就是让那个封闭的时间来得越晚越好

就是刚才你说的那个所有的关于把思维打开是一个特别特别重要的事情而且这个是可能持续很久的就是也不是说刚毕业或者刚入职回答一个可能我们小朋友们还蛮喜欢的可能这种就叫只给的一种题目吧就是

就是怎么去评判一份工作的好坏评判的维度他们比如说平台发展工作环境薪酬福利同事关系你会跟他们说是什么样一个排序方式或者说你最看重的是什么部分我觉得可能这个问题它最大的一个判断标准还是你先

问问自己你最想要的是什么因为每个人的情况啊确实是太不一样就比如说可能

我假设是一个对家庭环境很不好那我需要快速的这个实现经济独立帮助我的家庭这个减轻一点负担甚至是可能还要帮家里还债之类的这些那我肯定是我还是尽量短时间内能够赚到对这个薪酬福利是很重要的然后而且它会让我在这个生活里面先取得一个最基础的保障

但是对基础保障的认知不同的人的那个线也不一样比如说有些人就觉得一个月三万都不够花那有些人觉得我一个月一万块钱我精打细算我也能够过得还行所以这件事情我觉得是完全基于你自己的需求先搞清楚什么东西对自己很重要不用去考虑别人会不会因此怎么看你比如说你就是想要钱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工作不为了钱为什么

它就是提供给你经济不说这个财富自由吧就是经济独立你自己能够养活自己去 hold 住自己的生活这个是很基础的一个线对然后其次呢我觉得至于比较自我可以去比较自我的想的这几点比如说像平台发展工作环境这些呢我觉得工作环境和同事关系可能是同一件事情吧

就是你这个公司对整个的这个氛围上面大致是一个什么样子的那我觉得我的一个建议是说年轻人在大学刚毕业的时候如果能够去到一些规模体量很大的公司

有机会的话呢假设你面前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很大的公司一个是很小的公司甚至创业团队除非你在大学的时候就对创业这件事情有很高的热忱不然的话我还是建议说大家在这个进入社会进入职场的初期就能够先去大公司它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快速的学习到这个行业里面已经很资深的这帮人或者是很有这个已经很有规模化然后很成体系的公司它是怎么样运转的这个是大公司能够直接给到你的工作经验你吸取到这部分之后哪怕这个环境很 boring

然后老板这个压力很大然后整个的这个氛围也不是你特别喜欢的但是你收获到这些经验之后你再去到小公司甚至是你再去到创业团队它是非常有用的经验非常有用的东西对然后另外的话呢就是所谓这个平台发展啊

平台发展我觉得是如果是说大家还很年轻其实你很难判断这个平台它发展到底怎么样因为它要拉到比较长的时间才能看到所以这个时候我觉得你与其是急着去判断说基于你当下的判断这个公司好像比较有发展那个公司好像现在

大家都说他不行还不如你去尽可能的找到一些你能找到的包括你家里面的亲戚朋友能够找到的人也好或者是你在你的微博上你用的其他的这种社交软件上面能够可能是靠兴趣连接起来的认识的人但是在这个里面可能大家年龄之间是有很大差别其实大家之前可能都是靠一个共同的兴趣然后往来聊了一些天但在这个过程下面大家可以很

放松的或者是很直无不言的去跟你讲一些他真实的体验和分享那这个过程里面我觉得先去听听看别人怎么说甚至是真的在这个公司工作的人如果能够找到或者是能够聊到天那他会怎么告诉你一些经验然后基于这些收集到的信息你自己再综合起来做一个判断所以其实很多东西你说这个平台的发展

都是要很长时间去验证的所以不用太在意一时的情况或者因为一时的情况去给自己很大的焦虑就不要产生这样的结果不要内耗我对你刚才说的基本上我都同意我稍微补充一下就是可能这个顺序可以不一定完全是一定是大厂就裁到

不是每个人都像你一样可以马上就找到自己最喜欢那如果你也对口然后也觉得更有意思先在一个小一点的公司也可以但是可能在你心底里就有点需要像你刚才说的要知道说有一个大厂的经历不是贴金的问题我们谈论的当然贴金是一回事这是给世俗看的

但对于个人年轻人来说大厂的经历就像你说的有一个非常让你规范化的知道一个大企业它的做法是怎么做它对于你去做更以后如果你要做得更大更强它是有帮助的尤其是对于你个人不是说真的是那种人中龙凤那种哈佛毕业退学要去创业然后做个几十个亿的那种

Mark Zuckerberg 这种的话呢还是要有同步都要去参与一下当然不是说你第一步就飞大场不去因为我最近看到有一个新闻是好像说一个学生他想要考北大好像清华他考了 17 年复读 17 年还在努力的考我觉得那就有一点点魔症了这种我觉得没有必要给自己

包括找工作包括考大学不用那么的好像这一课一定要做到比如说你一开始去不了大厂你在一个非常有趣的工作环境就所谓的同事关系也非常融洽的环境什么东西都默不作声

摸一遍就是一个做事的人了跟大厂这种螺丝钉是完全不一样再去大厂那你这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又不一样了那你去了大厂你发现哎呀我真的很适合这种螺丝钉的工作你就继续做觉得说我哎呀我够了我这两年摸清楚了各种我要再出来重新到创业公司或自己创业也是可以的

就是刚才补充一下珍儿老师的这个说法我自己的一点点体会因为我的第一份工作在画廊所以呢是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一个个体了当时我的工作是那个时候就 work from home 了你知道吗那种 soho

第一份工作就是这样是洋气的不得了的事情但我自己觉得很苦闷因为我们的工作就是不停的要去不同的城市出差然后去到不同的美院跟当时年轻的有潜质的艺术家一个个去他的工作室去探访去跟他聊天再回来做一些研究报告然后再想说怎么画廊找谁去做购买谁的作品可以做什么样的展览这些

老板是一个韩国人所以呢他是不能讲中文的他讲英文韩文和法文他每次指哪打哪他说我要去中国美院那我可能那时候我就是一个刚毕业的人你知道吗没有任何的 network 但他说要去我就能从零开始从一根第一

地下一根线那样的一个个找到了他可能当时这一届所有的最优秀的毕业生再加上老师什么的等等的等我带到我老板去那的时候所有人我都能去摸一遍那这个情况我可能持续了一年多之后我真的觉得说我希望在一个像你说的一个特别好的一个规整

的商业的环境去打磨我自己而不是去横中持壮我也去了去了非常大的全球一线的媒体但回头看我会觉得说我第一份工作的这个简直太酷了你知道吗就是

完全的自发性完全的从零到很多都不是零到一你自己去跟所有的这些创意的人群艺术的人群去做一个这么深入的沟通和理解等等这是可能你在一个大的企业里面永远都做不到的回头看呢但是这个 combination 就是他们的组合才造就了现在我可能对于包括

包括艺术界的可能跟这种时装或媒体界一个很好的融合因为你发现到最后这些有趣的人他都有一些重叠可能你当初做的不同的工作他们都有一些有趣的关系在像你一样我相信你会有更多因为你当时比如说从传统的传媒公司到一个新媒体然后新电商然后新消费品

等等的这些公司我相信你们会发现他们中间有很多盘丝错觉的这种关系和人对吧对而且怎么讲就我们老话说一通百通嘛就是这个举一反三也好出类旁通也好就是做事情本身的一些基本逻辑都是通过

让我想起我们当时一开始刚刚做编辑的时候因为可能很多或许很多人也对这个杂志的时尚杂志编辑的工作也还有一丢丢的好奇心就是到底你们在干什么其实编辑也是在当年那个也没有什么 social media 然后移动互联网根本没有的年代也是说我这期我就是要采访到谁谁谁和什么什么什么样的人

那这些人是这些人从哪来呢怎么去找到这些人呢穷尽你有的所有的甚至是翻电话号码不这种事情我也是干过的对有的有的有的有的然后

这是个样可能的方式去通过谁找到谁再找到谁是不是能够找到这些人或者这个人但那个过程是非常的挑战但是呢他会给你一些之后在做可能完全把杆子打不着的领域的工作但是呢你会知道是说一些基本方法能够让你把一些看起来不太行的事情是有方法的

所以就是打个不恰当的比方我一直觉得一切技术问题都有解电脑坏了这件事情它是一个技术问题技术问题就有解法总有办法区别只在于你是自己去找到这个办法还是你直接找到有这个办法的人帮你去解决这个问题

所以在这个找办法和找人的过程它本身也是一个很有趣的过程所以我觉得这时候想到一个早期我的同事送给我的一句话这个话其实我受用终身可以说蛮适合分享给大家听到的就是事情永远不会像你想象的那么好

但是也永远不会像你想象的那么糟不到醍醐灌顶吧但是是有一个一瞬间好像是可以松下来的感觉仔细想一想确实事情是这样的天会塌吗地球会不转吗其实不会如果说最完美的解决方案是没有办法实现的但是你已经找了很多的方法你已经尽力了它会有一个次一级的但是也没那么糟的

结果在后面等着所以分享给大家去给自己适时的解解压对的因为对于焦虑这件事情真的是首先在工作中引起焦虑这个事情真的特别容易但是我觉得到现在为止可能我也没有完全就自洽到说好有冰来降挡水来吐烟我不怕但是你刚才说这句话事实上你停下来会发现回头看所有的问题都是这样子的对

就是它确实都能过去它一定能过去但是你要不停地走以及你要尽量尽快地调整好自己而不是去沉溺在很差的环境里当然啊我觉得有一点我觉得大家是需要非常注意的我觉得心理健康非常的重要职场的 PUA 还是存在的嘛

这个是要小心的我觉得但是同样的也请年轻的朋友们不要那么精神的脆弱就是什么都不愿意去做因为工作是一个老板给钱请你来是做事的

那你最后的结果其实是不需要去解释说为什么你迟到了为什么你做不来当然有这种可能性你做不到的时候你第一时间要想踹着一个你能想到的好的解决方案再去找老板

而不是说老板我做不到老板就这样了作为一个员工你作为一个拿人的这个工资的人你是需要提出解决方案的你有这么一点绝对对你来说是好处就是你有这么一个想法当你面对问题的时候你可以做的不完美但是你一定要准备好一个你觉得可以交上去的解决方案再去找老板这个时候我又想分享一个我一直受用了很久的话给大家

来来来太好了其实这句话是谁说的呢是我去到台北重新去念书之后我有一个很好的朋友他跟我讲说总体来说就是不要把工作这件事情想得那么复杂工作不就是为了赚钱吗

换句话说这件事情它就是一个契约精神的问题你签了一份契约然后这份契约规定了你付出劳动付出这个工作表现契约的另一方付给你金钱提供给你这个生活物质上面的这个保障

OK 这就是一个交换关系那如果说你选择去到一个资方也好或者是一个公司你去上班那这就是一个简单的交换关系那它是一个契约和履约的这么一件事情当然现在社会有很多的标准也变得很复杂但是我觉得很多事情可以把它简单化第一不要给工作赋予那么复杂的

你又要求这个同事包容又要求老板和善又要求工作环境优秀然后又要求各式各样的东西我觉得可能是把工作这件事情想太复杂这样它有百害而无一利就是只能让你对工作产生很高的期待反过来给自己可能很大的落差感

当你把工作这件事情想的比较简单它就是一个契约和履约这件事情那么回过头来你要不要履约你要怎么履约对你自己来说契约精神是一个什么程度的要求它是一个可能你自己对自己自身的一个要求不涉及到大家都是怎么做的所以我要怎么做大家都要求很多所以我不应该要求更少

不要用别人的标准去参考你自己的标准我觉得这个是现在很重要的一点不然你会不快乐回过头来说如果你觉得去一个公司上班这件事情本身就不可能让你快乐那么你要做的是去找到一个让你快乐的打引号的工作方式因为现在对于工作能赚钱但不用工作的方法不用去上班的方式打工是

是不可能打工的如果你讨厌打工那现在有各式各样的方式可以不用传统意义上的打工做你自己想做的事情只要能够维持你的生活是 OK 的所以我觉得大家是回到自己去想这件事情不要用周围的大环境周围所有的人都在怎么做去变成对你自己的一个刻板的要求

是你说这节特别特别的好找伴侣找工作也都一样你不能要他又高然后又帅然后又有钱然后又对你千依百顺然后还要诗词歌赋都行当然你可能找得到但问题是这样的人或这样的工作要找你吗对吧你的条件又是怎么样这个点对吧

第二点就是说其实只要去找到这个里面你排序之后最重要的事情比如说我要的是一个大的名字公司的贴金那你就不要管它职位高低对吧你进去就行

如果你是想要说我就赚钱那也很容易你就找所有工作里面最好赚钱的赚钱的前景最好的不要去追求说老板对你什么和不和善这种的要求就是你必须要有一个主次和先后排序

然后你再去找这个工作第一第二我觉得你刚才讲的特别的对的就是说这是一个关于你个人的问题这句话是我当时就是在画廊工作的时候跟一个我都忘了叫什么名字的艺术家在川美附近晚上喝酒的时候他跟我讲的一个事情他就跟我说就算是那个路边打扫卫生的清洁工

那些只是把树叶扫到了沟沟底下和真的要把树叶全部都扫干净放到了垃圾桶里面的人他们都会拥有不一样的人生做这件事情在表象来说可能大家看到你都干完了这件事情但是你是怎么干的这会影响的是你这个人而不是其他人怎么看你然后我见过一些实习生一个他在美国读书回来的我跟他交代工作我真的觉得好舒服

当我跟他说要干什么什么什么时候你知道一般人就说好或者说哦你知道他怎么回答我吗当时

她跟我说了一句话英文它叫 consider it done 中文就是说包在我身上或者说就你别担心我一定会做好对哇这句话我觉得是我听过最棒的一个下属的回复特别的安心稳妥然后她这个女生之后她做所有的事情也都非常的优秀她在工作中怎么去完成一件事情她以后成为一个经理一个总监一个公司总裁

他都是会一个更优秀的所以这是一个你工作的习惯的形成啊也挺重要的其实这个这个事情蛮有意思的就是工作生活和要怎么样做每一件事情它真的都是你一个人的事情就像你刚才说的实习生他给你一个让你觉得非常稳妥的很放心的一个回答他可能

在其他的待人接物的场合他也是这样一个直觉的反应或者是这样一个性格那么不管他是在面对工作关系还是说面对交朋友的关系甚至是一些这种一般的交际以他这样的一个行为逻辑去触达到的人对他的观感那可能都会不错

有不错的感觉印象那么之后的话可能就他自己的交际圈或者是人际交往上面就会积累越来越多的这样的认可他的人其实对他自己也是一个人生的积累就交朋友上也会交到更多的这样的朋友反过头来当然有些人他可能性格上面就是很命的

很不好相处对他可能性格就是这样但是任何性格的人都有自己的朋友那可能有跟他互补的性格在工作里面如果他能力确实是很强但他性格真的很糟糕可能通过一段时间的磨合这个合作的伙伴或者同事认识到说他能力很强但他人就是很差

能接纳的也能接纳如果说大家不喜欢你但是大家觉得你工作能力还行也能够容忍你的这种频率这样的一个频率不会让你觉得难受不会让你因此觉得紧张或者紧绷那 OK 其实没有任何问题

但是如果说你放出去了一些反应然后呢从你的同事从你的这个交流到的人然后给到你的反馈其实是那种就是我其实不太喜欢你但是呢我也就容忍你这样了这种感觉会让你觉得不开心他为什么对我这样他应该对我更好的或者我希望他们应该对我更好的那

那如果有这样的落差出现因为你想要收到的反馈不是这样那你要么调整试着看看呢归根到底最后都是你想收获到什么如果有落差那你想想办法不要有这个落差而且就是说你如果想要这么特立独行你说我性格乖屁可以那你最好有那么一些超

比如说你像我北大数学大生对吧尾生就是当你的天才的程度达到一定的水准的时候你其实是可以忽略很多人际交往或者社会性的一些关系的我觉得啊就是你穿什么吃什么怎么做

长什么样说什么话都不重要因为你这个人已经是脱离了正常的竞争的范畴去活在这个世界上了比如说我自认为我只是可能在这个正常的标准里面生活的人那我对于自己个人的打磨还是一个持续不断的

过程年轻的时候你会觉得说我就这样了我不会变的我个性就是这样但我觉得没有那么多个性就这样的还是那个我的偶像 Elon Musk 说的那个话第一原理你要理解这个核心你究竟要达成的是什么东西比如说我要升职加薪

或者我要去创立这个公司你达到这些部分你就是需要跟不同的人的接触你就是需要有很多的托举很多的不同的资源的积累再往前推一步它需要的是更多人对你的支持对

那所以你去跟别人在沟通上的能力的培养并不是委屈了你这个人自己或者你变得不是我自己了我就没有个性了我就圆滑了不犀利了没有棱角了就年轻人千万不要有这种想法你要搞清楚你的实际目的是什么其实这件事情也是一个你是用二元的方法去看待这件事情还是其实没有那么二元就是不要把好相处就等同于没棱角

不要把那个有性格有个性就等同于难相处没有那么极端的一个对应我想到一件事情是在也是很早的时候刚刚开始当编辑的时候那个时候我一心觉得我自己是一个社恐 MBTI 是 INFP

我是一个挨人那种很热络的社交其实我到现在也不是很喜欢也不好热闹但是当年的时候我会觉得我自己是一个社恐我没有办法去像我的资深的同事一样很自如地在一些 social 的场合去跟陌生的合作伙伴混

或者陌生的比如说品牌的人公关的人等等的各式各样的人去很顺畅的聊起天来去交流我觉得这件事情对我来说就是像灾难一样如临大敌但是过了几年之后我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它就变了

变化本身并没有对我造成很大的震荡也好或者是让我觉得我不再是原来的自己了就甚至都没有这种感觉我之前的时候是因为陌生出于对各式各样的事情的不了解出于说你不知道这个事情可以怎么样做的那种焦虑感

觉得我就不是那样的一个人我也无法成为那样的人但是当你熟悉了各式各样的事情知道说在这样的场合大家就是一个平常的聊个天就好比说英国人互相见了面聊聊今天的天气是一个很好的开场白等等的它只是一些工具性技巧性的事情它不影响到

你是一个滑头的人还是你是一个矜持的人这样的判断不到那么严重的层面然后慢慢的当你熟悉的程度越来越高了之后你就自然而然的就知道了这样的场合怎么样去 handle 它怎么去处理这跟你自己还是不是原来那个你喜爱的自己或者是你是不是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自己完全没有任何关系

对的这个真的很重要就是人是流动性完全是在不停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今天也聊了特别特别多了吧

你觉得比如说如果是你现在在这个毕业季想送给听节目的年轻朋友的一句话或者建议可以是关于学习的也可以关于是职场的以我自己的感受我觉得丰富人生

体验就是来世上走一遭这一生的这个人生它就是这一次了那么在这个有限的时间里面你怎么样去丰富它的体验我觉得至少它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而且我会以这样的标准去

判断和衡量一些事情我要不要去做或者是我要怎么样去做因为它会让我在日后可能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回过头来看的时候有一个比较永恒的满足感随着年纪的增长随着时间的流逝人生的这条线就逐渐的往后去行进在台北那四年可能在很多人的眼中觉得它是被虚度的四年

是过于长的一个 gap 因为在那段时间我就是纯粹 freelancer 的一个状态从职业的发展上它就断掉了好歹我回来了之后还能再去街上也算是我的一个人生的幸运当然这个幸运也是基于说我在之前的工作里面我认识到了和结交了很多很真诚的然后可以长久相处彼此相信的这些同事也好朋友也好

那大家在很深刻的认识到彼此是什么样的人然后擅长做什么样的事情的情况下在有一些新的机会出现的时候能够互相想着对方其实也留给你日后更宽的路更多的可能性还有一句话我觉得可能跟工作跟职场跟学业选择没有任何的关系它也是我受用很久的一句话我爸告诉我那句话是叫得理也让人

如果说你即使是得理也愿意让人的情况下你可能更愿意去听听不一样的东西看看不一样的东西回过头来可能你能够获得一个更丰富的人生体验还是回到我自己最想要的那个东西上所以把这句话分享给大家或许它对你来说也有那种震动的感觉或许没有但是都无所谓

这句话是非常非常好的让我想到了 Great Gatsby 了不起的 Gatsby 为什么我很喜欢这个菲兹杰拉德的作品是因为我觉得他是一个非常入世但出世的人在他的开头说了一句话大概的意思就是说就我的父亲跟我说当我见到一个人我觉得他特别讨厌或者是可恨或者可恶的时候

这个人很大可能性过的生活远远比你糟糕就是说你见到这个世界上很多人的一些比如说键盘侠比如说他说话非常的无理等等也许他今天经历了非常糟糕的一天也许他因为各种原因并没有能力像你这样去到优良的学府得到很好的知识的灌溉他对这个的理解力就限制在了他的所触及的范围内了没有必要再跟他争论下去

大概有一点点这个意思就这样你也放过自己也放过他人吧

以前我们在北京的时候呢有一次呢晚上我经过这个高速的时候那天不知道为什么司机冲就是过这个高速的这个收费站的时候他没给钱就过去了然后但是我下车的时候我忘记了这件事情我就把高速费一起给他因为习惯了然后回到家发现我为什么要给他这个钱因为他并没有给高速费

然后我就跟我爸说了然后他就说他没给是他的问题你的就要给你给了就是你给了就是这个对我来说也很重要也是像你说的跟工作学习没有直接的关系但事实上是一样这就是你的事情

跟对方做了什么事情没有关系对其实是一样的道理就像是我们选专业选学校选工作你可能会受到各式各样的判断给你的参考的影响但如果你所有的一切的选择要做不要做和做什么的这个标准都来自于别人给你了什么样的反馈别人给你了什么样的

这个信息你只能永远的去变你只能永远的跟着时代去变或者是

时代变得快你只能变得更快所以这个就是只能是越来越找不到自己回到根本上它都是你自己的事情最近在跟 Queenie 老师就之前我们另外一个主播聊天的时候就是关于找工作比如说赚钱的工作然后或者说自己喜欢的工作之间呢大家经常可能要有这样的争论我究竟该找什么样的工作

然后呢我们讨论之后呢 Queenie 老师呢就讲了一句话我觉得呢是挺值得分享给大家的这句话就是说 If you follow the money, you may never find love.If you follow love, money will come.

就是说如果你跟着这个钱走的话呢你大概率是不会找到你心爱的喜爱忠心热爱的东西的但是你跟着这个自己忠心喜爱的喜欢的就像刚才你一开头说的这种你自己能够充盈你自己的这件事情的话

并且把它做得很好的话努力打磨的话钱很可能就会来了当你可能举棋不定的时候这个希望能给到你一点点的帮助吧

这个提醒了我我觉得 follow your heart 它不是一句鸡汤也不是一句空话它真的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而且很有用其实以前我们在做杂志的时候对读者讲了很多年一开始的时候是非常真诚的去讲这句话希望大家意识到这件事情

但是后来又有很多年觉得这句话变成了好像是一句很空泛的鸡汤式的一句话说起来就是很容易让大家觉得你只是在敷衍的安慰我

但是我在去想这句话的时候至少我自己就是这么做的而它是当我没有其他的复杂的判断标准的时候它反而是一个最简单的而且有效的判断标准并且事实证明结果证明它是有用的很好

那很感谢珍儿老师今天的比较坦诚的分享希望有一天珍儿老师再来到我们的节目再跟大家讲更多关于职场和生活跟学习的故事好的也可以跟大家聊聊养猫

太好了我们可以完全再开一集新的聊这个我可不困了对我也不困了谢谢大家谢谢大家谢谢拜拜拜拜

i can bend around your thighs for you

i know you lost whatever causeeverything is gonna be fine see you tripping up

i believe in you

i can bend around your thoughts for youeven gravity's the night when i dream it's true

i see

i know in yoursel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