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书读完了》的第二十四期节目,我们的形式是三个人共同读一本书,聊聊各自的阅读感受。本期主播是:简宁、苑伶、村长。
这期我们一起阅读的是法国学者安东尼·加卢佐的作品《制造消费者:消费主义全球史》。通过本书,我们将回顾19世纪和20世纪欧洲和北美的消费主义历史,了解品牌如何为商品注入价值、百货商场的出现带来了什么样的闹剧、公关和广告是如何完成符号工程的。
从更加个人的视角出发,或许我们也可以从这本书中找到一些答案:为什么我们会买了又买?为什么买得越多反而越不快乐?
以下是我们的讨论:
02:34 造词届第一名:“生活方式”
05:27 拜物教: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消费者远离生产的后果
09:09 品牌:为消除生产盲盒而生,却成为创造商品符号价值的手段
10:21 百货商店,革命性的消费体验
12:41 资产阶级的物质文化是消费社会的起源
15:17 图像技术发展促进消费主义下沉
18:58 怎么看待去品牌化的现象?
28:12 公关、广告如何完成符号工程
32:31 意识是可以被管理的吗?
42:31 4.5星以上推荐:一部清晰的消费主义全球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