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不能停止的戰爭機器:俄羅斯的戰時經濟密碼

不能停止的戰爭機器:俄羅斯的戰時經濟密碼

2025/6/25
logo of podcast 端聞 | 端傳媒新聞播客

端聞 | 端傳媒新聞播客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孙一洲
露露
Topics
孙一洲:我從經濟角度切入俄烏戰爭,因為注意到美國和俄羅斯可能重啟北溪二號天然氣管道的討論。北溪管道對俄羅斯來說收益更高,是影響歐洲經濟安全的重要籌碼。目前俄羅斯的經濟模式是典型的戰時凱恩斯主義,依靠軍事需求拉動經濟增長。儘管面臨制裁,俄羅斯的能源、金屬和糧食出口甚至超過了戰前水平。但這種增長是扭曲的,戰時凱恩斯主義必然擠壓民生行業和民間資本。俄羅斯軍費占比已與蘇聯在阿富汗戰爭期間持平,戰時經濟的和平轉型仍然棘手。除非達成和平且制裁松綁,否則俄羅斯只能依賴國內資金和中國資本,轉型異常艱難。普京姿態僵硬,可能因為沒有退讓空間,恢復戰前經濟軌道是他停戰的必要條件。我認為,俄罗斯能否找到离开欧洲后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决定其未来走向的关键。

Deep Dive

Chapters
本期节目探讨了俄乌战争进入第三年后,俄罗斯经济的现状和可持续性。通过‘战时凯恩斯主义’,俄罗斯依靠军事开支拉动经济增长,但这种模式存在结构性矛盾,并可能导致长期经济问题。
  • 俄罗斯依靠军事开支拉动经济增长,失业率降至历史低点
  • 这种增长模式扭曲了市场关系,挤压民生行业和民间资本
  • 战后转型面临巨大挑战,包括劳动力安置、产业转型和吸引投资等问题

Shownotes Transcript

三年前俄烏戰爭爆發時,許多觀察者預測俄羅斯經濟將在制裁下迅速崩潰。時至今日,俄烏戰爭進入第三年,俄羅斯經濟非但沒有崩潰,反而通過「戰時凱恩斯主義」,以軍事開支拉動經濟增長,失業率降至歷史低點,從「北溪-2」管道的爆炸到美俄私下討論重啟天然氣貿易,從德國政客呼籲恢復對俄能源進口到普京在談判中的強硬姿態,經濟因素正深刻影響著這場戰爭的走向。

當主權與戰局陷入拉鋸,經濟或許是理解這場衝突最真實的槓桿。這種戰時經濟模式背後隱藏著怎樣的結構性矛盾?普京為何在談判中姿態如此僵硬,歐洲又如何在能源需求與安全威脅間艱難平衡。

本期「端聞」,定居柏林的政治經濟觀察者孫一洲,從經濟視角切入觀察俄烏戰爭。

🏳️‍🌈 去紀錄、去講述,讓驕傲被看見。端傳媒驕傲月限時優惠:

⊹ 尊享會員首年6折,同時獲得《華爾街日報》及《當今大馬》會籍:https://buff.ly/n42RSV0)

⊹ 暢讀會員首年85折,立即解鎖全站深度內容:https://buff.ly/MYeNDi8)

延伸閱讀

離開歐洲市場,俄羅斯的戰時經濟能順利轉型嗎?)

➤本期製作團隊

出品:端傳媒音頻

監製:甯卉

主持:甯卉

編輯:HY、陳莉雅

製作人:Valerie Chen

剪輯、聲音設計:王伯維,「韁河媒體工作室」Alex Sun、王建峰

主題音樂:Axel Kacoutié

➤期待你跟我們分享想法,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