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台灣修正人工生殖法,那些被法律困住的伴侶

台灣修正人工生殖法,那些被法律困住的伴侶

2025/6/27
logo of podcast 端聞 | 端傳媒新聞播客

端聞 | 端傳媒新聞播客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宜珍
Topics
宜珍:我关注台湾同性伴侣生育议题,认为现行人工生殖法限制了不孕妇女的生育机会,也侵害了妇女的身体自主权。我认为应该松绑人工生殖法,纳入代理孕母,以提升生育率,促进人权和女性自主权。现行法规只允许不孕的异性恋伴侣使用人工生殖技术,而同性伴侣必须到国外进行,这造成了经济和身心上的负担。借精生殖存在法律风险,可能涉及性暴力和诈骗。因此,修法非常必要,可以允许台湾的同志家庭在台湾也能使用新进的医疗技术,也能避免他们受到不法的侵害。虽然社会对同性伴侣生殖议题的包容度提高,但修法一波三折,其中代孕问题是主要阻碍。代孕涉及女性身体自主权和商业代孕问题,是修法的主要阻碍。大部分民众反对代孕,国际社会对代孕的法律问题也比较棘手,因此将代孕议题脱钩,卫福部仅开放单身女性和女同志配偶使用人工生殖法。多元家庭早已存在,但法律滞后影响了大众对多元家庭的接受程度。评估家庭是否适合养育孩子,关键在于是否符合孩童的最佳利益,即使有父母双亲也不一定能提供最好的照顾。修正人工生殖法不仅涉及性少数的生育权,也触及社会对儿童教育的期待和伴侣应履行的责任观念。同婚通过六年,社会如常运作,大众对修正人工生殖法的接受度提高。修法不仅能改善性少数群体的权益,也能使整个社会受益,不应将修法视为仅仅是性少数群体的事。听到被法条困住的人的经验,才能意识到修法不只是性少数的议题,也是所有人的议题。

Deep Dive

Chapters
台湾同婚合法化六年后,同志伴侣仍面临生育困境。他们需前往海外寻求人工生殖技术,面临高昂费用和沟通障碍。修法呼声高涨,但社会对代孕等议题存在争议。
  • 台湾同婚合法化六年后,同志伴侣仍无法在台合法使用人工生殖技术。
  • 寻求海外人工生殖费用高昂,且存在沟通障碍。
  • 社会对代孕议题存在争议,影响修法进程。
  • 年轻世代对同志使用人工生殖技术支持度较高。

Shownotes Transcript

你好,我是露露宁慧今年端传媒获得了亚洲出版业协会 SOPA 卓越新闻奖共 10 项大奖其中也包括了端文在去年 8 月推出的《走线未完成》系列报道获得了中文类卓越音频报道奖

每一篇获奖报道的诞生都来自读者的信任我想邀请你用订阅继续守护新闻价值支持我们完成下一篇报道你可以选择加入畅读会员限时 9 折立即解锁端传媒全战胜度内容你也可以成为尊享会员限时 6 折同时拥有华尔街日报会期点击最新一期节目下方 show notes 资讯栏链接立即订阅和我们一起守护新闻价值

来自端传媒编辑部这里是端闻我是露露您会今年一月台湾卫生福利部提交人工生殖法修正法案单身女性和女同志伴侣有望使用人工生殖技术进行生育台湾通过同婚公投已有六年为什么同志家庭在生育之路上仍然困难重重我的同事台湾组记者王一真告诉你这部法律背后的名与案

今天是 6 月 27 日星期五

请不吝点赞 订阅 转发 打赏支持明镜与点点栏目

请不吝点赞 订阅 转发 打赏支持明镜与点点栏目

宜正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关注台湾同性伴侣升职的这个议题的我在台湾的总统和立委大选的时候开始关注这个议题关于人工升职法人工升职法在立法院卡关多年限制了不孕妇女的生育机会也侵害妇女的身体自主权人工升职法应当纳入代理运母协助不孕家庭有机会圆梦

我认为人工生殖法的松绑非常重要它不但能够提升真正提高出生率也同时松绑不合时宜的法规来促进台湾的人权以及女性的身体自主权因为在大选期间有几位立委候选人提出要修人工生殖法那这部法案规定了谁在怎么样的状况下可以使用人工生殖的技术

这不法规规定只有不孕症的异性恋伴侣才能使用人工生殖技术来生养孩子那大选期间呢有几位立委的候选人就表明了当选以后会修法让单身女性还有同志伴侣都可以使用人工生殖技术

但是其实修正法规的声音在大选之前其实就有了因为台湾在 2019 年同婚合法化之后同性伴侣虽然可以结婚但是他们没有办法在台湾合法地使用人工生殖技术来生孩子也就是说这些同性伴侣想要孩子他们得要到合法化的国家去进行人工生殖的疗程

再加上这一部法案其实有 18 年没有好好的修正了所以民间其实要呼吁修法的声音也很大

其实我们知道台湾的少子化现象是很严重的嘛很多伴侣生育的意愿其实不高那么同性伴侣对于生育孩子这件事情的需求高吗其实根据台湾的内政部的数据统计啊台湾在过去九年新生儿的数量一直是呈现负成长的那 2024 年的出生的人数其实更是历史的新低

所以呢在这些想要有孩子的同性家庭的眼中这个少子化的环境反而凸显他们面临的种种的困难因为他们想要孩子可是台湾政府没有为他们铺平道路那反而设下了重重的障碍

那目前台湾没有官方的数字显示到底有多少的同性伴侣是想要有孩子的我们只知道说同婚过了之后已经有 1 万对的同性伴侣进行了婚姻的登记但是其实这整个社会对于性少数议题的包容度其实不断地在提高

那在同婚合法化六年之前呢有同志团体就进行了一些民调结果显示在 18 岁到 39 岁的年轻世代中其实高达了 7 成 6 的比例去支持女同志使用人工生殖技术那对于男同志的比例呢其实支持度也超过了六成

但是这个数据也显示 65 岁以上的比较高龄的受访者他们倾向比较反对一些那这一套数据有学者去解读年轻世代其实才是使用人工生殖技术的主要的族群所以他呼吁政府应该要听取民意尽快的完成修法

那我在采访过程中其实不只是一位升职专业的医生告诉我说台湾的人工升职技术很先进甚至大概是在世界的第二名价格也稍微比较低一点

那现行的法规却把不是异性恋的伴侣排除在外让同性伴侣不得不去海外去进行求助那他们去海外求助的过程顺利吗他们会不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其实主要是两地的医疗的文化与语言都有沟通上的落差

再加上去海外接受人工生殖技术的费用比较高造成了蛮沉重的经济负担我的受访者告诉我说他曾经在美国进行人工受精这个技术是把精液注入子宫腔里这个疗程的费用会比试管婴儿低一些

但是受孕几率也比较低跟自然怀孕差不多大概是一成到两成五左右在接受人工受孕之前呢受访者说他得要先经过台湾跟美国两地的医生去共同评估确保他的身体状况是适合进行人工生殖的那确认是没问题了之后

台湾的医务院会先开排卵药物等到卵子成熟之后美国的医生才会决定什么时间注入精子那光是这整个过程其实就要一万多美金受访者有提到说他为了配合美国医护人员的时间他经常要在台湾的半夜时间才能跟他们通话那整个过程下来其实他的身心是疲惫不堪的

那除了到海外进行人工生殖的疗程也有人会尝试一种比较低成本的方式那这个方式是比较属于在灰色地带就是借金生殖这个方法的成本虽然比较低可是会有一些问题

因为根据台湾的民法规定生理上的父亲可以主张认领孩子而且无需得到生母还有孩子的同意那我采访的一个非人力组织台湾统治家庭权益促进会的秘书长李瑞平就告诉我有一个案例是捐金者利用认领孩子来威胁对方给更多的钱

那也有捐金者是打着捐金的名义想要跟女同志发生性行为甚至有人在过程中真的遭遇到了性暴力李瑞平告诉我说有一些跟他求助的个案想要到海外进行人工生殖但是被诈骗他们并不是因为资讯不足是因为资讯太多了他们不知道要分辨哪些是真哪些是假

在网路上搜寻统治生小孩会跳出非常多大量升职中心的资讯但实际上这些机构有一些争议而且他们购买的金子也难以判断是不是来自正确的捐金者有些机构甚至会要求当事人伪装成异性恋的夫妻或是单身的女性到海外去进行疗程因为这些国家可能对于统治家庭不是那么的友善

这些种种的问题让修法变得更必要修法可以允许台湾的同志家庭在台湾也能使用新进的医疗技术也能避免他们受到不法的侵害

不过虽然说社会大众对同性伴侣生殖的议题的包容度有变高但我还是有听说这次修法是一波三折其中一个问题其实出在代孕上就刚刚说的同婚已经过了这么多年了大众对于性少数的议题其实包容度越来越高朝野也有共识要修法但是在代孕这个议题上执政党的态度比在野党要更谨慎一些

这是因为代孕涉及到了另一名女性的身体自主权以及是否要不要接受商业代孕所以修法当时卡住的其实大部分是卡在代孕的问题上面那去年 12 月卫福部其实有发布公告表示说人工生殖法修正草案的期间他们收集了 600 多条公众的意见

那这个意见显示有大概八成左右的民众反对代孕那在国际社会上代孕在法律上也是比较棘手的问题所以会把代孕议题做脱钩今年一月卫福部正式把修正草案送到行政院去做讨论仅开放单身女性跟女同志配偶可以使用人工生殖法你觉得这反映了台湾社会在平权议题上什么样的心态呢

其实在多元家庭的样貌早就已经出现在台湾社会了但是过去的法律并没有跟上所以也会影响大众对于多元家庭的接受程度有一位受访的动软专家的医生告诉我法规对于结婚跟生育的概念还是很紧密地连在一起但其实如果我们当下年轻时代

哪怕是异性恋之间一起养育孩子也不一定要结婚一对夫妻结婚了也不一定要生孩子但是一些反对修法的人会认为多元家庭没有给这些孩子成长形成好的环境但是台湾儿童青少年精神医学会就指出孩童的身心健康跟养育者的性倾向无关

反而是取决于能否在稳定的家庭跟社区中成长台湾的智商师心理师公会全国联合会也发表过声明他

他们从心理学研究发现一线恋家庭跟同性家庭所养育孩子在健康、行为、学业、成果上面并没有差异受访的专家学者也告诉我说台湾社会对于理想家庭的想象其实还是比较传统跟单一去评估一个家庭是不是和养育孩子

关键在于是否能够符合孩童的最佳利益也就是说即使有父母双亲也不代表就能够为孩子提供最好的照顾的环境听上去修正人工生殖法的这个议题其实不只是涉及到是否接受性小众的生育也有触及到社会对儿童教育的期待以及说伴侣之间应该履行的责任的观念

和法律之间的那些 gap 那些空隙是的如果我们回到六年前在进行立法以及同婚公投的讨论的时候当时一些反对同婚的人的意见是怕同性恋可以结婚社会就会变得很混乱会破坏家庭的伦理常规但同婚通过六年之后其实这整个社会还是如常的运作

大众也就比较接受说可以去修正现在的人工生殖法那所以我就认为修法是有能力去推社会一把的最终的影响力也不只是只有性少数群体会获得权益上的改善作为社会一部分的我们也是有得益的而且在我们这个社会还有法律的叙事下其实可能会把议题的脸谱单一化

觉得说修正人工生殖法只是性少数群体的事我可能是异性恋我不用关心但如果可以听到那些被法条困住的人的经验我们就可以意识到为什么修法不只是性少数的议题也是在这个群体之外所有人的议题我们稍后回来

今天我们想和大家聊聊 Boost Mobile,国内最新的 5G 互联网。这些人讨厌

Mindus the markup

请不吝点赞 订阅 转发 打赏支持明镜与点点栏目

请不吝点赞 订阅 转发 打赏支持明镜与点点栏目

一珍这次你访问了一对仍然在尝试生育的女同志伴侣可以讲讲他们的故事吗我这次访问遇到了秦文跟雨婷这一对伴侣他们是在 2016 年的一场活动中相识那他们跟我说他们是一见钟情两个人在 2022 年正式登记结婚之后就一直在尝试生育自己的孩子

那秦文刚好那年去了美国工作所以决定在当地进行人工受精的这个疗程那一开始他以为人工受孕就跟自然受孕是差不多的可以一下子就成功没想到后来要折腾这么久他就是跟自然受孕的几率是一样的然后因为小时候那个性教育学的很差所以我并不知道原来自然受孕成功的几率本来就很低

本来就是一个 10%之类的这种反正就低调你会觉得想说哇那大家怎么可以一直升中奖的那一段对然后说身边人到底是什么这什么子宫那么强他们告诉我说除了要接受台湾跟美国两边医师的共同评估之外秦文其实定期还要给自己打排软针

在肚皮上在屁股都要打要把黄体素注入到体内让子宫内膜进入分泌期胚胎才能顺利着床打针之后身体也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像他挨针的地方就形成了大小不一的肿块他告诉我这其实蛮疼痛的嗯

嗯,感觉听上去是身体很难受的一个过程。嗯,是的。所以后来他们终于等到了可以进行人工受孕的机会之后,秦文在这边先在台湾打了一些针,再飞到美国,结果却被美国医生告诉他说没有办法进行手术。啊,为什么?因为他被医生告诉说他有多胞胎的风险,而多胞胎对于身体的负担太大了,

根据美国的医疗制度医生会比较避免这个情况要确保她在怀孕跟生产中的安全然后飞过去的那一天 YT 这几天到然后就要准备去因为住在朋友家然后朋友家刚好在附近就本来觉得好像很轻松这样子应该是可以很简单完成然后就到了美国的诊所之后到那个探测台上面他一照常怀就说太多科软了不能帮你做

请问就不太能理解为什么当初在台湾评估的时候医生没有告诉他这个情况还让他继续打针排卵

然後我就整個心裡想說就是林周罵在那邊搞了老半天就是為了這一刻所以你現在跟我說在台灣在台灣我們打的那個排卵針然後打的 trigger 然後什麼超音波全部都有給你看那你又說 OK 然後你又來然後我來的時候

說因為那個針氣量達太高所以現在有太多個卵所以因為太多的卵我不能幫你做有多包胎的風險這個也就是不能做然後我正在看就在那邊坐在台的事情想說我出發前的兩天就告訴你這件事情那你不能當時跟我講嗎 What the fuck 因為然後但是我覺得其實台灣醫生也蠻瞎的我明明是要去做 IUI 我又不是要去做

我打 剂量打這麼高我幹嘛但 台灣也可能台灣的醫生就有台灣我們剛剛講他可能就因為台灣的醫生台灣的觀念台灣的那個身體的觀念是說不只是觀念啦是台灣的法規法規觀念跟習慣都不一樣是可以接受就是多胞胎就應該是說以前都是這樣子就是說啊你多胞胎你先種再說你先種再說然後你如果多胞胎你可以減胎就好了

在这个过程中秦文就只能继续打针再等了一个月等到下一次可以进行人工受精的时间可是他考量到美国的医疗及生活的费用他们没有办法多做休息甚至要加倍工作去支付这些费用但试了几次之后秦文其实也没有怀孕医生告诉他说他是压力太大了要多休息

因為大家都說壓力太大就很難受孕可是這整個過程就是讓人壓力很大壓力額外大然後一個都叫你壓力反而不大放輕鬆的意思就是壓力就是什麼叫我盡量減輕壓力就是這個額外的壓力也不是我自己造成的是台灣政府造成的那請問我要怎麼

减缓额外的压力那请问有尝试别的方法吗有的他们后来尝试了几率比较高的试管婴儿的疗程也就是大家说的 IVF 试管婴儿就是把卵子跟精子在体外去进行受精成功培养成胚带之后再植入母体但这个费用其实也是人工受精的一倍以上

成功率也高出一倍但尽管如此秦文他先后植入的三颗胚胎都没有办法顺利的着床那剩下的一些胚胎还冻在美国的医院里面那这个情况他告诉我说其实已经可以被视为生理性的不孕了他也快要 40 岁他就一直在怀疑自己是不是有不孕症

那目前他也还在检查这个状况因为医生看到我们他们总是觉得你就只是一个叫做社会性不孕所以他们就觉得我的身体的因素你一定没有问题怀孕没有问题你只是因为法律的关系但是我一直跟他们说我还是担心我有不孕的问题因为就是台湾不孕的人那么多然后我年纪也不小了

然后医生就一直不愿意把我当成一个就是生理上补孕的人来做更多的治疗那这几次失败之后秦文是怎么想的呢

我媽說懷孕是一件不能仔細思考的事情但經過兩年的這麼困難的過程我已經仔細思考了就有一種呢就算了因為我覺得因為我一直覺得我是一個運氣很差的人所以我就很怕我是那個懷孕之後又會流產的人

我觉得这个事情好像比都没有怀上更悲惨所以我现在就又有一点考量还是不要做那生养孩子这件事情其实还牵涉到了秦文跟妈妈的关系他说从中学开始他就和女生交往

媽媽其實並沒有說什麼但是等到了他到大學以後還是繼續跟同性交往媽媽對此就很不滿那兩個人就發生了一些爭吵所以我就一直以為我媽很 OK 啊結果到大學的時候她就突然跟我說反正就是後來我才知道她的意思是我小時候那時候 13 歲她覺得我還很小

我根本就不知道我自己在干嘛他就觉得我长大就会变正常他的长大就是上大学了没想到我上大学的时候就没有如他想象的变正常然后还变本加厉因为那时候又再换了一个女友就非常不喜欢那个人这样子然后妈就就开始跟我的各种纷争是从 18 岁

但是当他知道秦文想要孩子之后呢两个人的关系就变得亲近许多阿玛玛甚至还告诉他他愿意卖掉房子来支持他继续进行人工受孕反正我妈就是很支持我们生小孩然后她一直说她要把那间给我生小孩什么什么的你会听到会觉得很感动

其实蛮感动的啊就是因为他也很在乎这件事情可是其实我觉得我在之前怀孕没有成功的时候其实我都会有一种很怕他很失望然后也很怕对然后还有他家人那一边因为我们现在旁边那边有一排那个鲈鱼精有没有就是因为那时候对他们要买的对对对因为当时是不知道有没有怀上就先买了但反正后来就没有了

就我又有点担心他们会很失望请问现在在准备收养的程序但是他担心他的妈妈会因为小孩跟他没有血缘关系

可能会跟这个孩子没有那么亲因为我们本来就想要收养可是我怕如果我们没有自己的血缘小孩只有收养的话我又很怕万一我妈没有办法很爱他那怎么办我也很担心这件事情可是我不知道其实我也没有跟我妈讨论过这件事情但是反正我妈就会是说身边不是很多人都就是做很多次吗而且在台湾收养孩子的流程要等上好几年也不一定能成功

但请问她自己在收养孩子上的想法是怎么样的呢她跟她的伴侣觉得收养孩子还有跟自己生的孩子都一样很珍贵但是他们自己遇到的经验是台湾社会会把收养视为退而求其次的选项这也让他们感到很不平我印象很深刻的是他们在访问时

不止一位受访者告诉我其实大众是不会贸然对异性恋的夫妻说你们生不出来就去收养但是面对同志家庭想要有孩子时他们动不动就会说你去收养就可以啊没有考虑到其实对于同志家庭来说收养也是一个蛮艰难的过程

我猜可能他们会看到现在少子化的全球的趋势也许会比较难理解为什么同志家庭会这么想要生养孩子

是的但是其实要生养孩子是一件蛮私人的事情它可能跟个人的经历有关每个人的决定也不一样我访问的另外一对女同志伴侣他们其中一位是特殊儿童教育的工作者她自己本身很喜欢孩子

我问他说为什么想要孩子呢他说他是在 26 岁那一年好像就是像被雷打到一般突然有了生养孩子的想法他们最后是通过低精生子他们向一位男同志好友借了精子

他们两个原本是没有结婚打算的但小孩生下来之后呢他们为了保障孩子的权益也为了让另外一方可以顺利的收养成为母亲才决定结婚同婚通过当天他们就去登记然后下午他们就到法院申请收养

他们算是第一批申请寄亲收养的同志伴侣在过程中他们要提交健康检查报告财力证明这些资料给法院还必须经过社工的访试并且上收养的课程两个多月后法院开庭询问他们为什么想要收养孩子以及未来如何告诉孩子的身世等等一连串的程序下来过了好几个关他们才

收到法院认可的裁定书在这之前他们带小孩坐飞机的时候其实内心都会有点煎熬不确定航空公司会不会怀疑没有血缘关系的妈妈为什么要带着孩子外出她是不是一个陌生人他们认为法律其实不只是一种承诺更是各种眼光和自我怀疑中能够为他们提供最后一道安全保障的依靠

一正做完这次报道之后你有什么想法我在做这个报道的时候我刚好处在怀孕的状态我身体蛮常觉得累也可以理解怀孕这件事对我来说对我的身心所造成的影响也许也是因为这样我能理解我的受访者他们的心情他们知道怀孕对自己身体也会造成一些负担但还是很想要生养自己的孩子

这整个过程中我发现女性的身体其实被社会所讨论的时候总脱离不了生育议题但是当我们的性别意识进步之后现在有一群想要自主选择是不是要生育的女性却被法规所束缚没办法做到这件事其实是蛮让人受挫的

怀孕本来就需要一些运气但是想要孩子不应该只是依靠运气而已当台湾的社会越来越多元也越来越平等那应该是要让大家都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可以选择想不想要孩子而不是没有选择的不行谢谢宜珍谢谢露露

本期节目由您会主持 Win Kwan 制作 HY 编辑剪辑与声音设计王国维以及江河媒体工作室 Alexson Ago

欢迎你在 YouTube 收听端文可以在节目下方的评论区随时发表你的想法 参与讨论也欢迎你在 Apple Podcasts 或者 Spotify 为我们评分如果你喜欢端文欢迎你成为端传媒的订阅会员支持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道与多元声音同时也欢迎你追踪端传媒的社媒平台掌握更多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新闻有价值的新闻与我们紧密连接在节目资讯栏位可以找到相关订阅资讯

以上就是今天的端文我是陆若明会我们下次见

请不吝点赞 订阅 转发 打赏支持明镜与点点栏目

我是 Page,Giggly Squad 的主持人我用 Ubereats 在所有事情上我感觉人们忘记了你可以真的买任何东西尤其是在纽约市里,我喜欢这个地方你可以在晚上吃中式食物但这不是只用来吃的我经常买东西,我从 CVS 买到我经常买到从餐厅如果朋友停下来,我必须买香檳

我还有一件事,我每次去旅行,如果我从来都在酒店里,我永远都不会觉得我错过了什么,因为我会

请不吝点赞 订阅 转发 打赏支持明镜与点点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