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传媒是一家靠会员订阅支持的独立媒体打开专传媒的网站或者下载 APP 在评论区与我们一起讨论
来自端传媒编辑部这里是端闻我是露露明慧五年前的春天因为新冠肺炎武汉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封城在这 76 天里整座城市被强行按下暂停键无数的个体和家庭都经历着痛苦甚至生离死别五年后当伤痛复苏与变化在这座城市里共同生长
武汉人的生活是否真的恢复了平静我们的退月撰稿人樊山回顾这场封锁的开始与终结探索他是如何改变了武汉以及那里的人们今天是 4 月 9 日星期三
After graduating from high school,Anthony needed a plan.He loves playing video games,but that doesn't cover rent,so he took a job at Amazon packing boxes.He heard about their free skills training programs to boost his pay.Now Anthony is a software developer for Amazon.With a bigger paycheck,he upgraded his computer system at home.With his new skills,he's developing a video game in his free time.
My dance ties into mother natureand in Wyomingyou realize how important it isto connect with everything around yousee the beautiful mountainssee the sage brushyou're able to look outat that circle of lifein every direction you can see it
请不吝点赞 订阅 转发 打赏支持明镜与点点栏目
凡珊可以先请你介绍一下自己吗大家好 我是端传媒的特约撰稿人凡珊平时主要关注社会民生的议题五年前的 4 月 8 号武汉宣布解除了对外通道的管控措施在经历了 76 天的封城之后武汉正式解封凡珊你是武汉人 2020 年武汉解封之后你也离开了自己的家乡去外地求学
现在过了五年你再次回到自己成长的城市也在端写了一篇报道你现在是什么样的心情你觉得武汉有什么变化吗回来之前我其实自己可能有一些期待或者说有一些想象就是这座城市是不是变得有一些陌生了可能有很多我以前没有见过的一些景象但是回来之后我觉得可能这个感受还是挺复杂的
总体来说我觉得就是城市的景象然后还有人们的生活状态似乎没有太大的变化好像大家都看上去特别的正常比如说早上出去吃早饭然后街头也是很热闹啊很争气腾腾的样子
就是武漢街頭的市井文化早餐文化的氛圍這種氛圍還是挺隆重的和我以前的記憶一樣然後晚上去江邊散步的時候我也是經常能看到有人在跳廣場舞做健身操還有大叔在那裡演奏樂器
但是我注意到在路边墙上出现了很多英雄的武汉英雄的人民这样子的宣传口号我觉得这个是我 2020 年以前从来都没有看到过的就是以前是不会把英雄城市当做一个重点的城市宣传口号
以前可能顶多就是建设文明城市或者建设卫生城市这样子但是现在我发现英雄城市这样的标语随处可见这个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刻
整个封城和封控期间给武汉留下的痕迹还是存在的比如说小区的地砖上还是有请佩戴口罩这样子的标语还有废弃的核酸亭商业区的墙面上也会有禁止食用野生动物这样的海报
但是在这样的城市风貌之下我觉得我还是更想了解的是武汉人心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有没有从疫情里走出来我拿我自己举例就是我记得 2020 年 4 月解封之后我第一次走出家门那个时候春天已经到了我到东湖去散心路上的行人非常少
大家都好像面无表情地走路就像行尸走肉一样有的时候我会和他们有一些眼神的交汇但是好像大家都有一种心照不宣的沉默和闪躲这五年来我其实自己并没有完全走出来
就是我自己始终都会把武汉和我的疫情的创伤非常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我在武汉封城的期间其实每天都有在写日记用一本红棕色的笔记本五年里面这本笔记一直跟着我离开了武汉到外面去求学然后再回到武汉我一直都没有打开过它可能也是有一点不太敢去触碰里面的回忆吧
我觉得这个也是我为什么这五年来总是不太愿意在武汉待很久我每次回到这里我就感觉有点难受所以我就很想知道一个问题就是大家这五年来经历了什么有没有哪些暗流涌动的变化他们还记不记得五年前的事情以及我们现在要如何处理自己的创伤
我觉得这次回来可能也还是带着很多这样子的疑问那你当时是沿着一个怎样的线索去打开这个五年的记忆胶囊的呢首先我回到武汉有一个好处就是我可以回到当时重要的现场
而且我自己作为记者我觉得我是很相信现场的力量的就是你实地走在那个街上的感觉所以我觉得一开始我并没有说想要立马去找谁和谁约裁我一开始就是想说先回来然后先在大街上逛一逛
我最想去的就是五年前 2020 年 1 月受到关注比较多的地方也就是华南海鲜市场我们再来关注武汉不明原因肺炎的疫情武汉市卫健委今天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回答相关疑问通报称截至目前大多数病例与华南海鲜批发市场暴露有关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溯源研究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
病毒病所首次从武汉华南海鲜市场的 585 份环境样本当中检测到 33 份样本含有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其实我是因为疫情之后才知道原来汉口那边有这个海鲜市场然后它又是一个最早发现病例的地方所以我觉得这个地方很有必要去还有第二个地点就是百步亭
当时对百不停这个社区群的讨论也非常多因为在新冠爆发的初期居民有聚集举办过一年一度的万家宴当时这个争议也非常大武汉市的百不停小区三万多名的居民在今天摆出了万家宴在用一顿万家团圆饭喜迎新春的同时也正式向最多菜肴宴会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发起挑战
我就觉得想再去看看那边的居民现在的生活状态还有周边商铺的情况还有就是在百步亭的居民如今怎么再去回忆那些疫情的过往所以我觉得这两个是比较关键的地点我也想过去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就是当年建设方舱的一些地方这五年里面其实这些地方基本废弃了
我自己可能还是希望能走访一些可以和人交流的地方
还有最后一个可能是中心医院吧就是李文亮医生之前工作的那个医院中心医院其实对我来说更熟悉一些但是中心医院有一个关键点就是在那边不太好开始采访比较敏感因为那边医院里面还是有很多保安在巡逻所以我就只是去那里晃了一下
所以我最后真正探访的点还是华南海鲜市场和白布亭那相当于你实际走访到了老华南海鲜市场也就是回到一切发生的原点你看到了什么去华南海鲜市场之前我其实给自己打了一个预防针因为之前听几个同行说那边可能会有变异
是一个有点敏感的地方所以我去之前也还是比较谨慎的比起去其他地方我可能会更留意周围的人和环境所以我的警觉性也比较高一开始我没有想直接过去而是说想先在附近的商圈逛一逛比如说星巴克商场之类的离市场其实就隔了一个马路
那一带其实看起来和武汉其他的商圈没有什么区别就是一个很正常的一个地方然后我就往海鲜市场那边走过了马路才发现原来这个市场还在因为 2020 年疫情爆发以后整个市场其实没有做过生意了好多商家都搬迁到了十几公里以外一个叫新华南海鲜水产的地方
我之前都没有特意查过他现在的情况所以当我实地在现场的时候看到他远锋不动被围墙围着的样子还是挺意外的但是在那里人现在是进不去的连大门在哪里现在也看不见了而且那条街特别冷清就是一条长长的围墙旁边也没有商铺所以基本没有什么人会特意走那条路
我在附近转了转发现临近市场的商铺基本上都关门了只有一家小卖部还开着我走了一段时间后就看到有警察在站岗还有便衣混在他们旁边
因为他们跟穿制服的警察站得很近一起聊天啊然后过了一会儿又散开在市场周围晃悠这种情况我之前采访的时候也遇到过所以我当时心里大概有个数就没有在那里多停留
后来我注意到旁边有个二楼是眼镜店听说 2020 年也有记者过去现在还在正常营业我就上去看看二楼人特别少但是店铺都是开的一上去就特别显眼商家也都在门口招呼见人就问要不要配个眼镜
我就作为顾客随便跟他们聊了聊顺便问了一下他们 2020 年的时候海鲜市场的情况
这些内容其实最后都没有写进报道里因为在眼镜店的时候没有表明自己是记者就是闲聊一下我观察到的情况是他们讲疫情的过往是讲得特别轻描淡写就说当时没有什么事情自己没有感染后来也一直正常营业听他们这么说我也没有多问
但是这个回答还是让我挺意外的就是你很难想象这个地方五年前是什么样子现在这一切都看起来太平静了平静的让人觉得有点不寒而栗五年前的那些报道里市场里面的场景看上去非常的惨烈可是五年之后我们再来看却好像这里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后来我看了一下在武汉宣布封城之后的前三天我写的日记就让我感觉有点恍惚到底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 1 月 23 日武汉今天封城了这一天还是到了我从未像现在这样感到生命的脆弱死亡的逼近令人恐惧但我所能做的竟然只有等待等待它过去
我不想自己和家人最后只变成那串冷冰冰的数字 1 月 24 日武汉封城第二天今日除夕武汉的情况还在往糟糕的态势发展我们被推到了历史的转折点但是一切真的会有转折吗武汉会变好吗我不知道 1 月 25 日封城第三天今天武汉的状况仍然很糟糕
现在做好最坏的打算把每一天都当做末日前夜即便过了五年这些还是很难忘怀吧那你有和在疫情爆发的时候在华南海鲜市场里面的商户聊天吗有的有一些已经搬到了新华南就是叫新华南海鲜水产的地方我觉得他们的反应很有意思
他们可能是被冠名有病毒时间最长的一群人我和其中三家海鲜行的店员聊天的时候我发现他们其实一直都处在一个比较防御的姿态有人会跟我讲他说他们当时一直都在档子口外面没有感染过或者说特别说明自己封城的时候没有养过全面放开的时候养了
还有人说也不是专门是华南的人感染其实是华南背了黑锅他说当时到处都是病例在这五年里面这些海鲜行的员工一直都在做着海鲜的生意主要售卖鱼虾螃蟹尽管他们说收益并没有回到疫情前的样子但是这是他们唯一能够养活全家人的方式
对于这些人来说我觉得新冠更像是一支他们非常非常想要尽快甩掉的强力胶每当别人问起疫情相关的事情他们就极力澄清自证清白
嗯,明白。你刚刚说除了华南海鲜市场,你也去了百步亭住宅区?对,百步亭给我的印象就是很平静,有老年人在广场上跳舞啊,吹奏乐器啊,大家都在过着自己的生活。
但是我在和居民还有商家聊天的时候,大家也都反映说这附近的生意很难回到疫情之前的样貌了。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一位在百步亭生活了十多年的居民叫张阿姨,她现在已经退休了,我和她一起在百步亭附近转悠,聊了很久。
他边走边跟我指认说周边哪些商铺是封城之后倒闭的有一些商铺转让过好几次但是还是有一些商铺到现在还没有转让出去他说这是他人生第一次看到这么萧条的景象张阿姨还告诉我说解封之后他在社区附近的一家早教中心工作过一段时间
在那里他接触了很多一到三岁发育迟缓的儿童据他说这些儿童普遍在封城的前后出生疫情封控的期间也一直待在家里没有社会化所以导致发育比其他儿童更加缓慢一点不过戏剧的事这家早教中心在 2023 年也倒闭了老板已经转去其他行业做生意我们稍后回来
来吧
book the
中文字幕——YK
凡山这次你除了回到现场也采访了一些武汉市民那他们是怎么回忆过去这五年的呢
我这次前前后后总共访谈了 13 位武汉本地的市民他们是新冠感染的康复者隔离在家的亲历者还有当年一线的医生护士救护车司机志愿者退休官员等等年龄范围其实非常广有刚刚满 20 岁的大学生也有 60 多岁的退休人士
除此之外我也简单接访了将近十位的商家采访的时候我能感受到一种害怕的情绪当然每个人的害怕是不一样的
比如我采访了退休官员他们的恐惧可能来源于一种政治敏感性虽然过去五年了但是感觉疫情这个事情尚未定性领导也没有明确表态甚至也有在回避这个问题所以下层的官员不敢轻易发声
同时他们也很清楚整个事件里面是存在一定程度的隐瞒的比如说死亡原因死亡人数的不明朗还有很多模糊不清的细节因此他们不太敢擅自下定论或者做出评判因为这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仕途甚至是个人的生活在他们看来这就是一个高度敏感的政治事件
我也采访了医生和医护人员他们也会和我说现在医院管理严格了很多
尤其是李文亮的事情出现了之后他们都不太敢在医院的一些微信群或者是自己的同学群里发一些和疫情相关的消息和他们见面的时候我能感受到他们整体上是比较消沉和低迷的比如我采访的一位救护车司机老李方程期间老李和他的同事们都付出了非常多的心血
当时救护车司机是实行导班制,劳理需要连着转 24 个小时不合眼,然后再休息两天。如此循环,很多司机和医护都出现过发热的症状,但是他们在当时物资比较紧缺,医疗挤兑的时候都还是在坚持工作。
但是最后老李其实没有拿到任何疫情相关的补贴他说他曾经打市长热线实名投诉过最后医院院长找他谈话说自己的工资也很低让老李不要再惹麻烦他想到自己还有家人在医院系统里工作担心继续投诉只会得不偿失所以他最后还是放弃了
我采访他的时候老李就和我说很多事情其实他都淡忘了但是突然回想起来的话他内心还是觉得有点不公平另外他们还会常常强调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市民没有什么权利也没有办法改变什么只能管好自己
尤其是在疫情期间有些医生看到当时那么多病重的患者和不断离世的人他们其实是更加意识到自己的一种无能为力他们会告诉自己说我可能只能先珍惜我现在还活着的日子多多陪伴家人这就是生活的主旋律你觉得为什么这些普通人也会有这样的敏感和回避呢
我觉得普通市民可能不了解体制内部的讨论但是他们能直观地感受到环境的敏感度能够感受到围绕疫情的语言在发生一些变化首先是关于疫情的舆论监管是越来越厉害的比如你现在在网上发一些和疫情相关的东西必须替换潜在的敏感词
比方说新冠变成了拼音缩写的 XG 疫情期间变成了口罩期间有的时候其实即使人们小心翼翼有一些推文和帖子还是会被删除或者账号被封禁但是大家却不知道具体是哪里犯了忌讳
包括一直把武汉和病毒肺炎这些词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对武汉人的一种污名化在疫情期间是一直存在的甚至在武汉解封一年之后每次我自己介绍我来自武汉的时候仍然会有很多人会偷来有点猎奇的目光就会问我说你有没有得过新冠封城的时候你在哪里
还有一些受访者也告诉我他们认为疫情的真相不断地在被一种不可置疑的官方语言给淡化和掩盖掉比如一开始会称呼疫情中的病毒叫病毒君武汉这个小笨蛋还有热干面加油这样的语句
然后再到 2022 年封控期间很多人又会称呼防疫人员为大白以及新冠结束了之后官方媒体也经常会用我们战胜了疫情抗疫胜利了这样描述战争的词汇然后结尾再赋予武汉一个英雄城市的桂冠我当时问了每一位受访的武汉市民他们怎么看待英雄城市这个称号
大家普遍的反应还是比较犹豫的很多受访者对我说他们到现在还是很拒绝这种英雄的叙事在和他们聊天的过程中我特别能感受到那种无力感和无可奈何这种感受特别复杂我觉得从 2020 年 4 月 8 号武汉宣布解封的那天开始就一直影响着我们包括我自己
4 月 8 日今天武汉解封了其实我并没有那么开心 4 月 9 日今天不需要再开头写封城第几天了忽然有点不习惯今天总算去献了血也是人生第一次献血弥补下疫情最严重时我的无能为力缓解心底的内疚 5 月 2 日我不想被陌生人看见我在玩乐
也不想看见那些陌生人在玩乐这一切呈现在我面前实在太突然太奇怪总之我的生活方式很难再恢复正常是不是有一些受访者也不太再想去回忆疫情时候的具体的事情了
确实是这样的我遇到了一些困难很多人已经不太愿意再提及疫情了即便是那些五年前曾经爽快接受过媒体采访的人他们有的人也不太愿意再开口而那些愿意接受采访的人也有非常多的顾虑和小心有很多在疫情期间发生的事情就这样成为了秘密像我采访的医生刘伟斌
他到现在都没有告诉儿子自己当年感染过新冠差一点就要死在病床上的事情他担心小孩会因此焦虑不安我们聊天的时候他频繁提及到自己平时不太愿意回忆往事眼神里也经常透露着闪躲
对她来说 2020 年发生过的事情太难受了只有逃离掉那段记忆沉浸在消遣和娱乐当中才能够得到片刻放松
嗯,我觉得我能理解这个医生吧,但这样真的是藏起了太大块的记忆了。这当中有没有人是非常愿意向你敞开心扉的呢?其实也是有的,而且我还挺吃惊的。比如说,我第一次在老华南和商家对谈的时候,我当时也是很小心翼翼地问他封城期间发生的事情。
但是没想到那位商家几乎没有迟疑,滔滔不觉地就跟我开始讲起他自己的经历。我印象很深刻,他说自己在封城的时候赶在最后一刻离开了武汉,回到外地老家的时候,他说别人说我们是逃逸,这句话他当时讲得很大声。
我觉得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我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在街上听人公开讨论这个事情了他把自己的故事说出口的当下让我感觉到一种很久违的共鸣好像这也给了我一点勇气就是我们其实可以在大街上公开讨论这个事当他被公开讨论的时候是这种感觉
然后我在一些武汉的年轻人身上也看到了这种坦诚我在武汉的一家书店里遇见了一群大学生因为之前我可能接触到的很多年轻人大家就是用社交媒体比较多所以非常知道社交媒体上的各种敏感词所以大家在网上其实都是非常警惕的但是在那个书店里面我却意识到大家好像什么都敢谈
有的人失业了
他们内心里积压的愤怒和不甘都形成了一个很难打开的结所以他们其实是很渴望被人听见被人看见的尽管他们自己也明白就是他们自己能做的事情很有限
但是那份愤怒始终都存在他们觉得自己经历疫情三年的这个事很重要终身难忘应该要继续向外界说一直说下去其实这种表达方式就让我立刻想起了中心医院急诊科的艾芬主任
2023 年 3 月人物杂志发表的《发哨子的人》那篇文章讲述了艾芬医生在疫情爆发的头两个月不断发哨子的过程当时那篇文章很快就被删除了但是网民接着用各种各样的替换词规避审查不断接力地转发我到现在还记得里面的那句话后来被广为流传
在经历了同事因为新冠去世了以后艾芬医生说早知道有今天我管他批评不批评老子到处说我觉得这种就是很江湖的很朴素的正义感的行为非常武汉对老子到处说我对这句话也有印象那你说过了五年的话你觉得他们为什么还想要到处说呢
我觉得首先是因为在封城期间那些经历让他们觉得非常的不公平尤其是大多数人还比较年轻可能这是他们人生第一次非常真切地感受到社会问题如此明显地暴露了出来但是一旦当这些年轻人开始关注这些问题就会发现他们也没有办法解决也很难改变现状
让我印象很深刻的是书店里接受我采访的小杨他讲了很多这几年的经历告诉我为什么他觉得不能忘记这些事情他就说是因为他和朋友聊天的时候发现直到现在很多外地人仍然不知道武汉封城对武汉人带来了多大的创伤外面的人可能并没有那么了解武汉人的痛苦
而一些官方的宣传又让大家觉得哦没事大家都恢复了一切都变好了但是武汉人自己的创伤却好像一直埋在心里没有得到多少讨论他觉得这种记忆被扭曲被官方语言遮盖的现实是他想要抵抗的所以他决定把这些事情写下来他不希望自己也忘记了那段历史
小杨本来是希望把字数发到网上让更多人看到但是最后微信公众号的审核没有通过所以他就干脆打印了出来放到了书店的角落里面给有心的读者去翻阅
凡善我们也看到昨天也就是 2020 年武汉解封五周年的日子官方没有任何纪念活动民间的纪念也非常的克制我们在五年这个时间点去回望你觉得对于所有武汉人或对你自己来说这个时间点意味着什么呢五年对武汉人来说确实看起来很长但是其实也很短
因为这五年大家根本来不及消化发生过的这么多事情很多人都说自己已经向前看了但是其实他们也说那只是一种转移注意力的方式真正的向前看并不是这么简单的不是把一切都丢开就完全释然了很多人到现在其实还在逃避心里依旧藏着很多东西很难去直面
我觉得这种困惑很普遍,很多时候我们都在试图逃避某些问题,但是逃避并不能真正解决它们,有的时候反而可能让它们积压得更深。所以在五周年这个节点,在这个时间回到武汉,我想我也不仅仅是为了去寻找过去的答案,
而是也给自己一个机会去聆听一下我内心的声音看看自己曾经逃避的东西是否有机会被面对也被人理解我觉得我们的经历反映了这个时代很多人内心的挣扎不仅仅是疫情带来的我们都在这几年里尝试理解自己尝试面对过去的创伤
尽管这个过程一直都很艰难但是也许就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能够找到一些治愈自己的力量我希望是这样凡珊谢谢你珍贵的记录也谢谢你的分享谢谢露露本期节目由宁慧主持野捕制作 HY 陈丽雅编辑剪辑与声音设计王博为以及江河媒体工作室 Alex Sun
欢迎你在 YouTube 收听端文可以在节目下方的评论区随时发表您的想法参与讨论也欢迎你在 Apple Podcasts 或者 Spotify 与我们评分如果你喜欢端文欢迎你成为端传媒的订阅会员支持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道与多元声音同时也欢迎你追踪端传媒的社媒平台掌握更多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新闻有价值的新闻与我们紧密连接在节目资讯栏位可以找到相关订阅资讯
以上就是今天的端文我是宁慧我们下次见
来吧
book the
优优独播剧场——YoYo Television Series Exclus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