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渚:作为中文版的主编和设计师,我分享了本书的创作理念和过程。中文版并非简单的翻译,而是加入了针对中文字体复刻的讨论,并邀请了多位专家撰稿。我们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引发更多关于中文字体复刻的讨论和研究,并为中文设计师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在排版设计上,我们尽可能还原了原书的视觉感受,并对字体、字号等方面进行了仔细的考量。
何诗旸:作为译者,我介绍了原书的内容结构和翻译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原书作者Riccardo Olocco从历史学研究的角度出发,系统地介绍了复刻字体的方法论。翻译过程中,最大的困难在于一些专业术语的翻译,以及如何将原书的语言风格转换成中文,并保持其严谨性和流畅性。
Eric:作为主持人,我引导了两位嘉宾的讨论,并补充了一些背景信息。同时,我也分享了个人对于复刻字体的理解和看法,并对中文版的内容和设计给予了肯定。
Deep D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