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oji 自进入 Unicode 字符集,持续扩增着图标的数量,关注及争议随之而来。Emoji 的普及当然也离不开软件对其的支持。今天,我们与《内核恐慌》的两位主播久别重聚,从字符集、编码技术、字体、应用软件等多个视角,不中立、不全面、不深刻地(再次)闲聊绘文字。
Gudrun Zapf-von Hesse)(古德龙·察普夫-冯·哈塞)的经典作品 Hesse Antiqua) 发布数码版本,由 Gudrun Zapf 及 Ferdinand Ulrich) 合作设计,Monotpye 出品
国际标准 ISO/IEC 10646:2017) 发布,与 Unicode 10.0 进行同步
UTF-16) 和 surrogates);Unicode FAQ 关于 UTF-16 的其他释疑),亦可供参考
Colin M. Ford 在 Medium 上撰文介绍 emoji 字体的常见格式及相关技术信息)
Apple 基于 TrueType 的私有扩展 sbix) 实现
Adobe/Firefox 基于 OpenType 的 SVG) 实现
区分特定符号的文本形态和 emoji 形态
ISO 15924 四字母文种代码)定义了「Zsym」和「Zsye」
Unicode Emoji Locale Extension) 定义了「-em」扩展代码
Unicode Emoji Presentation Sequences) 定义了两个变体选择器 VS-15 (U+FE0E) 和 VS-16 (U+FE0F)
Unicode FAQ 关于 VS(变体序列))及 IVS(表意字符变体序列))的释疑
UTS #52: Unicode Emoji Mechanisms),其中包含 emoji tag sequence 的提案
Twitter 在去年 9 月部分地升高了单条 tweet 的字符上限)
《内核恐慌》(Kernel Panic))是吴涛和 Rio 做的播客,首播于 2014 年 10 月。号称硬核,可也没什么干货。想听的人听,不想听的人就别听。
欢迎与我们交流或反馈,来信请致 [email protected])。如果你喜爱本期节目,也欢迎用 PayPal 或支付宝向我们捐赠,账户与联络信箱一致:[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