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用“System Prompt”育儿,用“电子奏折”工作|对话增长黑客 范冰

用“System Prompt”育儿,用“电子奏折”工作|对话增长黑客 范冰

2025/6/10
logo of podcast AI炼金术

AI炼金术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任鑫
徐文浩
范冰
Topics
范冰:我认为产品定位的关键在于精准命中用户真实的需求和痛点,而这些需求和痛点往往源于我自身的需求。例如,我需要过滤大量信息,因此我搭建了一套AI系统来过滤信息,并将其转化为高纯度的信息产品。我并没有刻意追求大规模,而是聚焦于那些对信息品质有要求的少数人。我始终认为,最好的产品是源于解决自己的真实痛点,而不是为了迎合市场而做出的妥协。我会尽力做好自己喜欢的东西,并相信总会有人欣赏。 徐文浩:我一直对范冰的产品定位感到好奇,无论是Web3Q还是增长AI的newsletter,总能让人产生购买的冲动。我很好奇他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特别是他的newsletter能够获得上万订阅,这让我感到非常惊讶。

Deep Dive

Chapters
范冰分享了他的产品定位理念,以及如何通过解决自身痛点,并专注于对信息品质有要求的少数用户,打造出让人想买单的产品。他更分享了独特的营销策略,例如发布自己书籍的“盗版”,来对抗真正的盗版。
  • 成功的产品源于解决自身真实痛点
  • 专注于特定用户群体,而非追求大规模用户
  • 独特的营销策略:发布“盗版”以对抗盗版

Shownotes Transcript

这个东西它能够精准的命中一些需求或者痛点基于我自己本身有的生发出来的就我本身就需要做很多信息的过滤然后基于这套 AI 系统我信息过滤出一些高纯度的信息之后那我只是抛出一个能集中确定痛点的一个东西

其实小朋友跟大学模型一样它是模仿和吸收它不是教育就从小的家庭教育家训就很像是 system prompt 不同语系对它的灌输就有点像是训练一个小模型或者一个企业模型或者一个传业的垂类模型一旦某一天这些行业垂类模型融到一起的时候生成了一个完整的统一的模型然后但同时它对于垂类的兼容又非常好

我觉得养小孩是一样用 AI 写代码也是一样就是你首先得自己跟自己和解搞清楚这究竟是自己要的还是这个世界本来就应该存在的后者大概率是一个伪命题绝大多数都是自己主观想要对周围世界产生的一个改变的意愿

欢迎大家来到 AI 练金术这一次请来的是增长黑客范冰同学之所以找她过来当然不仅仅是因为她是增长黑客就是她以前的书我是她读者然后更重要的就是我发现我还是老是她的付费用户

然后他出 web3q 我也去买然后他最近又出了一个增长 AI 的那个 newsletter 我也是第一时间就订阅了那个当时不要钱但是他在那个订阅的里面呢又卖了一个他付钱的课我又赶紧又买了他的课讲信息怎么处理因为我发现他搭的那套结构就特别的精巧所以我就赶紧把他找来就是就注意去播客

你要不要自我介绍一下就是特别是最近的一些标签我可能没有那么熟登场黑客反正大家如果穿越过周期经历过上一个移动互联网的起落的话可能有一点年长的从业者应该知道然后现在刚才也讲了就是现在在写一个 newsletter 就域名是增长.ai 那就保持对 AI 行业的观察然后现在其实最大的标签我觉得我最骄傲的是一岁半小孩的父亲就是一个奶爸

这是我现在自我认可度最高的一个身份也是最骄傲的然后书店老板那个是另说就是疫情期间那个投资谈遇的一些项目里面其中有一个就是书店这个可以经常拿出来公开说公开给自己贴标签的

然后再往前的话可能就是也那个毕业之后也在互联网大厂干过然后自己也创业拿过融资开过公司然后在疫情的时候因为整体的状况大家都知道不好嘛我比较聪明的决策是把钱还给投资人最近五年之内做过三个最大的正确决策一个是疫情的时候把钱还给投资人一个是疫情结束之后赶紧伸了个娃然后另一个就是现在这个阶段没有在任何其他人的公司全职任职

而是一边保持着自己做咨询和做投资的身份一边在带娃我知道跟你当年很像是不是

非常像所以这个连线也是因为我可以听你的故事然后从你这讨教经验所以我就毅然的结了早几天我参加那个混沌的一个局然后要每个人自我介绍说最好这几年最大的作品然后就说我的娃我说养的可太好了然后跟大家预告一下之后也会讲讲怎么带娃什么的所以会有柔性内容来冲淡一下爹位的内容呢

我先问你一个问题就是先不讲你那个东西你后面那个内容其实制作都很好嘛但是我先不讲你的内容制作你的产品的定位为什么每次让人就是你推一个那个不管是 web3q 也好还是什么增长 AI 也好为什么感觉你的那个定位总是会让人有点想买呢因为其实我也挺想做点什么好像比如说 CEO 要看的 AI 什么 news editor 就是拖延症永远做不做嘛

但是另外一方面也是我觉得我做了反正也没有人订但是我觉得你好像随便做点什么东西最近这个 newsletter 好像也过万订阅了吧就是这怎么做到的呀我很难想象我做一个 newsletter 会有上万订阅我连上千我都觉得可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我没有想那么

就是我要去做定位然后我要瞄准哪个细分人群然后我要针对这个人群做一些什么精巧的策略之类的就是在这之前我觉得最主要的就是这个东西它能够精准的命中一些需求或者痛点而这个需求痛点又是基于我自己本身有的生发出来的就我本身就需要做很多信息的过滤然后基于这套 AI 系统我信息过滤出一些高纯度的信息之后可以想象我们同行之中一定有你我或者有很多

身处在 AI 环境里整天经营在各种 AI 的什么颠覆性啦这个世界要改变啦什么再一次的怎么怎么样的信息一定有大量的人他被这种垃圾信息包裹着嘛所以就会有这样的需求那我只是抛出一个能集中确定痛点的一个东西然后我也没指望说这个东西它是一个可以很大的规模化起量的东西

它聚焦的人群首先肯定得是 AI 同时对于信息是有要求的是对于信息品质有自己的一套鉴定体系和审美标准的那在这样的情况下其实你不需要考虑得做一个很大很爆的很火的或者要么为了追求量级而去做很下沉的东西什么 CEO 喜欢的管理者喜欢的其实你只要做好自己喜欢的然后自己觉得还不错拿得出手的丢出来就好了

而且我觉得可能也有幸存者偏差就是你能看到的说明我已经在上面着力做了很多宣传说明我对他的信心是有的品质是有保证的我才敢这样去卖力的吆喝可能有一些我之前吆喝的东西你根本没看见而已可能我思绪就消化掉了可能我做了一旦发现这玩意跑不通我就不做了

这种情况也是有的对对对也有可能是心疼者偏差但是另外一部分也是因为我之前也听你讲过一些段子然后觉得你还是营销上面也挺神的我最印象深刻的段子就是你自己出自己那本书的盗版书

我那时觉得说神经病啊为什么会这样啊他自己都是那个增长黑客的书然后他自己出了一个盗版的电子版然后只给人家看前面一小部分就是让真正的盗版无路可走自己把自己给盗版了然后做成了宣传做成了一个 bait 说到这个东西你猜我这次为什么要做这个课卖钱

为啥?这是有关联的,其实我提前准备好这个问题的答案,我可以跟你分享一下,就是几个点。第一个点就是说,首先你做一个东西需要持续的动力,对吧?这个 Newstheta 本身是免费的,然后我做它初始的动力是有的,因为正好是顺手,或者这种信息载体,这种信息形态我正好以一个负心的角色能应付得过来,不用整天去拍抖音啊,去直播什么的,去卖脸。

存在这种情况但是如果一直做一直持续的免费做做久了有可能今天这个周三周四我太忙了我就不更新了或者各种原因我就断掉了会有这样的情况所以本身收钱能够获得一个回报这是给自我的一种认可和动力然后第二个就是说它可以判断一下用户的反馈度我可以通过卖这个 newsletter 收集上来的这个反馈

表单去看一看到底什么人感兴趣他的身份是什么他从属在什么行业然后通过他的域名后缀判断一下这个人大概是一个什么身份第三个东西就是我觉得我有一定的分享表达欲但这个分享表达欲因为平时经常在社交网络上乱写乱喷的导致我发的东西它的信息价值可能被稀释再加上这个时代很多东西

就让你真假难辨如果我把我精心的通智的四个月的这个经验免费分享出来的话大家无法去衡量它的价值然后我自己也会觉得我这个东西就白瞎了这么好的东西所以我一定要收个钱来对得起我这四个月的经验然后最后最关键的就是你应该收到货的吧最终交付的东西有几个一个就是网盘对吧一个像百度网盘或者 Google Drive 这样的网盘链接

然后还有一个就是那个油管的一个视频链接它是一个私密的链接就这几种形态都是非常方便让你轻松的一键把它分享给朋友的就百度网盘那个外链转存一下那个油管链接你只要有这个链接你就可以把它分享给其他人所以它是非常便利的让你去分享的一个形态虽然我收了钱但是我知道这种虚拟的课程

一定是你拦不住他被盗版的他被拿到显示上去 9 块 9 的与其这样的话我不如直接做成一个方便你转发的形态这样的话大家就会自动的帮我去做传播这样啊所以像我这种老老实实就是付钱自己拼你咋的其实反倒不是你目标用户你不是我传播的目标用户或者传播节点你是一个我试图通过这个内容勾搭上来的一些有识之士我们可以基于它展开更多深度的讨论

我也是觉得这个花钱会买的这些朋友你们是真的对优质信息有有讲究的买我的东西的朋友知道就是我一直会时不时的在未来某个时间节点突然有一个什么回旋标有一个好的反馈的

当年买过 web3q 的人经常也会收到很多新的折扣或者新的免费的产品那你可不可以简单介绍一下因为我其实是觉得你的那个信息处理流程尤其是你用了 AI 之后其实是蛮值得学习的我属于口头编程型你几乎不碰代码然后 Zapier 我都懒得搭

你那个还是有点复杂你能不能简单介绍一下如果一个简版的那个信息处理的管道的话你自己是怎么搭的然后如果听众这边想哎呀我也有大量的信息有过滤的需求但是也不是太有动手能力没有你那么强的话有没有什么简单的信息处理的系统的介绍推荐其实像 Zapier 这样的东西我反而觉得就是你比自己写到的代码特别是用 AI 写代码复杂的

就是你不但要懂它的流程要完成支付要知道自己每个月用多少 quota 你还要手动的去配置然后比 Zapier 简单一点就是那个 ifttt 嘛就是 ifttt 那个东西那个东西比它简单逻辑相对也简单很多但就是功能又会有很多缺失价格虽然也很便宜吧但是相比起来如果你都做成这个地步你不如去用 Zapier 或者 make.com 或者 mbaen

但我个人非常不推崇就是自己手搓然后去手撸一个流程把整个的管线像一个工厂一样去搭建好一定不是未来的趋势我觉得 AI 以后的趋势就是像 Agent 这样你提一个需求然后自动的把一切都做好所以话说回来我认为最简单的其实还就是用 AI 写代码然后我的第一版其实也不是这么复杂的我的第一版最初的需求就是请帮我写一个 RSS 阅读器

这个 RSJ 阅读器可以接受就是我配置我订阅一些那个 Feed 的地址进来然后你帮我去读这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把这个收取信息的东西写成一个循环的便利的脚本然后每隔半小时或者一小时整个便利变就不停的去帮你更新内容

然后再往下就是信息流进来之后你要做就是信息加工处理你就让 AI 帮你写一下就是请把这些发送进来的信息发给我现在用的是国产大模型你就发给某一个国产大模型让他帮你做一些分解

然后这个分解标准一上来你也可以写的粗放一点就是如果这个东西不是一个 AI 新闻或者一个 AI 相关的文章就把我过滤掉或者这个东西跟赚钱没有关系跟好的黑科技没有关系我就不看这是中间的处理流程

然后最终那个输出流程就是保存到比如说那个 Google Drive 或者 iCloud 或者网盘你就把那个最简单的信息流入信息处理信息输出整个都搭建完然后剩下就是在上面雕花了就是每个环境你加入其中更多更精细的更奇奇怪怪的需求就本质上就这么简单

那些东西都是 AI 写代码然后自己比如说你自己做一个 RSS 阅读器可以这么理解它的雏形就是一个 RSS 阅读器然后不停地在网上呼各种东西 OK 这种是属于那个就是口头编程就可以的比如说用什么 Firebase 还是需要真的 cursor 要认认真真写一些我还蛮认真的我用的是 Windows Surf 就是最近刚被那个 OpenAI 收购的那家用 Firebase 这种口述就能打出来的我就搞一个 Lavable 这种

其实真要做成我的样子还是需要花挺多时间和精力来挑适的

我本身会写代码然后在以前就是这套东西我就手写的就之前 web3q 那套基本的东西跟这套东西的架构很像然后 web3q 我差不多是在疫情的时候自己写代码手搓差不多两个月左右做到我比较满意的状态然后当时两个月放到现在用 AI 写代码的话差不多就是三五天的工作量就全都做出来了

然后后面就是我又可以实现当年很多没有做出来的奇怪的想法这个两个月跟三五天的对比多少是因为 AI 多少是因为你已经做过一遍可能九成是 AIOK 所以是 60 天和三五天就是 10 到 20 倍的一个差距我们确实组织里面也识别到就是 10 到 20 倍的差距但是很多的朋友他们不是很相信

我们自己体感到了这么大的一个差距那些不相信的人是自己本身不写代码的人还是写了代码但是觉得自己效率跟不上或者超过这个有很多写代码的人也不相信他们总觉得这里不对那里不对我们是相当于根据 Ai 代码的能力在重构我们的工作流就适应它

对但是有些公司还是强制性想让相当于招一个程序员的态度去招一个 AI 嘛会发现他确实这里掉链子那里掉链子嘛所以可能我们心态不一样对就中间我写的过程确实有很多掉链子状态的当我还不知道怎么去驾驭 AI 编程的时候经常有就是

写了一天或者写了半天的代码然后到某个阶段的时候突然乱了我也修不好这种状况大概出现了三次比较大的事故之后我大概就知道后续该怎么去应对我们现在出产品非常的快但是我们现在的产品确实是处于不可维护状态所以我们会今天收完明天就出 demo 了然后就在后天又上线了但是说要改不改不能改改不动

说 AKI 写的我们都不知道在写的是啥所以我这套东西写了四个月之后开发出来的嘛我敢去通过不管是麦克还是免费分享的方式把很多东西说出来因为我知道即便我把这套东西它的架构还用了哪些开源的组件还用了哪些库全部都说出来很多人拿这些东西他都无法复刻出来

我还是这边补一下跟大家跟大家介绍一下他就把那增长点 AI 的话他就会每周会发邮件给我就说有哪些好文章值得看然后一些点评然后他就把他看哪些信息源那些信息源是自动 AI 怎么样去读它然后按照什么规则去处理然后把这一套流程的方法做了一个课他搭了一套这样的系统你要不要介绍一下你自己的那套信息处理的系统啊

简单来说其实前面原理讲了嘛就是一个信息流入然后信息加工然后信息再输出的一套东西那上游信息流入的话刚才说一个最简单的就是 RSS 信息源本来就是可以订阅的然后除此之外现在还接了油管的视频主要是去抓一些频道它最近更新的视频的字幕

然后接了那个 read letter 服务,我叫 Qbox 有在考虑就是要去接 B 站或者去接一些播客但播客的话我之前用的是其他服务就播客我用过那个吕立青他做的 BBGPT 然后也用过 PodwisePodwise 它是可以直接把你感兴趣的播客自动生成一个就是所有的脚本

然后把脚本一键保存成一个文档的我发现你直接用第三方工具手存一下工作量也没多少所以那两套我还没有完全实现自动化也觉得暂时没必要

这个就是上游的信息流入吧然后中间的信息处理有刚才说的就是去识别他是不是我感兴趣的分类方向然后有根据这篇文章他的一些特征来进行加减分数比如说这篇文章如果太短的话我可能判定他信息量大概率是不够的那么他超过 2000 字我可能会给他加一分的

超过 5000 字我可能给他加一分然后这篇文章里如果有某些特征的文段比如说他针对一个的事物评价既有正面的客观评价又有负面客观评价那我可能会给他加点分如果他这个评价里有一边倒的都是好评或者用那种春秋笔法把他普通的东西写的特别玄乎写的让你特别感兴趣那大概率是一个公关稿是有广告那我就给他减分

之类的反正是中间设置了奇奇怪怪各种特征值这个是中间处理环节然后最终那个输出环节的话就可以生成一个 newsletter 的雏形可以保存到 obsidian 变成一个表格可以生成一个播客的提纲脚本让我照着念

然后可以给我的朋友的一些账号生成一个每日的文案之类的还是有点像是真人的这个就比如说我现在的阅读习惯就订了一堆东西每天看但是我看的时候会先扫页你就把那个扫页相当于做了个做了个 prompt 让他把扫页把一些过滤掉这事让他干掉了处理的过程的话让他把那种好的东西挑出来了挑完之后的话甚至于帮你把那个比如说

转成那个朋友圈文案是什么把它各种内容输出形态也让 AI 帮你做掉了是这样的对就在我概念中它可能就像是我的一个 AI 的秘书帮我去处理每天的奏折最早这个东西在行话就是大家对它的细臣理都管它叫奏折嘛

就是各种大臣帮你过滤一些然后递上来然后给你说说哪个比较重要多看一看你就批阅一下这个过这个不错这个保存这个生成一个东西就是一个电子奏折系统你刚说到那个 PowerWise 我讲个相声插曲就是我们才做了一个小产品是把那个

播客你感兴趣的内容我们会帮你生成一个播客但是是帮你摘录其他播客的原文所以你听到的就非常像那种什么电视即时节目你就会听到说下面我们听听张先生当时是怎么说的媒体大搜索媒体大放送

对对对播客版 Public City 但是现在觉得产品太多了我们也没要喝就一个星期做出来放在那里跟我这个增长 DDI 的形态也很像就是一个类似像策展一样我帮你过滤好的播客然后把各种播客的高亮环节拼装在一起然后让你一次听个爽对那个有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询问一下我们如果很火的话我们也会考虑要不要把它做好看一点这个就是个 demo 叫 From Podcast

你现在有看好什么 AI 产品的方向吗我其实看好三个方向第一个就是 AI 对于人脑的增强这块那这跟我现在在做的东西也比较接近但它可能要跟其他的一些物理上的硬件或者未来一些其他新的技术相结合 OpenAI 新出的那个对就有可能包括像那个陈天桥在做的一些什么类似人脑增强或者脑机接口对

对那个是比较终极的就很像黑客帝国一个脑后插管第二个呢是 AI 加玄学相关的东西这个我知道你也很关心就我经常看到很多朋友聊玄学特别是在当今这个经济情况下也好还是在基于年轻人对未来越来越都不确定性来说玄学这个声音一直有然后 AI 加玄学简直是天作之合这当中既弥补了很多传统玄学

那个无法解释或者无法扩散去传播的问题同时呢又制造了新的信息差能够让新一辈用这个 AI 技术的人争夺到全学的话语权让那些老德让那些老道士老一辈的爱糊弄的这些人呢抢了一部分他们的饭碗我觉得这是年轻人一个机会然后第三个是 AI 加投资

然后我比较看好就是那个 Rockflow 的那套模式,就是他们用比较缺乏理解的一些投资新人能够感知到的方式去简单快速的完成一些投资操作,然后这个 agent 能够通过你的一些比较说人话的表述来帮你实现就是建股啊,或者给你一些投资 insights。

就这三块我是持续在关注的甚至我这个现在这套信息系统自己搭完之后它的下一步就是帮我去做投资相关的分析但投资是一个竞争性的事情靠 AI 的话会不会其实只对于 top1 比如说搞量化什么那当然是可以的对于大众来讲

其实只是把更多的韭菜带坑里对自己用是可以普通人是不是用这个反倒是更糟先说自己用自己用这件事其实前提是你一定要有一套自己的投资交易系统对吧就是比如说你有一些风格的偏好也好或者说你自己有一套规则你能够很严格的去遵循它也好那基于 AI 的提示再加上一些比较

强硬的系统上的规则比如说强提示或者打断你的操作或者强行让你要点一个很小按钮等等来控制你的人性战胜机器之类这个是可以实现的然后像别人提供建股选股的这块呢其实用没有 AI 没啥差别

它最终只是一个信号的输出就跟我当年做 web3q 一样对吧很多人订阅你它的目的不是说要你给它很多很客观的很理性的参考依据大多数人要的就是一串股票代码就是要一个采富密码你今天丢给我五个 token 的名字告诉我第一个 token 有一个上涨趋势或者它正在破圈第二个 token 它现在涨了 2%宽过了可能 MA120

他有望达到上涨 5%这大多数人只要一个结果他跟你背后用不用 AI 用不用量化手段之类没什么直接关联所以这又回到了就是那个戴丹大哥的逻辑嘛就是看你自己要的是什么以及你自己有没有能耐还有就是社会对你约束了

你有孩子之后的心态有什么变化吗?就是你觉得 AI 时代的话就是怎么养孩子?第二个问题其实是我要跟你请教的,第一个问题我可以简单说一下,最直接的心态一个是很骄傲很正面的就不说,第二个就是我的家庭地位一落千丈,现在有了孩子之后呢,就是一度我们请过一个育儿嫂,一个陌生人在我们家里出现过十几个月,

在我们生命中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之前从来没有发生过现在是月儿早已经不用了然后我们自己的那个丈母娘啊我的岳父来帮我们带孩子轮替着我们花的钱也少然后给到他们他们也很开心他们还能多陪伴孩子嗯

那这样最直接的情况就是我在家里常年会有几种声音就是宝宝的哇哇叫啊嗷嗷哭的或者哈哈笑的声音然后为了哄宝宝所以电视里开一个宝宝喜欢的节目的那个动画片的声音丈母娘去喂宝宝或者夸宝宝就宝宝好乖啊宝宝一看电视就安静下来就乖了就不断地夸他的声音然后老婆下班回来之后要一家人商量事总之就是我脑子里常年得有

三四个不同的声音在脑海中晃这对于我一个喜欢独处喜欢安静来充电的人来说非常的痛苦所以你就知道嘛在那个食物链里男人是垫底的就比当年两个人小世界的时候需要承载的脑子里需要萦绕的东西多了很多但是同时呢时间又变少了很多你是一个那个放荡不羁才子形象放荡不起来了我自己播客都一年半没有录了

是因为带宝宝太忙了吗对啊一个是带宝宝太忙然后就是录播客他需要发声音嘛对吧白天的话家里就吵吵闹闹的晚上的话宝宝早早睡了你一个人在房间里发声音那个声音很安静的话大家就可能吵到因为宝宝丈母娘睡得都比较早但凡需要发声音的像直播像录短视频像做播客有很长一段时间我是做不了的

所以 newsletter 是我的好选择你刚刚讲那个家里开电视我觉得我们有一件事做的特别最后 ROI 高到无限倍反正宝宝现在搞不清楚嘛你把电视里面那个动画片调成英语的然后让他从小就适应这件事情这个性价比高到就是完全让人发指假开说说

对我们家宝宝就是他没有上过任何的英语的课外班的话买书啊什么不算啊就是没有花过钱的话他现在小学二年级的话他的英语阅读已经是美国的孩子的高二下高三上而且这个时候全部是靠动画片和他自己看书

但是最重要的事情其实就是小时候看 YouTube 因为他分不清楚然后小时候的那个时候其实你给他就相当于磨耳朵嘛然后他看那个比如说 Ryan Torrey's Review 或者看什么汪汪队肯定比看教材好看呀就好像我们小时候看书我小时候看书完全是靠看古龙金庸看出来练出来的速度

那他肯定是看这个嘛所以小说你让他先看动画片然后看动画片的那个有一个巨大的好处就是在于说哎这个边 ai 很像就是我们教 ai 之前就想教规则嘛后来发现你不如就是给他料足够多嘛对吧

就直接怼语料我们就很想教他规则告诉他 This is an apple 然后什么什么的就告诉他语法没有用的你还不如直接让他看小猪配棋是吧然后他看小猪配棋多上心他就 attention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 他就上去了然后他要看小猪配棋他就看多了他就会了然后那个球他就知道叫什么他中文他其实也讲不清楚什么妈妈把球踢给了宝宝

但是他看到了妈妈把球提给宝宝这个动作然后妈妈在说这个话他看小猪配棋他听中文听英文一样的他都看不懂他都是在凭直觉在猜他就建立直觉的那个感受所以家里反正中文环境不会缺的你把英文环境换成这个效果就会具有好而且英文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就是英文的听说跟读写是一起的

就中文你会听说之后你其实读写是很困难的所以他小时候就只能看那种特别弱智的书但是英文的话他只要会听说之后他读写自然就会了然后你就会发现他可以拿着书可以看就很诡异因为英文就是拼音嘛所以他会听说他就会读写

然后这个时候你只要投其所好像我小时候他喜欢打 Minecraft 打那个游戏我买的都是游戏攻略书你说哪个我小时候只要是游戏攻略书你肯定当宝贝看啊对吧都是这种书那他就阅读阅读习惯就很好培养所以整体上来讲我就刚说宝宝就开始说开电视机我就觉得这件事情是我们做的 ROI 最高的一件事情 ROI 无限高你当然是从几岁开始允许他这样去看英文视频

看很久不是看很久我忘了具体是多小了可能比如说两下什么可能就会看一会儿那是应该也就看看 20 分钟什么的这样会导致他从小那个语言系统紊乱吗就一会儿中文英文夹杂甚至我以为我想教我小孩一些日文会会紊乱所以我之前看的那个书里面讲的是说这样子会导致小孩开口连贯说话变晚

就比如说有些地方好像是会四国语言但是那些小孩好像平均要到什么四岁才说完这么久就他一开始是全乱的但是他一旦好了之后他就全好了

所以不用担心我哇塞那可以接受那很酷啊他好像完整的表达就是会慢一点但是其实无所谓的所以我觉得这个就是性价比实在是过高了一点因为他也不需要读书我后来想说其实小朋友跟我们一样你只要看到那个东西是个教材对吧他肯定没有多话片好看吧

动画片是精心设计的还有那种 YouTube 上那种红专门红小孩的那种视频就有一个 ryan toys review 就是一个小男孩在那边玩玩具那你想说他是互 YouTube 他一年赚几千块美金那个小孩

你想他能那么火一定是因为他的做法打动了孩子以及他在玩玩具那些玩具又是精心设计吸引孩子注意力的他一定把注意力全拿到你上什么课会把注意力全放进去只有打游戏或者这种已经被精心设计的本视频之类的东西然后他把注意力全部附加在上面的话他学语言的速度肯定比我们要快多了甚至于我们学语言我都觉得说应该用短剧学对吧

那至少那个内容你是感兴趣现在越发觉得养娃训娃就像训大圆模型一样我觉得娃跟大圆模型简直一毛一样对但是小时候因为他的他的中文和英文的系统很不一样嘛然后我跟我太太的话都是属于比较矮的人我们是可以这样聊天但是我比如说鸡尾酒会我就会不知道该怎么办然后但是他看的英文的话都是他看那个都是看 YouTube 嘛都是那种啊就在那边叫唤的那种

所以他讲英文的时候就会是一个艺人,讲中文就是一个哀人,就小说是这样的。语言还能影响自己的性格哦。就是这样,但是他现在已经统一了,对,但是你之前就很明显地觉得他讲中文会讲英文的时候,因为他英文的所有的语音语调,因为他都是跟着那些比如说打游戏的人都在那边很嗨地喊叫,他学的语法和句子和那句话的表达自然而然就是那个样子。

你就看着他就非常易的对面大吵大闹的然后讲中文就跟我一样所以我觉得就是大圆模型孩子就是大圆模型你启发我了以后我教小孩是不是就是我需要他人一理之心的时候我就多用中文然后让长辈多跟他聊我需要让他更活泼开朗我让他看点欧美的英文的视频我需要让他更有礼貌我就让他看点日本的对不起

然后我我希望他更更有灵性更接近大灯我让他看点非洲的非洲人打手鼓非洲人唱歌的视频这样我就从小可以讨厌他的性格对啊我觉得其实小朋友跟大圆模型一样他是模仿和吸收他不是教育我们去教育大圆模型其实起到了很很很少的作用吗或者说是上一代模型的设计设计思路吗

后面的设计思路就是网络这一派和符号那一派,怼料怼足,你想象它往哪个方向就往哪个方向怼料。就从小的家庭教育,家训就很像是 system prompt,然后你不同语系对它的灌输就有点像是训练一个小模型或者一个企业模型,或者一个行业的锤类模型。一旦某一天这些行业锤类模型融到一起的时候,生成了一个完整的统一的模型。

然后但同时他对于锤类的兼容又非常好这其实就是不断的丢数据去翻听他吗他喜欢什么就完全是投其所好喜欢什么是啥然后而且一定要让他把这个责任背到他自己身上他妈妈觉得他气质很适合弹钢琴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他特别讨厌钢琴那看到钢琴他都不愿意摸一下然后从小就是他也没有逼过他学钢琴那就不知道为什么很讨厌钢琴他就想学架子鼓

然后我们我们现在就非常的明确的跟他讲说价值股就是他想学的东西然后我们就天天劝他劝退他然后我们就非常想把价值股给卖了然后他就要捍卫自己的啊

这其中有逆反心理吗,处在这个年纪的话?有逆反,就是反正我们或是不会把事沾到我们自己身上的,包括他的作业的话,我们都是到几点的话,就是就说那我们就其实觉得你这样子会伤害眼睛的话,就不要做了,然后他有的时候自己硬要把硬还是要再做一会儿,那就但是他不做,我们就非常的欢迎他不做,所以他就不会,反正就爸妈的压力会比较小,或者说他不敲鼓的话,我们就会非常的欢迎他不敲鼓,

然后我说那你但是一个星期不敲了我们把这套鼓给人家卖了我们换个钢琴吧这样摆在家里比较好看浩太这真的说不行

父母还是可以用点套路的但是我觉得最重要就是把小朋友当那个 AI 了给他灌灌数据不要不要灌道理道理的那个数据量太小了其实你教他仁义理智性你教了三个道理然后给他讲了半个小时其实最后的不是看你的道理的精华程度而是看那个时间的长度看 token 量的

他 token 量是不够的但是他你看在另外比如说人理理智性那种故事让他看比如说 500 个小视频对吧假设是 30 个小时那 30 个小时就比三个小时要管用最后我觉得就是看 token 量不是看那个什么信息浓度对我觉得这个跟我们国家做教育也很像就是在你很小的时候你让小朋友去读什么鲁迅之类的他也读不懂他也不知道这背后什么含义结果他有一定人生阅历他经过很多事情他有足够多输入足够多 token 量之后

其中蕴含的一些道理会自然浮现出来特别忌讳很深印的给道理我完全是投其所好甚至于包括说他现在特别热爱阅读也是因为他从来没有被要求过读过书比如说他小时候看的书的话最开始启蒙的三套他自己看的书一套是那个神奇校车是因为他每天晚上让我给他讲中文版

然后我就给他买了英文版因为我知道他非常爱这个我就把各种英文版就是有那种简单一点的和复杂一点的全给他买了然后就放在那里他果然就嗨死了有这三套他小时候比较喜欢的一套是他喜欢漫威超级英雄就是男小男孩肯定都喜欢这种蜘蛛侠什么的嘛

漫威超级英雄是有分级毒物的给他买的分级毒物是漫威超级英雄你知道吗那小男孩当然喜欢呀对吧还有一个就是游戏攻略书我把我能够找到的 Minecraft 因为他喜欢我的世界嘛他打我的世界

那你是游戏攻略书我想我想我小时候要是看到是游戏攻略书我肯定疯了呀他果然就疯了一样就非常喜欢这种东西所以他就是所有的这一类的后面就自然而然发展出我就会买很多的书堆在那里他大概会有一半会很大半会很喜欢因为我都是猜他的喜好嘛然后放在那里

然后我自己想让他看的我也会我也会夹私货夹在里面但是他基本上不是很搭理比如说我其实挺喜欢挺想让他看点故事说但他就是个彻底的理工男他不喜欢看故事他看的全是科学甚至于看哲学看数学看 chemistry 所以投其所好不是为了训练当然我有自己的私心啊但是我的私心就是说我会设计一个环境

但是这个环境有的时候对他没有用他会把我精心放的说然后视而不见然后看下一本主观的弄性主观偏好讲一个那个那个让我们自己也有省心的一个心心法上我跟我太太我们会觉得说我们要影响他是我们自己的事情这是我们自己的私心会明确这是他的问题还是我们自己的问题比如说他那个我刚刚只讲了好的部分吧比如说有一段时间我觉得他字写的真的有一个乱七八糟他写的非常的奔放

然后我就跟我太太讲说因为我们的逻辑就是这不是他的问题就是我想我我的问题我觉得他要自写好这就是我的问题那我的问题的话就我我可以去解决他但是我不能让他不高兴然后我就说那我过国庆的时候跟他一起干搞几天字

然后不国庆我也很累啊然后我就跟他打了一下黑神话悟空什么的然后我也没有做然后我们就当这件事情没有发生过就是我们觉得如果孩子哪方面要提高的话我们可以我们的逻辑就是不难那不高兴因为这不是他的问题这是我的问题那我就要去付出去努力如果我不努力的话那就说就就这个问题就你就当不存在跟他怪孩子其实他自己又没有去付出什么东西他又不停怪孩子这样子自己也不高兴孩子也不高兴可

这里我稍微拷败一下前面那个 AI 编程的那个说法就是跟这里是高度相似的就是很多人用 AI 编程他想脑海里有一个目标他想达成一个目标但是他只是基于自己的主观意愿他又没有给 IDE 没有这个给开发环境足够多的输入没有告诉他我想做成什么我的目的是什么我的原初的动力是啥然后做完之后我希望达到一个什么理想的效果

我可以接受什么我不能接受什么就是你自己的需求不明确然后去要求一个外物按照你的想法去产生一个你想要的结果这个本身就是有一点强人所难或者强计算机所难的一个行为所以我觉得养小孩是这样因为 AI 写代码也是一样就是你首先得自己跟自己和解搞清楚

这究竟是自己要的还是这个世界本来就应该存在的后者大概率是一个伪命题绝大多数都是自己主观想要对周围世界产生的一个改变的意愿不是这个世界本来就应该有的样子你的小孩本身他也是一个所谓的大圆模型吗你要对他有足够多的输入然后让他理解你的本意以及他能够认同

这当中其实虽然同在一个屋檐下虽然是继承了自己的基因但是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每个人在生长的过程中会有不同的经历或者有一些思考的变体

这个非常正常基于我从小到大我也是比较偏放养的我从小也是喜欢打游戏然后看到一本游戏攻略开始研究日语的评价名怎么写然后开始挨个去研究我小时候学日语比如说我去打一个红白机上的圣斗士它每次过一关之后你要接那个关你就得抄一堆日语的评价名下来然后下次输入进去你就可以接那关一旦你不认识日语

单词那个字你就接不了内关所以你必须得写的很好但那个时候我是完全不知道这个五十音图的只是据一个偏感性的 token 的输入但后续我真正觉得自己日语

登堂入室的一个点是我真的报了一个线下的班然后那个班的老师第一件事就是让你去背日语五十音图要横着背竖着背就我经过两天高强度横着背竖着背之后我发现之后再学日语相关的东西我的速度突飞猛进就不再像小时候零零散散

那个花几年时间可能还停留在 50 英图门外就是一旦经过一个很系统化很高浓度的入门关过了这关之后后续的日语的入门是比较简单的所以就可能归到 AI 我在想是不是也有类似可以类比的概念就比如说那是不是像是你先用一个真流过的或者一个小模型去做很多事情的时候你要默认接受它有很多幻觉或者它没有上下文的记忆

一旦你换成一个更强的更精炼的或者模型参数更大的一个大模型之后做什么事都越来越顺就是所谓的磨刀不务砍柴工

类似这样一个阶段你这个也可以看是语料的质量嘛之前不是有篇论文叫 textbook is all you need 就语料质量还是有影响的你那个时候的语料质量就比如说读的时候语料质量就特别高嘛那个的话你练试两天可能就抵得上原来的比如说 20 天那可能是十倍的质量但是

但是我觉得对于小朋友有一个特别大的好处就在于说他们的时间很多而且他那个时候就特别白纸写经学习特别容易写那个很可读写所以他比如说他看动画片的那个时间的话他八部的每天可以看两个小时是吧那这个时候的话其实你可以忍受他语料质量稍微差一倍如果你有特别的目的的话比如说是要他学数学他可能听不懂但是呢语音的这个语料其实就是这个句子的感觉嘛

所以他每一句话都是鱼的所以他这个两个小时就可以塞特别满哪怕他的质量肯定是不如教材的但是呢他注意力在然后那个鱼时间又怼的比较多他可能听个课听半个小时就累了但是谁看多话片会看累啊然后你刚才提到一个就是这就是比如说认知跟小孩子的一个灌输的角度的话还有另外一个逻辑就是

我会觉得说可能每个小朋友这个这个大圆模型是长得很不一样的就他天然的那些参数很不一样所以一种就是你要去掰他你要靠翻听去掰他我觉得真的是掰不动的但是我们的逻辑就是那就顺着他长你你可以引导但是呢他不长就不往这个方向长那就不往这个方向长因为这也是放过自己

这样子我的压力也就小很多你刚提到编程的话我跟艾福聊的他们就搞了很多小朋友就用 AI 在编程然后我们的 CTO 过去他们那边去看了一眼回来把我们的流程都改了就说小朋友们用 AI 编程都可以一次编对我们都做不到最后他们观察到小朋友们每一个页面只做一件事情就小朋友们毫无规划他们一个页面只想得清楚一件事完成一件事要点四下

然后那个页面就特别好维护你知道吗就不会出现你改了这一坨影响了那一坨然后说哇他们的脑子天然适应 AI 当下的能力有编程技术或者有创业经验的人容易陷到一个思维误区就是以往我们所谓的什么设计范式啊然后这种编程模式啊各种什么面向对象也好还是面向过程也好一会儿瀑布流一会儿有什么 TDD 这些

这些东西是基于人脑能够对计算机世界的理解但计算机世界没有这些事的它底层可能就是汇变它可能就是零和一的世界

所以未来有 AN 能够编程之后是不是还需要所谓的什么面向对象啊类似这些概念可能慢慢就消失了那以往的一些最佳实践一些编程范式一些组件包一些库之类的那些东西可能也就越来越用不上了那未来编程的最佳实践的范式究竟是什么样的怎么样才是对的或者说性价比更高的

那同样一个东西是在一个页面里暗藏着很多默认选项还是有四个很简单的按钮还是在背后是一个黑盒之形这究竟什么是对的其实很难说但说到这里我一个觉得很奇怪的就是 GUI 就是图形化界面这个东西本身就是用来让人跟计算机去对话去实现交流的结果我们现在都用上 AI 了我们还用计算机去操控 GUI 去点按钮

或者去做很多的编程工作本身好像又有点话舍天足了当中究竟该怎么进化现在不是很多 agent 就自己帮你去点吗当然也有很多原生的像是 browse user 什么的他就会再做一层嘛专门为 agent 做一层基建嘛有帮 agent 做基建的有直接跟命令行对话的就现在有些编程好像命令行又开始复兴了大家就开始探讨是不是命令行才是最有效

人跟计算机接触然后编成最高效的手段没有穿越过周期的存在时间又很短的而且很容易被更短平坏的东西绕过它的东西我没有去学但是像一些编程经典像一些大步投像一些经典原理其实我现在反而在实际来看以前我觉得我看不懂因为要看懂那些东西你还得去解读那些代码把代码一行行在做什么看得懂

现在我觉得我代码细节不用看了因为代码反正电脑会帮我写出来的我只要理解这个东西它大概是一个什么逻辑它存在的意义是什么然后它能够在哪块做得比别人好

所以我反而觉得当下更是要捡起那些比较深的东西那你现在用 AI 有没有什么特别的用法除了那个信息处理啊什么的没有特别花里胡哨的但唯一可能提的就是我现在用那个 Meta 出的眼镜嘛就 Meta 跟雷鹏联名出的一款眼镜然后这个眼镜反正一般人来说就拿它来拍个照识别一下眼前是一个什么花啊之类的

我就稍微简单的 hack 了一下这个眼镜然后让它能够跟我的信息系统打通我日常对于这个眼镜我可以说你帮我寄个 to do 或者帮我寄个笔记

或者帮我打开电脑做一个什么简单任务然后它会触发我时时在跑的服务器上的一个脚本然后那个脚本就会去帮我做一堆事所以有的时候我抱着孩子在外面带娃两只手空不出来的时候突然走着走着想到我有一个什么事可以做或者有个什么灵感的时候我就直接对着眼睛说一下话

然后我的电脑可能自动在家里就把任务完成了一大半那我待娃也会很安心回到家之后发现事也做的差不多了我也会觉得很快乐就这样一个小 hack 吧你的电脑帮你做你是比如说 computer user 或者 auto jrm 这种做还是只是里面跑了一个说 chat gpt 的一个线索一个 chat

是哪种帮你做就具体做什么是我提前写在命令行里我可能准备了一些脚本就有的脚本他帮我处理文件有的脚本他帮我去上网收集信息然后现在 agent 越来越强了有的脚本就直接去调用那种现成的 agent 帮我完成任务这个是我提前买好的

你会怎么样去把自己的工作流做拆解的呢是一个一个比如说真的在那边画格子工作流定义输入输出处理这样子去然后一个个替换吗还是其实有方法论还是其实也是比较粗糙的拍脑袋说这边我做一个 agent 那边我做一个命令最早可能都是人工实现就是当我不知道这个需求是否高频或者说这个东西做出来之后 RY 有没有很高的时候我现在手搓一下

就没手错就手动实现比如说买一个现成的服务 InnoRadar 来实现 ISDS 订阅或者用 Zapier 先搭一个什么用 Notion 的 AI 搭一个什么到了某一个阶段我发现这个东西确实产出有我想的那么高且我觉得日常手动操作有点太麻烦或者要交的这个钱有点太多了性价比不高的时候我就会考虑自己实现但终极我希望是一切东西都在自己这有一套

可以在断网离线的时候用也好或者说我可以不依赖于别家的不管是信息审查还是肌肤卡脖子还是 token 不够的一些临时情况也好我是希望一切东西能够在自己这儿运行的我不太希望我的数据不断地未给外部或者我不太希望很多私密的东西某一天在别的大元模型里被读出来

说到这个我之前看到那个蔡康永蔡康永最近上节目说他刚写完一本书写完之后他才发现他动笔写书的那个时间点正好是 AI 爆发的时候然后他这本书写完之后他非常傲丧就觉得我辛辛苦苦写了一本书之后就喂给 AI 这个深渊大口了就是像一个深海巨兽

就让我辛辛苦苦地生出一个童男童女刚想把它让大家来夸赞一下的时候这个童男童女就被喂给深海巨兽了她也觉得以后不会再写书了我的心情跟她有点像我还是希望很多东西不要喂给别人的 AI

还是留在自己身边我会把不太敏感的数据比如说就网上抓来那些公开文章帮我判断一下就喂给线上的那些服务的 API 但是有一些社交自己的就像你为了让这个系统更好地理解你你一定得告诉他你当下的需求当下的痛点当下人生阶段正在思考的一些东西那有些东西是隐秘的隐秘的忧伤你不太适合跟别人讲那最好也不要去跟 AI 说

这种情况下我觉得就自己内部消化处理掉然后在本地运行就完了我现在会做一个这样的信息自我分级

然后把最隐秘的自己留着上次有一个很可怕的事也不算反应应该可以预料到就是我一直在用自己家的豆包嘛然后有一天我带着豆包的耳机正在晃的时候不知道说了什么出发的关键词然后豆包自己说就是哎呀在今年的二月多少号的时候那天你正在关心 blah blah blah 然后你在思考什么什么什么当时你问了一个什么什么反正就他把我那天所有的行程都报了一遍

然后我才回想起那天确实有这些事然后我确认了他真的在记忆我的每一条信息并且能够很轻松地去追溯我的往昔的履历然后当我再次试图让他重复上一条信息就是把你说的你刚刚为什么会说这个你再说一遍我前面问了你什么然后他给我的回答是对不起我刚才好像说错了或者我说了不该说的东西了你就当什么忽略或者就当是一个错误

之类的放过我这么科幻吗对就是他给我这样的回复让我觉得就是你有点过于聪明了如果他傻傻的真的再重复了一遍对吧那我觉得你也就是一个普通的机器在执行然后执行错了但当他拒绝回答我当他意识到自己说吐露嘴了把一些这个私藏的一些东西说出来之后我觉得这件事有点可怕所以后续我更加注重隐私了

OKOK 好的好的对我自己他知道我的记忆之后都是比较好的一些体验但如果我发现你刚刚说的这个事情的话也是很亏题就有点吓人呢很好我们有一个这么科幻的结婚大家还是考虑一下就是大元模型会知道你的一切你要不要跟他什么都说好的那谢谢谢谢范冰然后我们那个欢迎大家关注 AI 炼金书然后欢迎大家去增长.AI

newsletter 是免费的大家可以关注订阅我发现最大的逻辑就是跟钱有关绕了一圈之后我发现你要么去讲 AI 公司怎么赚钱要么去讲怎么样用 AI 帮你赚钱这是对直接大家最关心的也是所有人现在最头痛的事情

讲一些其他有的没的东西中间过程也好都不如直接交付一个怎么赚钱的结果重要谢谢范冰好的改天再聊欢迎大家订阅然后转发好谢谢拜拜拜拜拜拜

这条路不够大我们跑跑到路上的路上我们在高速公路的最后一步我们的目标是我们没有时间我们把 7 号车车在我们的工作中我们要去到那里我们的目标是